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下颌骨角化囊肿两种开窗减压术式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27例经两种开窗减压术式治疗的下颌骨大型角化囊肿病例,随访2~5年,进行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囊肿刮除术加开窗术14例中显效6例,占43%.开窗术13例中显效6例,占46%.结论 两种开窗减压术式都是治疗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的有效方法 .开窗术比囊肿刮除术加开窗术骨组织形成快,疗程短.  相似文献   

2.
储德强  赵兵  叶虎 《安徽医学》2015,36(7):813-815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3例颌骨囊性病变(包括5例含牙囊肿、6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2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进行经口内开窗减压术,术后定期复诊,拍摄X线片或锥形束CT检查,观察术后囊腔缩小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4例含牙囊肿囊腔完全消失,剩下9例均行Ⅱ期刮治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开窗减压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方法。但对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仍需行二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开窗减压术+Ⅱ期刮治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大型颌骨囊肿患者经开窗减压术前后CT影像轴位和冠状位上囊腔缩小程度,牙根尖周骨质恢复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开窗减压术术后6~9月囊腔明显缩小,骨质修复良好,Ⅱ期刮治术治疗随访1~6年无复发。结论开窗减压术可以显著缩小骨质破坏范围,改善颌骨畸形,为二次手术摘除囊肿及保留受累牙创造条件,结合Ⅱ期刮治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是治疗颌骨大型囊肿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力军 《当代医学》2011,17(31):60-60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上前牙根尖囊肿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开窗减压术对35例上前牙根尖囊肿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行X线片检查,与术前进行比较。囊肿完全消失者不需二期手术,否则通过根尖搔刮术或根尖切除术达到治愈目的。结果 35例上前牙根尖囊肿,术后6个月囊肿完全消失5例,术后9个月囊肿完全消失7例,术后12个月囊肿完全消失14例,仍有9例囊肿未完全消失者,通过二期手术刮除缩小的囊肿8例治愈,1例拔除患牙,术后2年X片检查,所有患者骨质再生情况良好,未见有囊肿增大。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上前牙根尖囊肿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郑先雨  程继光  王元银 《安徽医学》2015,36(10):1223-1225
目的:评价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12例大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术后定期复诊,通过临床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通过开窗减压术3~18个月后,4例开窗术后囊腔完全消失,未行Ⅱ期手术治疗,8例患者在囊腔明显缩小后,Ⅱ期手术刮除病变,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复发。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是具有微创、效果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吸引术辅助开窗减压术对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囊肿体积及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窗减压术,观察组则于开窗减压术结束后接受自体吸引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囊肿体积及面积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4、6个月后,观察组囊肿体积及面积减少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吸引术辅助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效果显著,利于缩小囊肿体积及面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开窗减压术+Ⅱ期刮治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大型颌骨囊肿的患者42例,记录患者在开窗减压术前、术后CT影像轴位上囊腔缩小程度,骨质再生情况,根据开窗减压效果决定Ⅱ期刮治手术时机.结果 患者在接受开窗减压手术后的6个月~9个月囊腔已显著缩小,骨质恢复良好,Ⅱ期刮治术治疗后随访1年~6年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开窗减压手术可以有效缩小囊腔,促进骨质再生,改善患者面部畸形;联合Ⅱ期刮治术可以彻底去除病变组织,是治疗颌骨大型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罗新象  曾达红  苏凯 《吉林医学》2015,(9):1782-1783
