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伤寒合并甲型肝炎临床少见报道,近年,我们收治8例。本文以同期同性别同年龄的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8例为对照,旨在初步总结伤寒合并甲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因发热4 d伴恶心、呕吐2 d入院.4 d前,冲凉水澡后次日晨开始出现发热,热型不规则,最高体温可达39.4 ℃,最低可降至正常.发热前未出现畏寒、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呕吐4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伴有腹泻2次,排泄物为黑色稀便.  相似文献   

3.
<正>我院自1990~1993年间,收治伤寒患者87例,现将其中34例并发中毒性肝炎患者,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87例伤寒中并发中毒性肝炎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14~58岁,平均26岁,3~5月份3例,6~11月29例,12月~2月2例。  相似文献   

4.
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收治伤寒患者116例,合并中毒性肝炎者73例,占62.9%,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308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卢发 《广州医药》1997,28(6):34-35
  相似文献   

6.
甲型付伤寒是由甲型付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伴有消化道症状,脾肿大及多脏器损害,约有50%~90%的病例出现肝功能异常,而谷胱甘肽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生物活性肽,是生化系统重要的抗氧化成份,可保护或恢复肝细胞功能,现将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科收治126例甲型付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的治疗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 我院自1993年4月—1996年3月共收治伤寒病人182例,其中并发中毒性脑病12例,发生率6.6%。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张志英 《重庆医学》1995,24(4):221-222
1992年1月~1994年9月,我科共收治伤寒218例,其中并发中毒性脑病24例,发生率为10.6%,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萍  陈红英 《海南医学》2003,14(3):53-54
目的 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庚型肝炎感染状况及对肝功能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抗HGV和HGVRNA检测。结果  10 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有 2 0例抗 -HGV阳性占 18.5 % ,有 11例HGVRNA阳性占 5 5 .0 %。 2 0例抗 -HGV阳性患者中与HCV重叠感染 6例占 3 0 % ,与HBV重叠感染 5例占 (2 5 .0 % )。HBV和HGV重叠感染的患者ALT及TBiL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HBV感染者 (P <0 .0 5 ) ,而HGV和HAV、HCV重叠感染患者与单纯肝炎病毒感染者ALT和TBiL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昆明地区病毒性肝炎感染者有可能存在HGV感染。HBV与HGV重叠感染可导致肝细胞有损伤性改变 ,而HAV、HCV重叠感染未见肝细胞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0.
恙虫病并发中毒性肝炎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院近 5年来收住 52例恙虫病 ,肝功能损害4 1例 ,占 78.85%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 1例中 ,男 2 8例 ,女 13例 ;年龄 6~ 6 8岁。农民 32例 ,学生 7例 ,儿童 2例 ,学生、儿童均来自农村 ,有野外接触史 ;发病季节为 6~ 11月 ,其中 7~ 9月发病 32例 ,占 78.0 4 %。就诊时间发病 7d以上者 33例 (80 .4 9% ) ,最长者 15d。1.2 诊断标准病前 1~ 3周有野外活动 ;起病急 ,出现高热 ;有特征性的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 ;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 (外斐反应 )凝集效价≥ 1∶16 0阳性 ;肝功能异常 ,除外各型病毒性肝炎、肾…  相似文献   

