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目的 建立类鼻疽杆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慢性感染BALB/c小鼠模型并评价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0.01 mL洗涤后的高、中、低剂量的类鼻疽杆菌液(菌量分别为3.3×104、3.3×103、3.3×102 CFU)滴鼻感染BALB/c小鼠,密切监测42 d,记录小鼠的生存率,探索合适的攻毒剂量.在低剂量细菌(3.3×102 CFU)感染小鼠后21、28、35、42 d,计数小鼠血液、肝脏、脾脏和肺脏的细菌定植量,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TNF-α、IFN-γ的表达和血清类鼻疽杆菌特异性IgG抗体滴度,观察肝脏、脾脏和肺脏等主要器官的病理学改变,评价动物模型的稳定性.结果 低剂量类鼻疽杆菌滴鼻感染BALB/c小鼠后,小鼠42 d生存率为60%.期间小鼠体质量呈下降趋势,血液、肝脏、脾脏和肺脏均有细菌定植,并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多灶性坏死和脓肿等病理改变;类鼻疽杆菌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从感染后21 d起持续增高;实验组小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和IFN-γ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稳定的类鼻疽杆菌慢性感染BALB/c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2.
刘芳  张弓  陈小艳  王辛  赵彤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9,19(9):28-33,I0006,I0007
目的探索多种方式构建A20鼠B细胞淋巴瘤动物模型及不同方式造模成瘤的特征。方法鼠源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A20经皮下、尾静脉、脾脏和腹腔接种于同源BALB/c小鼠或先接种裸鼠成瘤后组织块移植BALB/c小鼠,观察动物成瘤时间、成瘤率、成瘤部位;取肿瘤组织和动物脏器行石蜡包埋、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点。结果BALB/c鼠皮下注2×10^6组、2×10^7组和裸鼠瘤组织移植BALB/c小鼠组成瘤率皆为100%,成瘤时间分别为(15.29±3.2)d(、7.0±0.82)d和(6.29±0.49)d。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2×106组、2×107组、脾脏注射组、腹腔注射组成瘤率分别为71.4%、100%、71.4%、14.3%,成瘤时间分别为(76.8±12.0)d、(26.1±7.99)d、(32.6±5.99)d和27 d。尾静脉成瘤部位播及肝脏、脾脏、胰腺、肾脏、食道、胃、肠、肠系膜、脑、淋巴结、骨、子宫、肌肉等多脏器和组织。BALB/c鼠A20成瘤组织学类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成功构建A20皮下移植瘤模型、血行播散性模型,为利用有免疫功能动物进行B淋巴瘤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3.
廖力夫  罗芸  史深  袁江玲  徐艺玫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4):448-451,459,后插4
目的 观察比较荒漠型黑热病病原体杜氏利什曼虫株对BALB/c小鼠、加卡利亚仓鼠和草原兔尾鼠的感染效果,建立荒漠型黑热病动物模型.方法 用2.6×105/只剂量的该杜氏利什曼虫株腹腔接种BALB/c小鼠、加卡利亚仓鼠和草原兔尾鼠,于接种29、46、90、152和217 d,观察脾脏肿大、脾脏系数(脾脏质量/体质量×100...  相似文献   

4.
柯萨奇病毒B_3致病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柯萨奇病毒 (CV)B3 的实验动物模型 ,以期为抗病毒药物筛选提供工具。方法 :雄性BALB/C鼠腹腔注射CVB3 后 ,观察小鼠发病症状 ,并在不同时间处死小鼠 ,取小鼠心、脾、肝、肾等组织进行病毒分离、病毒核酸检测、心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感染后第 3d小鼠即出现症状 ,第 5d在小鼠的心脏、脾脏、肾脏均可分离出感染性病毒 ,其滴度分别为 :10 4 .7,10 3.3 ,10 3.2 TCID50 / 0 .1ml,同时小鼠心、脾、肾、等组织及血清中CVB RNA检测为阳性 ,心肌组织出现典型炎性改变。结论 :雄性BALB/C鼠感染CVB3 后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发生  相似文献   

5.