目的:研究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0例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采取一期开窗减压术和二期刮治术,术后定期X线检查追踪观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开窗减压术后囊腔缩小明显,总有效率为83.33%,且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疗效优于囊性成釉细胞瘤。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开窗减压术联合刮治术可有效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并可很大程度上保存颌骨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下颌骨囊性病变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28例,病变大小为2cm×4cm~2cm×10cm,其中含牙囊肿10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6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12例。行开窗减压后加压冲洗,囊肿缩小后行二期刮治术,术后随访1~3年。结果:均行开窗减压后加压冲洗,0.5年后颌骨膨隆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缩小,CBCT发现下颌骨颊、舌侧可见新生骨皮质,囊腔范围缩小,所累牙也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囊性病变直径2~4cm时行二期刮治术且均未复发,患者颌骨形态及功能良好。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开窗减压后加压冲洗术是治疗较大的下颌骨囊性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苏荣 《吉林医学》2011,32(27):5748-5748
目的:分析总结牙源性颌骨囊肿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颌骨囊肿患者63例临床资料。结果: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较小的根端囊肿采用根管治疗,较大的囊肿先行开窗减压术,使囊腔缩小后再进行Ⅱ期刮除术。随访90%以上病例临床症状消失,X线片显示囊腔消失,腔内骨组织再生,病变的囊性组织为正常的骨组织所替代。结论:颌骨囊肿应根据其性质、大小、部位选择不同的术式,可提高牙源性颌骨囊肿治愈率并有效保存患者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囊腔塞治器联合开窗减压术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开窗减压术对46例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进行治疗,术后3~4周戴用囊腔塞治器。随访12~18个月,临床观察疗效及复发情况,并在术后1、3、6、12个月行全口曲面体层片及锥形束CT检查,对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曲面断层片囊腔面积进行测量。结果:46例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经治疗后,囊腔内骨密度逐渐增高,曲面断层片中术后6个月囊腔面积明显变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资料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开窗减压术后配合使用囊腔塞治器治疗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患者配合程度对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的疗效影响。【方法】对在我院接受囊肿改良开窗减压术的45例颌骨囊肿患者(囊肿直径4.0-10.0 cm)于口腔内采用小切口或拔除囊肿区Ⅲ度松动牙作开窗,置固定引流管1根,视囊液流出的多少每日或隔日冲洗囊腔,并指导家属及患者如何进行冲洗操作。术后每1个月至1年内定期复诊,复查口腔全景片观察囊腔内颌骨骨质增生情况及观察囊腔内渗出物情况及囊肿腔大小的变化。【结果】45例患者中,定期复诊并坚持每日或及时冲洗,随诊1年后,无明显的继发感染症状,囊腔逐渐被新生骨完全替代者7例,占15.5%;囊腔由4.0-10.0 cm囊腔缩小至1.0-2.0 cm左右者35例,占77.8%;疗效显著为93.3%。3例囊腔4.0-6.0 cm左右的患者占6.7%,虽经过多次指导仍不能坚持执行冲洗操作,全景片显示囊腔减小不明显,并且仍有大量粘稠伴有脓液的囊液,实行了囊腔全刮治术。【结论】开窗减压术手术方法简单实用,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保持颌骨的完整性,保护病变区的患牙,减少了患者的损伤和减轻了手术痛苦。但对患者配合度要求高,临床上患者不能认真很好的配合,会导致该方法的疗效的失败。  相似文献   

13.
