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缓控释微丸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缓控释微丸制剂是一种多单元型给药系统,具有一单元型给药系统不可比拟的优点,成为目前缓控释制剂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缓控释微丸制剂包括骨架型微丸、膜控型微丸和骨架膜控两种技术结合制备的微丸的特点、所选用的材料及调节药物释放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微丸制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新型缓控释制剂迷你片的特点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迷你片制剂兼备微丸和片剂的优点,与微丸相比,迷你片的制备工艺较为简单,剂量也更加精确;与片剂相比,迷你片属于多单元制剂,毒副作用减小,重复性好。迷你片将具有很好的应用与开发前景。本文综述了迷你片新型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现状、应用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以微丸制剂为代表的多单元型给药系统因其特有的优越性,已成为缓控释制剂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对微丸的形成机理、分类、制备工艺以及压片等相关方面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缓控释微丸是指将药物与阻滞剂混合制丸或先制成普通丸芯后包缓控释衣膜而制备的小型丸剂。缓控释微丸制剂是将一次剂量的药物均匀分散在若干微小圆形隔室中,可以改善难溶性药物的分散性,提高其溶解度,使药物有较好的疗效重现性和较小的不良反应。制备好的微丸可以用来填充胶囊,对于某些性质不稳定(如见光易分解、接触空气易氧化  相似文献   

5.
缓控释微丸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丸制剂为代表的多单元型给药系统以其特有的优越性,逐渐成为目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现代药品开发和应用上备受瞩目.论文对缓控释微丸制剂的常用辅料、制备方法及释药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研究开发口服缓控释制剂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膜控微丸作为一种新型的剂量分散型调释制剂,具有比常规制剂更佳的治疗效果。它的粒径大多分布在0.5~1.0 mm,终剂型为胶囊剂或微丸压片剂,可实现药物的恒定释放、定时脉冲释放或肠道定位释药等。膜控微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优势显著。随着新型释药系统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膜控微丸在新产品研发中的角色正被广泛关注,已成为缓控释制剂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膜控微丸的典型特性和应用,及其在行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并分析其在产业化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微丸的成型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微丸是一种直径在 0 .5~ 1.5mm范围内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具有以下特点 :(1)外形美观 ,流动性好 ;(2 )含药量大 ,且服用剂量小 ;(3)能根据临床需要制成缓释、控释制剂 ;(4)释药稳定 ;(5 )生物利用度高 ;(6 )局部刺激性小。微丸以其独特的优势正成为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方向[1] 。微丸分为速释微丸、缓释微丸和控释微丸。速释微丸在体内可快速崩解和溶出 ,如速释硝苯地平微丸[2 ] 。目前研究的热点是缓释微丸 ,它以长效为目的。根据不同的治疗需要 ,还可制成不同释药速率的控释微丸 ,如异丁斯特控释微丸[3 ] 。微丸可压制成片 ,也可灌装于胶…  相似文献   

8.
以微丸为代表的多单元剂量分散型给药制剂,具有释药持续稳定,局部刺激性小,生物利用度高等独特优势,成为研究的热点。微丸的直径〈2.5mm,吸收了丸剂、散剂、颗粒剂的特点而创制。根据不同需要它可分为速释微丸、缓释微丸、控释微丸、靶向微丸和制药辅料的空白丸芯等。因此,研究其制备技术与物料形式的适应性是制备合格微丸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微丸.方法:采用双层膜时控崩解原理制备脉冲控释微丸,使用水溶胀性材料为内包衣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包衣控释层.以释药时滞及时滞后的累积释药量为指标,溶胀层包衣液中SDS的浓度、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为因素,采用L9 (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药物通过控释层衣膜破裂而释放,内包衣层中SDS的加入量、溶胀层和控释层厚度对脉冲控释微丸的释药时滞和释药速率均具有显著性影响.按优选工艺制备的3批样品,溶胀层包衣液中SDS的浓度为0.05 mol/L、溶胀层包衣增重为16%、控释层包衣增重为18%,体外试验表明,平均所制备的脉冲控释微丸时滞为4.5 h,之后1.5 h累积释药均大于80%,达到了脉冲控释的要求.结论:制备的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微丸,其药物的体外释放能够达到脉冲控释效果,本试验对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卡托普利脉冲微丸及氢氯噻嗪缓释微丸,考察制剂体外释放度影响因素;方法依据时控爆破系统原理,利用底喷式流化床包衣设备,通过调节脉冲微丸溶胀层增重、控释层增重、致孔剂用量及缓释微丸包衣膜增重及熟化处理时间等因素,考查微丸释放度影响因素。结果脉冲微丸以L-HPC为溶胀层,Surelease为控释层,分别增重为16.20%和22.84%;以HPMCE3为致孔剂,用量为水分散体固含物量的5.52%,体外释放时滞约为5h;缓释微丸以Eudragit NE30D为包衣材料,缓释层增重为10%,致孔剂乳糖用量为1.5%(聚合物的1.5%);后处理时间为12h;两主药体外释放过程均接近一级。结论该方法制备的复方脉冲缓释微丸符合脉冲释放制剂要求,外观光滑圆整,衣膜致密,工艺操作简便、可控。  相似文献   