不同剂量番茄红素对BALB/c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番茄红素对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四组,雌雄各半。各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番茄红素的灌胃处理:1)对照组:0mg/kg dw;2)实验组Ⅰ:20mg/kg bw;3)实验组Ⅱ:50mg/kg bw;4)实验组Ⅲ:100mg/kg dw。30d时测定胸腺和脾脏重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Ⅰ各项指标变化不显著;实验组Ⅱ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P〈0.01),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显著升高(P〈0.01,P〈0.01);实验组Ⅲ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P〈0.01),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显著升高(P〈0.01,P〈0.01)。结论番茄红素能提高BALB/c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经鼻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为后续类鼻疽菌的毒力研究和急性类鼻疽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经鼻主动吸入的感染途径,通过大体解剖、组织病理和组织匀浆计数菌落等方法观察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小鼠的病理生理反应、脏器病理损伤和细菌定植情况,分析急性类鼻疽感染小鼠模型的生物学特征,并比较致病性类鼻疽临床株与非致病性类鼻疽泰国株(伯克霍尔德菌)感染BALB/c小鼠的不同表现。结果 急性类鼻疽菌经鼻感染模型中,BALB/c小鼠死亡多集中在感染后第3到第5天,3×105~3×106CFU可作为急性类鼻疽BALB/c小鼠病死模型的合适攻毒剂量,而半数致死量约在3×104~3×105CFU。大体解剖和组织HE染色均可见肺脏、脾脏和肝脏组织中形成脓肿或坏死病灶,其中在脾脏最明显,并与攻毒剂量呈正相关。类鼻疽菌感染的小鼠血液、肺脏、脾脏及肝脏中均发现类鼻疽菌定植,且定植量与组织特异性有关,血液中分离到的活菌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克隆测序技术结合观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发病过程及病理改变 ,从病原学及病理学角度鉴定柯萨奇病毒B3 亲心肌株 (CVB3m)诱导BALB/c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VMC)模型 ,为VMC模型提供科学的鉴定方法。方法 :以CVB3m腹腔注射诱导BALB/c小鼠心肌炎 ,分别于 3、5、7、10、14天取心肌 ,以RT -PCR法检测CVB3m,并通过质粒克隆测定cDNA序列 ;同时观察小鼠心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感染小鼠心肌组织中RT -PCR扩增产物与已知CVB3mcDNA序列相应片段吻合度 >99 3% ;小鼠心肌病变从心肌细胞肿胀、少数淋巴细胞浸润到坏死和炎性病变随病程发展逐渐增多 ,第 10天达高峰 ,至第 14天炎症逐渐恢复 ,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结论 :提示用克隆测序法鉴定为VMC发病机理及药物防治研究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 ,并为研究CVB3m病毒感染小鼠后基因变异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Friend鼠白血病病毒对BALB/c小鼠和KM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riend鼠白血病病毒(FLV)对BALB/c和KM小鼠体质量、胸腺和脾脏的影响。方法:以齐多夫定片(AZT)作为阳性药物,用FLV攻击BALB/c和KM小鼠,观察各鼠系的体质量、胸腺和脾脏变化情况。结果:FLV能引起BALB/c和KM小鼠脾肿大,各鼠系脾指数与正常鼠脾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ZT对BALB/c和KM小鼠具有明显的抑制脾肿大作用(P〈0.05)。各鼠系小鼠的体质量和胸腺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V对KM小鼠体质量、胸腺和脾脏的影响程度相当于BALB/c小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腹腔注射攻毒在蜱媒脑炎病毒(TBEV)感染BALB/c小鼠中的应用。方法 TBEV以103、104空斑形成单位(PFU)的攻毒剂量经腹腔注射感染BALB/c小鼠,观察小鼠的感染症状、体重变化与生存率。通过H-E染色显示小鼠脑、脾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脑、脾中TBEV蛋白的表达,空斑实验检测小鼠脑、脾中病毒滴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TBEV感染第3天小鼠体重开始下降,第6天104 PFU组小鼠出现弓背、后肢瘫痪症状,第7天104 PFU组小鼠开始死亡,第9天103 PFU组小鼠全部死亡。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感染组小鼠的体重在第5~8天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小鼠生存率降低差异显著(P<0.01)。TBEV蛋白动态表达于感染组小鼠的脑与脾。103 PFU TBEV感染第7天,小鼠脑内TBEV滴度高达(1.3?0.6)×105 PFU/mL,而脾中滴度为(1.3?0.6)×103 PFU/mL。结论 经腹腔注射攻毒,TBEV在BALB/c小鼠体内建立感染,可增殖并具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BALB/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6~8周后脾脏细胞学的改变情况。