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和谐护患关系,本文总结了54例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认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又能快速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护理效率。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静脉留置针技术在临床的普遍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也随着发展起来。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然而长期置管的患者如处理不当,可造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其中,临床留置针穿刺的常见并发症有静脉炎、肢体肿胀、皮下血肿、套管堵塞等。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现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时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留置的病人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留置时间长、不宜穿破血管,可随时进行输液、输血治疗,既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又可减轻患者对反复穿刺的痛苦和恐惧.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特别是长期使用留置针的患者常出现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静脉血栓、皮下血肿等并发症.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应重视留置针置管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护理,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引起的痛苦,有保护血管,便于抢救和用药,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1].封管是留置针应用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置管并发症.近年来,国内许多护理学者对留置针封管技术进行了多方位研究,对此综述如下. 1 封管液种类 1.1 肝素盐水 肝素为一种酸性粘多糖,是常用的抗凝剂,在体内、体外均具有强抗凝作用[2].有研究表明留置针用肝素盐水封管对于出凝血机制正常的患者是安全可靠的[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皮式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观察我科进行头皮式静脉留置针操作的住院患者180例,分析留置针的正确应用方法、日常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18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置管时间3-8天,平均置管时间5.4天,有12例出现静脉炎,16例出现管道堵塞,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无拔管患者,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皮式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只要正确选择穿刺血管,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熟练的穿刺技术是静脉留置针成功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余泽卫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136-137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对照组实施健侧前臂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减少患者痛苦的特点,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最适合新生儿静脉治疗和静脉高营养的留置针方法。方法:将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在患儿腋静脉置留置针,对照组采取在患儿四肢或头皮静脉置留置针,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保留天数及护理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保留天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护理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留置套管针是浅静脉输液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和急救及供给营养的最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随着静脉输液的发展,在临床输液中,静脉留置针已经被普遍使用。这不仅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恐惧,也减少了患者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临床上一般留置针穿刺送管方式多样,送管成功率差别较大,易导致留置失败,为此我们结合临床穿刺经验,改进了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并与常规方法作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红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3):144-145
目的:为了避免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对外周血管的反复穿刺,减少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采用颈外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能很好的建立静脉通道,保证病人化疗顺利完成.方法:对500例肿瘤患者实行颈外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置管后给药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8%,留置时间50.56±20.60天.本组实验未发生1例血气胸和误伤动脉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颈外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长,发生严重并发症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推广性强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重要的给药途径,静脉留置针具有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减轻痛苦、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破坏血管壁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已广泛应用。我科对患者采取浅静脉穿刺置管输液,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肿瘤患者由于长期进行化疗,临床上由于治疗的需要,常常为长期输液的患者减轻疼痛及穿刺的次数,可给予PICC置管,静脉留置针注射,PICC置管保留时间长,太贵,静脉留置针可长期保留在血管中。  相似文献   

13.
探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穿刺部位感染、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做好健康教育、观察局部反应、置管期间护理、输液前后的护理。  相似文献   

14.
邵建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65-165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法在老年患者静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按穿刺日期单双号进行分组,单日穿刺患者36例(83例次)采用常规置管方法为对照组,双日穿刺患者36例(91例次)采用穿刺进针见回血后直接拔出针芯送管的方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穿刺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进针见回血后直接拔出针芯送管的方法在老年人皮肤组织松弛、血管脆性增加、静脉弯曲多等因素的患者中应用方便,简单易学,置管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徐霁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71-17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为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和给予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而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现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减少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如果临床不注意操作技术及术后护理观察处理不及时,会瘩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病苦,特别是长期留置的病人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老年患者因血管条件差, 为了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同时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临床常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因此静脉留置针在留置期间的并发症也相继出现,尤其是静脉炎的发生.近年来我科采用自制赶痛散配合红外线理疗治疗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留置针又叫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现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留置的病人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侧漏的原因及其对导管进行修整维护的效果。方法对1例PICC体外侧漏的患者进行导管修整,将24G静脉留置针管套入1.9F PICC管腔外,修整后继续输液。结果修整后的PICC可继续输液,无感染、堵塞、栓塞、漏液和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用24G留置针套入1.9F PICC管使用,安全、可靠,同时延长PICC留置时间,减轻患儿再次置管的痛苦,减少家属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为发挥静脉留置针使用优势和提高患者输液治疗质量提供探究信息。方法跟踪观察留置针使用的整个过程,记录穿刺部位、加固方法、局部观察、并发症等相关内容。结果观察60例患者142例次浅静脉留置针置管,常用部位为手背和前臂;渗出和静脉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较细的导管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P〈0.05),输注甘露醇者易发生静脉炎(P〈0.05)。结论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