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螺内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洛汀新加用两种不同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射血分数(EF)等的影响。方法 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洛汀新10mg(A组)、洛汀新10mg加螺内酯20mg(B组)、洛汀新10mg加螺内酯40mg(C组)三组,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TNF-α、Ald、AngⅡ、左房直径(LA)、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EF值的变化。结果 (1)三组TNF-α、Ald、AngⅡ、LA、LVEDD、LVEDV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2)心室重塑及EF得到一定改善,EF较治疗前升高(P〈0.01)。(3)C组疗效优于A、B两组。结论 重度心衰患者在常规应用洛汀新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可通过进一步降低TNF-α、Ald、AngⅡ水平而明显改善心室重塑及EF值,且在小范围内有一定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阿替洛尔对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6 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用阿替洛尔 ,疗程 4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心脏彩色超声仪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过 4个月治疗 ,治疗组症状和心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 (P<0 .0 5 ) ,左室射血分数 (EF)上升 (P<0 .0 5 ) ,左室收缩末容积 (ESV)下降 (P<0 .0 5 )。与治疗前比左室舒张末容积 (EDV)下降 (P<0 .0 5 ) ,但两组间尚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阿替洛尔对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 ,还可逆转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衰患者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对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30例)及常规治疗对照组(3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种及心功能分级均无明显差异(P&;gt;0.05)。治疗6月后卡维地洛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1)。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lt;0.05)。卡维地洛组LVIDd及LVEF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lt;0.05)。而对照组则改善不明显,卡维地洛组治疗后出现低血压2例。经减量后血压恢复,未退出研究。结论;卡维地洛用于充血性心衰的长期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左室重塑。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交感系统过度激活有关。近年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量、降低死亡率。其中卡维地洛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能同时阻滞β1、β2及α-受体,而且无内源性高活性,疗效更加显著。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塑及心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6.
伊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健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2,7(2):164-166
目的 :评价伊贝沙坦 (irbesartan)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和伊贝沙坦组 (治疗组 ) ,各 4 0例 ,常规治疗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常规治疗 ,伊贝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伊贝沙坦 75~ 30 0mg·d- 1,12wk一疗程。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重量减轻 (P <0 .0 5 ) ,不良反少且轻微。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伊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震荡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有PVS(必须是单发且有完全代偿间歇)CHF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150 mg,I次/d,早餐前半小时口服,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心率震荡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TO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S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或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或上升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 =7.81,P<0.01).结论 厄贝沙坦能阻断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活性,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善HRT和心功能,从而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53例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服用治疗剂量的比索洛尔,对照组26例服用等剂量的安慰剂。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受试者的心功能,包括心率,心脏结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径(LAESd)],左心室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6 min 行走距离;采血检测血浆中神经内分泌因子肾上腺素(NE)、脑钠肽(BNP)、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的水平,比较以上指标的变化。同时分析了心功能的改善和神经内分泌因子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在使用比索洛尔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心率降低、LVEDd 和 LAESd 减小、LVEF 增大、6 min 行走距离延长(P =0.0245,0.0419,0.0458,0.0460,0.0472),LAD 变化不明显(P =0.8271);神经内分泌因子 NE、BNP、ET 和 ANP 的血浆浓度降低(P=0.0053,0.0210,0.0237,0.0348)。心功能的改善伴随着神经内分泌因子产生量的下降,两者呈负相关。结论比索洛尔能够改善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抑制神经内分泌因子的过度活化,从而达到逆转心室重构、治疗心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对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4例CHF(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CEI加螺内酯(螺内酯组)和不加螺内酯(对照组),分别于入院后1周内和6月后行心脏彩超和6分钟步行距离检查。以左心房直径(LAd)、舒张期末左心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作为心室重构的指标,以6分钟步行距离、射血分数(EF)值做为评价心功能的指标,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①对照组和螺内酯组经过半年的治疗后,反映心室重构的指标都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螺内酯组的LVEDd、IVST、LVPW三项指标的改善更明显(P<0.05)。②两组治疗后步行距离均增加并且有统计学意义。螺内酯组增加了92m,对照组增加了46m,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过治疗两组的EF值均显著升高,螺内酯组升高更明显,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别(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可以改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对36例不同病因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TH)水平和心功能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CHF患者36例,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56~86岁,平均(75±11)岁,其中缺血性心脏病25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其他4例;心功能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10例、Ⅲ级16例、Ⅳ级10例,病程 相似文献
11.
12.
稳心颗粒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根据病情选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CHF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4例CHF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60 ml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15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及血浆NT-pROBNP的测定.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治疗组为96.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均增加(P<0.05),血浆中NT-proBNP均下降(P<0.05).但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增加6 min步行距离,NT-proBNP是评价治疗CHF效果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CHF按NYHA心功能分为II-IV级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西医常规治疗时,A组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Qd,B组用硝酸甘油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Qd;疗程均为10-15d。各组治疗前后均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血测定IgG、IgA、IgM及T细胞亚群,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A组心功能改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p<0.05和p<0.01(x2=4.800,7.619);A、B两组治疗后LVEF和LVESV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而且A组更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IgA、IgG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和免疫功能,可作为治疗CHF的重要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5.
黄芪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旭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0,5(3):257-258
黄芪注射液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缺血心肌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1]。我院于1998年1月~1999年12月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54例,观察对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入选患者90例,按3∶2比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黄芪注射液)54例,男40例,女14例,年龄37~73岁,平均(51±11)岁。其中冠心病20例,风湿性心肌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其他心脏病5例,按AHA标准[2]心功能Ⅲ级35例,Ⅳ级19例。对照组36例,男2…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行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贝沙坦及倍他乐克治疗,治疗4~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经、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左室内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1),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贝沙坦及倍他乐克治疗CHF有效。 相似文献
18.
陈豫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146-147
目的 探讨米力农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充血性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和观察左室射血分数及心排出量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心排出量和左室射血分数分别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心排出量和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能够提高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米力农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充血性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和观察左室射血分数及心排出量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心排出量和左室射血分数分别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心排出量和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能够提高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素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硝酸脂类药物作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治疗前后做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数测定。结果心功能改善率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66.7%,(P〈0.05),且治疗组心脏左室射血分数(56.75±8.73),明显优于对照组(45.61±8.92),P〈0.05。两组治疗后脑钠素浓度均降低,治疗组治疗效果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可降低血浆脑钠素水平,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