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血压(E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及培哚普利对其影响。方法:选择HE组患者63例与健康对照组35组例,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浆ET水平,同时给予EH组患者培哚普利4mg,口服,每日1次,连服8周,复查其血浆ET水平。结果:EH组患者血浆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随分期逐级增高。培哚普利治疗8周后,血浆ET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EH的发生、发展与ET密切相关,培哚普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显著降低血浆ET水平。  相似文献   

2.
管永泽  李瑞华  郭荣芝 《医药导报》2004,23(1):0021-002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观察3种不同抗高血压药物培哚普利、美托洛尔和氨氯地平对其影响。方法:112例E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37例、美托洛尔组38例和氨氯地平组37例,三组患者分别用培哚普利、美托洛尔、氨氯地平治疗,每种药物分3个剂量,每个剂量服用2周,增加剂量的标准是降压效果不佳。培哚普利组用培哚普利2mg→4mg→8mg,qd;美托洛尔组用美托洛尔12.5mg→25mg→50mg,bid;氨氯地平组用氨氯地平2.5mg→5mg→10mg,qd,三组疗程均为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有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NO测定用Greiss法,CGRP和ET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EH患者较对照组NO、CGRP水平明显降低,ET水平升高。培哚普利治疗后NO和CGRP水平明显升高,ET水平降低:氨氯地平可降低EH患者血浆ET水平,提高CGRP水平,对NO无影响。美托洛尔对NO、CGRP和ET水平均无影响。结论:EH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培哚普利和钙离子拮抗药氨氯地平可改善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对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龙本栋  王丕荣 《贵州医药》2001,25(10):895-89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及卡托普利治疗的影响。方法检测 48例EH患者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前后和 2 2例正常人的血浆ET1、CGRP浓度。结果EH患者血浆ET1浓度 131 0± 32 2pg/ml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0 1) ,CGRP浓度2 5 4± 8 3pg/ml明显降低 (P <0 0 0 1) ;经卡托普利治疗 8周后ET1浓度为 119 4± 2 2 5pg/ml,CGRP浓度为 32 7± 7 9pg/ml,二者均有明显改变 (P均 <0 0 5 )。结论ET1和CGRP参与了EH的发病过程 ,卡托普利治疗后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能改善其血浆浓度  相似文献   

4.
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利尿、扩张血管、洋地黄等标准治疗。培哚普利组(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首次剂量2mg,如无明显不良反应,逐渐加至最大量8mg/d,疗程8周。观察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变化。结果:培哚普利明显增加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同时明显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P<0.05或<0.01)。结论:培哚普利对CHF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产生有益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一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45例EH病人(EH组)用培哚普利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①培哚普利治疗前,EH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浆血栓素B2(TXB2)和丙二醛(MD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降低(P<0.05);②培哚普利治疗两个月后,EH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TXB2及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③培哚普利降压总有效率为82.4%。结论:培哚普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不仅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而且还可以逆转内皮功能障碍,因而对EH病人的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氯沙坦、培哚普利及联用吲哒帕胺治疗老年 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7例老年 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氯沙坦组 (n=3 8)用氯沙坦 5 0 mg/d;培哚普利组 (n=3 9)用培哚普利4mg/d,4周后未达目标血压 (<18.7/12 k Pa)者加用吲哒帕胺 2 .5 mg/d。结果 :经 8周治疗 ,两组药物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P<0 .0 1) ,氯沙坦组达标率 86.8% ,培哚普利组达标率 87.1% (P<0 .0 5 )。氯沙坦组和培哚普利组分别有 17例和 16例加用吲哒帕胺 (P>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氯沙坦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 1、2级高血压安全有效 ,与吲哒帕胺联用 ,能有效治疗氯沙坦或培哚普利单药治疗无效者  相似文献   

7.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各60例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比较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2 0例 ,随机分为 2组。培哚普利组 60例 (男性 4 5例 ,女性 15例 ;年龄 60±s 15a) ,采用培哚普利 4~ 8mg ,po ,qd× 4wk ;卡托普利组 60例 (男性 4 5例 ,女性 15例 ;年龄 60± 14a) ,采用卡托普利 12 .5~ 2 5mg ,po ,tid× 4wk。每组 16例进行了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培哚普利组总有效率为92 % ,卡托普利组总有效率为 78% ,2组差异不显著(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 ,培哚普利组 12 % ,卡托普利组 2 8% (P <0 .0 5) ,均轻微。结论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对中度高血压病疗效均较好 ,培哚普利组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黄桂芬!  孙亦兵! 《河北医药》2000,22(11):815-816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浆内皮素 (ET)水平的影响以及ET水平与血压和超滤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正常对照 2 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 30例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 ,同时检测血清Scr、BUN。