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伊立替康(CPT-11)联合丝裂霉素C(M M C)治疗晚期或复发性宫颈鳞癌(SCC)的有效性和毒性反应。方法:CPT-11的剂量为100m g/m2,在第1、8、15天分别给予静脉输注,90m in滴完,M M C的剂量为10m g/m2,在第1天给予静脉输注,这一联合疗法每28天为1疗程,至少2个疗程。结果:在51例合格的患者(中位年龄52岁,极差25~72岁)中,2例完全缓解(CR),24例部分缓解(PR),总缓解率(OR R)为51.0%(95%CI36.6%~65.3%)。以前未经化疗的患者中,ORR为54.8%(95%CI38.7%~70.2%)。25例患者(ⅠB2期3例、ⅡB期17例、ⅢB期5例)接受这项辅助化疗新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描述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PA)的自然病程。方法:对1992—2001年期间记忆障碍门诊的49例新确诊的PPA患者(女性28例)进行前瞻性评价。结果:患者发病的中位年龄为62岁(极差49~73岁),首次就诊年龄为66岁(极差52~80岁),中位随访时间为4年(极差1~11年),发病后日常活动障碍发展的中位时间为7年(极差2~12年)。75%的患者完全符合额颞叶痴呆(FTD)的临床诊断标准,14%的患者符合Lewy小体型痴呆诊断标准,8%的患者出现皮质基底节变性的体征,60%的患者经过中位7年(极差3~17年)的病程后死亡,中位死亡年龄为71岁(极差56~81岁)。初诊时简明精神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蜂香冰系列配方在防治危重卧床患者口腔黏膜病变中的作用效果。方法:蜂香冰即蜂蜜、维生素、香油、冰糖,将三者作为基础配方内加维生素C液命名为蜂香冰Ⅰ号,在Ⅰ号内加入B2即为Ⅱ号,在Ⅱ号内加入大蒜浸液即为Ⅲ号,将176例发生口腔黏膜病变患者进行评估分为A1组:干裂厚苔组80例;B1组:溃疡组45例;C1组:病毒霉感组51例,将蜂香冰Ⅰ、Ⅱ、Ⅲ号分别以喷雾滴剂法应用于A1、B1、C1三组病人中,并与传统法中相对应的A2组78例、B2组35例、C2组42例进行应用效果对比观察。结果:应用组中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结论:蜂香冰系列配方的临床应用可有效地防治口腔黏膜病变。  相似文献   

4.
背景:黏膜天疱疮(M M P)是一种慢性水疱性皮肤病,通常与循环性自身抗体直接作用于包括BP180D的NC16A区在内的大量抗原相关联。患有大疱性类天疱疮(BP)、妊娠性类天疱疮和线型IgA病的个体血中的NC16A区-特定T细胞曾被识别,但是这样的T细胞在M M P病机中潜在作用无数据研究。目的:证实NC16A-特定T细胞存在于患有M M P个体的外周血中。方法:从10例M M P患者、17例BP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使用γ-干扰素(IFN)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法检测重叠肽跨N C16A区的免疫原性。结果:在2例M M P患者和2例BP患者中观察到IF…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化疗药物引起患者口腔黏膜溃疡的机制以及中药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选取48例因消化道肿瘤术后接受化疗患者,其中20例为健康对照组(A组),20例为单纯化疗(B组),28例化疗同时加用中药治疗(C组)。用流式细胞术亚G1峰法和增殖抗原Ki67标记法分别检测口腔黏膜的凋亡率和增殖率,通过统计学分析各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的差别。[结果]化疗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中药加化疗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较单纯化疗组显著增加(P0.05),较健康组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可以降低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状态,中药可改善这一状况,减轻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溃疡。  相似文献   

