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脉压和脉压指数与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脉压(PP)、脉压指数(PPI)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将67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出血性脑卒中组,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检查人员500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人员的脉压、脉压指数.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PP、PPI为(70.27±17.55)mmHg、(0.46±0.07)mmHg,出血性脑卒中组PP、PPI为(70.60±17.75)mm№、(0.45±0.07)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50.95±10.62)mmHg、(0.40±0.06)mmHg,差异有显著性(P<0.001).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组PP最大的分布范围在为70~79mmHg,分别占28.09%和23.53%,对照组PP最大的分布范围在为50~59mmHg,占33.60%;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组PPI最大的分布范围在0.40~0.49之间,分别占51.06%和58.82%,对照组PPI最大分布区在<0.45,占52.40%.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7.02%和62.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0%;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患者的PP、PPI亦分别高于对照组.结论:PP、PPI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PPI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PP的缺陷,能更好地反映脑卒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化 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75%~80%合并高血压,1/3~1/2有高血压病史,但增高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在不同类型的脑卒中、不同的病人中并非一致.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可达180~220/90~120 mm Hg,出血性卒中比缺血性卒中血压增高更明显,缺血性卒中在病后48小时血压常自发下降至发病前水平,而出血性卒中血压增高持续时间较长,并与颅内压的升降相关.  相似文献   

3.
贺林项 《吉林医学》2014,(21):4690-4691
目的:探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布的差异。方法:收集623例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家族史、个人疾病和用药史、生活方式和习惯、烟酒等嗜好以及入院时血压、血脂、血糖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值、饮酒率以及高血压和高血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年龄、吸烟率、总胆固醇(TC)水平、高三酰甘油(TG)血症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结论:高龄、吸烟、高脂血症、冠心病是缺血性脑卒中较为重要的危险因素,而饮酒、高血压、高血糖是出血性脑卒中较为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糖尿病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比血糖正常者增高1~3倍.据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者更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但较少发生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5.
孔竹青 《海南医学》2002,13(9):31-32
目的 分析脑卒中临床类型与高血压关联。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列表进行统计学处理(X^2检验)。结果: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出血性脑卒中者合并高血压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者;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者舒张压增高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座吉合并高血压者。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危险因素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程度.方法:收集612例(366例缺血性和246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人口学、个人疾病史、生活方式、临床检查及生化指标结果等资料,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尿血酸、纤维蛋白原水平、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比例均高于缺血性腩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9.051、14.314、8.573、11.143、39.854和4.954,P均<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吸烟、肥胖和房颤的比例高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7.360、2.116、5.778、4.965和14.553,P均<0.05);相对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显著相关的因素有房颤、肥胖、高甘油三酯、脑卒中史、脉压增大、年龄>60岁和高尿酸(OR=3.564、3.452、2.364、1.978、1.512、1.322和1.315,P均<0.05),高血压是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OR=0.689,P<0.001).结论:高血压是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主要危险因素,相对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密切的危险因素是房颤、肥胖、高甘油三酯、脑卒中病史、脉压增大、年龄>60岁和高尿酸等.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证实,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血压水平和心血管危险性呈线性关系,收缩压(SBP)每升高10mmHg,脑卒中的危险增高49%(包括缺血性卒中增高47%,出血性卒中增高54%);舒张压(DBP)每增高5mmHg,脑卒中危险增高46%。亚太队列研究(APCSC)H0显示:亚洲人群SBP每升高10mmHg,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脉压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脉压的变化。方法比较缺血性脑卒中与对照组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各血压参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的差异性以及不同脉压水平的分布情况、年龄与脉压之间的关系。结果(1)缺血性脑卒中与对照组高血压患病率、收缩压、脉压比较有显著性(P〈0.05);(2)在缺血性脑卒中组脉压最大的分布区域在60-69mmHg,占28.5%,≥60mmHg占70.3%;而对照组脉压最大的分布区域在50-59mmHg,占30.4%,≥60mmHg,占30%。显示脉压≥60mmHg脑卒中发生的频率较高;(3)缺血性脑卒中组脉压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增大。结论脉压的增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是脑卒中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汪千真 《安徽医学》1992,13(6):48-50
<正>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与高血压关系极为密切。高血压对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脑卒中的发生又可导致血压的变化。笔者根据近年研究进展,就高血压与脑卒中之间的有关问题作一综述。一、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不论年龄和性别,高血压对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均有肯定关系。Kannel在美国对高血压患者随访18年,发现血压超过21.3/12.7kPa发展成中风者比正常血压高7倍。刘金华等调查发现出血性脑卒中病例中有明确高血压史者占78.2%,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诱发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出现频度较高 (P <0 .0 5) ,血糖、胆固醇水平较高 (P <0 .0 1 )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情绪过激及饮酒两种诱因的频度较高 (P <0 .0 5或 <0 .0 1 ) ,舒张压均值较高 (P <0 .0 1 ) ,血白细胞总数增高的频度较高 (P <0 .0 1 )。结论 :高血压病史、心脏病病史、高血糖、高胆固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饮酒、情绪过激、舒张压增高、白细胞总数增高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借此有助于两种脑卒中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卢波  韩莉  尹航 《医学综述》2014,(2):356-358
