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国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医疗制度日趋健全,不过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医院内科护理沟通是医院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而消化内科护理的质量与内科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状况有密切的联系,也影响着医院的治疗质量与形象。本文首先详细地介绍了消化内科护理沟通存在的问题,即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恶劣、医患费用纠纷、医护人员综合能力有待完善等,并根据这些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消化内科护理沟通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尽可能让每位患者做到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2011年1月-2014年6月对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708例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汇总患者对该院医疗服务的意见,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用电话访谈方式,调查840位患者及患者家属,调查涵盖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医患沟通、工作效率、后勤保障等方面内容。结果调查成功对象708人,占调查对象84.3%。对保健院满意度从2011年的86.1%上升至2014年6月的97.2%,满意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调查对象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后勤保障(占32.8%)和服务态度及医患沟通(占23.4%)方面。结论通过开展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针对出现的问题,加强院内后勤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金丽芬 《现代保健》2008,(35):127-128
随着患者和家属对医疗知识的了解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的宣传、舆论等,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渐增多。据报道,80%~90%的医疗纠纷缘于医患沟通不到位。而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良好的沟通技巧与语言艺术,不仅可促进患者的心理、生理健康,而且还能加强临床防治效果,减少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笔者就多年的实践、观察提出目前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期望能提高医患沟通技巧,掌握美好的语言艺术鼓舞患者与病魔作斗争,获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树立良好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改进,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做到真正的以患者为中心。文章从价值导向医疗角度出发,发现影响住院医疗服务质量的4个重要方面,即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医患沟通以及服务及时性,并通过实证研究筛选出14个核心评价指标,对以价值导向型医疗为前提,进而提高我国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患者对医疗非技术质量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依据JCI标准设计调查问卷,对某院2010年3月~2011年2月的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医技人员、后勤人员服务态度较差;护士满意度明显低于医生满意度;送餐膳食服务、环境安全与卫生满意度较低,亟需改进。结论医院应注重医疗非技术质量服务的改进,可从改善后勤及医技人员服务态度、督促医护人员尊重病人权利、及时提供医疗费用清单服务、建立健全后勤服务评价制度及标准等入手。  相似文献   

6.
熟人医患产生的具体原因可归结为患者期望维护自身健康、渴盼得到重视和尊重、希冀费用开支合理、减少就医时间成本等四个方面,存在妨碍医疗公平、浪费优质医疗资源、助长医患信任危机、滋生不规范医疗行为、治疗效果不好容易产生纠纷等弊端,医务人员应在服务态度上凸显对熟人患者的尊重和重视、在诊疗过程中切实保障熟人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在医患沟通上努力减轻患者的熟人医患观念等方面进行恰当沟通与处理。  相似文献   

7.
曾桂琼 《现代医院》2007,7(5):98-99
目的制订出防范口腔医院门诊医患纠纷的措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方法对我院2006年发生的92例医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发生医患纠纷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及收费方面。结论采取医务人员端正服务态度、处处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严格遵守医疗护理规范、加强告知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的医患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对非技术质量的满意度,探讨影响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的非技术质量因素。方法对门诊患者进行非技术质量方面的满意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方差分析、q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门诊患者对非技术质量五个维度的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医患沟通与患者权益、服务态度、后勤管理、医德医风、等候时间;影响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的主要非技术质量因素依次为医师问诊态度、诊疗解释、用药指导、候诊时间、环境卫生程度。结论医院应强化医患沟通,改善服务态度;缩短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加强后勤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口腔门诊医患关系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对近几年来发生在口腔门诊的15例医疗投诉案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服务态度、医疗质量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实施改进措施后患者满意度有较大的提高。结论医务人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素质是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医疗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引起儿童患者家长满意度低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儿童患者家长满意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于2011年1~12月份采用住院问卷调查、出院患者电话回访方式对儿童患者家长满意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儿童患者家长满意度低,笔者对提出的意见或建议的主要分类有:服务态度(73.8%)、医疗技术(38.4%)、医疗费用(4.1%)、医患沟通(61.9%)、病区管理(21.8%)。结论加强医患沟通,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严把医疗质量关是提高儿童患者家长满意度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医方视角探解医患关系困境。方法2013年10月-2013年11月,从本市几所主要医院中随机选择600例住院患者及医务人员进行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法,对医患关系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医务人员中有34.3%认为医患关系紧张,患者中有8.6%认为医患关系紧张。患方对医方不满的原因主要有沟通交流障碍和态度问题以及医疗质量问题等方面。结论面对医患关系的困境,医方需要积极的采取患者-医生-医院三位一体的应对策略,不断提高整体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努力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论述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科室分布情况、纠纷的表现形式,从而为医院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统计描述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02月发生的142例医疗纠纷投诉事件材料。结果 纠纷投诉科室主要分布在手术科室,外科占30.28%,骨科10.56%,妇产科9.15%。纠纷发生因素主要是医患沟通23.94%,医疗技术19.01%,服务态度17.61%。纠纷处理主要院内协商调解,理赔协商占17.61%,通过沟通不理赔的占76.76%,司法诉讼相对较少,网络及媒体报道25例和医闹20例相对较多。结论 医院在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发生时,要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学习法律知识、规范服务行为,公平处理纠纷。  相似文献   

