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标准且无其他合并症的66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剂量IVIG治疗组,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 1 g/(kg.d)静脉滴注,1次/d,连续3天。结果:IVIG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黄疸消退时间为(4.50±1.95)天,常规治疗组为(6.38±2.16)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72,P0.01)。结论: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对63例ABO溶血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大剂量IVIG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监测血清总胆红素和血红蛋白,记录两组患儿的光疗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112.50±50.43)ummol/L VS(202.50±60.51)ummol/L,P〈0.05],光疗时间[(29.25±15.43)h VS(41.46±17.54)h, P〈0.05]及黄疸消退时间[(4.52±1.41)h VS (6.15±1.67)h,P〈0.05)]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血红蛋白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的血红蛋白较治疗组有下降趋势。结论: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可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缩短患儿的光疗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ABO溶血症是我国新生儿溶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造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2001年起,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2种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 HDN)的疗效。方法:将ABO HDN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IVIG 0.5 g/(kg.d),单次静滴;B组为治疗组,IVIG 1.0 g/(kg.d),单次静滴。观察两组黄疸消退时间,24 h、48 h血清胆红素值(BT)及血红蛋白值(Hb)。结果:B组黄疸消退时间较A组缩短(t=2.27,P<0.05),24 h血清胆红素较A组低(t=4.81,P<0.05),48 h血清胆红素与A组有显著差异(t=2.21,P<0.05),24 h Hb(t=4.24,P<0.05)、48 h Hb(t=3.46,P<0.05)较A组高。结论: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应用大剂量IVIG〔1 g/(kg.d)〕获取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剂量一次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和常规剂量多次应用IVIG两种方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采用大剂量一次应用IVIG 1 g/kg;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剂量应用IVIG 400 mg/(kg·天),连续应用3次,在给予相同蓝光基础治疗,对比不同方式输注IVIG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 h、48 h及72 h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243.86±72.75)μmol/L、(150.52±40.62)μmol/L、(128.66±32.34)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282.55±60.46)μmol/L、(195.24±30.56)μmol/L、(178.42±28.86)μmol/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一次性应用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市兴隆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159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各53例。其中研究1组采用1g/kg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研究2组采用0.5g/kg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蓝光照射、人工按摩等。测量患儿治疗1和3d后总胆红素含量,并记录黄疸消退的时间。同时采血观察3组患者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入院治疗前,3组总胆红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9,P=0.914〉0.05)。治疗1d后,对照组含量上升,研究1、2组大幅度下降,1组较于2组下降更加明显;治疗3d,研究1组总胆红素含量下降至(182±14)μmol/L,研究2组总胆红素含量下降至(213±16)μmol/L,对照组开始下降至(254±1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29,P=0.000〈0.05)。3组患儿治疗1个月后,研究1组红细胞数量为(3.95±0.64)×10^12/L,研究2组红细胞数量为(3.74±0.42)×10^12/L,对照组红细胞数量为(3.49±0.52)×10^12/L,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41,P=0.001〈0.05)。研究1组血红蛋白含量(122.82±7.90)g/L,研究2组血红蛋白含量(110.43±10.01)g/L,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101.82±7.9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32,P=0.000〈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尤其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明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5):37-37,44
目的:探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组中的常规方案上加静滴丙种球蛋白,观察血清胆红素的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22例中,显效17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5.46%.对照组24例中,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9.16%.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能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提高对ABO溶血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的效果。方法:对3例患儿采取光疗加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3例患儿胆红素水平平均迅速下降。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临床效果显著,适于无换血条件者使用。 相似文献
10.
11.
李永红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4):95-95
目的:本文简要针对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来治疗ABO溶血病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新生儿人数为2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静脉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HCT、Hb、RBC等数值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在接受治疗后,在血清总胆红素、HCT、Hb、RBC等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皮肤的黄疸消退时间也提前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中具有显著效果,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6月一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26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注意观察患儿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患儿接近光疗标准时及时给予治疗,具体采用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预后及不良反应效果,给予患儿诊断治疗效果给予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本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起初治疗时,血清胆红素含量在(176.11±39.9)μmol/L,经过一段的治疗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上升,平均(22.09±10.1)μmol/L,平均疗程约为(3.6±1.02)d,且所有患儿均已得到全部治愈,无死亡、发生黄疸以及换血的需要。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通过早期诊断及治疗,能够有效地防止黄疸的发生,减少换血的需要,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静脉使用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不同日龄的新生儿ABO溶血症的疗效.方法 入选患儿135例,随机将其分为ABC 3组,其入院日龄、黄疸出现时间、出生体重和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相匹配.其中A组为大剂量组50例,B组为小剂量组50例,C组为对照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大剂量IVIG 1 g/kg,使用1次;B组给予小剂量IVIG 400 mg/(kg·d),使用1~3 d;C组只进行常规治疗,未用IVIG.结果 治疗24、48 h后3组总胆红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均胆红素值下降均为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但生后3~5天住院治疗的3个组,治疗后总胆红素均持续下降,A组优于B、C组,而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有效降低ABO溶血症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换血率,减少黄疸及其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4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因母婴血型不合的黄疸患儿187例,检测患儿及其父母ABO血型、母亲不规则抗体以及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患儿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患儿游离抗体试验,患儿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结果:通过对187例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血清学检测,证实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109例,发病率为58.29%。109例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中,DAT阳性40例,占36.70%;游离抗体试验阳性70例,占64.22%;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06例,占97.25%。结论: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较高,对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学检查非常有必要,可早期明确诊断,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刘彩琴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326-328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N)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间断光疗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4例罹患HDN的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2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32例患者,全部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家属知识总体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其总体掌握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也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水平(P〈0.01)。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少于或快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1例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干预组患儿无并发症发生,皆痊愈出院。干预组总体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总体满意率高达96.9%。结论ivig联合间断光疗,同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儿家属知识总体掌握程度,也可以显著缓解减轻HDN患儿病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和医疗成本,同时还可提高家属对医院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6,(7):979-980
目的观察新生儿ABO溶血进行光疗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的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ABO新生儿溶血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值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值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6.0%、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与光疗联合疗法及规范化干预护理的效果确切,可促进ABO溶血患儿病情迅速康复,提高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3例ABO溶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人血丙种球蛋白。结果治疗组溶血反应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显著(P〈0.01)。结论人血丙种球蛋白控制新生儿ABO溶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