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脑出血患者检测血浆ET-1、CGRP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缩血管肽 1(ET -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对 3 1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进行血浆ET -1和CGRP含量测定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ET -1和CG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恢复期血浆ET-1含量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1)。而CGRP在恢复期则降至正常 (P >0 .0 5 )。结论 血浆ET -1、CGRP含量测定对脑损伤程度的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脑梗塞患者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脑梗塞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 ) ,对 3 2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肘静脉血 ET和CGRP含量进行测定 ,并与 3 2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浆 ET含量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恢复期较急性期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并且中重型患者 ET含量高于轻型。而 CGRP在脑梗塞急性期含量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恢复期 CGRP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中重型患者 CGRP血浆含量明显低于轻型。结论 :ET和 CGRP参与脑梗塞的发病过程 ;测定 ET和 CGRP含量对急性脑梗塞的病情判断和临床分期有指导意义 ;维持 ET和 CGRP之间的平衡可能为脑梗塞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急性期与恢复期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急性期与恢复期测定血浆ET含量,并用35例健康对照人员作比较。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血浆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尼膜酮治疗后有所下降;恢复期降为正常。结论血浆ET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显著升高,并与脑损伤程度有关,提示神经肽参与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神经肽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36例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显示在脑梗塞急期,患者血浆ET、CGR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病程21~28d时血浆ET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GRP已明显下降;ET、CGRP重型组均高于轻、中型组。脑梗塞伴高血压患者血浆ET高于不伴高血压者,CGRP低于不伴高血压者,提示神经肽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缺血中风急性期CGRP,ET动态变化及其与证候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缺血中风急性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内皮素(ET)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证候要素相关性。方法以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对60例缺血中风急性期患者各时点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CGRP,ET的含量,同时采集中医临床四诊信息并确定其证候要素。结果各时点患者血浆ET的动态水平都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呈逐步下降趋势;第3、7患者血浆CGRP的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第14天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呈逐步上升趋势。第7、14天血瘀证患者CGRP含量低于其他证型组,而第3、7天ET含量高于其他证型组,并符合血浆CGRP,ET的动态变化。结论CGRP和ET参与缺血中风的急性过程,与血瘀证密切相关;CGRP和ET含量测定可能对缺血中风血瘀证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定脑梗塞急性期血浆中内皮素(ET)、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变化,并与恢复期及正常人作对照,明确ET在脑梗塞病理损害中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中ET水平,用改良的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LPO水平.结果:脑梗塞急性期ET、LPO均较恢复期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对脑梗塞急性期ET、LPO直线相关分析显示ET与LPO呈正相关(r=0.50,P<0.01).结论:ET致脑缺血性损害加重可能与自由基产生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多种神经肽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内皮素(ET)、神经降压素(NT)、及心房利钠肽(ANP)在脑血管病急性期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10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神经肽水平,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ET、NPY、A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T、CGRP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ET、NPY、NT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CGRP、AN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神经肽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过程,其改变可作为早期判断急性脑血管病严重程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彭旭  吴曙粤  刘海涛 《广西医学》2009,31(3):346-34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脑梗死的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动态变化的特征。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不同时期的脑梗死患者血浆ET及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ET:同一组患者急性期脑梗死ET升高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ET逐渐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RP:急性期脑梗死CGR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有所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CGRP参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人院24h内(急性期组)和治疗 2周后(恢复期组)的血清 hs-CRP水平,以50例健康体检人员 hs-CRP含量作对照,观察不同大小梗死灶和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脑梗死患者血清 hs-CRP水平变化.结果 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的血清 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急性期组血清 hs-CRP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组(P<0.01);大面积梗死患者 hs-CRP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患者(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hsCRP水平越高(P<0.01).结论 血清 hs-CRP水平反映了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监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变化有助于判断病灶大小、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缺血中风急性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内皮素(ET)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证候要素相关性。