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超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老年患者80例,分为三组:单纯高血压组(EH组)2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EH合并DM组)21例,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病例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血糖及血胰岛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观察指标包括: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斑块的厚度,并计算Crouse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者颈总动脉IMT、颈动脉分叉处IMT、Crouse积分显著增高;EH合并DM组颈总动脉IMT、Crouse积分显著高于EH组(P〈0.01)。颈动脉斑块积分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和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超声能很好反映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糖尿病和高血压同时存在时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92例高血压患者测量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作为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了解有无动脉粥样硬化[IMT增厚和(或)斑块]。结果:baPWV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PWV与颈动脉IMT正相关(r=0.422,P=0.000),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有预测价值的危险因子(OR=1.003,P<0.01)。结论:动脉弹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baPWV可初步预测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及Hcy水平分为4组:高Hcy组(37例)、H型高血压组(40例)、单纯高血压组(20例)、正常组(23例),对四组的IMT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斑块性质进行对比。结果 H型高血压组的Hcy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高Hcy组的Hcy值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组(P0.05)。H型高血压组的IMT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单纯高血压组的IMT值显著高于高Hcy组和正常组。H型高血压组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单纯高血压组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高Hcy组和正常组,高Hcy组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H型高血压组的易损斑块占比最高,单纯高血压组次之,高Hcy组第3,正常组最低。高Hcy组、H型高血压组的Hcy与IMT均呈正相关(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组的Hcy与IMT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与H型高血压有着密切联系,H型高血压是急性脑梗死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晨起行空腹血糖和血脂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管腔内径(D)和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观察斑块发生情况;将高血压患者分别分为内膜正常、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3组以及单纯高血压(P-EH)、高血压合并糖尿病(EH-T)、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EH-HL)3组,并分组观察。结果老年高血压组较对照组Glu、TC、TG以及LDL-C明显增高,颈动脉IMT明显增厚;大于平均年龄段的患者颈内动脉IMT明显增厚;高血压患者的BMI、Glu和LDL-C在颈动脉正常、内膜增厚及斑块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斑块组BMI、Glu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和正常组,斑块组LDL-C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P-EH、EH-T、EH-HL3组间颈动脉IMT增厚程度及斑块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斑块多累及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以纤维硬斑、低回声软斑多见。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以及高龄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动态直观地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是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其中合并脑梗死142例)、100例正常血压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检查,主要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与否、斑块大小、斑块性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斑块大小、回声强度、IMT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斑块大小显著小于非脑梗死患者,回声强度评分、IMT显著大于非脑梗死患者(P<0.05);不同级别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斑块大小、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死、非脑梗死、对照组斑块检出率、斑块性质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比正常血压者显著高,特别是合并脑梗死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为脑梗死发生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3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压、Hcy、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按照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高血压1级组(n=41)、高血压2级组(n=64)、高血压3级组(n=62)。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结果,将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颈动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组(n=40)、颈动脉IMT增厚组(n=62)、颈动脉斑块形成组(n=65),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分级(0~4级)。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Hcy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2级组和高血压3级组患者的Hcy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高血压1级组(P0.05),高血压3级组患者的Hcy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高血压2级组(P0.05);颈动脉IMT增厚组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患者的Hcy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P0.05),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患者的Hcy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颈动脉IMT增厚组(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越高,患者的Hcy和hs-CRP水平越高。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越高,血浆Hcy、hs-CRP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重,这提示Hcy及hs-CRP升高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检测15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0.8 mm≤IMT1.0 mm为内膜正常组;1.0 mm≤IMT1.2 mm为内膜增厚组;IMT≥1.2 mm为斑块形成组。比较三组间多项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水平,并进一步分析颈动脉斑块特点。