6.
背景:寻常型天疱疮累及肛门的报道较少见。作者报道了16例伴有肛门受累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方法:回顾性调查了一所三级皮肤病转诊中心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累及肛门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中,10例女性,6例男性。平均发病年龄56岁(极差37~82)。所有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均有多部位受累,包括口腔。9例(56%)患者出现肛门寻常型天疱疮的反复发作,平均2.4次(极差1~11)。所有患者经全身和局部治疗后,寻常型天疱疮得到控制。长期随访平均53个月(极差4~188)显示没有因肛门受累而出现的远期后遗症。结论:寻常型天疱疮累及肛门并不常见,通常见于…  相似文献   

7.
王和壁 《求医问药》2014,(19):279-280
目的 :对老年口腔黏膜病变的病理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口腔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120例患者进行了口腔组织活检,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在这120例患者中,有念珠菌性口腔炎患者39例(占32.5%),有口腔黏膜白斑病患者34例(占28.33%),有口腔溃疡患者30例(占25%),有口腔扁平苔藓症患者11例(占9.17%),有口腔结核患者4例(占3.33%),有腺性唇炎患者2例(占1.67)。在这1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的人数明显多于女性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120例患者中未患有口腔糜烂患者的人数明显多于患有口腔糜烂患者的人数,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口腔黏膜病变以念珠菌性口腔炎和口腔黏膜白斑病为主,其中男性患者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患者,而且此病患者多不存在口腔糜烂的症状。以上情况应引起口腔科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口腔黏膜病变18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口腔黏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因素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预防口腔黏膜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87例病理诊断为口腔黏膜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总结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187例口腔黏膜活体组织检查病例中,白斑(31.6%)、溃疡(20.3%)、慢性炎症(16.0%)、扁平苔藓(12.8%)所占比例较大;其次为炎性肉芽肿(8.6%)、天疱疮(4.3%)、腺性唇炎(3.2%).此外,口腔结核与舌淀粉样变性各2例(1.1%),结节病与克罗恩病各1例(0.5%).结论 对不明原因长期不愈的口腔溃疡及按炎症治疗无效的口腔黏膜疾病必须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应注意口腔结节病与口腔结核的鉴别诊断;白斑伴有上皮异常增生及糜烂型扁平苔藓者必须建议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调强放射治疗(IMRT)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中,治疗期间发生食管黏膜急性损伤的区别。方法选取98例在我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按放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调强放疗作为治疗组,适形放疗作为对照组。每组49例,定期记录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进食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胃镜)。结果 98例患者全部完成计划设计。治疗完成时,两组患者急性食管黏膜反应发生率均为100%,轻度放射反应(Ⅰ度):治疗组为87.8%(43/49例),对照组为71.4%(35/49例);Ⅱ+Ⅲ度放射反应:治疗组12.2%(6/49例),对照组28.6%(14/49例)。Ⅱ+Ⅲ度急性食管黏膜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5)。同时治疗组食管黏膜反应发生的耐受剂量高于对照组。结论调强放疗减轻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的食管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0.
口腔黏膜天疱疮临床最为多见,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黏膜大疱性自身免疫疾病,病因不明.寻常型天疱疮是临床最为多见的损害类型,口腔损害最早出现,口腔科医生能够早期诊断是有重要意义的.选取我科2008至2009年间收治的40例资料完整的住院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 RI)随访能否改善结肠直肠癌早期肝转移的检出率与患者的存活率。方法:选取接受根治性结肠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293例,纳入肝转移监测计划。除常规临床检查及生化检验外,还进行常规M RI随访。中位随访41个月(四分位极差30~53),M RI中位随访20个月(四分位极差12~27)。研究中对患者的诊断方式、可切除性和总体存活率作了评估。结果:随访发现肝转移37/293例(13%),M RI的诊断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90%。其中28例(76%)出现CEA和(或)肝功能检测异常,5例(14%)出现症状,仅有9例(24%)适合肝切除术。M R I随访可检出所有…  相似文献   