方法 以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对60例缺血中风急性期患者各时点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CGRP、ET的含量,同时采集中医临床四诊信息并确定其证候要素。结果 各时点患者血浆ET的动态水平都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呈逐步下降趋势;第1、2时点患者血浆CGRP的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第3时点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呈逐步上升趋势。各时点血瘀证患者CGRP含量高于其他证型组,而ET含量低于其他证型组,并符合血浆CGRP、ET的动态变化。结论 CGRP和ET参与缺血中风的急性过程,与血瘀证密切相关;CGRP和ET含量测定可能对缺血中风血瘀证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单纯高血压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对 5 9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 5 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 ,测定空腹和餐后血糖、血浆ET ,CGRP ,并测定血脂、尿微量白蛋白 ,查眼底和体重指数。结果 两组ET值均升高 ,餐后较空腹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CGRP餐后与空腹差异显著 (P <0 .0 5 ) ,单纯高血压组无差异 ,两组空腹有差异 (P <0 .0 5 ) ,餐后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ET值升高 ;CGRP值降低 ,与血糖、甘油三脂有关 ;提示治疗糖尿病时降低ET可减轻、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内皮素和降钙基因相关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液、脑脊液中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及与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检测32例不同时期、不同病因、不同病情SAH患者血液、CSF中ET、CGRP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SAH后血浆、CSF中ET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GR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T升高和CGRP降低与病情程度、病后时间有关,与引起SAH的原因无关。结论:ET和CGRP的变化与SAH后脑血管痉挛有关,可作为SAH后血管痉挛(CVS)的一种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浆中血脂、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4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用药组(即常规组,应用溶栓剂、抗凝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盐、ACE-Ⅰ类等)24例,常规用药加用阿托伐他汀组(即联用组)2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24例.用Greiss法测定NO,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中CGRP和ET的水平.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血脂(TC,TG,LDL-C,HDL-C)水平.结果:AMI患者早期血浆中NO和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E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AMI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且以联用组改善更为显著;联用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结论:常规用药加用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AMI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AMI患者早期血浆中NO、CGRP和ET的代谢失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吴湘  刘磊  郝悦  赵保民 《海南医学》2008,19(3):126-128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实验性脾虚大鼠胃黏膜血流量及血浆中ET和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检测胃黏膜血流量。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浆中ET和CGRP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性脾虚大鼠胃黏膜血流量减少(P<0.01),血浆中ET含量升高(P<0.05)和CGRP的水平减低(P<0.01);针刺"足三里"穴对实验性脾虚大鼠胃黏膜血流量明显升高(P<0.01),血浆中ET含量降低(P<0.05)和CGRP的含量增加(P<0.01)。结论针刺实验性脾虚大鼠"足三里"穴可导致胃黏膜血流量升高并且伴随着血浆ET和CGRP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联用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联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抽血检测NO、CGRP及ET水平,并与同期纳入的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组患者血浆NO和CGRP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E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NO、CGRP和ET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联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抑制ET的分泌,升高NO和CGRP,可用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不同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患者血浆内皮素 (ET 1)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 ,以探讨早期治疗对策。方法 :采用RIA法检测。结果 :脑梗死、脑动脉硬化、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ET 1升高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组患者中的CG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T 1升高和CGRP的降低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损伤程度有关 ,说明ET 1和CGRP参与脑缺血形成机制。可将此改变作为早期判断ICVD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血液、脑脊液中内皮素 (ET )、降钙基因相关肽 (CGRP )含量变化及与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 32例不同时期、不同病因、不同病情SAH患者血液、CSF中ET、CGRP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SAH后血浆、CSF中ET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CGR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ET升高和CGRP降低与病情程度、病后时间有关 ,与引起SAH的原因无关。结论 :ET和CGRP的变化与SAH后脑血管痉挛有关 ,可作为SAH后血管痉挛 (CVS)的一种观察指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和冠心病(CHD)患者血中CNP、NO、CGRP和ET的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EH患者42例,CHD患者33例为实验组,正常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中CNP、CGRP、ET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结果EH和CHD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CNP、ET含量明显增高(P<0.01,0.05),NO、CGRP则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的血CNP与CGRP具有显著正相关(EH组r=0.569,P<0.01;CHD组r=0.425,P<0.05)。结论检测EH和CHD血中CNP、NO、CGRP、ET含量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