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2年后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四川绵阳市游仙区175名医务工作者(研究组)进行调查,并与安徽省合肥市社区144名医务工作者(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灾区医务人员SCSQ消极应对分与SCL-90总分(r=0.357,P0.01)及各因子分(P0.05~0.01)呈正相关;积极应对分与SCL-90总分各项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震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非灾区医务人员低,不同的应对方式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应激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高职医学生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某医学护理职业学院263名二年级大学生为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分别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结果263名高职生有心理症状的占6.8%,男女生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医学、药学专业学生在SCL-90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更多倾向选择问题解决、求助等成熟型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自责、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但女生较男生更倾向于选择求助、幻想、自责方式;3个不同专业学生在幻想和总均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职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女生更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其心理症状较男生明显。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临沂师范学院的216名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主观支持与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自责与焦虑、抑郁,幻想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合理化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呈显著相关(P值均<0.05),幻想与焦虑、抑郁、敌对及精神病性,合理化与敌对、焦虑、精神病性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存有较多的心理问题,更多使用不成熟或混合型应对方式,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高中生应对方式形成的因素。方法从深圳市2所中学中随机选取200名高中学生,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要求其完成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t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女高中生在采用发泄这种应对方式上显著高于男生(P<0·05);②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③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养育方式对高中生的积极应对方式有一定预测效应。而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养育方式对高中生的消极应对方式有一定预测效应。此外,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母亲文化程度这些变量,一定程度上也能预测高中生的应对方式。结论高中女生更倾向于采用发泄的应对方式,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及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养育方式能预测高中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研究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对研究生的人格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名研究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研究生对各种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解决问题、幻想、自责、合理化、退避和求助。研究生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与SCL-90的各因子均呈现负相关,而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与SCL-90的各因子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研究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应对方式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帮助。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国有企业集团所属医院的198名医务人员进行测查,用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除躯体化、焦虑、恐怖以外的各因子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0.20,0.14,0.17,0.15,0.23,0.17;积极应对方式与强迫、焦虑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4、0.16;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均进入回归模型,偏回归系数分别为14.498,12.902。结论应对方式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对研究生的人格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名研究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研究生对各种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解决问题、幻想、自责、合理化、退避和求助。研究生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与SCL-90的各因子均呈现负相关,而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与SCL-90的各因子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研究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师范大学生204名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调查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了解师范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及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以便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4名师范大学生的压力源构成情况和常用的几种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依次为考试失败、学习负担重、被人误会等,在7个事件上男女性别差异显著.生活事件各因子应激量从大到小排序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与适应问题、其他、亲友与财产丧失.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是:努力去改变现状,使情况向好的一面转化(89.7%);吸取他人和自己经验(88.7%);从失败中吸取经验(86.8%);能理智应付困境(85.3%)等.在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上具有显著性别差异.结论生活应激事件主要来自学习方面和人际关系方面等.采用的应对方式一般为主动、积极地针对问题的应付,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应对方式倾向于消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低年资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能力.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95名低年资(工作满1年不满5年)的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低年资儿科护士抑郁因子分值明显低于全国护士常模抑郁因子分值,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低年资儿科护士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全国护士常模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资儿科护士积极应对均分明显高于消极应对均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年资儿科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该研究采用应付方式问卷[1]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石家庄市的179名普通高中生和217名职业高中生进行了测查。结果 被测高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达17.17%;普通高中学生与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差异,普通高中较职业高中要差;不同性别、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存在差异;退避、幻想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负性的,而解决问题的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程度则越高。结论 高中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与困惑,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该研究采用应付方式问卷[1]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对石家庄市的179名普通高中生和217名职业高中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被测高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达17.17%;普通高中学生与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差异,普通高中较职业高中要差;不同性别、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存在差异;退避、幻想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负性的,而解决问题的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程度则越高。结论高中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与困惑,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120名私企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与应付方式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进行测查,对120名私企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测试,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外来务工人员的SCL-90九个因子分,总分及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而且性别、收入状况和婚姻状况对心理健康的得分有影响;(2)外来务工人员的SCL-90各因子中,最常见的阳性项目依次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3)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中的“否认与心理解脱”,“回避问题转移注意”两个维度相关显著。结论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全国常模,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这与他们平时所用的某些应付方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The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14,54(2):160-168
