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申克孢子丝菌基因差异、致病力与孢子丝菌病不同临床型别的关系。方法 ①收集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申克孢子丝菌分离株并提取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扩增。②BALB/c小鼠接种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分离株菌悬液,观察实验动物发病及病变情况。③发病小鼠皮肤及内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接种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分离株菌悬液后小鼠病变内申克孢子丝菌孢子数量及分布。结果 ①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申克孢子丝菌分离株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电泳带型差异较明显:播散型分离株可见1800bp、850bp、500bp、180bp,皮肤淋巴管型分离株见1400bp、800bp、700bp、500bp,皮肤固定型分离株见2500bp、1400bp、1000bp、700bp。②注射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分离株菌悬液的BALB/c小鼠比注射皮肤淋巴管型分离株小鼠发病早、病变部位广且死亡率高;注射皮肤淋巴管型分离株的小鼠较注射固定型孢子丝菌病分离株小鼠皮损出现早、病变范围广且严重。③实验BALB/c小鼠病变皮肤及内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注射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分离株的小鼠病变内孢子数量明显多于注射皮肤淋巴管型分离株小鼠病变内孢子数量,而后者较注射固定型孢子丝菌病分离株的小鼠病变内孢子数量多。结论 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申克孢子丝菌的基因差异、致病力与孢子丝菌病不同临床型别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孢子丝菌病( sporotrichosis)由双相真菌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感染所致,该病为最常见的深部真菌病之一,临床上分为固定型、淋巴管型、皮肤播散型和皮肤外型4种类型,其中前三种类型主要累及皮肤、皮下组织和淋巴管,皮肤外型罕见,主要发生于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者,常累及肺、脑膜、骨关节和眼等,治疗困难,可危及生命.目前孢子丝菌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外科手术等可作为补充疗法. 一、常用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发的一种皮肤、皮下组织和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多发于四肢等容易暴露受伤的部位.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阴囊的固定型皮肤孢子丝菌病,并对申克孢子丝菌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7岁。右拇指、腕部及前臂结节伴瘙痒和疼痛3月。右前臂皮损组织病理示:化脓性肉芽肿性改变。真菌培养见申克孢子丝菌生长。诊断: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  相似文献   

5.
申克孢子丝菌随机扩增 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申克孢子丝菌的基因学特征,研究DNA分型与菌种来源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以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方法对来源于不同地区及不同临床类型的24株申克孢子丝菌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结果 (1)筛选出3个具有较好扩增征段的引物,即引物OPAA11:5′-ACCCGACCTG-3′,OPD18:5′-GAGAGCCAAC-3′,OPBO7:5′-GGTGACGCAG-3′。(2)24株菌的DNA带型不完全相同,具一定遗传变异性。(3)不同菌株同一引物扩增均见一共有DNA片段,(4)播散型DNA带型与皮肤淋巴管型不同,结论 随机扩增DNA多态笥方法可用于申克孢子丝菌的DNA分型,其带型与菌株的地区来源和临床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6.
孢子丝菌病样皮肤淋巴管综合征因临床上易误诊为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导致治疗失败而引人关注。该综合征可由某些真菌、细菌、分枝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经皮肤直接外伤种植引起。特征性表现为向心性淋巴管引流区域分布的皮下结节和/或淋巴管炎。寻找相关的流行病学因素及合适的实验室检查确定病原体是确诊的关键。根据分离的病原体及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多聚酶链反应随机扩增多态性DNA(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PCRRAPD)法对新疆地区固定型和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致病菌进行基因分型,并与北京和哈尔滨的菌株基因型比较,探讨新疆地区申克孢子丝菌的基因特点.方法:采用...  相似文献   

8.
1概述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Sporothrixschenckii)及其卢里变种(Sporothrix schenckii var.luriei)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和局部淋巴系统的感染,偶可播散至全身,引起多系统损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1898年,孢子丝菌病由美国Shenck首先报道,并分离出病原菌;1916年,刁信德报道国内首例孢子丝菌病,但未做真菌培养。  相似文献   

9.
孢子丝菌病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概述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及其卢里变种所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此病分布世界各地,但其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如在欧洲,孢子丝菌病非常少见,而美国南部则极其常见。1916年,刁氏首次在我国报告此病以来到1981年累计已有报道550例左右,据吴绍熙等对我国某地区该病发病情况的统计,认为孢子丝菌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孢子丝菌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上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当孢子丝菌由伤口进入组织,即引起局部化脓性病变。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时,病变局限于侵入部位或附近,即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申克孢子丝菌的基因学特征,探索其基因型特征与临床表现型的关系。方法收集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申克孢子丝菌分离株并提取DNA,再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方法(RAPD)进行PCR扩增。结果①共选用10个随机引物进行扩增,筛选出4个具有较好扩增片段的引物。②不同菌株同-引物扩增均见-共有DNA片段。③不同临床型孢子丝菌病的申克孢子丝菌分离株带型有差异。结论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研究发现申克孢子丝菌具有一定的种内差异,其DNA带型与菌株的临床型有关。  相似文献   

