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就持续性枕横位作临床观察与分析,减少剖宫产率。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发生持续性枕横位、存有产程记载的46倒病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枕横位者产程延长,胎先露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手术产率明显增加,为73.9%。结论持续性枕横位是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处理不及时或不当都会造成围产儿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就持续性枕横位作临床观察与分析,减少剖宫产率。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发生持续性枕横位、存有产程记载的46例病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枕横位者产程延长,胎先露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手术产率明显增加,为73.9%。结论持续性枕横位是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处理不及时或不当都会造成围产儿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1·1 脐带异常的发生率 哈尔滨市松江电机厂职工医院4年间分娩总数为439例,脐带异常为127例,发生率为28.9%。1·2 脐带异常对产程的影响 脐带异常(尤其是脐带缠绕与过短)大多可引起临产胎头不衔接或不同程度的产程延长或停滞。本文取127例脐带异常病例中阴道自然分娩54例与同期无脐带异常阴道自然分娩54例病例,将临产胎头衔接、产程时间进行对比。脐带组总产程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 对 196例第二产程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均有产程异常表现, 根据产程异常特点设计分类, 其中第一产程无异常, 仅表现第二产程异常的为单纯I型; 第一、第二产程均表现异常为复合II型, 并进行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结果: Ⅰ型组主要分娩方式为阴道助产分娩, 达 64. 56%, 胎儿体重较小, 多分布于 3 000~3 500g; Ⅱ型组主要分娩方式为剖宫产, 达 77.78%, 无阴道自然分娩, 胎儿体重较大, 多分布于 3 500~4 000g。Ⅱ型组母儿不良预后即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率、产伤及产褥病率明显高于I型组, 且II型组中经阴道助产分娩者母儿不良预后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 在I型组中这两者则无明显差别。结论: 对进入第二产程的持续性枕后位, 临床产程的观察有助于正确分娩方式的选择, 从而减少母儿不良预后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引起的头位难产的产程特点,以便早期发现、及时适当的处理和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59例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和分娩结局。结果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及胎头下降梗阻是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应早期诊断、及时适当的处理,骨盆正常可调动良好产力阴道顺产,而骨盆异常,尤其中骨盆异常,多表现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胎头下降梗阻,切不可盲目试产,需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以减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软产道损伤及子宫切口裂伤出血等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94例第二产程延长的产程特点及分娩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产妇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时间超过 2小时 ,即为第二产程延长[1 ] 。第二产程延长对母婴均有不利影响 ,头位难产率也大大提高。我们分析了二产程延长的相关因素 ,第一产程中潜伏期、活跃期的产程特点 ,分娩预后及对母婴的影响 ,以期能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第二产程延长 ,减少头位难产率。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  2 0 0 0年 1~ 11月我院分娩总数共 1899例。选择其中孕 37~ 41 周的初产妇 ,自然临产 ,无内科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 ,经充分试产的二产程延长病例共 94例 ,列为A组 ,年龄 2 3~ 32岁 ,平均 2 7 32± 2 2 7岁 ,二产程时间平均为 2…  相似文献   

