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刊1981年12期刊登的曲云飞同志“治疗鹅掌风、灰指甲的验方”,笔者用其原方、原法(鸦胆子、生百部,按原说明加酒、醋浸泡外擦),共治鹅掌风9例,一  相似文献   

2.
鹅掌风是以皮损形态而命名。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鹅掌风记载:“此证初起紫白斑点,叠起白皮,坚硬且厚,干枯燥裂,延及遍手。”凡掌部角化干燥,皲裂脱屑者皆属“鹅掌风”之范畴。笔者用自拟苦参芒硝洗方治疗本病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药外用治疗鹅掌风187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鹅掌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 :手部有隐约的小水疱 ,脱屑、粗糙、肥厚 ,甚则皲裂、疼痛 ,其病程缠绵 ,经久不愈。近五年来 ,笔者采用自制“鹅掌风洗剂”并配合“鹅掌风软膏”外用 ,治疗该病 187例 ,均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87例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 79例 ,女 10 8例 ;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 2 1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3 2浕。2 药物制备2 1 鹅掌风洗剂 大枫子仁 10 0g ,生甘草 60 g ,百部、苦参、蛇床子、杏仁各 3 0 g ,花椒、荆芥、防风、红花各 15 g。上药加水3 0 0 0ml,醋 3 0 0…  相似文献   

4.
黄精醋治疗手足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癣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生于手部的为“鹅掌风”;生于足部的为“脚气”、“脚湿气”,侵犯指(趾)甲的,叫“灰指(趾)  相似文献   

5.
手掌部粗糙开裂如鹅掌,名鹅掌风。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鹅掌风》曰:“此证生于掌心……初期紫白斑点,叠起白皮,坚硬且厚,干枯燥裂,延及遍手。”清《外科证治全生集》说:“鹅掌风,患于手足掌指皮上,硬而痒燥烈者是。”因此,就病名而言,鹅掌风不仅限于以往概念中现代医学  相似文献   

6.
鹅掌风因手掌粗糙开裂,形如鹅掌故名。《外科正宗》云:“鹅掌风由手阳明胃经火热血燥,外受寒凉所凝,致皮枯槁……初起紫斑白点,久则皮肤枯厚,破裂不已。”《医宗金鉴》指出:“无故掌心燥痒起皮、甚则枯裂、微痛者,名‘掌心风”。由脾胃有热、血燥生风、血不能荣养皮肤所致”。可见鹅掌风主要由外感湿热之毒,蕴积皮肤,毒邪相染或病久湿热化燥伤血,皮肤失于荣养而发病。诊断要点:皮损部位多发生在手掌或指端的腹侧,初起为皮下水疱,散在或簇集、搔痒。不久疱  相似文献   

7.
手足癣祖国医学认为生于手部的叫“鹅掌风”;生于足部的叫“脚气”或“脚湿气”;侵犯指(趾)甲的叫“灰指(趾)甲”。患部表现皮肤粗糙,附层(?)鳞屑,边界尚清楚,伴有不同程度的搔痒。此病一般病程较久,治疗甚为困难。笔者曾用醋泡中药治疗手足癣(?)效颇为满意;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8.
“鹅掌风”,西医学称之手癣,是由丝状真菌引起的手部皮肤病变,也是临床皮肤科常见、多发病的一种。目前很少采用内服药治疗,笔者自拟“鹅掌风汤”和外用洗方,治疗多例“鹅掌风”,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消鹅煎Ⅰ、Ⅱ号联用治疗鹅掌风20例杨永忠笔者从1992年6月至1995年7月采用自拟消鹅煎1、2号,治疗鹅掌风2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47岁,病程最短的7个月,最长的2年。治疗方...  相似文献   

10.
鹅掌风,脚湿气即手、足癣,常同时发生,很难彻底治愈。我们自1968年起选用了一组成方,与民间验方组合,经过临床运用,淘汰了有毒性及副作用的药物,定名为“鹅掌风浸泡剂”,使用20多年,疗效确切。现将近年来用本方治疗的100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00例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龄16—19岁6例,20—49岁62例,50—82岁32例。患鹅掌风者36例,脚湿气40例,手足同时患病者24例。 [治疗方法]处方:土槿皮、海桐皮、大黄、皂矾、明矾、蛇床子、苦参、皂角、白芷各12g,水杨酸6g。制法:上药烘干碾粉(明、皂矾另研),同水杨酸一同拌入,再以塑料袋分装,每袋为100g。用法:将“鹅掌风浸泡剂”1袋倒入盆中,再加食醋2斤,将患手(足)浸于药液中,每日保持浸泡1—2小时,连续治疗20天,总时间不得少于40—50个小时。每次浸泡后可用清水冲洗一下手(足),忌用碱或肥皂。如药液耗损,可增加药粉或食醋,不必更换新药,如系双手(足)需治疗时,即用本浸剂2袋,食醋也相应增加。一般以夏日使用比较适宜,如气候较凉时使用,可将药液稍温一下,但不要烧开,以免降低药效。另外还有一种套治方法:即是将已配好的“鹅掌风浸泡剂”药液装入塑料袋中,再套在患手(足)上,将袋口接合部扎紧,持续约48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获一民间验方,用“鹅涎”(即鹅口水)治疗鹅口疮,疗效极佳,现介绍如下: 鹅涎的取法及用法鹅一只或数只(以白鹅为佳),先用食物(如小鱼类等)进行佯装喂食(实际并不给它吃),以促使鹅的唾液分泌,然后立即将鹅逮住倒置(头低尾高),掰开鹅口,其鹅涎即从口中流出,用洁净碗盛之即得。使用时用一片洁净鹅毛(翅膀毛)或鸡毛蘸鹅涎涂于  相似文献   

