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总结和评价普瑞博思在胃肠钡餐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资料与方法:203例患者在胃肠钡餐检查中服用普瑞博思,其中195例是全胃肠道钡餐检查,采用常规服药法;8例在上消化道 中采取机动服药法。结果:在195例全胃肠钡餐检查中,服普瑞博思后30~60分钟检查,钡剂抵达回盲部165例,占84.6%。90分钟检查钡剂通过回盲瓣达右半结肠。胃内排空192例占98.4%,其中2例钡剂充盈诸结肠段,占1.03%。  相似文献   

2.
口服胆囊造影后随即作胃肠钡餐造影检查,对消化系统的疾病诊断率明显提高,我们对21例口服胆囊造影的阴性病人随即进行了胃肠钡餐检查,发现有胃肠道病变14例,阳性率67%,其中十二指肠溃疡5例,胃溃疡3例,胃窦炎4例,十二指肠憩室2例,14例中手术证实2例,12例按溃疡病和胃窦炎治疗均获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CT机性能的改善,近年来CT已被应用于活动性脏器和管腔性脏器,如心、肺和胃肠的检查。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就胃肠的CT检查、临床应用及限度,做一介绍。一、胃肠CT检查技术与正常图象的观察患者检查前准备与胃肠钡餐造影相同。多取仰卧位,有时根据需要采用俯卧或侧卧位。理想的图象应是扫描兴趣区的胃肠道管腔内充以造影剂,管腔及粘腔显示清楚。扫描前应口服0.5~2%胃影葡胺500ml。胃肠检查在扫描前半小时,小肠检查在3~5小时前服用,结肠检查应自肛门注入。为形成双对比图象,并使胃肠道管腔充分膨胀,以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胃肠钡餐造影中,应用中国耳针法观察了63例胃、十二指肠病变之胃十二指肠形态和张力变化。先行普通钡餐造影,然后针刺左耳穴位20~25分钟,再服一份钡剂。作者应用穴位有:胃穴,针刺相当于胃窦与幽门区;十二指肠穴,针刺球部和第一段;空肠穴位,针刺其起始部。此外,还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T和钡餐造影检查诊断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外生型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口服阳性对比剂常规CT增强加三维重建;以及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用卡方检验分析两者在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20例研究对象中,CT定位诊断正确13例(65%),定性诊断正确18例(90%)。消化道钡餐定位诊断20例,正确率100%;定性诊断正确12例(60%)。两者在定位、定性诊断的正确率上差异值分别为P<0.01、P=0.038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两者结合诊断的准确率为95%(19/20)。结论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CT特征明显,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而定位准确率低。钡餐造影明确间质瘤与肠管关系;定位诊断优势明显。CT结合全消化道钡餐造影,能明显提高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植物性消化道结石的X线诊断(附39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植物性消化道结石的X线特征。材料与方法采用青岛东风化工厂产QD-3Ⅱ型硫酸钡干混悬剂,常规行胃肠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方法检查,对39例植物性消化道结石进行了胃肠钡餐造影并加照点片。结果39例中食管结石一例,胃结石37例,十二指肠结石一例。结论传统的胃肠道X线钡餐造影检查植物性消化道结石是目前最好的检查方法,它能显示结石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CT在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收集了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6.1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平滑肌瘤(5例)和平滑肌肉瘤(7例)。12例均作CT检查,其中3例作了胃镜检查,6例作了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胃是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最好发部位,除直接浸润和远处转移提示为恶性外,肿瘤大、分叶状、不均匀强化及溃疡形成均提示平滑瘤可能性大。结论:CT在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优于胃镜和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服速溶型助显剂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85例患者进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与胃镜病理检查对照分析。结果胃肠超声造影检出各类胃炎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10例,胃癌8例,胃间质瘤1例,胃息肉2例,胃下垂4例。超声造影检查与胃镜病理检查符合率约90%。结论口服速溶型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胃镜、X线钡餐造影的互补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CI)做为临床消化道科首选的检查方式被广泛采用。以往的GI检查中,检查者主要注重于消化道管壁或管腔内的器质性改变[4]。但是检查中发现部分患者的腹胀、腹痛、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不是由于消化道管壁或管腔内的原因所致,患者多属功能性却因这些症状去消化道科就诊。为此,作者收集了92例病例进行分析。1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是本院门诊胃肠钡餐造影检查的520例病例中排除了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后,并在第一次检查后的3~9个月进行了第二次GI检查和(或)胃镜检查,其中34例还进行了胃、十二指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胃肠系统淋巴瘤的CT、胃肠造影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胃肠系统淋巴瘤的胃肠道造影及CT影像资料,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5~71岁。20例均行胃肠道造影检查,15例行腹部CT检查。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1.胃肠道气钡造影检查①浸润型胃8例,小肠1例;②肿块型胃5例;③溃疡型胃2例;④息肉型近端空肠1例,末端回肠及盲肠3例。2.CT表现向心性壁厚20~25mm局限性肿块,脾大,脾内低密度灶2例;淋巴结增大。结论1.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胃肠系统淋巴瘤的首选方法,CT检查可以补充其他器官及淋巴结情况。2.胃肠系统淋巴瘤应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外生型GIST患者11例,回顾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9例经CT准确定位,包括2例胃部,7例小肠,另2例误诊;7例定性诊断准确;5例接受消化道钡餐造影,均准确定位,3例定性诊断准确。