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钟卿 《吉林医学》2014,(12):2620-2620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采用多层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2例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进行诊断。结果:对SPN病理诊断结果和MSCT增强扫描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良恶性肺结节增强扫描后CT值比较发现,良性结节进行增强扫描后与平扫CT值无明显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进行增强扫描后与平扫CT值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对SPN进行鉴别诊断能够有效的提高诊断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胸部孤立性结节(SPN)的定性价值。方法:对40例胸部结节(其中恶性结节25例,炎性结节8例,良性结节7例)先平扫确定结节范围。以5ml/s和3ml/s两种速率分别在结节中心层面行CT动态增强扫描,记录SPN增强前后的CT值、强化峰值(PH)和峰值时间(PT),结果:恶性结节以中等强化为主,净增值80%(20/25)在20~60Hu之间,20%(5/25)>60Hu或<20Hu。增强峰值和峰值时间分别为(31.31±10.62)Hu、45s。时间-密度曲线(T-DC)呈缓慢升高型;炎性结节呈重度强化为主,净增值均>40Hu。增强峰值(49.25±12.44)Hu,峰值时间为80s和140s。曲线中出现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特点。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反映胸部结节血流的动力学特性,可无创性评价和诊断SPN。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5):89-94
目的应用128层螺旋CT三维重组成像技术,结合穿刺或手术病理、评价对实性孤立性肺结节(Solid SPN)良恶性的鉴别价值。方法选择50例实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检查采用128层螺旋CT机,在Phillips工作站对薄层图像进行多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容积重现(VR)等后处理。结果 128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显示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优于常规轴位图像(P0.05);良性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的出现率明显低于恶性肺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CT三维重组技术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对实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64排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良性和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影像科检查的118例良恶性肺结节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和动态增强CT扫描。结果良恶性SPN患者64排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良恶性SPN患者CT动态增强CT值比常规平扫CT值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恶性SPN的CT值相比常规平扫CT值变化幅度更大。结论 64排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于良恶性SPN的鉴别诊断更为有效,可为早期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与支气管及血管的关系及病理基础,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提高对SPN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84例SPN均经手术、病理组织学或临床随访证实,其中恶性结节组56例,良性结节28例。采用多层螺旋CT行层厚为10mm轴位扫描及层厚分别为0.75mm及2.0mm螺旋靶扫描,并分别采用骨算法及标准算法重建。所得原始数据经后处理,重点显示SPN中相关的支气管及血管关系及其类型。并与手术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螺旋靶扫描结合各种工作站图像后处理方法,能极好地显示SPN与相关支气管及血管的关系及结构特征。84例SPN中与支气管有关系的80例,其中恶性结节54例,良性结节26例,Ⅰ型、Ⅱ型、Ⅲ及Ⅴ型在良、恶性结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Ⅳ型在良、恶性结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显示与支气管有关系的4例(其中良、恶性结节各2例)。84例SPN与血管有关系的84例,其中恶性结节56例,表现为Ⅰ型或Ⅱ型关系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现为Ⅲ型或Ⅳ型关系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靶螺旋扫描及动态多层扫描结合多种后处理方法能清晰显示SPN与支气管及血管关系及分型;不同类型关系可反映不同性质结节;三者关系对SPN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CT动态增强扫描的层面优化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SPN患者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运用一定的选层重组方法保证各延时像测量层面的一致性,测量SPN增强前后CT值,记录增强峰值(PH)、SPN与主动脉PH的比值(SPH/PPH)、绘制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进行评估.结果:选层重组前后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率分别为30.43%(14/46)和100%(46/4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PH、SPH/PPH高于良性结节(P<0.01);而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的PH、SPH/P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恶性结节、炎性结节和良性结节具有不同的TDC模式和强化模式.结论:选层重建后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性的优化可进一步客观反映SPN的动态增强情况,更有利于观察病灶的细微结构,结合TDC和强化模式分析,能提高SPN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 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 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美国GE公司的Hispeed CT 16排螺旋CT灌注的扫描方法对43例SPN患者(有病理诊断38例,20例为恶性结节,8例为炎性结节,10例为良性结节)的肺灌注参数值进行分析,同时对病灶进行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及强化程度的分析。