结果 对照组血浆ET为 (5 2 .30± 7.2 6 )pg ml;患者组透析前后ET分别为(2 5 6 .0 6± 139.6 8)pg ml ,(2 2 5 .83± 10 7.5 2 )pg ml;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前后血浆ET水平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P <0 .0 1) ;血透后ET水平较血透前降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伴高血压的血透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 ,超滤量 >2 .0kg者血ET水平较超滤量 <2 .0kg者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血浆ET水平增高与高血压互为促进因素 ,可形成恶性循环 ,加速肾功能损害 ;故应保持血透间期体重增加 <2 .0kg ,以降低ET增高幅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液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23例病情相对稳定的CHF患者给予培哚普利4mg口服,Qd,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小时,6小时,24小时分别以超声心动图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以放免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 Ⅱ)及内皮素(ET)的变化;同期检测20例健康人上述指标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LVEF、LVFS、CO、C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V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RA、AT Ⅱ、ET均高于对照组(P<0.01)。用培哚普利治疗6小时后,LVEF、LVFS、CO、CI均较用药前显著增高(P<0.01),SVR显著下降(P<0.01);PRA无显著变化(P>0.05).AT Ⅱ及ET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培哚普利能够调整CHF患者紊乱的神经内分泌及血液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毒(ET)与高血压病(EH)周围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即与EH病期的关系及苯那普利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H Ⅰ、Ⅱ、Ⅲ期病人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的ET水平及EH组苯那普利治疗后的ET水平.结果EH组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H组中Ⅰ、Ⅱ、Ⅲ期亚组随分期的升高显著升高(P<0.01),且与高血压升高程度正相关(P<0.01).苯那普利治疗6个月后EH组ET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EH患者ET水平显著升高,且随EH病期升级而显著升高,ET不仅参与EH的发病过程,还可能参与或加重周围靶器官的损害.苯那普利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还可能对周围靶器官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汤凤英 《淮海医药》2003,21(6):454-455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心功能、脉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4 6例慢性心衰合并高血压病患者 ,随机分为 :治疗组 (培哚普利组 )和对照组 (不服用培哚普利组 ) ,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LVEF、脉压、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随访观察期间心脑血管性死亡的病例数。结果 治疗 6个月后 ,培哚普利组LVEF明显增加 (P <0 .0 5 ) ,心率变异性改善 (P <0 .0 5 ) ,脉压显著缩小 (P <0 .0 0 1) ,较治疗前 ,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LVEF和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 (P >0 .0 5 )。脉压减小 ,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培哚普利可改善慢性心衰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脏重塑 ,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延缓动脉硬化 ,并可减少心脑血管性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尔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胰岛素抵抗 (IR)的影响。方法 :4 2例EH患者给予卡维地洛尔 5~ 4 0mg ,每日晨起一次口服。治疗前及治疗 12周后 ,分别测血压、心率、空腹血糖 (FPG)及空腹血浆胰岛素 (FPI)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2 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组。结果 :EH患者血压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5 ) ,心率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5 6 10 %的EH患者存在IR ,EH组FPI显著升高 (P <0 0 1) ,ISI显著下降 (P <0 0 1) ;卡维地洛尔治疗 12周后 ,FPI明显下降 (P<0 0 5 ) ,ISI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IR ,卡维地洛尔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IR。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 的影响. 方法:ACS住院患者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0例,依数字随机法分为AMI治疗组(15例),AMI对照组(15例),UA治疗组(15例)和UA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口服,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RP含量,并分组比较.结果:60例ACS患者治疗后血清CRP均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RP 水平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培哚普利在短期内对炎症反应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朱飞  何平  刘地川 《中国药房》2011,(24):2229-2231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培哚普利(4~8mg,qd),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25~50mg,qd),2组均治疗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NO、ET-1、vWF、舒张压、收缩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降压同时可以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病7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与卡托普利对比 ,评价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以及对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血糖 (Glu)、肌酐 (Cr)等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6例 1~ 2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培哚普利组 76例 (培哚普利 2~ 4mg ,qd) ;卡托普利组 5 0例 (国产卡托普利 2 5~ 5 0mg ,tid)。疗程均为 4wk ,治疗前后有水银柱血压计的偶测BP和 2 4h动态BP记录 ,以及清晨空腹测量血清TC ,TG ,Glu ,Cr等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偶测BP ,2 4h平均BP和BP负荷均明显降低 ,培哚普利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卡托普利组 (96 1%vs80 % ,P <0 0 5 ) ,峰谷比值培哚普利也明显优于卡托普利 (SBP :6 8 6mmHgvs 4 8 7mmHg ,DBP :70 2mmHgvs 5 1 4mmHg ,P <0 0 5 ) ,2组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类似 (15 8%vs 18% ,P >0 0 5 )。培哚普利组治疗后TG ,Glu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培哚普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药物 ,疗效明显优于国产卡托普利 ;并能够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糖和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6.
