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县中小学生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状况及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泗水县部分学校4126名中小学生进行PPD试验,对PPD强阳性者进行透视、拍片、血沉、痰检等检查,并且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共筛检学生4126名,PPD阳性者537名,感染率为13.02%,学生对于结核病防治知晓率较低。结论中小学生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容忽视,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应将结核病筛查和结核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制度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曲阜市中小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磊  颜丙光 《职业与健康》2005,21(8):1191-1191
目的了解曲阜市城乡中小学生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状况,为结核病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曲阜市部分城乡4 437名中小学生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并对PPD强阳性者进行透视、拍片、血沉、痰结核菌等检查.结果调查4 437名学生,PPD阳性者539例,感染率为12.15%.结论中小学生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容忽视,将结核病筛查纳入学校的制度化管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周思玲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026-2026
目的 了解大学生结核杆菌感染、结核防治核心知识知晓及防控结核病健康需求现状,针对学校结核菌感染、防控情况研究控制对策.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胸片、问卷调查、面对面问答的方法,调查2012级新生4000余名大学生结核菌感染及对结核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结核病健康需求现况.结果 PPD总阳性率8.15%,强阳性率3.87%,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75%,结核病健康需求率82.7%.结论 高等学校人员密度大、学生集体生活,易引起肺结核病集团暴发,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唐山市中小学生家长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唐山市中小学生家长对结核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以降低学校结核病的流行.[方法]自行设计知识问卷,对474名家长进行调查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市中小学生家长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为50.89%,结核病的常见部位知晓率最高为97.26%,结核病归口管理含义知晓率最低,为16.67%.[结论]中小学生家长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较低,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新入校的三届新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为防治高校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结核菌素(PPD)试验检出阳性率、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并进行分析判断;问卷调查结核病防治知识。结果三届学生PPD试验阳性率、强阳性率及患病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学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农村学生;男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女生;我校招生的外省学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河南本地学生;学生中对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结论 PPD试验是在高校新生中发现结核病的必要辅助诊断方法,根据结果可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手段,以有效的控制结核病在高校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6.
榆林市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和掌握榆林市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现状,为探讨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PD测试,接种后72h观测局部反应。对PPD试验强阳性的学生进行痰涂片结核菌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8604名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现状调查表明阴性、阳性、强阳性分别占受试人数的56.35%,32.42%,11.24%;阳性率、强阳性率及强阳性人群患病率女生高于男生,农村高于城市;5~19岁各年龄组间阳性率以18岁组最高,6岁组最低,强阳性率以19岁组最高,5岁组最低。结论榆林市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率较高,需要加强结核病的综合防治工作,重点是农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学生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的患病情况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学校结核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学生或教师肺结核患者为线索,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筛查,并以其他学生为对照,采用筛选的方法,首先做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再做胸部X线检查,对有症状者做痰结核菌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同时进行结核病防治5条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肺结核密切接触者2年内筛查出的结核患者患病率为9.95%,高于其他学生的0.46%;学生的5条核心知识知晓率比线索病人低。结论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的知晓率偏低是结核病在学校流行的主要原因,先做PPD试验、阳性者再进行胸部X线检查是控制学校结核病流行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某中学学生结核病流行及结核菌感染情况,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该中学1620名在校学生进行结核菌素皮试和胸部X线检测调查,并作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学生PPD试验的阳性率为48.3%;首发病例班级PPD试验的阳性率(87.5%)高于其他班级(47.0%)(Χ^2=30.53,P〈0.01);新发现3例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结论PPD试验是学校发现结核病的必要辅助诊断方法。根据试验结果对学生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运城市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市抽取的23933名中小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达到80~100分的为82.51%,60~79分的为15.36%,60分以下的为2.13%。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年龄组学生好于低年龄组学生;城镇学生好于农村学生;女生好于男生。结论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效果良好,应该利用学生接受能力强,易于传播等特点,加强此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水平,为有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335名小学生和324名初中生结核病防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结果小学、初中生对结核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知晓率较高,对结核病重要危害知晓率低,分别是54.94%和60.60%。对结核病态度方面,想主动了解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人比例最高,小学、初中生的比例分别为98.15%和99.11%。想关心帮助周围结核病病人的小学、初中生比例最低,仅有10.19%和13.73%。咳嗽、咳痰3周以上主动体检的小学、初中学生人数分别占57.01%和58.51%。中小学生获得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课堂知识、广播电视、家庭成员、报刊杂志和网络。结论在中小学阶段开展学生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对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善都有着很好的效果,应大力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结核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淄博市周村区中小学生结核病患病现状,为及时发现肺结核病人,做好在校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定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4月8日至5月12日,对淄博市周村区7所小学、4所初中的11 211名在校学生进行结核病患病情况调查。[结果]调查11 211人,结核菌素试验11 211人,一般阳性的2 333人,一般阳性率为20.81%;强阳性的376人,强阳性率为3.35%。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小学生为2.99%,初中生为4.12%(P<0.01);男生为3.12%,女生为3.59%(P>0.05)。11 211人中,X线胸透1 672人,异常率为34.51%;摄胸片577人,异常率为22.53%;确诊活动性肺结核4例,其中痰涂片阳性1例。[结论]淄博市周村区中学生结核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兖州市中小学生结核杆菌感染现状,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卡介茵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接种后72小时观察结果。对PPD试验强阳性学生进行痰涂片结核杆菌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7898名中小学生PPD试验结果表明,总阳性率为14.52%。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女生均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强阳性率显著高于城市,随着年龄的增长强阳性率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将PPD试验筛查列为每年新生入校健康体检的必查内容,及时发现传染源,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结核病在中小学校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3.