刘海涛  后军 《安徽医学》2019,40(7):738-741
目的分析开窗减压术、刮治术+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单纯刮治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经计算机随机分组结合患者意见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刮治组(A组,28例)、刮治术+GBR组(B组,20例)、开窗减压组(C组,12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术后3、6、9、12个月囊肿体积缩小百分比。结果 C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12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6个月,B组平均囊肿体积缩小百分比明显大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9、12个月,C组平均囊肿体积缩小百分比明显大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较于单纯刮治术和刮治术+引导骨再生技术,开窗减压术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一种微创、安全且效果可靠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刮治术和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中术式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180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刮治组100例行囊肿刮治术,开窗组80例行开窗减压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3、6个月囊腔面积缩小百分率,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的临床有效率,比较开窗组不同类型囊肿的开窗效果,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出血、麻木及复发情况。  结果  开窗组术后第3、6个月囊腔面积缩小百分率均高于刮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术后第6个月,开窗组有效率为82.50%(66/80),刮治组有效率为69.00%(6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开窗组开窗末期有效率为91.25%(73/80),角化囊肿单房型的开窗效果优于多房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类型牙源性颌骨囊肿间开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刮治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00%(2/100),下唇麻木发生率为1.00%(1/100),复发率为1.00%(1/100),开窗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  刮治术与开窗减压术均为目前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有效方法,刮治术适用于小型颌骨囊肿或囊肿未侵犯颌骨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开窗术相比刮治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更少, 且能有效缩小囊腔并促进颌骨囊肿周围骨质新生,尤其适用于大-中型颌骨囊肿或病灶致骨质吸收严重者,利于二期手术彻底刮治,以保存颌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开窗术后负压引流治疗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疗效。方法 2008-2011年,针对我科就诊的大型的牙源性颌骨囊肿24例,采用开窗术后负压引流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术后1、6个月囊肿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3年,所有患者囊腔基本消失,无1例复发,病变区域骨质生长修复良好,临床症状消除。结论开窗术后负压引流可以显著缩小甚至消除颌骨囊肿,改善患者面部膨隆畸形,是治疗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下颌颊分叉囊肿是一种罕见的炎症性牙源性囊肿。我们报告了2例因口外软组织肿痛而就诊的病例。口内检查可见部分萌出的下颌第一磨牙。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此磨牙被囊性的透射影包绕。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囊壁由一薄层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并有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结合以上临床资料,2例患者被诊断为下颌颊分叉囊肿。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Odontogenic cysts are uncommon lesions that frequently behave agressively and attain a large size. Unfortunately, information on the relative incidence of these cysts from different populations is not abundant. In Mexico, for example, only a few examples have been report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certain the frequency of odontogenic cysts in a Mexican sample and to compare these data with previously reported studies from other countries. METHODS: The files of the Oral and Maxillofacial Pathology Diagnosis Service at the School of Dentistry at the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 (UNAM) were reviewed and all accessions of odontogenic cysts were listed.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data were recorded and microscopic slide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most recen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classification (1992). RESULTS: Three hundred and four cases of odontogenic cysts (55.9% male predominance) were found. The most frequent odontogenic cysts were the following: periapical cyst (38. 8%); dentigerous cyst (35.5%), and odontogenic keratocyst (18.8%). Periapical cyst was more frequent in females, and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were most commonly involved. Dentigerous cysts appeared in males at a rate of 64.8%, this cyst found more frequently between the 1st and 2nd decades of life and in the molar zone. Odontogenic keratocyst was more frequent in males (59.6%), between the 2nd and 4th decades of life and more common in the molar zone. CONCLUSIONS: More than 50% of the sample were aggressive cysts (dentigerous and keratocyst).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Mexican patients develop aggressive odontogenic cysts more commonly than other populations. Our figures point to the need for a precise diagnosis in order to institute the correct surgical procedure, prevent recurrence, and forestall more extensive tissue destruc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开窗负压吸引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分析应用负压吸引减压术治疗的21例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病例,测量术前、后囊腔容积和曲面断层片病变面积。结果:通过曲面断层片中观察发现囊肿腔内骨密度增高,有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囊腔体积明显变小。结论:开窗负压吸引减压术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负压吸引术治疗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负压吸引术治疗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疗效。方法:15例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行负压吸引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囊肿上皮组织形态变化,评定上皮基底膜对应区域的炎症强度分级,测量治疗前后囊腔容积和曲面断层片病变面积。结果:15例囊肿平均治疗周期为5.5月;病变缩小率为61.2%,面部膨胀畸形得以改善;术后囊肿上皮衬里炎症强度较术前显著增加,上皮转化发生率为73.3%;曲面断层片囊肿透射区域面积数值与囊腔容积呈线性相关,术后相关程度更高;刮治术后平均随访3.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负压吸引术能导致角化囊肿衬里上皮炎症反应,使其特征性的不全角化上皮发生转化,并较快地缩小病变范围,促进新骨形成,改善面部畸形,联合二期的刮治术可彻底清除病变、最大程度保留解剖结构及相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