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传染病科护士的职业防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传染病科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危害因素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心理性危害.具体介绍了针对传染病科职业危害因素制定的职业防护措施,即:进行持续的职业防护教育;防止锐器伤;洗手和手消毒;建立健康档案和锐器伤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目前已被列入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其工作性质决定着手术室护士必须要面对一定的职业危害,如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化学有害物质的污染及意外伤害等.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不只关系到护士本身的健康,而且关系到医院的建设.现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认知情况,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作者所在地周边8所医院的11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意识较差,或只重视对自身防护,轻视对患者的隔离;防护设置配置不全,一级医院状况差于二级医院.结论 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亟待提高,医院管理层应加强监控力度,强化培训,完善防护设施,有效的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自身安全和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认知情况,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作者所在地周边8所医院的11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意识较差,或只重视对自身防护,轻视对患者的隔离;防护设置配置不全,一级医院状况差于二级医院.结论 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亟待提高,医院管理层应加强监控力度,强化培训,完善防护设施,有效的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自身安全和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5.
外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场所,医护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因而面临发生医院感染等职业危害.为了减少护士的职业危害,增强护士自我防护意识,2006年7月对我院外科护士进行了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调查.现将调查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爱萍  王丽平 《家庭护士》2009,7(15):1374-1375
为探讨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通过临床实践及查阅资料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手术室护士面临诸多因素的危害.只有通过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做到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部分临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为上海市医院管理者和相关政策部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自行设计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问卷,对7所上海市综合性医院(其中2所为二级医院,5所为三级医院)的405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院对护士职业防护的总体水平平均为(2.07±0.91)分,护士对医院职业防护指南的依从程度平均为(2.10±0.83)分,医院对护士职业防护的重视程度平均为(2.15±0.95)分。医院提供的最常见的3种职业防护器具依次为口罩、手套和快速擦手消毒液。88.4%护士认为其所在医院已设立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系统,76.3%的护士接受过医院提供的免费乙肝疫苗接种。48.4%护士所在医院的化疗药物由病区护士自行配置,且自行配置化疗药时61.2%护士没有采取职业防护措施。75.1%护士所在医院对护理人员进行过职业防护培训。最常见的护士职业危害包括锐器伤、心理危害与化学性危害。结论尽管目前上海市医疗机构对护士职业防护日益重视,但护士职业防护现状不容乐观。医院管理部门应健全职业防护保障体系,完善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为护理人员提供充足且品种齐全的职业防护用具,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职业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现状和职业防护对策。方法:根据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的因素调查分析,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职业防护措施。结果:提高急诊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及防护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结论:重视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加强职业防护管理,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县级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现状.方法 以自制问卷对县级医院手术室107名护士进行书面调查,分析对危害因素的知晓与防护措施执行情况.结果 共收回问卷102份,有效问卷99份,平均知晓率81.67%,防护执行率43.47%.结论 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不可避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加强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知识学习,将防护措施落到实处,才能把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对我院2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根据量表总结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结果:护士对该职业的危害因素不能全面了解,实施防护措施不到位。结论:应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重视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许艳 《家庭护士》2009,7(18):1667-1668
医院工作场所中存在着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环境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叫做职业危害因素.对护士职业环境中常见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生理心理因素和可能对护士产生的健康危害展开叙述,以提高护士对各种职业危害的鉴别能力和增强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促进医院管理层重视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对护士产生健康危害,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此类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化学消毒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护士常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之中,长期接触会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因此,本文全面分析护理实践过程中化学消毒剂职业暴露危险;化学消毒剂构成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职业暴露危害程度与接触时间长短、次数和量相关;不同性质化学消毒剂所致的职业危害.护士应加强化学消毒剂职业暴露危险防护教育和防护措施的落实,提高防护意识和职业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探讨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而制定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防护意识,有效地防止了职业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的总结分析,充分认识职业危害因素,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整群抽取2所综合性医院85名手术室在职护士进行职业防护认知和行为的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χ2检验.结果 健康教育后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行为,显著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 健康教育能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的防止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5.
赵月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0):1023-1025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完善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对两所综合医院360名临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临床护士的医疗行为过程中,<5年工龄的锐利器具损伤例次发生率115.3%,损伤后追查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毒(HIV)的很少;损伤多发生在临床护士操作过程中,临床护士操作不到位,同时防护意识还相当薄弱.结论 加强临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教育,规范临床护士的操作行为,是临床护士职业防护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迟星云 《全科护理》2016,(30):3219-3221
[目的]调查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职业危害认知及防护行为与医院安全气候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青岛市6所综合医院,用系统抽样法抽取168名血液净化中心护士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自制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职业危害认知问卷和防护行为问卷、医院安全气候量表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职业危害认知问卷得分为20.3分±3.4分;职业防护行为问卷得分为19.2分±2.3分,均为中等水平;医院安全气候总分为109.2分±11.6分,其中防护设备、沟通、工作环境3个维度与职业危害认知及职业防护行为都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职业危害认知及防护行为处于中等水平,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职业危害认知及防护行为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而要切实提高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职业危害认知及防护行为,需要医院管理者营造良好的安全气候、提供充足的防护设备和护理人力资源,改善工作环境,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政策,以降低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7.
综述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指出手术室护理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之中,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医院有关医疗护理安全制度,同时要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护士自身的防护意识,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要及时按流程采取应急补救措施并上报医院有关管理部门,做到有效防护。  相似文献   

18.
医院职业危害一直以来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因此医院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成为医院的难题之一.由于急诊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要承受的职业危害可能性更大,因此职业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郜玉珍 《护理研究》2005,19(2):364-365
由于医院环境中存在着大量危害护士身体健康的因素,护士工作过程中常导致职业危害。因此,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职业防护教育,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中加两所医院手术室和肿瘤科护士对职业危害的感知与职业防护现状,为中国医疗卫生保健管理部门开展深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方法:自行设计与开发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量表,并将该量表法语化与汉语化,在中加两所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开展调查。结果:不同调查点护士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对象职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国护士对生物性职业危害及总体危害的感知程度比加拿大护士高,中国护士对锐器伤、喷溅物、空气传播性生物危害的感知程度比加拿大护士高,中国护士对举/搬运大重量器具危害的感知程度比加拿大护士高,但中国护士对手术室烟雾危害的感知程度比加拿大护士低;中国医疗机构在降低护士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化学性职业危害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关职业防护措施力度低于加拿大。结论:跨国研究存在的文化差异显著,护士对职业危害感知与其职业防护知识背景紧密相关,我国护士职业防护面临严峻的挑战,医院应加大对临床护士职业防护教育的力度,引进先进理念与标准,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