方法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腹贴法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模型。6~8周后观察肝脏、脾脏大小,称重;做脾脏淋巴细胞计数;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淋巴细胞的大小、密度和T、B细胞分类以及Th细胞亚群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所诱导的特异性抗体IgG的产生情况。结果日本血吸虫感染BALB/c小鼠6~8周后,脾脏体积明显增大,重量增加,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脾脏中出现一群体积明显增大的细胞群,该群细胞表达少量的CD4、CD8、CD19和DX-5分子;Th1/Th2轴发生偏移,Th17细胞数量增多;ELISA结果表明血清中SEA特异性抗体IgG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的BALB/c小鼠脾脏出现明显的细胞学改变,尤其是Th1细胞数目下降,浆细胞、Th2细胞及Th17细胞数目增多,为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后期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免疫病理机制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CVB3感染小鼠为模型,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病程不同时期心肌及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程度及其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5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0.1mL Ea-gle腹腔注射);病毒感染组(n=40,0.1mL TCID50为108 CVB3腹腔注射)。病毒感染组小鼠分别于第3,11,24天随机取10只以及正常组的10只于24d颈总动脉插管测量心率、左室压(LVP)及左室内压最大变速率(±dp/dt)。透射电镜观察心肌、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线粒体膜磷脂脱失程度,PCR测定线粒体DNA3867片段(mtDNA3867)缺失情况。结果:病毒感染11d、24dLVSP、+dp/dtmax、-dp/dtmax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病毒感染后心肌、骨骼肌细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微结构改变。感染组心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定位与对照组比较,11d较正常组出现明显改变(P<0.01),24d稍有好转。正常组心肌、骨骼肌细胞均未检出mtDNA3867缺失,而感染组心肌及骨骼肌细胞均存在mtDNA3867缺失,并随病程发展,有所增加。结论:线粒体损伤在病毒性心肌炎病程早期即出现,且随病程发展不断加重。心肌及骨骼肌线粒体膜磷脂缺失及mtDNA缺失变化趋势相同。骨骼肌有望成为研究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28单克隆抗体(CD28 mAb)对柯萨奇病毒B3(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的死亡率、心肌病理改变及病毒滴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6只BALB/c小鼠分为CD28 mAb组16只、病毒组40只、IgG组40只及正常对照组10只,腹腔注射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 )为10-6/mL的柯萨奇B3病毒0.15?mL,正常对照组接种0.15?mL?的Eagle氏液。CD28 mAb组、IgG组接种病毒后6、72?h分别接种CD28 mAb(0.1?mg/kg)和IgG(0.1mg/kg)。于接种病毒后第7天处死所有小鼠,取心脏,在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CVB3mRNA的表达。结果CD28单克隆抗体组小鼠死亡率、心肌病理积分、心肌CVB3mRNA均低于病毒对照组(P均<0.05)。结论CD28单克隆抗体可降低心肌病毒滴度,减轻VMC小鼠心肌炎症,降低VMC小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刘忠华  王颖彦  谭文雅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8):923-925,1049
目的 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鼻腔接种BALB/c小鼠,动态观察小鼠每个时期主要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 将100μl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原液滴入经麻醉后BALB/c小鼠鼻腔,观察14 d,每天取材1次,固定、包埋、切片后HE染色观察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后,产生一系列与禽流感病毒感染有关的动态病理改变:第1~2天(前驱期),肺轻微出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第3~7天(发作期),肺损伤逐渐严重,大量出血、炎性细胞浸润、严重水肿、淤血、肺泡实变塌陷或者气肿;第8~14天(恢复期),各种损伤逐渐减轻,出血渗出减少,水肿减轻,肺间质出现纤维化而趋于恢复正常.肝、肾、脑出现病理改变.结论 通过动态观察病理,弄清了禽流感病毒每个时期在BALB/c小鼠体内造成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通过气雾攻击产生气溶胶的感染方式对三个品系的小鼠分别进行感染,比较三个品系小鼠在感染过程中的感染差异,从而对三个品系小鼠流感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为流感发病机制的研究及疫苗和药物的开发选择合适的感染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A/Puerto Rico/8/34(H1N1)病毒株,采用气雾攻击的方法感染近交系C57BL/6、BALB/c和远交群 ICR三个品系的小鼠,每日称小鼠体重,肉眼观察小鼠状态,分别于感染后3d,7d,14d处死小鼠,取肺脏称其湿重,进行肺脏的病毒测定及病理观察。