8.
过期妊娠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钱红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1):4404-4405
目的:观察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阴道分娩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产妇产程进展,及时使孕妇进行体位改变并适时进行经阴道徒手转胎位,使胎位转成枕前位,提高阴道分娩率。结果:产程中及时发现活跃期延缓或阻滞,经阴道检查确诊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及时使孕妇进行体位改变并适时进行经阴道徒手转胎位,使胎位转成枕前位并顺利经阴道分娩,提高阴道分娩率。结论:正确处理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产程,是降低头位难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及时处理持续性枕横位 枕后位可降低头位难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胎头位置异常是造成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而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是最常见的胎头位置异常。产程中及时发现活跃期延缓或阻滞,经阴道检查确诊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及时使孕妇进行体位改变并适时进行经阴道徒手旋转胎位,使胎位转为枕前位并顺利经阴分娩,是目前降低头位难产的最主要措施。我们对152例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进行胎位旋转,成功率为78.22%,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夏咸梅 《现代保健》2010,(34):180-181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致头位难产时,手转胎头,使难产变为顺产的技巧。方法在头位难产枕横位、枕后位时,以手转胎头为枕前位,使分娩结局改变。结果手转胎位成功率,以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先协助胎头俯屈再协助旋转为高。结论手转胎头是头位难产的重要方法,与产钳及胎头吸引器转胎头相比较,更安全、有效、易掌握。胎头内旋转在第一产程末及第二产程初完成,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法,手转胎头,使难产变为顺产,可有效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聂晓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1):4491-4491
正常胎位多为枕先露,占分娩总数的95%以上。若分娩时,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分娩后期胎头枕骨仍然位于母体骨盆的后方或侧方,形成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其发生原因多为骨盆狭窄、宫缩乏力、胎头俯屈不良而导致产程延长或停滞,属于头位难产的常见类型,产程中若未及时发现和  相似文献   

13.
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大多数以枕横、枕后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强大的宫缩使多数胎儿头枕部向骨盆前方旋转90°或135°至枕前位而自然分娩。如果产程中活跃晚期(宫口开≥8 cm)胎头枕骨仍位于母体骨盆侧方、后方,称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均为5%。1病因和发病机制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与产力、产道及胎儿三者关系密切,常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1·1骨盆异常骨盆异常(如均小骨盆、佝偻病性扁平骨盆、男型骨盆等),使入口或出口狭窄,影响胎径和胎先露部分在分娩过程中的下降和内旋转,且影…  相似文献   

14.
15.
叶娇君  陈敏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826-4827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为胎盘早剥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6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胎盘早剥患者中38例为轻型胎盘早剥,其中22例(57.9%)行剖宫产术,16例(42.1%)行阴道分娩(有2例分别为双胎妊娠者);有30例为重型胎盘早剥,其中29例(96.7%)行剖宫产术(有1例胎死宫内行剖宫取胎术),1例(3.33%)为胎死宫内引产。行剖宫产的22例轻型胎盘早剥患者无围产儿死亡,而行阴道分娩的16例轻型胎盘早剥患者的新生儿死亡1例(2.63%);行剖宫产的28例重型胎盘早剥患者有5例围产儿死亡(16.7%,包括1例剖宫取胎术)。结论:不同程度的胎盘早剥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妊娠结局,为保护孕妇生命及时终止妊娠。对于胎盘早剥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胎盘早剥征象,早期诊断并给予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而子痫是妊高征发展的最严重的阶段,目前仍系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33例子痫围产儿的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的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行徒手旋转胎头术的施术时机。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妇婴医院分娩的300例持续性枕后位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在产程进展的不同时期行徒手旋转胎头术的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宫口扩张8~10 cm)行徒手旋转胎头术的第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宫口扩张6~7 c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的总成功率也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宫口扩张8~10 cm,先露在坐骨棘平至棘下2 cm时,行徒手旋转胎头术可有效纠正胎位异常。  相似文献   

19.
<正>持续性枕横位(以下简称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以下简称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之一,适时采用徒手旋转,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本文对101例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施行徒手旋转,探讨旋转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邵晓曼 《泰山卫生》2007,31(1):9-10
目的 探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矫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先兆临产至潜伏期经B超检查判断为枕后位的初产妇2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0例。研究组在产程式中指导产妇取同侧侧俯卧位,对照组采取随意体位,观察两组分娩方式、分娩时胎方位及产程时间。结果 研究组有126例(90%)胎儿从枕后位转至枕前位,120例(85.7%)经阴道分娩,剖宫产20例(14.3%);对照组枕后位转至枕前位91例(65%),经阴道分娩78例(55。7%),剖宫产62例(44.3%),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第一产程平均495.6分钟,第二产程平均61.4分钟;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610.4分钟,第二产程平均87.1分钟,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产程中指导产妇改变体位是降低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