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腹部巨淋巴结增生症的多层螺旋CT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腹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的多层螺旋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50~86岁,中位年龄69岁。4例病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仅行平扫。病灶单发4例,其中前纵隔2例,后纵隔1例,腋下1例;多发2例,广泛累及腹膜后及肠系膜。病灶大小1.3~5.7cm。所有病灶边界较清,密度均匀,形态较规则。平扫CT值30~45 Hu,增强后72~98 Hu,病灶均匀强化,部分病灶周围可见血管密度影。结论典型的巨淋巴结增生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多层螺旋CT对其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巨淋巴结增生症又名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淋巴组织异常改变[1]。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及上海瑞金医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结合文献,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3例,女6例;年龄22~68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淋巴结增生症(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GLNH)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GLNH患者的MSCT表现,其中平扫+增强5例,2例仅行平扫。结果 7例中,1例弥漫型病变表现为肺内间质性炎症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局灶型病变中,腹膜后和肺门各1例,纵隔和颈动脉鞘区各2例,平扫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孤立软组织密度影,其中腹膜后1例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网格"样强化,余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动脉期中度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期持续强化。2例纵隔病变内可见"分支"状、"斑点"状钙化;3例周边可见大血管分支,4例周围可见大小不等的淋巴结。结论局灶型GLNH的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可以确诊;弥漫型GLNH的MSCT表现无显著特征,需要结合临床资料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5.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CT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颈部淋巴结的CT灌注特点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83个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结结核、淋巴瘤及肿瘤转移性淋巴结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比较其形态学、血流方式及灌注参数等方面的差异性.3组间灌注参数及淋巴结的长径/横径(L/T)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 淋巴结结核、淋巴瘤及肿瘤转移性淋巴结3组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分别为(28.13±5.08)、(31.08±5.82)、(11.24±5.31)s,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MTT值低于淋巴结结核、淋巴瘤(P值均<0.05).3组病变边缘型血流的出现率分别为5/9、4/19、39/55(70.9%),淋巴结结核、转移性淋巴结边缘型血流的出现率高于淋巴瘤(P值均<0.05);3组中心型血流的出现率分别为2/9、11/19、9/55(16.4%),淋巴瘤中心型血流的出现率高于肿瘤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结结核(P值均<0.05);3组淋巴结的L/T分别为1.82±0.32、1.80±0.39、1.84±0.36;血流量(BF)分别为(34.23±5.96)、(34.00±6.88)、(35.62±10.84)ml·min-1·100 g-1;血容量(BV)分别为(24.68±2.84)、(25.30±3.16)、(25.15±8.81)ml·100 g-1;达峰时间(TTP)分别为(40.90±8.85)、(40.67±6.45)、(40.98±6.62)s;上述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把功能性成像与灌注血流图相结合可全面、客观地对病变做出诊断.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T perfusion features of various lymph nodes in the neck.Methods Dynamic perfusion CT scanning was performed in 83 neck lymph nodes proved by pathology,including tuberculosis lymph nodes, lymphoma and metastatic lymph nodes. The shapes, blood flow modes,and perfusion parameters of these lymph nodes were compared among 3 group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T and CT perfusion parameters was performed by one-way ANOVA and LSD test. Results The values of MTT of tuberculosis lymph nodes, lymphoma and metastatic lymph nodes were (28. 13 ±5.08), (31.08 ±5.82),and ( 11.24 ±5.31 ) s,respectively. The MTT of metastatic lymph nodes was statistically lower than that of tuberculosis lymph nodes and lymphoma (P < 0. 05). Their frequencies of marginal blood flow were 5/9,4/19, and 39/55 (70. 9% ), respectively. The frequency of marginal blood flow in the tuberculosis lymph nodes and metastatic lymph nodes was statistic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lymphoma ( P < 0. 05 ). Their frequencies of central blood flow were 2/9, 11/19, and 9/55 (16.4%), respectively. The frequency of central blood flow in the lymphoma was statistic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tuberculosis lymph nodes and metastatic lymph nodes ( P < 0. 05 ). Their values of L/T were 1.82 ± 0. 32, 1. 80 ± 0. 39, and 1.84 ± 0. 36,(40. 98 ±6. 62) s,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T, BF, BV and TTP among tuberculosis lymph nodes, lymphoma and metastatic lymph nodes( P > 0. 05 ). Conclusion CT perfusion,especially combination functional imaging with perfusion images may be helpful in judging the nature of neck lymph nodes. 相似文献
6.