通过分析各指标与IMT的相关性,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三组间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程、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TG)在斑块形成组高于内膜正常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内膜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均低于内膜正常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HbA1c水平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斑块组三个指标均最高,内膜正常组最低(P0.01);IMT与LDL-C(r=0.57,P0.01)、hs-CRP(r=0.55,P0.01)、HbA1c(r=0.53,P0.01)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r=-0.35,P0.01),与病程、UA、FPG、TC、TG无相关性;hs-CRP、HbA1c、IMT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s-CRP及HbA1c水平不稳定斑块患者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HbA1c水平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无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选择 82例高血压无合并糖尿病患者和 78例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及心脏 B超检查 ,测定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斑块以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 (L VMI) ,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 ,将上述 1 60例患者按颈动脉有无斑块重新分组 ,对两组间 L VMI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组与高血压无糖尿病组比较 ,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 ,P<0 .0 5,IMT增厚 ,P<0 .0 1 ,两组 LVMI差异无显著性 ;根据颈动脉有无斑块重新分组 ,有斑块组 LVMI较无斑块组增高 ,P<0 .0 5。结论 高血压患者合并 2型糖尿病时 ,可加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颈动脉斑块与左心室肥厚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HT)和2型糖尿病(DM)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入选年龄≥60岁的住院患100例。分为3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30例;单纯高血压组3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34例。对入选对象均做颈动脉超声和头颅CT检查。结果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有显性差异,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颈动脉斑块指数(PLI)及斑块发生率,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较单纯糖尿病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有明显增高。3组病人颈动脉斑块指数在3级以上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对于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两种疾病同时并存时,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颈动脉斑块的严重程度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以98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狭窄≥50%者57例为CAD组,冠状动脉狭窄<50%者41例为对照组,并进行Gensini积分.所有患者均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IMT及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并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AD组多支病变、单支病变亚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分别为42.65±4.33、24.70±2.29和15.36±3.06,颈动脉IMT分别为(1.37±0.16)mm、(1.21±0.14)mm和(0.92±0.11)m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分别为2.05±0.17、1.29±0.18和0.36±0.05,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IMI及粥样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密切相关.高频超声能早期发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对有效预防CA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预测的一种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者成纤维细胞因子21(FGF21)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在体检人员中选择腹型肥胖者90例,并根据颈动脉IMT将其90例分为IMT增厚组(A组)和IMT正常组(B组),并选择90例健康者(C组)进行比较,分别进行FGF21、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等参数测定。结果A组的颈动脉IMT、ln(HOMA-IR)和FGF21均分别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和ln(HOMA-IR)(r=0.611,P0.01)、FGF21(r=0.464,P0.01)、TC(r=0.370,P0.05)、收缩压(r=0.276,P0.05)呈正相关。FGF21水平同BMI(r=0.454,P0.01)、WHR(r=0.353,P0.01)、TG(r=0.266,P0.05)、ln(HOMA-IR)(r=0.223,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r=0.220,P0.05)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GF21、收缩压、ln(HOMA-IR)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肥胖者颈动脉IMT已有所升高,FGF21可能对预测肥胖者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志翔  周全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248-225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炎症因子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1例及血压正常者42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高血压组分为伴颈动脉硬化组(IMT≥0.9mm)40例和无颈动脉硬化组(IMT〈0.9mm)51例。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脂。【结果】①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TC、LDL-C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高血压组hs—CRP、IL—1、TNFa、颈动脉IM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硬化组hs—CRP、IL-1、TNF-α、颈动脉IMT值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P〈O.05),③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hs—CRP(r=0.426;P〈0.05)、IL-1(r=0.327;P〈0.05)、TNF-α(r=0.284;P〈0.05)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hsCRP及LDL-C是影响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形成与血压增高、炎症因子及血脂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肥胖和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在肥胖和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男性合并肥胖或非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和正常血压者,测定血糖、胰岛素、血脂、尿酸(U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24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瘦素浓度,分析瘦素水平与IR的相关性及与体重指数(BMI)、血压和其它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血清瘦素水平在高血压组高于正常血压组,肥胖者高于非肥胖者。ISI则为正常血压组的非肥胖者高于肥胖者,而无论肥胖与否,正常血压组均高于高血压组。在高血压组中,ISI降低程度肥胖与非肥胖者无显著差异。在合并肥胖的高血压和正常血压组中,血清瘦素水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r=-0.51,P<0.01)和(r="-"0.38,P<0.05)。BMI、腰臀比、ISI是影响两组瘦素水平的最显著因素,影响ISI的因素依次为BMI、SBP、DBP、TG、Ur和瘦素。BMI是影响瘦素水平和ISI的共同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BMI与瘦素、ISI、TG密切相关。结论肥胖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与IR高度相关,并与脂代谢有关。瘦素抵抗在高血压的发生中可能起间接促进作用,但与IR的关联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14.
