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DM)是涉及全身性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而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危害性最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最终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故严格血糖控制是糖尿病肾病综合治疗的基础[1].地特胰岛素是一种新型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具有作用维持时间长24h,血药浓度稳定,每日注射1次依从性好的特点;瑞格列奈是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无肾毒性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之一且多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以探讨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师进修杂志》2005,28(2):29-30
  相似文献   

3.
大黄酸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疗效观察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观察大黄酸防治2型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方法诱导出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后,分模型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后2组分别在STZ注射后1周和1个月后给予大黄酸100mg/kg剂量灌胃,每日1次,连续6个月,在不同时间进行形态学和有关生化指标的观察。结果:大黄酸预防给药和治疗后的观察结果显示,大黄酸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24h尿蛋白排泄,改善肾重指数。肾脏组织病理学显示,大黄酸处理后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和丝球体的面积明显减小,襻腔扩张减轻,系膜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减少。大鼠肾小球纤连蛋白沉积明显减弱。大黄酸也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脂水平。以上作用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来越明显。胰岛素抑制试验表明,在大黄酸预防给药和治疗6个月后,糖尿病大鼠的血浆稳态葡萄糖水平(SSPG)显著降低。以上结果比较,以预防组效果为佳。结论:大黄酸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尿蛋白排泄、减轻肾脏肥大、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水平,有效地防治2型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现代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与并发症也在大量增加,严重的可以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等肾病综合征的表现,而目前对糖尿病肾病治疗尚缺乏特效方法。我们采用肾炎康复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观察其对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门诊、病房中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疗效肯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对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4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718例2型糖尿病患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718例2型糖尿病患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为9.02%,中医本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多,中医兼证以血瘀证发生率高;本证、兼证与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出现率高的本证为气阴两虚证,终末期肾病时以阴阳两虚证发生率高,血瘀兼证则贯穿于病程始终。结论:长沙部分地区2型糖尿病患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低于国内外的报道。在糖尿病肾病的不同阶段,其中医病机及证型分布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临床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终末期肾衰竭的常见原因.我们联用前列腺素E1和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患者,观察其对EDN的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UAER〈30mg/24h;糖尿病肾病组(DN组):UAER≥30mg/24h。DN组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两组,DN早中期组(EDN组):GFR〉30ml·min^-1·1.73m^-2;DN中晚期非透析组(LDN组):GFR≤30ml·min^-1·1.73m^-2。同时入选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测定血清SAA水平,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DN组SAA水平较SDM组显著升高(P〈0.05);SDM组SAA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P〈0.05);LDN组SAA水平较NC组、SDM组、EDN组显著升高(均P〈0.01)。SAA水平与尿白蛋白、腰臀比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AA水平明显升高,并与DN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止血相关参数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纳入96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无并发症T2DM组(52例)和DN组(44例),同时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基线实验室指标和止血相关参数,分析T2DM和DN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指标。结果无并发症的T2DM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小板(platelets,PLT)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显著不同(P<0.01)。与没有并发症的T2DM患者相比,DN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PLT和D-D增加(P<0.05)。APTT和PLT均为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43、1.238,P<0.01),FIB和PLT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642、1.317,P<0.01)。APTT和PLT预测T2DM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01和0.642,且灵敏度较低。FIB取临界值3.15 g/L时预测DN的AUC为0.876,灵敏度(84%)和特异度(77%)较高,PLT取临界值245×109/L预测的DN的AUC为0.571,灵敏度为61%,特异度为89%。当联合FIB和PLT时,其预测DN能力增加(AUC:0.887,95%CI:0.841~0.937,灵敏度:91%,特异度:74%)。结论止血相关参数对T2DM的预测价值较低,而FIB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对DN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上海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肾病(DN)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PCR方法对105例健康对照组和194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其中71例DN)进行p22phox亚基C242T、A640G基因型检测。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及胰岛素、HbAlc的水平。结果DN组CT+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2型DM和对照组(26.76%比17.07%、3.81%,P=0.0002);DN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2型DM和对照组(22.54%比13.42%、2.86%,P=0.0001);3组间AA基因型频率与A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242等位基因、收缩压、空腹血糖、HbAlc、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是DN的危险因素。结论p22phox亚基T242等位基因变异可能是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DN的易感基因:而p22phox亚基A640G基因多态性与上述人群DN无相关性。