13.
环节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点,也是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关键所在。本文通过阐述门诊服务、医疗文书、围手术期管理和医患沟通等质量管理经验,说明加强重点环节质量管理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张倩  苗志敏  袭燕  张云  付倩 《卫生软科学》2012,26(6):538-541
[目的]了解与评价脑卒中住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水平,找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质量改进的对策。[方法]对青岛市某三级医院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住院患者对维护患者安全、医疗技术、医患交流、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度高,与总体满意度相关系数高,是医院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质量项目。医疗费用与总体满意度相关系数高,但满意度低,是竞争弱势待改进的服务项目。维护患者权利、服务态度、服务环境、服务流程等对患者总体满意相关性不是很高,满意度较高。[结论]医院应继续保持患者安全及竞争优势的服务项目,改进的焦点应该是竞争弱势的服务项目,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改进其他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诊疗过程中应把医患沟通作为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精细化管理制定医患沟通具体流程,加强对医师业务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养,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及法律意识,提高医患沟通的有效率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水平。该文就该院肿瘤科在提高医患沟通的有效率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及过程中的体会做一报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广东省某三甲医院患者就医体验,为改善医院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文改良版HCAHPS患者就医体验调查表,于2020年7月3日-8月1日对广东省某三甲医院242名预出院患者进行调查,将结果与美国医院患者就医体验进行比较。结果66.94%的患者就医体验感较好(9分~10分),42.98%的患者表示十分愿意向他人推荐该院。出院指导、医患沟通、护患沟通正性回答率较高,均超过70%;过渡护理正性回答率最低(22.31%)。但患者就医体验整体水平与美国医院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结论该院患者医疗服务体验感水平整体较高,但仍需针对患者反馈结果,改进医护患沟通、出院指导、疼痛管理、用药沟通、医院环境、需求应答、过渡护理等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病人及家属对于医患关系认知差异的成因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患双方在对医患关系认知情况、医患纠纷原因认知情况、就医不满解决途径、医患关系责任主体等方面存在认知差异。结论国家加大医疗投入,完善卫生体制,医院提高医生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等,有利于缩小医患双方对于医患关系的认知差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卫生工作范围、机构建设、服务对象、医务人员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水平、人员编制等特点,阐述了高校医院医患矛盾的特殊性和构成因素。根据高校医院特点及引起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如转变服务理念,加强医疗管理;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注重医患沟通,妥善处理纠纷,防范矛盾激化等,全方位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卫生工作范围、机构建设、服务对象、医务人员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水平、人员编制等特点,阐述了高校医院医患矛盾的特殊性和构成因素。根据高校医院特点及引起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如转变服务理念,加强医疗管理;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注重医患沟通,妥善处理纠纷,防范矛盾激化等,全方位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