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早先我们发现在高原Sanatorium地区(3200m)进行治疗的哮喘病患者发生多次动脉血减饱和。为了研究是否是周期性呼吸造成了这种改变,我们应用一种可以记录呼吸音、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和体位的便携装置对5例哮喘病人(A)(平均年龄34岁)和3例健康人对照(C)(平均28岁)进行测试。两组受试者在低海拔(760In)接受调查时都没有周期性呼吸。然后在进人高原第二和第七天晚间进行记录。在第二晚间,A组哮喘病人周期性呼吸次数平均在37.2(22~54)次/分,占估计睡眠时间的2~5%。无周期性呼吸发作次数为52.4(23~109)次/分。在C…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高原地区睡眠质量和睡眠呼吸紊乱(SRBD),对9名自愿者在低海拔地区(760In)和到达高海拔地区(3200rn)后第1天晚上和第6天晚上分别测定了多导睡眠图。受试者为不吸烟的青年男性,平均年龄为20.3士3.5岁。他们在760in的肺活量和动脉血氧气体均正常。研究发现,在低海拔处检测的非快动眼1期、2期、3+4期、快动限期、总睡眠时间、有效睡眠时间和清醒次数与高原的两个夜晚无差异,在低海拔地区睡眠时没有周期性的呼吸(PB),但有中枢性的SRBD。在高原,PB大多出现在非快动眼期,并有阻塞性的SRBD。在高原两个夜晚测的S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期居住海拔5000m以上地区人群睡眠呼吸障碍的特征以及红景天复方和乙酰唑胺的调节作用;方法:对居住海拔5380m高原一年的24名青年随机分为A组(红景天组)、B组(乙酰唑胺组)和C组(红景天+乙酰唑胺组),每组8人,在服药前和服药24天后分别进行睡眠结构和睡眠呼吸监测;结果:服药24天后非快动眼睡眠(NREM)Ⅰ、Ⅱ期缩短,Ⅲ、Ⅳ期及快动眼睡眠(REM)期延长,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服药后每小时周期性呼吸(PB)和呼吸停(SA)的次数及平均时间减少,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红景天复方和乙酰唑胺均能明显改善高原睡眠结构和睡眠呼吸紊乱,抑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但两种药物合用并无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们验证这种假定,正在发展中的急性高山病(AMS)或高原肺水肿(HAPE)的患者与健康人对比,其在高原反限期间的周期性呼吸(PB)更频发,动脉氧减炮和更严重.我们记录了21例受试者在海拔4559m地区第一晚间的胸腹部运动、脑电图和利用脉搏血不计记录动脉血氧饱和度(勒OZ人在原地随后的留居期间,8例无症状反应(对照组)5例发展为AMS,另外5N发展为HAPE。对照与AMS和HAPE两组间在睡眠期间的PB、PB百分率没有明显差异。有一种趋向,HAPE患者的PB要比AMS和对照组发作的更多.三者分别占可分析时间的80士5,58士7和57士9%…  相似文献   

5.
药物对进驻高原青年睡眠剥夺及亚极量运动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景天与乙酰唑胺对进驻高原青年睡眠剥夺及亚极量运动心率的影响;方法:将进驻海拔3700m一个月的24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3组,每组8人,让受试者用EGM型踏车功量机做坐位踏车运动,初始负荷功率25W,每3min递增25W,直到力竭,用直线回归法计算每位受试者负荷功率90W时运动心率(HR90W),第二次实验为24h睡眠剥夺后;第三次实验为3组受试者分别口服三普红景天、乙酰唑胺和安慰剂20d后;第四次实验为服药后24h睡眠剥夺后,实验方法与第一次相同。结果:红景天组和乙酰唑胺组服药后与服药后睡眠剥夺后HR90W较服药前、睡眠剥夺后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乙酰唑胺对人体有不良反应。结论:三普红景天与乙酰唑胺均能改善高原移居青年的肺通气及提高做功效率,三普红景天优于乙酰唑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原(2300m~3700m)扁桃体反复感染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BS)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CaP)、肿瘤细胞坏死因子-a(TNF—a)水平影响。方法:选择通过多导睡眠仪(PSC)确诊的30例OSAHS患者和29例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TNF-a水平,用散射比浊法测定两组血清CRP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CRP、TNF—a水平呈正相关(r=0.37,P〈0.01),与夜间最低SaO2呈负相关(r=-0.56,P〈0.001)。OSAHS患者CRP、TNF—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增高(P〈0.001)。结论:OSAHS患者CRP、TNF—a血清水平增高与炎症、低氧血症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高原健康人和高原病患者(HAD)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及其与高原病发病的关系,作者在拉萨(海拔3658m)将受试者分为4组,A组为高原健康人27例,驻高原时间2年~55年;B组为急性高原反应(AHAR)7例,驻高原时间1天~13天,C组为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体重指数(BMI),颈围(NC)与睡眠呼吸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海拔2300m~3700m经睡眠多导仪(PSG)监测确诊为OSAHS:病人30例与29例正常人进行身高、体重、颈围指标测量对照分析。