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慢性疼痛自我效能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西安市3所医院收治的拟进行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老年LDH患者231例。应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患病行为问卷、视觉模拟评分表为研究工具进行调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LDH患者慢性疼痛自我效能得分为41~74(60.33±8.88)分;在3个维度的条目均分中,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最高(3.05±0.46)分,躯体功能自我效能维度得分最低(2.63±0.35)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患病行为水平、腰腿疼痛程度、合并慢性病、文化程度与老年LDH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密切相关(P0.05)。结论老年LDH患者的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水平最高,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最低;焦虑、患病行为、腰腿疼痛、合并慢性病是老年LDH患者慢行疼痛自我效能感的危险因素,而高文化水平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自我效能感是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在慢性病患者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要,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及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等。笔者对结核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的意义,结核病病种自我效能感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以及结核病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陈艳英 《山东医药》2007,47(30):64-64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自信心。2005年5月~2006年11月,我们根据自我效能理论,对前置胎盘期待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执行和坚持某一定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能调节和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对个体的健康结果产生影响.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从增强自我效能的角度为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提供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减少其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针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以自我效能提高为手段,评价自我效能理论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采用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从该院收治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选择80例,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情况。结果 护理前,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血压水平观察组患者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自我效能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可以在降低血压水平的同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臧爽  刘丽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3978-3980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护理者的一般自我效能及其应对方式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50名AD患者护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AD患者护理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05分±0.75分,处于中等自我效能水平,与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积极应对方式及消极应对方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护理者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与积极应对的得分呈正相关性(r=0.552,P<0.05)。结论 AD患者护理者具有积极的态度及行为模式特点,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其行为优势,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以增强护理者的护理信心,促进应对能力及自我效能的提升,缓解护理负担,提高AD患者及护理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内科》2016,(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自我效能感、职业压力与带教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7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职业压力源量表及临床带教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自我效能感、职业压力与带教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77名老师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及带教行为总均分分别为(2.69±0.60)分、(4.36±0.48)分,职业压力源总均分为(3.88±0.21)分;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带教行为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与职业压力呈负相关。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职业压力越大、自我效能感越高,带教行为越差。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自我效能感评分及职业压力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老师的自我效能感,减轻职业压力,改善带教行为,保障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表明辅助器具在日常活动作业疗法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体能力障碍及患者受限关节的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1〕。自我效能水平是预测脑卒中后生活质量的有效指标〔2〕。而国内通过使用生活辅助器具提高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生活自理辅助器具对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412月之间某三甲医院康复室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脑卒中,并伴有偏瘫者,共6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自我效能感与益处发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益处发现量表(BFS)对泸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自我效能感与益处发现总分分别为(28.41±7.92)分,(69.13±8.76)分,自我效能感与益处发现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3,P0.01)。结论医护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增强照顾者完成长期照顾行为的自信心,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与益处发现水平,从而促进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用"滚雪球"抽样法,对四川省绵阳市YMSM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等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有效问卷337份,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2.52±0.542)分,HIV、梅毒检测是否阳性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外省户籍、月收入、近1年接受预防服务、近6个月知晓性伴健康、近6个月肛交安全套使用频率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呈正相关,近6个月肛交人数、近6个月与女性间的性行为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YYMSM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自我效能感受多种因素影响,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对降低高危行为作用明显,对艾滋病防治具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以方便抽样法对社区524例≥60岁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总分为(76.9±17.8),其中488例(93.1%)表现为中高等水平自我效能;总自我效能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婚姻状况(P<0.01)及经济状况相关(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结论 兰州市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较高;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是影响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内科》2016,(3)
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IKAP)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教育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IKAP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97.56%,对照组为82.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烦躁不安、身体角色、健康忧虑、社会反应、冲突行为、饮食限制、异性概念以及家庭关系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KAP模式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社区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调查兰州市城区524名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受一般人口学特征影响无显著性(P0.05)。2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均不够理想;3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显著相关(P0.01)。结论在社区中应重视提高老年人自我效能,从而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治疗过程中,自我调节系统是改善病情的关键因素,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调节系统中起主要作用。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们观察了临床路径(CP)干预对GDM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0例GDM门诊患者,年龄(28.8±1.7)岁。  相似文献   

15.
自我效能感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患者自我效能感培养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时利用自我效能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组利用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对患者进行自我效能感培养,在入院15d后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再次进行评价,同时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住院初期自我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15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SD患者进行自我效能感培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6.
自我效能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增进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以高血压及并发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医疗费用以每年17.7%的速度递增,自我效能是预测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变的主要因素,它在行为改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解释、修正和预测患者的行为变化提供依据,因而有关自我效能干预相关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以自我效能提高为手段的社区干预,旨在提高和维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抑郁与住院老年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5~10月期间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内科系统住院的老年病患者,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效能量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慢性病的种类、焦虑、抑郁、自我效能是影响老年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运动锻炼方面的独立因素;自我效能、抑郁、文化程度是影响其认知症状管理实践方面的独立因素;自我效能、焦虑、抑郁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老年病患者与医生沟通方面的独立因素。结论自我效能水平低、抑郁是导致医院老年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差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应用自我效能干预)、对照组(42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家庭支持量表评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家庭支持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73.81%),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有助于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抑郁状态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6项目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按照方便取样原则选取中风患者112例进行测评。结果中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评为6.56分±2.30分,抑郁评分为41.30分±7.62分,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其各维度与抑郁均呈负相关( P <0.01)。结论中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与抑郁密切相关,应重视心理状况对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以促进其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度及自我效能感对脑卒中后残疾患者伤残接受度(AOD)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伤残接受度量表(ADS-R)、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表(PAGAR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SECD6),对180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ADS-R得分为(73.32±11.76)分,PAGAR问卷得分为(6.30±1.93)分,SECD6得分为(6.17±2.44)分;相关分析显示,AOD与家庭关怀度及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关怀度、自我效能感是脑卒中后残疾患者AOD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增加家庭支持与心理干预,提高脑卒中后残疾患者家庭关怀度及自我效能感,帮助其尽早接受伤残现实,完成自我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