秦建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1):81-82
目的:通过对比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CT与病理诊断,探讨CT检出食管癌转移淋巴结的最小直径,为术前准备分期和制订放射治疗靶区提供指导。方法:选择11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1周行CT检查确定纵隔淋巴结转移位置、淋巴结最小直径和数目,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胸腔内转移淋巴结最小直径为8 mm、锁骨上窝转移淋巴结为5 mm、气管食管沟转移淋巴结为6 mm时,与淋巴结直径10 mm相比,敏感性显著提高。结论:食管癌患者CT扫描发现转移的淋巴结的最小直径可<10 mm。 相似文献
7.
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分析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期提高对这种少见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本组患者年龄18~56岁,平均40岁。其中男7例,女3例。9例位于腹部,1例位于盆腔。4例既有CT也有MRI检查,4例仅有CT检查,2例仅有MRI检查。将影像学结果与临床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0例中局限性9例,弥漫性1例。局限型9例病理诊断均为透明血管型,表现为单发肿块6例,单个较大肿块周围伴有小的子灶3例。CT平扫与肌肉相比呈等密度;动态增强多数病变(5/7例)在动脉期和延迟扫描均持续高度强化,强化程度接近大动脉。MRI平扫与肌肉相比T1WI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病灶的强化方式与CT一致。4例肿块(直径〉5cm)增强扫描内部见裂隙状和放射状的CT低密度区和MRI低信号区,病理证实为较多纤维成分。弥漫型1例为浆细胞型,表现为腹膜后多个软组织结节,轮廓光整,明显强化。结论 腹、盆部Castleman病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局限透明血管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的特点是单发肿块或单发较大肿块周围伴有小的子灶,强化密度与信号接近大动脉,较大肿块内部增强后可出现裂隙状或放射状CT低密度和MRI低信号区。 相似文献
8.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核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2例颈部肿块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15例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女9例,男6例,年龄20~38岁。4例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瘤;3例为颈部淋巴瘤。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变好发部位为颈静脉链下、中组及颈后三角淋巴结与淋巴性肿瘤有区别。根据颈部淋巴结核CT扫描的形态,密度及周围脂肪间隙的情况,可反映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病理改变。结论:CT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特征及周围情况,尚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儿童纵隔淋巴结肿大的CT特征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细菌学检查证实的纵隔淋巴结炎症29例、结核18例、肿瘤(包括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纵隔神经母细胞瘤)12例的CT检查资料,对肿大淋巴结影像学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间肿大淋巴结的面积(S)及最短径(D)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炎症组与结核组间肿大淋巴结面积及短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核患儿纵隔淋巴结肿大程度明显高于炎症组;在强化程度和方式上,肿瘤组纵隔内肿大淋巴结倾向于完全强化(P值),而中央低密度,增强环状强化伴钙化则是结核感染的较具特征性征象,肿瘤及炎症则少见此征象;出现3组和3组以上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倾向于结核和肿瘤的诊断(P值).结论 纵隔肿大淋巴结的面积、短径、密度及分布对引起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疾病鉴别有较高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3):340-342
目的:分析纵隔局限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CT表现特征,探讨与纵隔其他病变的CT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其影像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诊断及病理证实的纵隔局限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CT表现,观察病变生长部位、形态、边缘、密度及其强化特点。结果:本组7例,肿块均位于纵隔内或大部分位于纵隔内,其中4例均位于前上纵隔血管前间隙、中线旁偏一侧生长,1例位于右心缘旁,2例位于主肺动脉窗;7例病变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其中5例病变边缘清晰光整,2例边缘略呈浅分叶状改变;5例病变部分与邻近肺野相邻、瘤肺界面光整;7例病变均呈软组织密度肿块影,4例病变中央可见裂隙状低密度影,1例可见点状钙化影;7例增强扫描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平均增加(70±13)HU,4例中央裂隙状低密度影强化不明显,2例病变边缘可见粗大迂曲血管影,2例可见强化包膜影。影像学表现为类似胸腺肿瘤4例,类似淋巴瘤或淋巴结转移2例,其他1例。结论:纵隔局限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主要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伴显著持续强化,病变内少见钙化及无强化的裂隙状低密度影,具有一定特征性,可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
12.