结果 三个品系小鼠均可感染,其中C57BL/6小鼠的存活率低于其他两个品系,3d 的肺指数和病毒载量均明显高于ICR小鼠(P<0.05),镜下病理结果显示较其他两个品系也更明显。BALB/c小鼠与其他两个品系小鼠相比,体重在后期的恢复最慢,存活率比 C57BL/6高但比ICR低;肺指数和病毒载量与其他两个品系相比没有显著差异;镜下病理改变相似,但弱于C57BL/6强于ICR。ICR小鼠的发病进程与其他两个品系小鼠基本相似,但体重、存活率、肺指数、病毒载量及镜下病理改变等指标均弱于其他两个品系。结论 三个品系小鼠均可建立流感气溶胶模型,但感染后的三个模型各有特点,在实验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来选用合适的小鼠品系建立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柯萨奇B3 病毒感染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病理基础。方法 :4~ 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 2 0只 ,腹腔注射 10 9TCID50 的柯萨奇B3 组病毒 (CVB3 )液 0 .12ml,10d后处死小鼠 ,分别摘取心脏、肝脏和肺标本 ,制成病理切片 ,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心脏出现病理改变小鼠 17例 ,其中 2例出现多脏器损害 ,占小鼠总数的 10 %。结论 :柯萨奇B3 病毒感染可引起多脏器损害 ,在临床工作中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注意其多脏器损害 ,以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对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55只BALB/c小鼠,雄性,周龄为6-8周,随机分成3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15只);B组为病毒对照组(20只);C组为黄芪治疗组(20只)。于接种病毒第14天处死所有存活小鼠,取心脏,分别用光镜检查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MCP-1的表达。结果:①黄芪治疗组生存率较病毒对照组提高(P<0.05);②病毒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中可见大量的MCP-1的表达,且于心肌的病变面积成正比(P<0.01,r=0.87);③黄芪治疗组心肌病理积分和MCP-1的表达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可以减少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MCP-1的产生可能是其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BALB/c小鼠后心肌细胞 L-型钙通道(LCCs)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 CVB3 感染BALB/c小鼠制作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按辛伐他汀剂量分为10 mg•kg-1 组、30 mg•kg-1 组及90 mg•kg-1 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及病毒感染对照组,行心肌病理观察,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及辛伐他汀组心肌细胞LCCs α1亚单位mRNA 表达量。结果:病毒感染组小鼠心肌组织有局灶性或弥漫性以单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重者可见大片状心肌细胞坏死;辛伐他汀组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及坏死灶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模型组心肌LCCs α1亚单位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0.06±0.01和1.37±0.3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辛伐他汀10 mg•kg-1、30 mg•kg-1 及90 mg•kg-1 组LCCs α1 亚单位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1.14±0.22、0.17±0.04和0.11±0.02,与病毒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以中、高剂量组下降最明显。结论:辛伐他汀可减轻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损害,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心肌细胞LCCs α1 亚单位的mRNA表达,发挥心肌保护功能,对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柯萨奇病毒感染的心肌炎模型小鼠的心肌中病毒核酸与炎症变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于感染后 1,3,5,7,10 ,14,2 1,30d ,对 58只实验组和 32只对照组的BALB/C小鼠心肌进行柯萨奇病毒B3 RNA检查 ,并观察心肌病理变化 .[结果 ]实验组小鼠心肌柯萨奇病毒B3 RNA在感染后 3~ 30d呈阳性 ,对照组心肌柯萨奇病毒B3 RNA均阴性 .感染后 3 30d心肌聚合酶链反应与病理学两种检查结果相一致 .[结论 ]心肌中柯萨奇病毒B3 RNA的存在与心肌炎症变化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