结果:恶性结节的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均高于炎性结节(P<0.05),而血流量(BF)亦无显著性(P>0.05),而炎性结节的BF、BV、MTT、PS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显示,恶性结节表现为速升缓降型,炎性结节表现为速升速降型,良性结节表现为平缓型(P<0.05)。强化形式,恶性结节多表现为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炎性结节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良性结节多为不强化(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既能提供结节的形态学信息,又能提供结节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为临床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恰当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DHC)对肺部孤立性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4例SPN的18F-FDG DHC及胸部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并结合病理分析.结果:DHC诊断恶性病灶28个,良性病变6个.CT诊断恶性病灶29个,良性病灶5个.病理结果提示恶性病灶26个,良性病变8个.DHC诊断SPN的灵敏度96%,特异性67%,准确性88%,阳性预测率81%,阴性预测率83%.多层螺旋CT诊断SPN的灵敏度92%,特异性38%,准确性79%,阳性预测率83%,阴性预测率60%.结论:18F-FDGDHC对诊断SPN有临床价值,其特异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率高于CT.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SCT平扫加增强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31例孤立性肺结节的MSCT征象进行分析,观察病灶形态、边缘、内部特征以及SPN的强化程度与良恶性的关系.结果:MSCT显示结节分叶征、毛刺或棘突以及结节强化程度大于20HU更倾向于恶性结节诊断.钙化在良性结节中比例较高.结论: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三维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显示SPN与其肺内血管关系进行分析并分型,探讨其对判断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SPN患者,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后行3D MIP重建观察结节与血管关系并分型.结果:37例3D MIP重建图像中,35例与血管关系显示良好,其中恶性22例,良性15例,表现为Ⅰ型表现...  相似文献   

11.
64排螺旋CT高级肺分析软件对单发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比较64排螺旋CT(64-mutidetector spiral CT,MSCT)高级肺分析软件(Advanced Lung Analysis software,ALA)对单发肺小结节三维体积测量,三维形态特征与传统三平面重建二维径线测量、二维形态特征结果,了解高级肺分析软件对单发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发现单发肺小结节(直径≤2cm)的病人15例(女6例,男9例),全部病例经临床与病理确诊,由两位副主任医师按双盲法采用GEAW4.3工作站的Advantage—ALA进行肺结节自动分离,记录其三维体积数值与三维形态特征;15天后,用三平面重建分析病灶二维最大测量径线、二维形态特征。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评价测试者间一致性;同时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检验评价两种分析方法按观察到的良、恶性影像特征得出的影像诊断结果的准确性,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15例单发肺小结节经临床与病理确诊为周围型肺癌6例,转移瘤5例,结核球2例,慢性非结核性炎性假瘤1例,肺血管断面1例。两测试者体积测量结果一致性(r为1.000)比直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要好(r=0.609),P=0.01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ALA分析所得影像特征准确性较高,=17.344,P=0.002,KaPPa=0.690,两者符合率为中高度(0.4~0.7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发肺小结节64-MSCTALA三维体积测量比传统二维测量方法更具准确性;三维形态特征较二维形态特征更具准确性;ALA软件诊断单发肺小结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比较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于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50例未经治疗的直径≤3.0cm的肺孤立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结节组,分别进行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计算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通透性值(Permeability,PMB)。同时绘制同层面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AC),判断结节良恶性,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各灌注参数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发现恶性结节34例,良性结节16例。两组结节的各灌注参数差异显著,P〈0.01;同层面结节的TAC曲线良恶性差异显著,有助于提示结节性质,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量(BF)和通透性值(PMB)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8.24%,87.50%;90%,94.12%,81.25%;94.00%,91.12%,100.00%;86.00%,94.12%,68.75%。结论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为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鉴别诊断困难,可疑肺肿瘤的4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做CT灌注检查,按入选标准共有20例纳入研究。