12.
鹅掌风多发于手掌及足趾脚掌屈侧 ,病变部位出现局部皮肤角化 ,变白增厚 ,表层部分皮肤时有脱落 ,部分病人的手指足趾屈侧横纹处或斜纹处出现干裂 ,时而裂口或裂口处出现出血或血肉外露 ,此症称为鹅掌风 ,亦称手足癣 ,西医称为霉菌感染等。  鹅掌风不伴有裂口 ,称之为单纯型鹅掌风 ,单纯型鹅掌风临床表现 ,手足屈侧层层脱皮 ,亦无皲裂及出血 ,冬春季多见。鹅掌风重者数月数年不愈 ,不论单纯型还是合并皲裂型鹅掌风 ,病变局部皮肤均有不同程度发热感 ,发痒疼痛 ,鹅掌风 (手足癣 )合并手足皲裂是手足常见的皮肤病之一。1 临床资料  本组 …  相似文献   

13.
冰轻硫炉膏,系我院名老中医魏伯涵治疗癣病的经验方。用于鹅掌风,效果亦显著。方药组成:由轻粉、冰片、硫黄、龙骨、炉甘石,按1:2:3:4:5的比例组成。先将冰片、轻粉、龙骨研极细末,过120目筛再与硫黄、炉甘石混匀,用凡士林(醋亦可)调膏备用。使用方法:先将患处用生理盐水擦试干净,然后外涂上药,每日三次。病案举例:罗××,男,52岁,1985年10月5日初诊。两手掌部反复出现水疱,脱屑、瘙痒已三年,迭治不愈。查患者双手掌布满水疱,以大、小鱼际部为甚,其间可见不规则的脱屑性斑片,掌前部及手指皮肤增厚、脱屑,指缝少许渗液,搔破处露出红色创面。诊为鹅掌风。治疗:先用三棱针挑破水疱,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4.
鹅掌风亦称手癣,是常见的皮肤病,有的往往经年不愈。笔者采用自制雄黄桐油育治疗鹅常风收到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37例中,男16例,女21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3年。[制作方法]将雄黄研细末,再水飞干燥后,加入桐油拌匀成膏状备用。[使用方法]睡前将药膏徐于手掌患处,再在火上烘烤约5分钟,待冷却后,戴上手套,第二天早晨洗净即可。10天为一疗程。[治疗结果]本组对例全部治愈,一疗程治愈28例,二疗程治愈9例。[病案举例]王××,男,47岁,1995年11月13日诊。诉患鹅掌风10余年,曾用多种癣药效…  相似文献   

15.
龚创辉 《新中医》2002,34(9):58-59
笔者自1994年以来,用自拟鹅掌风洗剂及鹅掌风膏外治鹅掌风病患者2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治冻疮验方     
药物组成:王不留行、枸杞子各15克,鹅(月翠)(鹅尾尖部)3个,蜜10克。用法:枸杞子烘脆(勿碳化)与王不留行分别研细末。将鹅(月翠)熬油,去渣后兑入蜜,待凉,拌入上药末,调成膏外搽。用前皮肤需热水洗拭,用后复加保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鹅掌风或鹅爪风即"手癣"。一种发于手的掌面的皮肤病。因风毒或湿邪侵于皮肤所致。初起皮下小水疱,瘙痒,以后叠起白皮而脱屑。日久则皮肤粗糙变厚,入冬则皱裂,疼痛。若皮肤局限于掌心,称"掌心风";若蔓延至指甲,使甲板失去光泽,变形增厚,称为"鹅掌风"。  相似文献   

18.
冰雄散浸泡治疗鹅掌风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医院严可斌,王梅花(056001)鹅掌风以手掌部及手指生癣,日久皮肤粗厚皲裂,皮肤失去弹性,破裂严重时有流血,形如鹅掌而得名。《外科启玄·麻裂疮口》篇曰:“辛苦贫寒之人,尔顾风雨,冬月间手足鼓裂成疮,裂口出血,肿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鹅掌风洗方联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疗效。方法:将2021年8~11月收治的120例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鹅掌风洗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症状积分及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鹅掌风洗方联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手癣验方     
手癣,中医又称“鹅掌风”。近年来,笔者用验方治疗数十例。病程最长者达10年,一般2剂,重者3剂,均可治愈。验方组成:使君子、苦参各20克,明矾、艾叶各12克,生草乌、干姜、花椒各9克,五加皮、海桐皮、土槿皮各16克,冰片1.5克(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