结果:正常组与OSAHS组BMI、NC的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正常组与OSAHS组的平均呼吸暂停时商(秒),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次/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醒觉次数/h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OSAHS患者夜间AHI与SaO2有较好的相关性,BMI、NC与OSAHS及其严重程度有关,常发生在肥胖的中老年男性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富氧室在高原军事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海拔3700m高原室内充氧,使氧浓度提高到24.0%-25.0%。10名受试者在富氧室睡眠12h,检测富氧前,富氧2h、11h及富氧后2h静息状态下和运动中的脉搏氧饱和度(SaO2)和心率。结果:入富氧室2h和11h SaO2增高,心率降低(P<0.01)。脱离富氧后2h,SaO2已接近富氧前水平。富氧后踏车运动中平均SaO2较富氧前增高,平均心率降低(P>0.05)。结论:富氧环境下12h对改善高原缺氧和机体能量储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8名健康男性(23~35岁),在海平面(SEA)和移居4300In高原(ALT)16天时测定其咖啡因和靛兰花青绿(ICG)的药物动力学改变。静脉给予ICG0.5mg/kg;口服咖啡因4mg/Kg。测定ICG,咖啡团的血样浓度和咖啡团的最初代谢(MET),计算它们的药物动力学变化。与海平面相比,ALT引起咖啡因丰活期的显著减小(4.7与6.7小时),而且在曲线以下,清除率也增加.MET的AUC李明显增加表明,ALT时代谢的组成与排泄都增加。结果证明.慢性暴露于4000m高原,会产生咖啡因和ICG药理动力学的改变。高原(4300m)对咖啡因和靛兰花青绿药物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尿白细胞三烯E4(LTE4)水平与急性高原病(AMS)的关系。本研究在海平(50m)、海拔1830m和4300m三个实验基地进行,受试者为19~24岁的健康男性。在海平(50m)、由海平到达中度高原(1830m)3天半和由1830m到达4300m一天半测定了受试者尿LTE4,并记录了AMS症状。根据环境因素调查表中的脑症状和呼吸症状标准评估了AMS症状。在海平和4300m用脉氧计测定了氧饱和度(SaO2)。结果:在海平尿LTE4平均为67.9±13.2pg/mg肌酸酐,中度高原为82.3±5·5pg/mg肌酸酐,高原为134·8±19·5pg/mg肌酸酐,高原与海平和中度高原…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正常人体在慢性缺氧条件下进行耗竭量的运动时,其呼吸系统所承受的负荷明显高于常氧状态的假说。本实验的对象为4名健康男性(年龄在33~35岁之间)。分别于海平面及到达高原(5050m)一月后用自行车功率仪进行运动,运动强度调整到使受试者达到最大氧耗量的75%,持续至骑不动为止。分别于历息状态、运动中及恢复期测定口腔内气流、食道内压及胃内压。用所得测定值计算每分通气量、呼吸功、呼吸频率及跨隔压.尽管受试者在高原运动所做的功与平原相比减少23.7%,在高原运动所能维持的时间仍比平原值小55.3%。每…  相似文献   

13.
海拔3700m富氧室对高原人体运动血气及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3700m高原建立富氧室对机体运动后血气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对海拔3700m高原的10例健康青年在进入富氧室前、后分别进行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检测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肺泡、动脉氧分压(AaDO2)、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及5min恢复心率;结果:富氧后较富氧前pH增高显著(P<0.05);PCO2、PO2、SaO2增高,即刻心率、AaDO2降低,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恢复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富氧室能改善高原低氧人体气体交换和心脏工作效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高原供氧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睡眠呼吸暂停(OSAS)患者的肋间外肌是否存在氧化应激及其可能的进一步损害。方法按照特定的标准经过测试确定16例OSAS患者,采用免疫印迹等方法测定其肋间外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蛋白质羰基化以及丙二醛-蛋白质加合物,并与16例非OSAS受试者进行比较。结果OSAS患者的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睡眠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和最大通气量(MVV)明显低于非OSAS对照组(P〈0.001或0.05);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功能残气量(FRC)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或P〈0.05)。OSAS患者肋间外肌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明显降低(P〈0.001),蛋白质羰基化水平和丙二醛(MDA)-蛋白加合物明显上升(P〈0.001或P〈0.05)。结论OSAS患者肋间外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并伴有蛋白质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5.