T242等位基因、收缩压、空腹血糖、HbAlc、Homa-IS是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及常规降糖药物和(或)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予替米沙坦80mg/d,口服,观察组同时联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疗程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BUN、UAER、Scr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G、TC、BUN、UAER、Scr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能够显著改善血脂水平及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白介细胞素-17(IL-17)浓度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93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28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0例),另外以正常健康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观察对象均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高敏C反应蛋白定量(hs-CRP)、血清IL-17浓度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DM组、EDN组和CDN组的FPG、Hb A1c、hs-CRP、UAER与IL-17均显著升高(P<0.05),与SDM组比较,EDN组和CDN组的FPG及Hb 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清hs-CRP、IL-17浓度和UAER均明显升高(P<0.05),CDN组的血清hs-CRP、IL-17浓度和UAER明显高于E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的IL-17浓度与hs-CRP、UAER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305,0.420,P<0.05)。结论:IL-17从不同途径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IL-17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诊断和病情判断的重要实验室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DIN)大鼠模型。方法:雌性SD大鼠接受单侧肾切除手术2周后,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常规饲料加20%蔗糖、10%猪油、2.5%胆固醇)喂养4周,再加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蜘亿,30mg/kg)腹腔注射,分别检测1周、7周后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血压、血脂、尿蛋白、肾功能等指标,并于7周后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单侧肾切除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和低剂量STZ观察7周后,模型成功动物具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特点,并出现DN相应的形态及功能改变。结论:通过单侧肾切除后,饮食加小剂量蜘亿的方法,可成功制备2型DN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阐明Hcy在DPN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38例DPN患者(DPN组),35例非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NDPN组),同时选择3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并比较,同时分析血清Hcy与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肾小球滤过率(GFR)、振动觉阈值(VPT)、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DPN组和NDPN组血清Hcy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15.13 ±1.56 vs.10.77±3.59 vs.7.19±1.95 μmol/L,P<0.05或P<0.01)),而DPN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NDPN组(15.13±1.56 vs.10.77±3.59tmol/L,P<0.05).DPN患者血清Hcy水平与GFR成负相关,与VPT、Scr、Cys-c和ACR成正相关(P<0.05或P<0.01).Cys-c和VPT是影响DPN组患者血清Hcy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T2DM患者尤其是伴有DPN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增高,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能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合并微小病变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型糖尿病(DM)可以合并非糖尿病肾病(DN)的肾脏损害,其中2型DM合并微小病变肾病(MCD)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部分患者甚至合并肾功能不全,易被误诊为中晚期DN^[1-2]。我们对近年来诊治的此类患者加以总结,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O月-2012年6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2型DN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分为瑞格列奈组40例,瑞格列奈联合坎地沙坦组40例,瑞格列奈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优质低蛋白饮食、适量运动,合并高血压者给予钙拮抗剂降压治疗,瑞格列奈的初始用药剂量为lmg,每天3次,餐前10min口服。瑞格列奈联合坎地沙坦组系在瑞格列奈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8mg,每天1次,疗程为12周,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血糖、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lb),按试剂说明书进行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测定。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Scr及入选时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过治疗12周后,两组治疗后UAER、HbAlc、SOD及MDA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与瑞格列奈组比较,其UAER下降、而SOD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坎地沙坦可能通过调节DN的氧化应激,减少尿蛋白,从而起到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更好地防控糖尿病,我们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指导得到很好的效果.主要集中在饮食、运动两方面最基本的个体化规范指导.提高患者对2型糖尿病的正确认识,规范性治疗,更好地防控糖尿病,以减轻糖尿病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病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比较627例T2DM患者中糖尿病肾病(DN)与非DN患者之间MS及其主要成分的患病率和集聚状态。结果:与非DN患者相比,DN患者有更高的MS患病率和集聚状态(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N与MS、MS主要成分的集聚数目显著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N与高血压、超重/肥胖、脂代谢紊乱显著正相关。结论:MS与DN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进行多因素干预治疗对防治DN和心血管疾病(CVD)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尿酸血症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将125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血尿酸(SUA)水平分成正常尿酸(NUA)组60例和高血尿酸(HUA)组65例,测定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 NS)、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MAU)、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血尿酸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肾病肾损害的关系。结果:HUA组尿MAU、β2-MG、NAG、FI NS、HOMA-IR水平均高于NUA组,ISI水平低于N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血尿酸与尿MAU、β2-MG、NAG、HOMA-IR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肾脏损害及胰岛素抵抗相关,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2型尿病及其肾病发生及进展的关系。方法:ACE基因内含子16的一个287bp的Alu顺序I/D型为多态标志,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片段,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结果:(1)221例2例糖尿病与100例正常对照组之间基因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2)2型糖尿病未合并肾病与合并肾病及肾功不全(RF)等各亚组之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CEI/D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