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CD40-CD40L系统在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过程中的表达以及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5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10组:正常对照1~5组(C1~5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5组(AS1~5组).C1~5组分别予兔标准饲料喂养至8周、10周、12周、14周、16周取腹主动脉标本;AS1~5组均在高脂饲养1周后予腹主动脉球囊导管损伤术造模,并分别持续高脂饮食至8周、10周、12周、14周、16周取标本.各组均于实验前及取标本前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各组腹主动脉标本通过免疫及特殊染色定位、光镜下摄片并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斑块内CD40、CD40L、MMP-1阳性染色的面积占血管内膜面积百分比值及胶原/脂质含量比值,分析CD40-CD40L系统的表达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AS1~5组均形成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C1~5组对应比较,AS1~5各组血清CRP均显著增高(P<0.01),斑块内CD40、CD40L、MMP-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CD40、CD40L表达与CRP、MMP-1表达呈正相关,与胶原/脂质含量比值负相关.结论:斑块中CD40-CD40L系统表达随着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而逐渐增高,其高表达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斑固斑片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崩解的机制。方法:取28-42日龄雄性SD大鼠,进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将培养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消斑固斑片低剂量组、消斑固斑片中剂量组、消斑固斑片高剂量组。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表达(ICAM-1)。另高脂饲料加液氮法复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治疗组(10只),治疗组给予消斑固斑片(1.2 g/kg.d),连续灌胃15天,每天2次,两组均予高脂饮食,服药结束时。于处死动物前24 h、48 h给予中国斑点蛙蛇毒及组胺进行药物触发,以促使斑块发生实验性破裂。采用光镜观察斑块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变化;采用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磷钨酸-镁沉淀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消斑固斑片有降低实验兔血中TC、TG、LDL-C,升高HDL-C的作用。同时可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ICAM-1水平及蛋白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消斑固斑片可通过降脂消斑稳定和修复易损斑块,延缓易损斑块的破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及其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MMP9、MMP12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根据OCT检测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应用OCT检测斑块的纤维帽厚度、脂质池角度、巨噬细胞浸润、斑块裂隙、斑块内新生血管等特征.搜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MMP7、MMP9、MMP12水平.结果 (1)稳定斑块组纤维帽厚度大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不稳定斑块组脂质池角度、巨噬细胞浸润、内膜侵蚀、斑块出现裂隙均多于稳定斑块组(P<0.05);(2)不稳定斑块组患者MMP7、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斑块组(P<0.05);(3)斑块纤维帽厚度与血清MMP9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336,P<0.05);巨噬细胞浸润组MMP7、MMP9水平大于无巨噬细胞浸润组(P<0.05);血管内膜有侵蚀组MMP9水平大于无内膜侵蚀组(P<0.01).结论 OCT检测能够发现不稳定斑块,而血清MMP7、MMP9水平在不稳定斑块病变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预测不稳定斑块、指导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当归补血汤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当归补血汤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降低血脂、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同时用一次性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复制兔AS模型;以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血清MDA,以羟胺比色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同时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当归补血汤可明显地降低实验动物TC、LDL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SOD活性,并可使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厚度明显小于模型组.结论当归补血汤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冠心病(CHD)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依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108例受检者分为CAG阳性组80例(冠心病组,根据受累血管数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和CAG阴性组28例(对照组)用Gensini方法计算冠状动脉造影积分;应用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测患者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斑块情况,观察患者CIMT、颈动脉有无斑块、斑块面积及斑块评分;测定比较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mAlb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mAlb水平与Gensini积分、CIMT及斑块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且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P<0.05).