老年2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4月至2007年10月住院的277例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119例)、糖尿病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30例)、非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组32例)和非糖尿病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D组96例),分析颈动脉斑块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①A组与C组比较显示空腹血糖[(7.14±2.49)mmoL/L与(5.21±0.87mmol/L)],TG[(1.41±0.78)mmol/L与(0.95±0.39)mmol/L],左、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85±0.11)mm与(0.79±0.08)mm,(0.85±0.11)mm与(0.78±0.09)mm]、斑块指数(1.37±1.16与0.50±0.80)明显增高(P均<0.01),HDL-C[(1.29±0.32)mmol/L与(1.58±0.45)mmol/L]明显降低(P<0.01);②A组与B组比较显示左、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85±0.11)mm与(0.80±0.11)mm,(0.85±0.11)mm与(0.80±0.12)mm]、斑块指数(1.37±1.16与0.00±0.00)及脑卒中发病率[34.5%(41/119)与13.3%(4/30)]明显增高(P<0.05或P<0.01);③颈动脉斑块与糖尿病史(r=0.551,P<0.01)、高血压病史(r=0.169,P<0.01)、冠心病史(r=0.109,P<0.05)、脑卒中史(r=0.136,P<0.05)、脂肪肝(r=0.340,P<0.01)、FBG(r=0.339,P<0.01)、TG(r=0.195,P<0.01)、ApoB(r=0.152,P<0.05)呈直线正相关,与HDL-C(r=-0.143,P<0.05)呈直线负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发病率高于不伴动脉粥样硬化的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脑卒中史、脂肪肝、FBG、TG、ApoB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蒋永林  蒋荷萍 《检验医学》2012,27(4):284-28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Salusin-α和尾加压素Ⅱ(UⅡ)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EH患者10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Salusin-α和UⅡ水平,高分辨超声测定IMT作为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的指标,并分析Salusin-α、UⅡ与IMT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H组的IMT明显增厚(P<0.01),血清UⅡ水平明显升高,而Salusin-α水平明显降低(P<0.01);粥样斑块组、IMT增厚组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血清Salusin-α水平与IMT呈负相关(r=-0.527,P<0.01),而UⅡ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612,P<0.05)。结论血清Salusin-α和UⅡ水平的变化与EH患者IMT增厚密切相关,提示Salusin-α和UⅡ可能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并参与了EH患者AS病理过程,可能成为预测EH并发AS严重程度的新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与血脂代谢异常. 方法测定 2000-05/09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住院的 44例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胰岛素及 C-肽,与健康对照组( 20例)比较. 结果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与不合并高血压组的空腹胰岛素( fasting insulin,FINS)、 C-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载脂蛋白 B(apolipoprotein B,ApoB) 、胰岛素敏感指数(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SI)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1) ,空腹血糖 (FBS)、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脑梗死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5). ISI与 FINS( r=- 0.82~- 0.71,P< 0.001), C-肽 (r=- 0.55~- 0.53,P< 0.01), ApoB(r=- 0.46 ~- 0.45,P< 0.05) 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r=- 0.56~- 0.58,P< 0.01)呈显著负相关,与 HDL(r=0.50~ 0.55,P< 0.05)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血脂代谢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将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30例(糖化血红蛋白≤7%)及控制不良组33例(糖化血红蛋白〉7%);选取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超声检查三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斑块发生率。同时测量空腹血糖和空腹血清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血糖控制不良组HOMA—IR、IMT及斑块发生率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5),且IMT与空腹血糖、HOMA—IR呈正相关(r=0.624,r=0.458,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高HOMA—IR组较低HOMA—IR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新疆哈萨克族(哈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及其与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方法 以2008年8月至11月流行病学调查的新疆哈族人81例为研究对象.哈族EH患者41例为病例组,哈族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测量血压,测定血浆RBP4、胰岛素、血糖、TC、TG、HDL-C、LDL-C、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计算HOMA-IR.结果 ①EH组血浆RBP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2.74±9.93)mg/L与(21.92±10.43)mg/L,P<0.01];②EH组血浆RBP4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s>=0.618、0.775、0.565、0.317、0.369,P<0.01或P<0.05);在对照组中,RBP4与血糖呈正相关(r<,s>=0.414,P<0.01).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EH组收缩压(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591,t=5.695,P=0.000)进入回归方程,是影响血浆RBP4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哈族EH患者血浆RBP4水平升高,并与收缩压、舒张压、血糖、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BP4可能通过促进胰岛素抵抗而参与了E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血脂、血糖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11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及斑块组,测定其血压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空腹葡萄糖(FPG)和餐后2小时葡萄糖(2hPG)水平.结果: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病变越重,伴有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比例越高,与IMT正常组相比,IMT增厚组和斑块组的TC、LDL-C和 hsCRP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SBP、TG、FPG、2hPG增高在斑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在IMT增厚组无统计学差异.斑块组SBP、LDL-C、FPG、2hPG和hsCRP较IMT增厚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颈动脉IMT与SBP、TC、LDL-C、FPG、2hPG和hsCRP相关.结论:SBP、TC、LDL-C、FPG、2hPG和hsCRP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