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小红 《贵州医药》2002,26(1):93-94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高 ,且合并症多 ,病死率高 ,严重地威胁着老年病人的生命。心理因素对心肌梗死的发生及预后都起着重要作用。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使病人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对于疾病康复将起到很大作用。1 临床资料199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科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 7例 ,年龄 6 0~ 82岁 ,平均年龄 71岁 ;男性 5 5例 ,女性 2例。 5 7例患者中 5 6例经治疗和护理治愈 ,1例由于病情恶化死亡。2 心理反应2 1 孤独心理 患者离开亲人来医院进行住院治疗 ,需有一个适应过程 ,急性期患者须卧床休息 ,又加上家属与子女…  相似文献   

2.
李春霞 《北方药学》2013,(6):183-18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等。记录两组患者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是一种威胁生命的严重类型的冠心病,多数心肌梗死病人都会产生忧虑、自信心减退,悲观绝望等心理衰减效应,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这些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与康复。我院通过对心肌梗死病人进行细致的心理分析并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我院1999年6月-2004年6月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做以浅析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急性梗死患者不同于其他疾病,他们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所以,对心肌梗死患者,除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外,必须做好心理护理,以增加患者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82.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2.8%高于对照组78.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有效率,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如何做好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了探讨,并谈了笔者的体会和做法。心肌梗死的护理的具体措施是:根据心肌梗死病程的不同阶段,患者的不同性格,不同的年龄组而出现的各种不同的病态心理,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地心理护理。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努力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自我控制和调节,不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溢于言表,要有高度的同情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体贴入微,稳定患者情绪,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变患者的病态心理为正常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消除各种顾虑,积极配合护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患者缺乏典型的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症状,而且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笔者通过观察120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了全面有预见性的护理计划,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情况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30例患者中,痊愈20例,好转8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占93%,病死率占7%.结论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针对便秘积极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AMI患者心理、机体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间74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采用SAQ、SDS对两组患者机体功能状态、心理状况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患者SD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康复组心绞痛发作控制、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SAQ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无合并症的老年AMI患者安全有效,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消除心绞痛诱发隐患,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任彦莉 《河北医药》2012,34(12):1895-189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循环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和狭窄导致,引起心肌缺血性坏死,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心脏破裂、心室室壁瘤、栓塞、梗死后综合征等并发症.采取适当而积极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及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由于本病病情重、预后差,在住院一定时期内会存在许多心理问题.本研究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分析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在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敬先  马龙梅 《河北医药》2011,33(16):2544-2545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甚至猝死。我院心血管内科高度重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AMI)病情重、变化快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 ,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如何掌握疾病的特点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采取整体护理 ,对疾病的转归极为重要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 ,58岁 ,因持续性胸闷、胸痛4小时 ,伴大汗急诊入院。查体 :T36 20C ,P72次/分 ,R20次/分 ,BP100/60mmHg,ECG :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约0 05mV ,V1上抬0 1mv ,V2~V3抬高0 25mV ,V4~V5抬高0 15mV。心肌酶GOT165u ,LPH400u。诊断 :急性下壁、…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的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致使部分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而产生剧烈持久的胸痛及急性循环障碍。患者可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分劳累、饱餐尤其是高脂饮食时诱发心肌梗死,其发病率高,早期  相似文献   

16.
袁进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98-99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行为严密观察,进行心理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与护理前后出现紧张、恐惧;焦虑多疑;悲观、消极、绝望;烦恼、痛苦;乐观、安定积极、渴望信赖;盲目乐观、不在乎等心理。结论: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防止病情恶化,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是内科常见的重症之一,表现为持续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的心电图演变[1]。急性心肌梗死起病突然,来势凶猛,病情危重且病死率高,常与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及饮酒吸烟等有关,患者常常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旦发病,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急躁等不良心理,而发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程、转归及预后有重大影响。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除了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外,还要对患者进行正确及时的心理指导。本文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结合整体护理为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所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对124例住院患者,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病因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与护理,并对其产生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促进疾病的康复。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效地心理干预护理,有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恢复,缩短了治疗疾病的时间,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护理程序。本研究旨在探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对其住院时间和心理状态方面是否有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2,(35):326-327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局部心肌缺血坏死,出现剧烈持久的胸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心肌酶异常等表现的一种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梗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发病率和早期死亡率较高,甚或猝死。患者一旦发病,心理变化复杂,思想负担重,可直接影响治疗和康复过程。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