12.
口腔黏膜天疱疮临床最为多见,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黏膜大疱性自身免疫疾病,病因不明.寻常型天疱疮是临床最为多见的损害类型,口腔损害最早出现,口腔科医生能够早期诊断是有重要意义的.选取我科2008至2009年间收治的40例资料完整的住院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杆菌性(M B)麻风患者接受为期2年联合药物治疗(M DT)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危险因子。方法:对301例新近诊断M B的连续患者在为期2年的M DT治疗中每6月定期进行前瞻性眼科检查。计算尚未发生眼部病变的患者在随访中每例每年发生眼病的概率。结果:292例(97%)患者眼部  相似文献   

14.
眼部天疱疮     
背景: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眼部受累罕见报道。作者报道了11例眼部受累的PV患者。方法:作者回顾了1990-2003年间治疗的11例活检证实为PV患者的病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V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2.3岁(极差30~80岁)。所有患者的眼部疾病均发生于皮肤受累、其他黏膜受累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口腔黏膜病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82例老年口腔黏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口腔黏膜病组),并以同期85例无口腔黏膜病的老年患者为对照(非口腔黏膜病组),对2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口腔黏膜病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是否饮酒方面和非口腔黏膜病患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基础疾病、佩戴义齿、刷牙习惯、吸烟以及饮食习惯方面和非口腔黏膜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5个因素和口腔黏膜病之间呈弱相关性(r=0.163~0.247,P<0.05).结论 老年人口腔黏膜病与多种因素相关,保持生活饮食习惯,正确的刷牙习惯,戒烟,少食用或不食用辛辣、熏烤、过热食品,有利于减少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FIG OⅠA、ⅠB、ⅠC或ⅡA期)接受一般妇科医师(G YN)或妇科肿瘤学专家(G YO)外科治疗的结局。方法与结果:选取1990—2003年间接受治疗的349例妇女。中位随访时间为3.7年。其中95例归类为中高度危险(H IR:ⅠB期Ⅲ级,ⅠC期Ⅱ或Ⅲ级,ⅡA期)。110例患者接受辅助性放射治疗。GY O组较多肿瘤在分期分级上显示恶性程度高(P<0.0001),随访时间短(中位时间3.1年vs5.1年,P=0.0002),接受辅助性放射治疗的可能性减少12%(P=0.04)。局部或远端衰竭无显著差异。GY N组患者全部幸存者(P=0.02)与疾病特异性幸存者无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B超辅助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开封市妇产医院收治的3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依据肌瘤分级不同分为0型18例,Ⅰ型15例,Ⅱ型6例,均施行B超辅助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其手术情况并随访6个月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39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24±3.76)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26±0.68)d,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13.45±12.69)ml,均未出现水中毒、空气栓塞、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经术后随访,39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0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18/18),Ⅰ型为100.00%(15/15),Ⅱ型为66.67%(4/6)。结论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应用B超辅助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效果显著,且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共280例随机分组各14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全方位护理,均行放疗,观察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0度发生率28.57%显著高于对照组14.28%,而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6%显著高于对照组87.14%,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疗期间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可减少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模式的认可,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为鼻咽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其强调放疗后出现的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92例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组法将46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另46例归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口腔黏膜反应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0级反应例数显著增多,Ⅱ级例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Ⅲ级例数及对照组各级反应例数有所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0级、Ⅱ级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为95.65%;对照组为82.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对照组为21.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鼻咽癌患者采用强调放疗发生口腔黏膜反应,且可有效改善口腔黏膜反应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胸腺蛋白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对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联合使用胸腺蛋白口服溶液和康复新液,B组使用复方漱口液,用药与放射治疗同期进行.根据WHO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分级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放射治疗、治疗过程中Ⅲ级、Ⅳ级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A组为56.7%,B组为86.7%.治疗结束时,A组Ⅰ~Ⅱ级反应为83.3%,B组为33.3%.结论 胸腺蛋白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可明显降低Ⅲ、Ⅳ级急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并促进口腔黏膜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