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应用个体化原则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出血,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156例基底节出血患者手术资料,其中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A术式)90例,改良微创血肿腔置管抽吸引流术(B术式)6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与适应证。结果B术式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A术式,而血肿清除率低于A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基底区出血采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后好转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和重型基底节区出血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好转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钻孔引流术,术后6月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与适应证,术前合理评估患者病情,个体化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能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残疾率。 相似文献
4.
基底节出血预后的判别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基底节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建立基底节出血后30d内死亡或生存的判别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病房收治的340例基底节出血病例,对影响基底节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判别分析。结果 340例基底节出血病人,30d死亡率为26.2%。单因素检验表明,意识障碍、出血量、脑出血破入脑室、出血半球、伴发缺血性心脏病、消化道出血等6个因素为影响基底节脑出血30d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发现仅有意识障碍、出血量、伴发消化道出血等3个因素可作为判别因子,所建判别方程内回代检验,判别符合率为87.6%。结论 意识水平、出血量和是否伴发消化道出血3个因素是影响基底节出血30d预后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由此 建立的基底节出血30d生存和死亡的判别模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微创手术质量法,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法,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中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多功能器官衰竭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将1997年9月-2001年10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96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与1994年9月-1997年8月采用常规开颅清除血肿的88例同类患者,在术后血肿清除率,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等方面作对比研究。结果:显微手术能显著提高血肿清除率(P<0.05)、降低术后脑水肿反应发生率(P<0.01),从而显著降低了手术死亡率(P<0.05)和致残率(P<0.05)。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微创治疗的手术预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判定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研究GCS评分7~12分的81例微创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患者的血压、首次血肿引流量、手术时机和年龄等是微创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重要的预后相关因素。血肿抽吸少于原发血肿量的1/5和24h以后的血肿抽吸是较为安全的,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结论:本研究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对判定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超早期外侧裂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4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早期外侧裂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43例超早期外侧裂入路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病例。结果术后1~3天复查头部CT,血肿完全清除38例,残留血肿3例(均小于20 ml),再出血2例。随访6月,恢复良好25例,中残12例,重残3例,死亡3例。结论超早期外侧裂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对脑组织损伤小,血肿清除彻底,致残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微创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颅内感染风险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经颞叶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观察组给予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10月21日~2007年9月1日入院的63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在保守治疗的同时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周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2月后的生存质量随访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疗效确切,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存活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并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术的疗效和预后进行比较.方法:2007年7月-2010年7月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行大骨瓣开颅术30例、锥颅引流术30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30例,比较3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疗效等指标.结果:锥颅引流组、小骨窗开颅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大骨瓣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Glasgow预后评分(GOS)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小骨窗开颅组、锥颅引流组、大骨瓣开颅组愈后良好率分别为46.7%、43.3%、26.7%,其中小骨窗开颅组和锥颅引流组的愈后良好率均优于大骨瓣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骨窗开颅组和锥颅引流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愈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颅引流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优于大骨瓣开颅,而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145-3147
目的对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08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3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颅内血肿粉碎性穿刺微创手术,进而对患者进行颅脑CT影像的定位工作。同时在患者发病入院后1、3d进行常规复查的颅脑CT工作,患者进行一次性颅内穿刺血肿清除手术后血压值产生了不同于入院时的变化,因而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的34例患者进行影像学的检查来研究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与患者颅脑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从34例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患者的颅脑CT结果可看出,出现血肿形态规则的患者有18例(52.94%),不规则的有16例(47.06%);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有13例(38.24%);血肿扩大的患者有33例(97.06%)。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后,通过复查患者的颅脑CT,进行临床观察,出现一些患者存在再出血现象。基于影像学角度提出采取适当的微创治疗措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手术必须在积极控制血压的条件下进行,以此为进一步控制患者脑出血症状提供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T定向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比分析自1998年-2006年间采用CT定向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及术后病死率、术后并发症、手术持续时间、血肿清除程度、拔管时间及近期生存质量的差别。结果:CT定向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相比,前者在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拔除引流管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后者,两者在术后死亡率及近期生存质量两方面无显著差别,但在血肿清除率方面后者明显优于前者。结论:对于出血量较少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60ml),CT定向钻孔引流术可以达到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相似的治疗效果,并且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及拔管时间短等优点,但是手术方式的选择则应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清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2.5±8.3min和88.7±12.7min,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30.5±10.2 ml和301.8±80.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清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好,安全性较高,具有大力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8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微创手术42例,保守治疗41例。比较两组患者痛死率、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意识恢复时间、程度厦微创治疗时机、适应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创手术组血肿清除率高,意识恢复时间厦恢复程度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病死率明显降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软通道微创手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6例进行研究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n=75)给予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n=71)则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运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计分法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并以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优;另外,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33%(7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51%(60/71),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治疗疗效,其效果显著优于内科保守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786-1787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引流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后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30、90d的明显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及微创血肿碎吸术组。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后恢复87.8%,明显高于开颅组患者的65.7%,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开颅组患者的致死致残率为34.3%,微创组为12.2%,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术后的GCS评分,微创组为12.8±2.1,开颅组为9.5±3.7,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微创血肿碎吸术能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致死致残率相对较低,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单唾酸神经节苷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单穿微创组61例(微创血肿清除术)和联合治疗组(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单唾酸神经节苷脂静脉注射)60例。治疗14 d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IL-1β和C-反应蛋白(CRP);氨基酸类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肽类神经递质:神经肽Y(NPY)和P物质(SP);神经损伤指标: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治疗后4个月,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14 d后,2组的PCT、IL-6、IL-1β、CRP、Glu、NPY、SP、S100B蛋白、MBP、NSE和GFAP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穿微创组(P0.05),2组的GABA水平增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单穿微创组(P0.05)。治疗4个月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穿微创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单唾酸神经节苷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明显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神经递质指标,缓解神经功能损伤,疗效优于单用微创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结合CT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CT定位微创术组,对照组应用内科传统药物,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GCS评分差异;治疗前、治疗两周后清除血肿的差异;同时按ADL分级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GCS评分,清除血肿的能力及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创结合CT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