培哚普利与贝那普利治疗左心心力衰竭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 :比较培哚普利与贝那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培哚普利组 4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67a±s10a)应用培哚普利 4mg ,po ,qd .贝那普利组 4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71a± 9a)应用贝那普利 10mg ,po ,qd。 2组疗程均为 4wk。结果 :培哚普利组抗心力衰竭有效率为 82 % ,贝那普利组抗心力衰竭有效率为 80 % ,2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2药均有减轻心肌缺血、改善左室收缩功能作用。 2组副作用均轻微。结论 :培哚普利和贝那普利抗心力衰竭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与培哚普利联合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即比索洛尔组、培哚普利组和比索洛尔联合培哚普利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浆pro-bnp水平,观察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优于比索洛尔组(80.0%)和培哚普利组(77.5%),P<0.05,治疗后血浆pro-bnp水平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比索洛尔组和培哚普利组,P<0.05.结论 比索洛尔和培哚普利联合用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pro-bnp水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对冠脉PCI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147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77例)和对照组(70例)。培哚普利组术前服用培哚普利(4mg/d)至少 3d,术后继续服用培哚普利。记录患者术前1d,术后1d、3d的肌酐、尿酸、血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的变化和 CIN 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培哚普利组患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酸术前术后无显著差异(P>0.05),但患者尿素氮(BUN)术后 3d 较术前 1d 上升(P < 0.001)。对照组肌酐、尿酸术后 3d较术前 1d升高(P < 0.05),肾小球滤过率术后3d较术前 1d下降(P <0.05),尿素氮术后 3d较术前 1d显著升高(P <0.001)。 对照组各项肾功能术后 1d较术前 1d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 结论 培哚普利可预防患者冠脉PCI术后的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的变化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发病在 4 8h内的急性脑血管病病人 ,其中脑梗死 4 0例、脑出血 2 2例 ,4 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及CGRP。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ET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GRP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脑出血组ET及CG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治疗 3周后 ,脑梗死组轻中型及恢复较好的重型病人ET降至接近正常水平 ,CGRP也升至接近正常水平 ,而重型及恢复较差的中型病人ET虽有下降 ,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CGRP基本降至正常。脑出血组ET及CGRP均降至接近正常。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与ET、CGRP的变化有关 ,监测ET及CGRP水平的变化对于急性脑血管病特别是脑梗死的病情演变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应用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效果。方法将156例高血压病(EH)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77例,A组)和培哚普利 卡维地洛治疗组(79例,B组)。A组每日口服培哚普利2~8mg。B组每日口服培哚普利2~8mg和卡维地洛12.5~25mg。依血压高低增减剂量。两组患者均于入选前,治疗后12个月时,由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厚度(L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计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测二尖瓣舒张期血液A/E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12个月后的治疗,左心室肥厚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LVMI、LVDd、LVST和LVPWd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A/E比值减小(P均<0.05);CO和LVEF无明显变化,B组LVMI、LVD、LVPW较A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A/E比值B组亦较A组减小更显著(P<0.05)。结论培哚普利与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均可显著减轻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程度,改善左室舒张动能;培哚善利联合卡维地洛较单独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