急进高原初期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联合采用多种检测方法探讨急进高原初期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变化。方法99名健康汉族男性青年,分别在平原和空运至海拔3675m西藏高原后2~4d内接受了5min短程心率变异性、冷加压试验、静息心率及血压检测。结果与平原相比,急进西藏高原心率变异性中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差〉50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低频(LF)、高频(HF)、总功率(TP)、低频校正值(LFnu)、高频校正值(HFnu)及分型维数(FD)均显著下降,而LFnu和低频/高频(LF/HF)显著升高;冷加压试验中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幅度也显著下降;静息心率显著增快,而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显著变化。结论急进高原初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调节功能受到广泛抑制,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占优势。  相似文献   

16.
(哈振德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 0 0 4 ,4 3(5 ) :36 8~ 370 )  由于睡眠呼吸疾病的高发病率和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有关高原低氧环境条件下睡眠结构改变对机体的影响在国内却报道甚少。为此本文通过监测移居海拔 370 0m高原 30天青年的睡眠结构 ,并与富氧条件下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 ,旨在初步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对睡眠结构的影响 ,分析高原移居者在富氧室前后睡眠结构的变化 ,初步评估富氧室对高原移居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作者首先在海拔 370 0m建立富氧室 ,选取 12例移居高原 30天的健康汉族青年入室休息和睡…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东喜玛拉雅中度高原(3100~4200m)适应早期的男性(20~30岁)进行了观测,以评价其每日的代谢反应。其在平原地区的好息(R)和100W次极量运动(E)氧耗(IVO。)分别是3.25(SEMO.15)、20.31(SEMO.77)ml几g·分。在3110m第一天,R和E两者的氧耗均下降(PMO.001)并保持恒定。在3455m时这些数值较在3110rn时稍有增加,但比平原值低.在4177m,气耗量的下降比前两个高原更为明显(P<0.001);肺通气([VE)随着海拔的升高持续增加(尸<0.001);在几个高度的血氧饱和度(SaO。)均较平原低;在高原地区R和…  相似文献   

18.
高原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用多导睡眠监护仪对2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与20年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OSAS组呼吸暂停最长时间、暂停平均时间、呼吸紊乱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最高、最低SaO2和<85%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并且睡前及醒后血压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高血压可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驻高原部队睡眠剥夺及力竭运动后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药物的效应。方法:在海拔3700m对已习服的某部24名男性士兵随机分为3组,每组3人。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于上午10:00-13:00检测受试者的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b), 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变形系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VAI)和微循环滞留时间(MST)。24h睡眠剥夺后坐位踏车运动直至力竭,静息10min后重复上述检测。然后给3组受试者分别口服三普红景天,乙酰唑胺和炒面胶囊,连服20d,再作第二次实验,方法和时间与第一次相同。结果:实验前和第一次力竭运动后(服药前)3组之间HCT,TK,ηb,ηp,VAI,MS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服药后(第二次力竭运动后)HCT乙酰唑胺组高于红景天组和对照组(P<0.01),ηp对照组高于乙酰唑胺组(P<0.05),VAI和MST对照组高于红景天组和乙酰唑胺组(P<0.01)。服药前与实验前比较HCT3组均增高(P<0.01),TK和ηb红景天组和乙酰唑胺增高(P<0.01),ηp对照组增高(P<0.05)。服药后与服药前比较TK,ηb,ηp,VAI,MST红景天组和乙酰唑胺组均增高(P<0.01或P<0.05)。结论:红景天复方和乙酰唑胺均能改善高原习服青年睡眠剥夺及力竭运动后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20.
在高原发生的主要的生理反应之一就是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的增加,在实验室也已证实,盐酸田咯吱的摄人增加,红细胞数也增加。本实验主要是评价高原地区对盐酸呼啦院的药物动力学的反应。三组健康的受试者(平均年龄18~20岁),肌肉注射给药0.75mg/kg。海平面组(L组),同一组受试者到达4360in后当天(HA组),第三组受试者生活在高原10个月或10个月以上(HC组).给药后采集12小时的血样,测定全血、血浆、血清内的盐M暖瞄防.在HA组和HC组血浆及全血内的生物药效率、排泄仪率和未校正清除率明显低于L组,HA组仅在全血内低于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