11.
孢子丝菌病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真菌培养,涂片和病理检查而确诊38例孢子丝菌病,其中皮肤淋巴管型21例,皮肤限局型17例。采用10%碘化钾2-3个月治疗,达到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2.
分析2006年11月至2010年4月我院门诊疑诊抱子丝菌感染病例,利用真菌培养检查和/或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对64例疑诊孢子丝菌病进行统计分析.64例真菌培养阳性(可见孢子丝菌生长),10例皮肤组织病理切片、PAS染色找到真菌孢子或星状体.发病部位主要在裸露部位58例(90.63%),如手部、前臂、面部和小腿等.有明确外伤史11例,皮损类型主要为固定型、皮肤淋巴管型、化脓性肉芽肿卫星型.各种因素(建筑、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和腐生菌大量繁殖生长是导致孢子丝菌感染的重要原因,外伤和昆虫叮咬是重要致病条件.  相似文献   

13.
申克孢子丝菌是孢子丝菌病的病原菌,该菌为双相性真菌,本实验通过不同的温度刺激体外培养的酵母型孢子丝菌,观察其形态结构的变化、生长繁殖规律及最低温度的致死率,进一步探讨孢子丝菌病温热疗法的作用机理,以对孢子丝菌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一、资料和方法筛选1例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患者皮损处组织块及渗出液,用沙堡培养基27℃培养一周,将此菌落接种在脑心葡萄糖血琼脂培养基(BHI)上,36℃培养一周,以此菌株做为本次实验的实验菌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皮肤型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特征,为孢子丝菌病诊疗及用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2021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皮肤科确诊的119例皮肤型孢子丝菌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基因分型及流行病学资料,同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致病菌进行分型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19例患者中以中老年人(≥40岁)为主,占比93.3%,临床主要表现为固定型(46.2%)和淋巴管型(47.1%)。治疗药物为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与碘化钾,对其中90例患者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为球形孢子丝菌感染,且孢子丝菌对特比萘芬最为敏感,其次是伊曲康唑,而氟康唑敏感性最差。除7例失访患者外,其余患者均治愈,随访无复发患者。结论:中老年患者是孢子丝菌病的易感人群,临床以淋巴管型及固定型为主,分子鉴定均为球形孢子丝菌,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与碘化钾对皮肤型孢子丝菌病具有较好疗效,不同疾病类型的疗程与疾病类型、患者年龄、感染部位以及是否存在合并症相关,但个人具体用药仍需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选择。  相似文献   

15.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附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性皮肤病。现将我科门诊1989年至2006年4月经真菌培养证实的46例孢子丝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26例孢子丝菌病临床分析唐国芬(江苏常州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213003)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所致的慢性皮肤病。本文26例均属于原发皮肤接种性孢子丝菌病,均经服用10%碘化钾溶液而获临床治愈,随访一年无一例复发。临床资料:26例患者中男性12例...  相似文献   

17.
孢子丝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由申克孢子丝菌感染引起的,呈全球性分布的慢性真菌病,由于孢子丝菌的黑素形成对其毒力有很大的影响,故对人体有较大危害性。现就孢子丝菌病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世界各地均有发生。1945年日本仅报道22例,到1981年至少已达1500例,目前每年新发150例。临床特点:临床分1.皮肤淋巴型;2.固定性皮肤型;3.皮肤播散型;4.皮肤外型。在日本的1009例调查中,固定性皮肤型占51.4%,皮肤淋巴型占48.1%,另外皮肤播散型3例(0.3%),皮肤播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造成孢子丝菌实验性感染,观察碘化钾的治疗作用和病损发展过程中病原体与炎症浸润细胞的变化及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进一步证实碘化钾对孢子丝菌病的治疗作用与宿主的免疫力有关,并发现碘化钾具有促进巨噬细胞在感染部位的浸润和增强小鼠对孢子丝菌的抵抗力,还表明碘化钾对小鼠内脏感染无效,而对血源播散型皮肤感染的作用因小鼠的免疫状态而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经真菌培养确诊的56例儿童孢子丝菌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淋巴管型15例(26.78%),固定型41例(73.21%)。发病部位主要为面部(76.78%)。主要病理类型为混合细胞型肉芽肿(64.29%)。结论儿童孢子丝菌病并非少见,真菌培养是确诊的金标准,组织病理可提供诊断线索,斯皮仁诺口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