PurposeWe studied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mong self-identified bisexual, lesbian, and heterosexual adolescent young women. Prior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bisexual and lesbian young women may be at greater risk for many negative health outcomes, including risky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behavior.MethodsUsing data from the U.S.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2006–2010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 (NSFG), we examined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mong young women 15–20 years of age as a function of sexual orientation. We used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ANCOVA to examine differences i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cross groups while controlling for demographic group differences.ResultsBisexual and lesbian young women reported elevated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risks. Bisexual and lesbian participants reported being younger at heterosexual sexual debut, and having more male and female sexual partners, than did heterosexual participants. Further, they were more likely than heterosexual young women to report having been forced to have sex by a male partner. Bisexual young women reported the earliest sexual debut, highest numbers of male partners, greatest use of emergency contraception, and highest frequency of pregnancy termination.ConclusionsOverall, sexual minority young women—especially those who identified as bisexual—were at higher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risk than their heterosexual pee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艾滋病科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高社会应对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66名在艾滋病科实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常模对比。结果SCL-90测试结果,艾滋病科实习护生各因子分明显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心理健康状况与求助、解决问题、合理化应对方式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0.23和0.22),与自责、幻想、退避消极的应对方式成负相关(r值分别为-0.39,-0.21,-0.10,)。结论教育者和护理管理者应注意护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Gay, lesbian, and bisexual (GLB) adolescents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at increased risk for a variety of physical and emotional illnesses compared to heterosexual youths. Coping styl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health risks in a variety of physical and emotional illnesses. We report on the coping style of 106 self-identified GLB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a total 1769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completed an anonymous health risk questionnaire that included specific questions related to coping style.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an overall significant effect of sexual orientation on coping style. In addition, both approach and avoidant styles of coping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ose who self-identified as GLB. We conclude that when compared to a community sample of self-identified heterosexual youth, GLB youth overall demonstrate high levels of coping behaviors in order to assist them with the stresses and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GLB statu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男女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158名男女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恐怖因子分高于男生,女生幻想因子分高于男生,差异有显著性;男女护生症状自评量表9因子与解决问题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女生更容易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男女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适应状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福州市大学生,运用线性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Amos7.0进行路径分析。结果积极、消极的应对方式,客观适应和主观适应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影响,解释了总变异的38.9%,积极、消极的应对方式通过客观适应和主观适应对心理健康症状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16和0.21,分别占总效应的59.3%和46.7%。结论引导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青年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的生活状态、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自编青年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及心理压力调查问卷和解亚宁等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05名重庆市青年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40%的青年进城务工者认为在城市里生活心理压力较大; 27%的个体面对压力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73%的个体面对压力时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已婚者消极应对方式比例高于未婚者,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5.090,P>0.05).结论 重庆市青年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其心理压力大,应对方式较为消极;已婚者当中消极应对者的比例远远高于未婚者,对生活满意度越高者其应对方式越积极.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流动人口中已婚妇女性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武汉市流动人口中已婚妇女的性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2187名已婚流动妇女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婚前新婚性教育覆盖率为4.85%(106例),接受过新婚性教育的人群性生活和谐度高(x~2=11.07,P=0.004)。夫妻感情好的妇女性生活和谐度也较高(x~2=278.93,P=0.001)。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夫妻感情、是否患妇科疾病、家庭收入、妻子的年龄、丈夫的文化程度等因素依次对性生活和谐度有影响。调查对象中,共194人患有泌尿生殖器官疾病,患病率为8.87%,其中炎症占68.1%。人工流产率为40.8%。结论:应加强流动人口的婚前性教育,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其性健康,减少生殖器官疾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