目的分析涿州市新农合患者进展性脑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保定第二中心医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涿州市新农合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20例(A组)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349例(B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稳定性脑梗死患者220例(C组)及缺血性脑卒中初发患者414例(D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性脑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发热、椎动脉狭窄均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压控制不良、颈动脉斑块、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心房颤动、卒中家族史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根据涿州市新农合患者进展性脑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实施早期防治措施,可降低进展性脑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发生率,最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张菊  高韩宁  邵元 《医学综述》2013,19(13):2495-2497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血脂指标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由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178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脂以及Hcy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脑卒中患者其Hcy水平均高于同性别非脑卒中患者,且两组患者男性Hcy水平均高于同组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脑卒中患者(P<0.05),但是两种分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脑卒中亚型患者其Hcy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脑卒中患者(P<0.05),但不同亚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有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是否吸烟酗酒与Hcy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间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非脑卒中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无论何种分型血清Hcy、TC、TG、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HDL-C水平则会有一定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在海口城乡对比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春强  高爱琼 《海南医学》2000,11(4):83-83,73
目的 通过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在海口城乡对比的调查,了解脑血管病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法,从超过40岁人群中取城市192人,农村231人进行测定血糖、血甭胆固醇、苷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发现胆固醇、苷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城乡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城市明显高于乡村(P〈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脂、血压水平以及肝脂酶基因(LIPC)-514C/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在表型不一致同胞对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先证者引荐的方法,通过以社区为基础的卫生服务系统收集家系.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对表型不一致同胞对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并采用以家系为基础的关联检验(family based association test, FBAT)的方法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对71个缺血性脑卒中患病家系所组成的107对表型不一致同胞对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GEE分析,均提示血压和血脂水平增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存在相关性(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比小动脉闭塞型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更高的血脂水平;而小动脉闭塞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具有更高的舒张压水平.采用FBAT方法发现在加性遗传模型中LIPC基因-514T等位基因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舒张压水平之间存在关联(Z=2.366,P<0.05),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肥胖程度等变量后,LIPC基因-514T等位基因与舒张压水平仍然存在关联(加性遗传模型Z=-2.277,P<0.05;隐性遗传模型Z=-2.244,P<0.05),但并未发现其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各亚型之间的关联.结论:在所收集家系的表型不一致同胞对中,血压和血脂异常均可使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不同亚型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可能存在差异.LIPC基因-514T等位基因与LDL-C以及舒张压水平之间可能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等五大特点,严重危及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高血压病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为了有效预防靶器官损害,保持血管的完整性,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必须保持24 小时内血压的稳定性。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是指清晨时段血压急剧升高的现象。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MBPS 与脑血管病事件密切相关。如何更好的控制MBPS,减少靶器官受损,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是目前脑血管病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英 《中外医疗》2010,29(12):23-24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变化规律,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d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评价患者发病第1日、第7日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呈自然下降规律,第7天与第l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高血压常见,有自发下降的趋势。合理调控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能明显提高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分型的住院成本,分析不同亚型住院成本差别。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按照1989年WHO的脑卒中诊断标准,连续性登记2007年9月-2008年3月间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243例),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分析其构成比例,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别统计其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床位费用、药物治疗费用、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费用、功能康复锻炼费用的情况。结果共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3例。TOAST各亚型构成比如下:①心源性栓塞型(10%);②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9%);③小动脉闭塞型(38%);④其他明确病因型(4%);⑤不明原因型(9%),各型比例中心源性栓塞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较小动脉闭塞型住院总费用高,表现在治疗费用及药费上,其住院天数也相对较长,不明原因型其影像检查费用较小动脉闭塞组高。结论TOAST分型作为一种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方法,可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成本估计提供参考依据,针对不同脑卒中亚型在诊治上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连续性登记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入院的72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年龄≤45),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分析临床资料,分析病因,确定其所属分型,并统计学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本组TOAST各亚型构成比如下:①心源性栓塞型19.4%(14/72);②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3.9%(10/72);③小动脉闭塞型26.4(19/72);④其他明确病因型12.5%(9/22);⑤不明原因型27.8%(20/72),且高发年龄段在36~45岁年龄段72.2%(52/72),危险因素最高的是高血压占41.7%(30/72),血脂异常占34.7%(25/72),糖尿病占18.1%(13/72),吸烟占15.3%(11/72),饮酒占9.7%(7/72),TOAST分型的组间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示:高血压(70%,χ2=11.82,P<0.05)在小动脉闭塞型中显著升高,而血脂异常在其他明确原因分型中显著升高(77.8%,χ2=9.50,P<0.05)。结论该地区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型以不明原因和小动脉闭塞型及心源性栓塞型所占比例高,且在36~45岁年龄段发病较高,应加强这个年龄段的诊治,危险因素以高血压及血脂异常明显,高血压在小动脉闭塞型中明显,而血脂异常在其他明确原因分型明显,为针对不同青年脑梗死亚型在诊治上有所侧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细胞在急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类 ,计数 ,并与同年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卒中患者急性发作时 ,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 ,尤其以急性脑出血升高最为显著。结论白细胞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生 ,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压、脂质异常与急性脑出血(脑中风)的关系,探讨诱发脑中风的危险因子.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对300例急性脑出血(ACH)患者和10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HAV)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值及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与HAV组各参数平均值比较,ACH组的SP、DP、TCH、TG和LDL-CH平均值皆显著升高(P<0.01),HDL-CH平均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血压LDL-CH升高、年龄增加、HDL-CH降低和TC升高等是诱发脑出血的危险因子,收缩压升高是诱发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子;而性别、舒张压和甘油三酯很可能不是诱发脑出血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