11.
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制药工业整体发展的助推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片剂具有工艺简单、服用方便、剂量准确以及稳定性好等优点,因而一直是临床最常用的剂型。与传统的湿法制粒工艺相比,直接压片工艺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新型片剂制造方法,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该工艺在体现出简单经济的同时有自身的技术特征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如粉末的流动性、可压性、稀释潜力、含量均一及润滑敏感性等。目前片剂生产正向直接压片和高速生产转变,要求辅料工业不断推出新型辅料。预混复合型辅料由于能满足现代制药工业的需求,将是今后辅料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随着直接压片工艺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包括药物研发、辅料供应以及设备创新等在内的制药工业将会得到整体水平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包衣微丸的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Aquacoat和Surelease为包衣材料,流化床包衣制备盐酸苯丙醇胺缓释微丸,研究微丸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药特性和微丸释药机制。结果表明,Surelease包衣微丸的体外释放度不受介质PH影响,而未热处理的Aquacoat包衣微丸可能出现PH依赖性药现象,通过包衣后热处理或增塑剂的选择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包衣微丸体外释药机制为:渗透压驱动作用下药物通过衣膜的扩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脉冲控释微丸胶囊。方法:采用丙烯酸树脂域号和微晶纤维素( MCC)为骨架材料制备盐酸地尔硫卓缓释微丸;采用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Low Substituted Hydroxypropylcellulose L-HPC)为内层溶胀材料,选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 Surelease)为外层控释材料制备脉冲微丸。将两种微丸混合后制成缓释脉冲微丸胶囊,同时考察体外溶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体外释放试验证明,缓释微丸体外12h可持续释12h,脉冲微丸体外可达到时滞为4h,滞后1.5 h,累积释药80%以上的脉冲释药效果。两种微丸按比例混合后,其释药机制符合一级释药模型,达到良好的混合释放效果。结论:该制剂具有良好的缓释与脉冲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制备姜黄素pH依赖-时控型结肠靶向小丸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离心造粒包衣技术,以粉末层积法制备载姜黄素素丸,再分别包衣EC(时控内层)及Eudragit FS30D(pH依赖外层),得到姜黄素pH依赖-时控型结肠靶向小丸,并优化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时控层包衣液由3.0%EC、0.6%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5%滑石粉乙醇溶液组成,包衣增重2.0%;pH依赖层包衣液由Eudragit FS30D、40%滑石粉和3.0%柠檬酸三乙酯组成,包衣增重4.0%。此小丸在人工胃液2、3 h后累积释放百分率<15%,在人工结肠液5 h后累积释放百分率>85%,有显著的结肠定位及释药特性。结论以EC作为时控内层,Eudragit FS30D作为pH依赖外层,可制备姜黄素结肠靶向释药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兰索拉唑含药微丸,用流化床包衣法分别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和肠溶脉冲微丸,然后将两种微丸按固定比例填充至空心胶囊内。用体外释放度法观察肠溶微丸累计释放量。结果优化处方:载药丸心中碳酸镁用量15%,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用量20%;肠溶微丸中隔离衣层增重9%~10%,肠溶衣层增重>41%;肠溶脉冲微丸溶胀层包衣增重50%~60%,控释层包衣增重50%,肠溶衣层增重>41%,后干燥时间为4h。结论以肠溶微丸技术制备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美沙芬缓释微丸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开发美沙芬新剂型 .[方法 ]利用正交设计法 ,以释放度实验为根据 ,筛选出最佳处方 ,制备美沙芬缓释微丸 .[结果 ]制备的美沙芬缓释微丸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 .[结论 ]乙基纤维素 10 0mg ,羟内基甲基纤维素 10 0mg ,蜂蜡 2 0mg ,聚乙烯咯烷酮 5mg为制备美沙芬缓释微丸的最佳处方 ,利用该处方制得的缓释微丸在体外释放时间为 11h .  相似文献   

17.
液体制剂是目前儿童临床上常用的口服给药剂型.本文从临时配制口服液体制剂、口服液体缓控释制剂、纳米混悬剂、纳米乳剂、自纳米乳剂和以牛奶为载体的液体制剂方面对儿童口服给药液体剂型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高效的掩味/矫味技术、安全辅料的使用、高要求的技术标准及验证策略、建立良好的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有助于开发更加安全有效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制备扎托布洛芬(ZP)缓释胶囊,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混悬液上药法(流化床底喷装置)制备ZP微丸,并进行ZP微丸质量评价及粉体学性质研究.用乙基纤维素(EC)和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包衣材料,流化床进行包衣制备ZP缓释微丸,对缓释微丸体外释放进行评价并考察不同热处理时间以及人工胃液对缓释微丸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 制备得到的ZP微丸质量良好,不同热处理时间对于ZP缓释微丸的释药特性影响不大,所以在制备过程中可以不进行热处理,干燥即可.人工胃液会显著地降低ZP缓释微丸的释药速率,所以将其置于肠溶胶囊中.ZP缓释微丸批间及批内重复性较好,在pH6.8磷酸缓冲液中12 h释放符合一级释药模型动力学过程.结论 制备得到的扎托布洛芬缓释胶囊缓释效果好,达到了释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