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讨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4-1999年我院施行的324例的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胃排空障碍13例,发生率为4.01%,均发生于术后3天-14天,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15.3%于一周内治愈,两周内69.2%治愈,3周内92.3%治愈,所有病人均于4周内治愈出院;结论:吻合口水肿及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钡餐和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及机械性梗阻鉴别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促胃肠动力药物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胃大部切除及十二指肠肿瘤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996年1月-1999年12月施行胃大部切除术486例及十二指肠肿瘤手术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4例,发生率0.82%(4/486),十二指肠肿瘤术后4例,发生率57.14%(4/7),均发生于术后4-10天。经保守治疗后,6例治愈,2例胃癌术后2周行手术探查无明显梗阻,1例作吻合口粘连松解,另1例加作Braun's吻合后均治愈。全组病人25%在2周内治愈,3周内62.5%治愈,4周内75%治愈,5周内87.5%治愈。7周内100%治愈。结论:胃大部切除及十二指肠肿瘤手术后均可发生胃功能性排空障碍,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X线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及有机械性梗阻鉴别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东兴 《实用新医学》2001,3(6):483-48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原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1983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外科所遇3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诊治经过。结果:残胃排空障碍发生于术后4-8天。2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保守治疗时间8-24天,平均13天,10例因保守治疗无望中转手术,术中发现残胃排空障碍均与粘连有关,而80%是与大网膜粘连团块压迫吻合口与输出段空肠有关。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残胃排空障碍,多数是功能性的可经保守治疗治愈。但若经3周以上保守治疗仍未奏效的,应考虑机械性梗阻的存在,GI与胃镜检查有助明确诊断,应尽早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行毕Ⅱ式胃肠吻合术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8.1%,显著高于毕Ⅰ式的2.6%(P〈0.01)。32例患者确诊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后,给予非手术综合治疗10~64d,平均23.4d治愈出院。随访22例,6个月无复发。结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毕Ⅱ式吻合术为易发因素,经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可确诊,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7~2007年收治的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于术后3~10天。通过临床表现、胃肠道造影和胃镜检查确定诊断,经非手术治疗18~42天恢复胃肠道功能,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主要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经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病原因、机制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25例,均发生于术后4d-12d。24例保守治疗,16例(占66.7%)于术后2周内治愈,26d内全部治愈。1例予以手术探查,32d后治愈。结论该病为一种功能性疾病,易与机械性梗阻混淆,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采用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对1998—2006年施行的167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13例,发生率约7.78%,均发生于术后7—12天。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残胃运动功能减弱是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关键词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  相似文献   

8.
徐永俊 《中原医刊》2006,33(17):44-4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寻求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2005年施行的256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12例,发生率4.7%,均发生于手术后3~12d。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8.33%于1周后治愈,66.67%2周内治愈,91.67%3周内治愈,所有病人均于32d之内治愈。结论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及与机械性梗阻鉴别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结合1980年5月-2000年5月实行的780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共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8例,发生率1.0%。其中Biliroth-Ⅱ式手术7例;Billroth-I式手术l例。所有病人均给予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营养支持、胃肠动力药物的应用等保守治疗,治愈出院。3周内治愈率100%。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的方式,术中淋巴结清除范围和程度,术中迷走神经的损伤及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的完整性破坏是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针对此类病人,一旦诊断明确,即应进行系统正规治疗。4周内不应贸然手术,耐心等待其恢复蠕动很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4年至2005年收治的215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3例,发生率6%,均发生于术后3~15天.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出院,均于31天内治愈.结论: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张光军 《海南医学》2008,19(2):39-41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6-2006年收治的32例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在术后4~9天.30例(94%)经非手术治疗后14~36天恢复胃动力,2例因家属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 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可治愈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相似文献   

12.
胃手术后残胃排空障碍14例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汪毅  尤全山 《安徽医学》2010,31(9):1065-106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FDG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行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用3%温盐水洗胃和促胃肠蠕动的药物等治疗。4例患者2周内,7例15~26d内,2例30d内,1例44d内治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虽病因复杂,但积极采取对症处理,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胃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 对我院241例胃切除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1例中有8例(3.3%)在术后3~10d时出现FDGE,依据临床表现、胃造影和胃镜检查确诊。经非手术治疗10~60d后,8例均治愈。结论 FDGE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的,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采取非手术综合治疗,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00年5月~2005年12月发生的7例非胃手术后FDG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胃手术后FDGE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的4~8天,主要表现为上腹饱胀、呕吐。7例均经非手术治疗后15~24天恢复胃动力。结论: 腹部非胃手术后FDGE的病因是多因素的,临床表现结合胃镜及影像学检查可确诊,采取非手术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责门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80例食管癌、责门癌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出现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非手术治疗5~21d后全部治愈;如为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应及时手术治疗。结论 食管癌、责门癌术后胃功能排空障碍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的,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采取非手术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37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2年7月至200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7例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常发生在腹部手术后4~10d,36例经非手术治疗后12~96 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1例术后半年仍恢复不理想,行手术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腹部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10-50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结论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明确诊断是关键,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本病,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电针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0年来该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发生的43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3例患者经过10d ̄34d的非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多发生于大手术后,并以老年人及伴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居多。静脉营养支持辅以胃肠动力药配合治疗均可以治愈。明确诊断是关键,胃镜检查和胃肠道造影对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上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均发生在上腹部手术后5—14d,31例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8。51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1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死亡。1例于手术后51d恢复胃动力,为再次手术患者。结论上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是目前诊断胃排空障碍方便、可靠的方法,采用TPR、EN及使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等非手术疗法可有效治疗胃排空障碍。  相似文献   

20.
姚伟  王博智  陈春来 《河北医学》2011,17(3):372-37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2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有流出道梗阻、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方式是发生PGS的高危因素,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钡餐和纤维胃镜检查。本组24例均通过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治疗以非手术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