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惊厥59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急救方法,减少新生儿惊厥及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间收治的59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探讨其常见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痊愈出院44例,好转后出院8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仍是导致新生儿惊厥最主要的病因,感染是新生儿期惊厥的第二大原因。治疗重点在于止痉,药物首选苯巴比妥,根本在于病因治疗。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低血糖和低血钙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苯巴比妥仍是首选的抗惊厥药物。  相似文献   

2.
<正>惊厥是神经元过度去极化及同步异常放电引起的运动、行为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新生儿期的惊厥发作是由于神经递质发育的特殊性及不成熟的脑组织对损伤的易感性所致,很多原因都会使新生儿期的惊厥表现为反复、持久发作的特点。而现有的抗惊厥药物对这类惊厥的治疗又常缺乏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BICE临床资料,观察病情,行血液常规、生化、大便常规及脑影像学(CT/MRI)和视频脑电图等相关检查,按照BICE的诊断标准,除外热性惊厥及癫。予抗惊厥药物对症治疗,随访2 a。结果 26例均有BICE典型的临床特征,高发时间为当年11月份-次年3月份。胃肠炎以轮状病毒多见,主要症状为轻度腹泻或(和)呕吐伴无热惊厥。发作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或局限发作泛化为全面性发作。脑CT/MRI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随访0.5 a有3例复发,复发次数≤3次,经治疗惊厥症状全部消失。23例2 a内无复发,发作前后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对于年龄6个月~3岁患儿,有轻度腹泻、呕吐伴无热惊厥,无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及血糖异常,无脑电图异常及脑脊液改变者可考虑BICE,尽早确诊,不必要长期复杂的检查及抗癫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在婴幼儿急性腹泻伴惊厥疾病谱中的地位及意义。方法对2009-2011年收治的急性腹泻并有惊厥症状患儿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4例急性腹泻伴惊厥的病例中,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58例、热性惊厥49例、癫癎43例、病毒性脑炎19例、低钠性脑病6例、高钠性脑病5例、中毒性脑病2例、低钙惊厥2例。BICE患儿年龄为(17.47±7.90)个月,全身症状轻,脱水轻或无,惊厥多呈全面性强直或强直阵挛发作,发作持续时间短,多发生在病程前2 d;轮状病毒阳性率为65.52%;血常规、生化、脑脊液、CT/MRI、脑电图等无明显异常。BICE患儿入院后予补液治疗,在首次惊厥后给予肌注苯巴比妥,住院过程惊厥再发者立即静脉注射地西泮,均住院2~5 d治愈出院。结论 BICE为婴幼儿急性腹泻伴惊厥中的常见疾病,临床应以对症治疗为主,应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过度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高热惊厥20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FC)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减少癫和智力低下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2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特征、与发热的关系、惊厥类型、基础疾病、治疗、惊厥发作次数及复发、家族史。结果202例中首次发作年龄6个月~5岁占90.1%,其中1~3岁占61.9%;79.2%首次发作体温≥38.5℃;多为阵挛性惊厥,96.5%惊厥持续<15 min。其基础疾病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大多预后良好,仅有少数转为癫。结论FC多发生于6个月~5岁患儿,预后多良好,其防治在于控制惊厥,积极降温,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国内、外抗惊厥药治疗新生儿围生期窒息文献的研究结果,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抗惊厥药治疗新生儿围生期窒息临床疗效,探讨抗惊厥药治疗新生儿围生期窒息的可能性.方法 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Ovid、Springer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获得抗惊厥药治疗新生儿围生期窒息的相关文献,使用国际Cochrane中心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以病死率、严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发生率、新生儿期惊厥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估.采用RevMan 4.2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5篇RCT文献,其中文献质量评价1篇为B级,4篇为C级.治疗组4篇文献予苯巴比妥治疗,1篇文献予硫喷妥钠治疗;对照组均予常规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抗惊厥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3,95%CI:0.59~2.17);严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1,95%CI:0.30~1.22);死亡和严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合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5,95%CI:0.30~1.41);新生儿期惊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6,95%CI:0.45~1.31).结论 目前,不建议对存在围生期窒息的足月新生儿给予抗惊厥药作为临床常规治疗.远期疗效仍需多中心和大样本RCT研究来检验抗惊厥药治疗新生儿围生期窒息对降低病死率或严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发生率的效用.  相似文献   

7.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研究(英文)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认识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做到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对年龄在3~36个月的轻度胃肠炎伴惊厥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出院后18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12例诊断为BICE,发病年龄(16.0±6.5)个月,6例(50%)冬季发病,9例(75%)3d内发生惊厥,为全身性或部分性发作,7例(58%)有早期频繁发作,一次病程中惊厥平均发作2.1次。发作间期EEG、脑影像学、血生化及脑脊液检查正常。惊厥停止后未行抗痫治疗,3例(25%)复发,复发≤2次,病程最长为8个月。所有病例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本组BICE具有以下特点:1~2岁高发,冬季多发,无家族史;无热惊厥多出现于病程的早期,全身性或部分性发作,早期频繁发作多见;血电解质、血生化、脑脊液、脑影像学和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部分病例可复发,病程少于1年,预后好。惊厥停止后不推荐应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G)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4例BICG住院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出院后随访.结果 24例患儿中,男8例,女16例.平均年龄16.8个月,发病年龄8~22个月.冬季多见.患儿既往精神运动发育正常,无癫(癎)家族史.临床腹泻症状不严重,惊厥表现形式均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多发生在病程的3d内.10例(41.7%)患儿有2次或多次惊厥发作,平均1.7次.实验室检查:血生化检查均正常,16例行脑脊液检查均正常.发作间期EEG均正常.20例接受头颅CT或MRI检查,除1例有透明隔囊肿,其余均无异常.急性期后均未给予长期抗癫(癎)治疗,随访8~46个月,只有1例患儿(4.2%)再患轻度胃肠炎时再发惊厥.所有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 BICG预后良好,不需要长期抗癫(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CwG)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对2003年9月~2005年12月本科确诊为CwG13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惊厥发生情况、脑电图、头颅CT及其他实验检查、治疗措施和预后)及出院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CwG患儿中男8例,女5例;发病年龄8~38个月。惊厥发生在胃肠炎后3d内10例。表现为全面性发作11例,多次惊厥5例。粪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6例。血生化、头颅CT及发作间期脑电图检查正常。惊厥7例予地西泮治疗,6例未发,有效率86%。13例均未长期接受抗癫药物治疗。随访13例,2例复发,随访期间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CwG为一良性经过,预后好,无需长期使用抗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曾有报道利多卡因(简称Lid)治疗对苯巴比妥及安定反差的重症新生儿惊厥可能有效。现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不同胎龄的新生儿治疗期间Lid血浓度、其主要代谢产物和抗惊厥效果之间的关系。同时评价在监测治疗中检测Lid的血浓度是否有意义。病人和方法24例新生儿静脉注射Lid抗惊厥过程中,Lid及其代谢产物—乙酯酰替二甲苯胺甘氨酸(MEGX)和酰替二甲苯胺甘氨酸(GX)的血浓度,这些新生儿应用Lid前均已接受苯巴比妥或安定治疗。惊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