结论 mAlb水平异常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展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养心通脉片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养心通脉片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 参照"高脂饮食喂养法"造模,设养心通脉片组、辛伐他汀片组、模型组和健康对照组共4组,分别采用养心通脉片、辛伐他汀片稀释液及蒸馏水灌胃.30 d后,取各组兔主动脉,检测血管内膜斑块面积和血管光密度,并观察动脉内膜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养心通脉片组血管壁厚度和斑块面积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管光密度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养心通脉片能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保护与修复内皮细胞功能,同时也有稳定斑块不致脱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复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ApoE的表达.方法:30只家兔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AS模型组2组,以高胆固醇饲养家兔合并免疫损伤复制实验性AS模型,肉眼观察主动脉病变并行苏丹Ⅳ染色,然后将正常组和实验性AS模型组的主动脉组织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HE染色、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α-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ApoE探针原位杂交.结果:高胆固醇喂饲家兔合并免疫损伤复制出明显的AS病变,模型组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高于正常组.HE染色可见内皮多处破损,内膜明显增厚,有数层泡沫细胞.SMC-α-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AS斑块中部分泡沫细胞呈SMC-α-actin阳性.原位杂交结果显示AS斑块的所有泡沫细胞中均可检测到ApoE mRNA表达,而正常组未见阳性颗粒.结论:ApoE可在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巨噬细胞源性和平滑肌细胞源性的泡沫细胞中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核因子-κB与巨噬细胞浸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冠状动脉进行性狭窄的关系.[方法]从39例尸检标本中获得39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粥样硬化的标本.应用弹力纤维染色及电脑软件分析系统,测量其狭窄程度,并根据其狭窄程度将其分为3组(A组:<50%;B组:50%~75%;C组:>75%).B组与C组中又根据粥样斑块占内膜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以20%和30%为界,分为两个亚组,即B1(<20%)、B2(≥20%)和C1(<30%)、C2(≥30%).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来检测巨噬细胞(CD6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核因子-κB在冠状动脉斑块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B组与C组的中膜巨噬细胞浸润的个数(6.38±7.68,6.09±4.95)明显高于A组(0.78±0.67),P<0.05.B2和C2的斑块面积占内膜面积的百分比(42.94±6.54,67.20±15.63)和巨噬细胞数(189.17±78.92,195±71.93)明显高于B1(16.74±3.18,5.20±27.52)和C1(16.84±4.89,110±13.60),P<0.05.②MCP-1和NF-κB的阳性表达出现在粥样斑块处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尤以在泡沫细胞处更加明显;而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2,P<0.001).[结论]动脉局部核因子-κB和MCP-1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并调节局部炎症反应及巨噬细胞的浸润,而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管腔进行性狭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血脂康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及降脂疗效.方法 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的12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分为A、B组,各64例.A组每天口服血脂康胶囊0.6g,B组服1.2g,共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两组均能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均P< 0.05),而B组较A组消退更为明显(P<0.05).两组TC、TG、LDL-C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HDL-C水平均升高(P<0.05),而B组较A组更明显(均P<0.05).CRP下降程度与IMT下降成正相关(r=0.85,P<0.05).结论 血脂康不仅有降脂作用,还可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聚肌苷酸在兔动物模型中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以及对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1(LOX-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对照组n=6)、球囊拉伤后高脂饲料喂养组(高脂组n=6)、球囊拉伤后高脂饲料+氟伐他汀喂养组(他汀组n=6)、球囊拉伤后高脂饲料喂养+多聚肌苷酸(polyⅠ)肌注组(polyⅠ组n=6)和球囊拉伤后高脂饲料+氟伐他汀喂养+polyⅠ肌注组(联合组n=6)。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兔均在3%质量浓度的戊巴比妥钠全麻下经股动脉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损伤动脉内膜,术后开始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AS模型。各组动物均喂养12周,喂养同时每天分别给予polyⅠ[1%的质量浓度1 mL/(kg.d)]肌肉注射和氟伐他汀[10 mg/(kg.d)]喂养干预。12周后处死动物取其腹主动脉观察病理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LOX-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测定LOX-1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兔腹主动脉组织病理学变化:①对照组动脉血管内膜内皮细胞完整,无明显脂质沉淀;②高脂组动脉血管内膜内皮细胞脱落,可见粥样斑块形成,纤维帽下含大量无定形的坏死崩解产物,其内含大量胆固醇结晶、泡沫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③他汀组AS程度较高脂组明显减轻,内皮细胞部分脱落,内膜下散在不规则隆起的斑块,可见数量不等的泡沫细胞;④PolyⅠ组较高脂组AS程度亦减轻,血管内膜内皮细胞部分脱落,血管可见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并存,斑块表面有纤维组织覆盖,内膜纤维帽下含大量泡沫细胞,并伴炎细胞浸润;⑤联合组病变较高脂组减轻最明显,内膜稍增厚,可见少量泡沫细胞,内弹力板完整,中膜平滑肌排列整齐。对照组兔腹主动脉血管组织中有少量的LOX-1蛋白及mRNA的表达;高脂组较其他组表达最为明显,他汀组以及联合组LOX-1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高脂组均明显减少(P均<0.01),PolyⅠ组LOX-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高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lyⅠ可能具有一定的抗AS发生发展的作用,但PolyⅠ抑制LOX-1蛋白和mRNA表达的作用不显著。氟伐他汀抗AS的同时可明显地抑制血管AS斑块中LOX-1蛋白及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