11.
临沂市1956—1995年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6年~1995年临沂市共发生伤寒病人9118例,死亡7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47/10万.病死率为0.77%;发病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特性;年龄主要集中在10~35岁年龄段,占73.17%;农民和中、小学生是主要的发病人群,占76.46%;平原伤寒发病率高于山区;临床特征由典型转为不典型,近几年流行菌株主要有M1、Q2两个噬菌体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用杀菌试验及肥达氏反应同时检测49例确诊为伤寒病患者的血清.结果杀菌试验全部阳性,阳性率为100%;肥达氏反应36例阳性,阳性率为73.47%.两种诊断方法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5).另以非伤寒患者37例及健康人11例作对照,除1例杀菌试验阳性外,余47例均阴性.说明本试验具有特异性高,假阳性少,可早期诊断等特点.同时本试验操作简单易行,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左旋氧氟沙星短程治疗伤寒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伤寒短程治疗的有效药物。方法 :应用左旋氧氟沙星 (LFX) 0 .2 g口服或静脉滴注 ,2次 /d ,治疗经血培养或骨髓培养确诊的伤寒 5 0例 ,疗程 7d ;另用氧氟沙星 (OFX) 4 2例作对照 ,剂量 0 .2 g口服或静脉滴注 ,2次 /d ,疗程 7d。结果 :LFX组有效率为 10 0 % ,与OFX组 10 0 %相似 ,显效、有效病例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两组副作用均少而轻微。结论 :左旋氧氟沙星LFX是短程治疗伤寒的又一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对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判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8例、B、C不同肝功能分级的乙肝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BA、TBIL及ALT。结论血清TBA的检测对判定乙型病毒性肝炎实质细胞的损害及功能的代偿状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 (CHB)、肝硬化病人血清过氧化脂质 (LPO)浓度的变化。方法 :用改良硫代巴比妥酸 (TBA)法测定 186例慢性乙型肝炎和 2 3例肝硬化患者及 10 0例正常人血清LPO浓度。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LPO分别为 (4.81± 0 .87) μmol/L ,(5 .5 3± 1.12 ) μmol/L ,(5 .96±1.0 1) μmol/L及 (6 .0 1± 0 .74 ) μmol/L ,较正常对照组 (3.86± 0 .75 ) μmol/L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LPO浓度随肝炎病情发展而升高 ,测定血清LPO可作为动态观察病情 ,判断肝炎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采用DCP-AES法同步检测了32例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B)的血清锌、铁、铜、锰、镍、钴、锂、铬、钙、镁;以及血清ALT、胆红素、GGT、白蛋白、球蛋白和HBeAg。结果表明,CAH-B血清微量元素存在着失衡。锌、铁、铜/锌比值、锰有明显改变,其改变与血清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异常有密切关系;铜、锂、钴有轻度改变;铜、钴、铜/锌比值的异常改变可能与HBeAg有某些联系。  相似文献   

17.
自身CD3AK细胞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与CD3AK细胞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 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5 8例患者接受CD3AK细胞治疗 (1疗程回输细胞总数为 1.1- 8× 10 10 )和每天服用拉米夫定 10 0mg ,15例每天单纯服用拉米夫定 10 0mg。结果 :73例患者经 12个月治疗后 ,拉米夫定和CD3AK细胞联合治疗组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 86 .2 %和 80 .0 % ,无显著差异。但联合治疗组HBeAg阴转率、eAb转换率、ALT复常率显著高于单拉米夫定治疗组 (分别为 5 2 .6 %vs 14 .3% ,2 0 .7%vs7.1%和 97.2 %vs 84 .6 % )。联合治疗组CD3和CDST淋巴细胞绝对值在CD3AK细胞治疗后均增加在 85 %以上。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自身CD3A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乙型肝炎可有效提高患者HBeAg阴转率和ALT的复常率 ;能明显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缩短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8.
国产氟啶酸治疗伤寒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灵  杨昆明 《上海医学》1992,15(3):147-150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肝患者e抗原血清转换与HBV基因变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慢性乙肝患者e抗原血清转换中HBV -DNA前C基因及C基因启动子变异的关系。方法 :HBV -DNA阳性且e抗原 /或e抗体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 30例 ,以PCR结合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前C基因 (nt 1896、nt 1899)及其基本核心启动子 (BCP ,nt 176 2、nt 176 4)变异。结果 :不论前C基因还是BCP变异 ,均与e抗原血清转换相关 (P <0 .0 5 ) ;不论e抗体阳性组还是e抗原阳性组 ,BCP变异均高于前C基因变异 (P <0 .0 5 ) ,但二者均不相关 (P >0 .0 5 )。结论 :乙肝病毒C基因启动子与前C基因的变异是随机的 ,都可下调HBeAg的表达 ,前者更易于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20.
右肺包虫合并肝包虫两种手术入路对肺功能影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比较右肺包虫合并肝包虫病经胸及上腹两切口与经胸腹联合切口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胸及上腹两切口(观察组)10例与经胸腹联合切口(对照组)20例不同手术入路两组患者的术前1天及术后第7天肺功能(FVC,FEV1,MVV)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后第7天肺功能比较,观察组肺功能损伤小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右肺包虫合并肝包虫病经胸及上腹两切口入路手术术后对肺功能的损伤程度明显小于胸腹联合切口入路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