结论肿物与胃肠道间的关系判断错误是导致外生型GIST误诊的主要原因,外生型GIST具有特征CT表现,但难以显示窦道以及肠间肿物,结合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清晰显示窦道,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小肠间质肿瘤钡餐造影与CT扫描对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钡餐造影和CT扫描诊断小肠间质肿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肿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良性间质肿瘤4例,恶性间质肿瘤7例。以空肠最多见(6/11)。钡餐造影主要表现为黏膜变平。环状皱襞消失或破坏。肠腔偏侧性狭窄,出现钡斑或窦道样改变,腔内充盈缺损,CT检查均确诊为小肠肿瘤,主要征象为腔外不规则肿块,肿块内多灶性低密度坏死区。结论 小肠间质肿瘤并非罕见,对临床疑为此症者应首选胃肠钡剂造影。CT是明确诊断的主要影像检查技术。并可为手术治疗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胃肠道结石患者的X线与CT表现,探讨X线及CT在胃肠道结石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21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结石患者病例,对其X线和CT片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石在胃内的患者通过X线钡餐检查能够明确诊断;结石进入肠道造成完全或者不完全性梗阻,应与肠道肿瘤鉴别,通过X线钡餐及CT检查能够明确诊断.结论 胃肠道X线钡餐检查为非完全性梗阻胃肠道结石患者首选检查方法;CT可作为胃肠道结石患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在胃肠道结石患者的鉴别诊断中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腹茧症的X线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腹茧症小肠钡剂造影的X线诊断.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证实的腹茧症小肠钡剂造影的X线表现.结果: 钡餐或小肠灌肠造影表现为受累小肠肠管往返盘绕排列,呈"手风琴"状,近段肠管扩张,钡剂通过延迟.术中发现小肠广泛粘连,肠管被膜状物包裹成团,似蚕茧状.病理组织学显示膜状物为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结论: 小肠蚕茧状包裹征是一种原因不明少见病,小肠钡剂造影有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可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5.
刘鑫  李月河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1):1490-1492
目的探讨消化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1例病理证实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的X线钡剂造影及CT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消化道间质瘤中发生于食管1例,胃15例,小肠3例及结肠2例。X线钡剂造影:6例显示黏膜变平、撑开或移位,8例表现为充盈缺损,2例显示为外压性改变。CT检查:腔内外生长之肿块密度均匀者12例,内见液化坏死区6例,肿瘤内钙化者2例。增强扫描肿块均有显著强化,17例肿瘤不均匀强化或外围性强化,3例较均匀强化。结论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中以GIST最常见,CT检查在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婴儿肠旋转不良影像学检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婴儿肠旋转不良影像学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证实的婴儿肠旋转不良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摄腹部平片,16例行钡剂灌肠,18例行钡餐检查.结果:腹部平片显示十二指肠部分性梗阻32例,双泡征13例,小肠低位梗阻并腹腔积液3例,未见明显异常3例.钡剂灌肠显示阑尾位于右上腹10例,右中腹1例,左上腹4例,1例位置正常;与手术中记录的阑尾位置比较,诊断符合率较低(28.6%,4/14).钡餐检查显示十二指肠水平段及其近端扩张、梗阻,扩张远端呈鼠尾状改变6例,其中2例显示为完全性梗阻;十二指肠空肠曲位置异常11例;十二指肠螺旋型下降13例;空肠位于右侧腹9例,位置正常1例.结论:在肠旋转不良影像学检查中,腹部平片能提供肠道气体的异常信息,可作为本病的首诊检查方法;钡剂灌肠虽然可显示阑尾位置异常,但诊断准确性低,胃肠钡餐检查可显示十二指肠的位置和形态,是确诊本病的较好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肠重复畸形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提高对肠重复畸形的术前影像学认识及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肠重复畸形影像学表现、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 11例肠重复畸形中,空肠2例,回肠8例,结肠1例,全部为囊肿型。其中,1例有细孔与回肠相通,同时有异位胃粘膜,1例囊肿穿孔,2例伴发炎症,与周围组织粘连。肠重复畸形9例位于系膜侧,2例位于系膜对侧。X线平片及钡餐见肠管受压移位,充盈钡剂的肠管勾划出肿块轮廓。超声示腹腔内囊性肿块,周围有蠕动的肠管包绕,其中1例并发感染,边缘模糊,壁厚。抗炎治疗后肿块缩小。CT扫描:低密度单房囊性肿块,壁较厚,增强扫描囊壁可强化。推移囊肿后位置可发生一定变化。结论 通过对多种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分析并紧密结合临床,可提高肠重复畸形的术前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X线钡餐造影与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0例经手术确诊为食管裂孔疝患者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与X线钡餐造影资料,对比这两种方法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钡剂造影检查出食管裂孔疝48例(阳性率96%),未发现食管裂孔疝2例(阴性率4%);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出食管裂孔疝46例(阳性...  相似文献   

19.
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目的 评价介入方法在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急、慢性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其中肿瘤性病变12例,血管源性病变20例。32例行DSA检查,27例行CT血管造影(CTA)和钡剂检查,其中13例同时行DSA,CTA和钡剂检查。共对10例血管源性病变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32例消化道出血病变在DSA检查中均清晰显示。DSA检查特别适用于肠道血管异常病变,结合CTA有利于提高肠道黏膜下病变诊断。10例介入栓塞止血均100%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超选择性DSA检查和CTA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于消化道出血性病变,介入栓塞是一种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