胸腹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和MR诊断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 了解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和MRI表现以及与病理改变的联系。材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8年间资料完整的13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胸部8例,腹部5例。局限性10例,弥漫性3例。病理诊断为透明血管型10例,浆细胞型3例。13例中10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6例行MRI检查,其中3例同时作CT及MRI检查。MRI采用的序列为T1WI、T2WI以及梯度回波快速增强扫描。结果 局限性肿块均大于3cm,最大为6cm。弥漫性肿块大小不等,最大为3.5cm。肿块呈圆形、类圆形,部分伴有分叶,轮廓光滑。除3例伴有钙化外,CT平扫均为等密度。增强后透明血管型均有明显强化,且持续时间较长;浆细胞型则呈轻-中度强化。MR SE序列T1WI肿块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并伴有扭曲扩张的流空小血管。Gd-DTPA增强扫描表现与CT大致相仿。结论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对透明血管型病例的术前明确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表现.方法1998-11~1999-12资料齐全44例甲状腺癌术前螺旋CT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术后病理对照.观察淋巴结密度、分区和钙化,评价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螺旋CT表现特点.结果据颈淋巴结转移一般特征中心坏死和环状强化.还具有(1)甲状腺癌颈转移淋巴结内细沙样钙化或斑块样钙化,(2)增强有明显强化22例(53.66%).平扫CT值28.00~50.54HU,增强后CT值62.85~145.78HU,并大多接近100HU或大于100HU.结论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除中心低密度囊变、坏死和环状强化,淋巴结内见细沙样和斑块样钙化提示甲状腺内占位为恶性,淋巴结增强多较明显,CT值多接近或大于100HU. 相似文献
14.
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部肿大淋巴结影像表现特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66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均进行CT和/或MR I检查,对比分析他们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多发的转移性淋巴结与多发的结核性淋巴结在位置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6)。转移性淋巴结环形强化20例,其薄壁环形强化19例,占95%,而淋巴结结核环形强化5例均为厚壁环形强化,两者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0)。转移性淋巴结中心坏死占78%,而淋巴瘤仅占3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8)。结论根据颈部肿大淋巴结位置分布和影像表现特点,大部分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颈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高对颈淋巴结结核的认识和CT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经CT检查的颈淋巴结结核33例,与同期颈肿块(除颈器官肿瘤外)49例作CT对照研究,均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结果:(1)结核发病中位年龄29.2岁,明显年轻于恶性肿瘤组(556岁)。(2)结核淋巴结坏死率和包膜高度强化率均高达81.82%,结内坏死面积(≥1/2)者达7576%。(3)本文依颈淋巴结结核的CT形态分布提出分型:单纯型(Ⅰ-Ⅳ)、混合型:单纯型又可分为Ⅰ型(单个淋巴结,直径<20mm)、Ⅱ型(串珠型)、Ⅲ型(多房型)、Ⅳ型(融合呈大单房或单个直径≥20mm)。其中Ⅱ型具诊断特异性。结论:CT对颈淋巴结结核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的CT诊断(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结特发性增大的良性疾病,多发生在纵隔,常误诊为纵隔肿瘤。本研究的目的是提出本病的CT征象,以及纵隔肿瘤鉴别。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4例。CT平后用60%泛影葡胺100ml团注法行增强扫描。纵隔窗观察,窗宽350HU,窗位35HU。本病平扫时显示为软组织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密度均匀,钙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CT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52例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均有术前CT肺门纵隔淋巴结描述以及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的结果。结果:CT检查对NSCLC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性为67.4%、特异性为84.4%和诊断符合率为80.8%。结论:CT是评价NSCLC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检查手段,根据淋巴结直径大小能够提供有效的纵隔淋巴结转移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CT追踪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胸腺增大患者诊治过程中胸腺的改变,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以避免不必要的创伤性活组织检查及外科手术.资料与方法 对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并发胸腺增生的临床表现、诊疗过程及CT追踪观察胸腺病变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中,2例行胸腺手术治疗(1例因误诊胸腺瘤行胸腺手术,术后症状未改善,短期内复查见胸腺增生).7例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复查CT显示6例胸腺较前减小[体积平均减小(9.32±1.60)cm3],CT值密度降低[平均降低(53±11)HU],1例术后未见胸腺增生.结论 部分患者的胸腺增大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胸部CT可以显示增生胸腺变小及密度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前纵隔的肿块没有必要立即进行穿刺活检及手术切除.通过观察临床表现,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及追踪病变的CT变化可以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胸腺增生进行定性诊断,从而避免创伤性的活组织检查及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