蔡恩昌  张顺三 《职业与健康》2011,27(17):2007-2008
目的了解沧州市某县初中在校学生结核病发病情况,以控制结核病在学校传播流行。方法选择该县初中学校在校的1 900名学生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筛检。结果在1 900名学生中,PPD试验阳性率为13.74%,其中一般阳性率为9.74%,强阳性率为4.00%。一般阳性者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05),强阳性者男女生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18,P〉0.05)。肺结核患病率为2.65‰,男女生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31,P〉0.05)。结论应加强对PPD试验阳性者的监督、管理和治疗,定期开展结核病的筛检,减少结核病在学校中的发生与传播;另外,在学校中应加强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4.
防城港市2007年中小学生HBsAg携带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防城港市中小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感染状况,为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全市10162名中、小学生进行HBsAg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市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为6.98%;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阳性率分别为2.78%、8.17%、12.07%。小学与初中、小学与高中、初中与高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6.60、252.58、23.83,P〈0.01);男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8.54%、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9,P〈0.01);城区学生检出率为5.16%,农村学生检出率为9.92%,城乡学生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67,P〈0.01)。结论防城港市中小学生的乙型肝炎防治工作仍有待加强,要加大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做好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工作,提高学生免疫水平,降低乙型肝炎感染及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张合英 《职业与健康》2010,26(3):311-312
目的调查北京密云县大、中、小学一年级新生结核病感染情况。方法对大、中、小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并对其感染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大学、初中、小学一年级学生结素试验阴性率(〈5mm)分别为30.2%、67.4%和79.4%。结素试验一般阳性率(≥5mm)分别为38.5%、26.3%和17.6%。强阳性率(≥15mm人数)分别为31.3%、6.3%和3.0%。各年级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别,年级越高,阳性及强阳性学生的比例越高。有结核病接触史的学生强阳性率(45.2%)比无接触史的(10.6%),高34.6个百分点。强阳性学生的活动性肺结核发现率为1.1%。结论把大学、中学生作为结核病预防治疗对象,是控制结核病在学校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德州市德城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为开展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1~12月,对德城区9所中小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518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1.52%。其中,96.18%的学生知道肺结核,96.11%知道咳嗽是肺结核的症状之一,89.46%知道咳痰是肺结核的症状之一,96.05%知道肺结核有传染性,67.06%知道咳嗽咳痰3周以上应考虑患了肺结核,72.66%知道所在地有免费检查肺结核的地方,72.53%知道所在地有免费治疗肺结核的地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男生为80.42%,女生为82.68%(P〉0.05);小学生为73.94%,初中生为81.54%,高中生为88.44%(P〈0.01);城区学生为86.04%,农村学生为74.66%(P〈O.01)。[结论]德城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17.
邓献叶  刘占学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96-1897
目的掌握武安市中小学入学新生结核病免疫现状,为做好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武安市4所城区小学、5所乡村小学、3所乡村中学初一学生,2所城区中学初一学生共8 664名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武安市乡村小学一年级新生PPD阳性率为60.45%,城区一年级新生PPD阳性率为6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村小学一年级新生PPD强阳性率为2.23%,城区小学一年级新生PPD强阳性率为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初一新生PPD阳性率为56.77%,乡村初一新生PPD阳性率为5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武安市城区小学一年级新生阳性率较高,说明学生对结核菌有一定抵抗力。但乡村学校新生PPD强阳性率较高,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存在隐患,需要进一步重视在校学生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屯留县在校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我县部分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238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0.16%,其中传播途经知识知晓率为61.45%,非传播途经知识知晓率为48.36%。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县级高中学生为60.25%,职业高中学生为52.65%,县级初中学生为64.55%(P<0.01)。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为51.38%。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互联网及电视占77.78%,书报杂志占59.45%,学校教育占50.96%,社会宣传占43.37%。[结论]屯留县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待提高,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认同率很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漯河市中小学新生结核病免疫现状,为做好新生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漯河市4所市直小学,10所市直初中,6所市直高中共13 847人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漯河市小学新生PPD阳性率为36.76%,初中新生PPD阳性率为56.24%,高中新生PPD阳性率为5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新生强阳性率为3.19%,初中新生强阳性率为5.18%,高中新生强阳性率为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小学新生中,男生强阳性率4.97%,女生强阳性率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漯河市初、高中新生阳性率较高,初中新生强阳性率较高,男生的强阳性率比女生高。由结核病感染率可知漯河市中小学新生对结核菌有一定抵抗力,但PPD试验强阳性仍较高,结核病防治工作不容乐观,需制定更加详细的结核病防控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