先行常规CT扫描,确定肺肿瘤中心部位,对选定肿瘤层面行灌注成像,包括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参数,以此来评价并定量地反映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灌注状态。结果 孤立性肺结节的恶性与良性病变BV、MTT、BF、PS经分别进行两样本独立t检验,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病变BV、BF、PS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而MTT明显低于良性病变。比较传统CT常规扫描方法和CT灌注检查对孤立性肺结节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和95%,经χ2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CT灌注检查诊断符合率更高。结论 CT灌注能反映出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特点,其结合肺结节常规CT扫描的形态学特征能为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肺孤立结节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孤立结节病例的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诊断和病理结果等.结果:炎性假瘤7例,术前诊断为周围性肺癌;矽肺结节1例,术前诊断为转移性肺癌;周围性肺癌12例,术前正确诊断10例,2例误诊为炎性肿块.本组孤立性肺结节病例主要是肺炎性肿块与周围性肺癌,两者主要鉴别要点是:(1)病变部位:肺炎性肿块主要位于上肺的尖后段、下叶背段及基底段,很少位于前段.(2)病变边缘:肺炎性肿块瘤肺界面清楚,很少有棘状突起和锯齿状改变.(3)病变胸膜面:肺炎性肿块胸膜凹陷征以胸膜肥厚、粘连为主,很少见到较典型的喇叭口状的胸膜凹陷征.(4)病变增强:炎性假瘤增强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比肺癌更显著、更长.结论:对于肺孤立结节的诊断,检查手段及其重要,X 线平片是基础,结合 CT,综合分析结节的影像表现,可以作出正确率较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部孤立室徽小结节(直径≤1cm)的CT片象,研究微小肺癌的CT表现特点,方法:对直径≤1cm的7例肺癌和17例良性结节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微小肺癌出现较多的CT征象有分叶征,短毛刺征,棘突征,空泡征,血管供应征及周围血管增粗征,有6例同时出现上述三个以上基本征象,而良性结节只有2例出现,良性结节表现最多的征象是边缘光滑的类圆形结节,结论:微小肺癌已具有肺癌的基本CT征像,薄层CT扫描有助于微小结节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孤立性富血供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孤立性富血供肺结节患者,分别行DCE-MRI、DWI及二者联合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DCE-MRI、DWI及二者联合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并观察不同b值下良恶性结节ADC值及增强形态学特征.结果: 9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34例良性结节,56例恶性结节;DCE-MRI+DWI诊断孤立性富血供肺结节特异性100. 00% (34/34)、阳性预测值100. 00% (44/44),均较单独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DCE-MRI+DWI诊断孤立性富血供肺结节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略高于单独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b=500 s/mm2时,恶性ADC值较良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恶性结节均呈均匀强化,且强化强烈;良性结节强化明显,但呈不均匀强化,且强化斜率较低.结论: DCE-MRI联合DWI在孤立性富血供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明确区分疾病良恶性结节,减少漏诊、误诊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SIEMENS64层螺旋CT机对22例肺隔离症患者进行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并行三维重建。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22例病例,13例为肺叶内型,9例为肺叶外型:18例位于左下肺,4例位于右下肺。22例共显示24条异常体动脉供血血管,14例来自腹主动脉,8例来自胸主动脉。结论:64层CT对肺隔离症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卢明智 《河北医学》2005,11(5):423-424
目的:评价肺部高分辨率CT(HRCT)对孤立性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孤立性结节的HRCT征象进行分析,观察病灶边缘、内部特征以及SPN的强化方式与良恶性的关系。结果:HRCT显示结节分叶征、毛刺或棘突以及结节完全强化更倾向于恶性结节诊断。钙化在良性结节中比例较高。结论:HRCT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64排多螺旋CT在冠状动脉检查方面相对于血管造影及16排等老式螺旋CT的冠脉造影的优越性及临床价值,并探讨64层多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可能被低估了的准确度。方法:采集216例成功的64-SCT的冠脉造影检查结论与血管造影检查结论的比较分析。并且比较64-SCT的检查方式与血管造影和16排等老式CT机的优越性。结果:64-SCT冠脉造影在血管狭窄方面比血管造影显示的程度大,64-SCT比16排等老式螺旋CT速度更快。结论:64-SCT冠脉造影与血管造影的结果偏差可能源自客观因素,64-SCT冠脉造影的准确性可能被低估,64-SCT在冠状动脉检查方面较血管造影及16排等老式CT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黎明 《中外医疗》2016,(2):192-193
目的 研究双层螺旋CT对肺部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2—10月收治的80例肺部单发结节患者,采用双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患者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例数以及恶性结节类型. 参照最终诊断结果 对此次诊断采取前瞻性分析. 结果 双层螺旋CT诊断恶性结节42例(鳞癌14例、腺癌19例、转移瘤6例、周围型肺炎3例),良性结节30例(结核球14例、硬化性血管瘤7例、炎性假瘤5例、肺动脉断面4例),4例未确诊,诊断灵敏度87.5%、特异性93.8%、准确性90%,相较最终病理诊断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层螺旋CT检测肺部单发结节诊断效果显著,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