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闭合复位经皮AO空心钉治疗骶髂关节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盆骨折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骨盆后环的完整,骶髂关节损伤可致骨盆后环完整性破坏;骶髂关节前方分离,提示骶髂前韧带撕裂,半骨盆外旋不稳;当骶髂关节前后分离,说明骶髂前后韧带以及骶髂骨间韧带均撕裂,半骨盆向上向后移位,此系垂直不稳型损伤。因此,骶髂关节损伤的治疗对于不稳定骨盆骨折有重要意义。由于条件的限制,一般医院难以在术中作到CT或导航系统引导。  相似文献   

2.
骨盆韧带损伤对骶髂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盆韧带损伤对骶髂关节稳定性的影响,为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取骨盆标本10具,完整保留关节及韧带结构,左侧组逐级离断耻骨联合、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髂前韧带及骶髂前关节囊、骶髂骨间韧带,右侧组逐级离断耻骨联合、骶髂后长、后短韧带、髂腰韧带、骶髂骨间韧带,模拟人体单足站立位,力学机上给予轴向加载,测量并记录骶骨相对于髂骨的垂直位移及矢状面骶骨旋转角度(角移位). 结果左侧力学试验中,仅切断耻骨联合周围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垂直位移、骶骨角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切断骶髂前韧带、骶髂骨间韧带,骶骨的垂直位移数值由完整骨盆测量的(4.144±0.538)mm增至(5.853±0.368)mm;骶骨的旋转角度由骨盆完整时的0.226°±0.061°增至0.616°±0.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力学试验中,逐次切断骶髂关节后部韧带,骶骨的垂直位移数值由完整骨盆测量的(3.610±0.696)mm增至(6.825±0.565)mm;骶骨的旋转角度由骨盆完整时的0.271°±0.094°增至0.746°±0.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耻骨联合及其周围韧带的损伤对骶髂关节的稳定性无显著性影响;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对限制骶骨的角位移有很大作用;骨间韧带对骶髂关节稳定性的作用较大;骶髂后韧带与骨间韧带共同组成了骶髂关节后部韧带复合体,是骶髂关节周围韧带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骨盆损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骨盆损伤的诊断范畴主要包括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稳定程度、影像评估、合并损伤等一系列内容。一、损伤机制骨盆的稳定性主要由骶髂关节复合体、骶棘韧带及骶结节韧带维持。机械性损伤导致骨盆骨折的能量转换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2]:(一)前后压迫(anteriorposteriorcompression,APC):暴力经骨盆前后方向传递,先使前环结构耻、坐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随着应力的继续,髂骨翼不断外翻,致骶结节韧带与骶棘韧带损伤,进而累及骶髂关节使其周围的骶髂前韧带甚或骶髂骨间韧带断裂。髂骨翼的旋转形变,使骨盆…  相似文献   

4.
对伴有耻骨联合分离及骶髂关节脱位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在治疗方法上尚有分歧。有外固定支架、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方法,但均缺少术后对骶髂关节稳定性生物力学研究。作者对2例上述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按新的生物力学概念,采取骶髂关节切开复位,螺纹压缩杆贯穿固定两侧骶后上棘,以稳定骶髂关节,而骨盆前面用三角形Pittsburgh支架固定。为证明这一治疗方法的效果,作者用4具尸体骨盆标本作纵向压力和扭转负荷试验,研究骶髂关节的稳定性。试验结果:骨盆后部使用螺纹压缩杆固定后,骨盆稳定性及抗负荷能力大大增加。虽然存在不同骶髂关节的耳状面骨隆起程度各不相同的几何面差异,但在后侧固定后,每个试验骨盆负荷强度大大地相对增加。作者又报告  相似文献   

5.
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腰骶丛损伤临床较为少见,但骨盆后环骨折移位、骶髂关节脱位、骶骨骨折时可牵拉、压迫致伤腰骶丛神经,TileC型骨盆骨折时腰骶丛神经损伤的发病率高达50%。腰骶丛损伤多数为神经失用、轴突断裂,严重者神经断裂,个别神经根撕脱。多发伤及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时,腰骶丛损伤的早期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要求在早期复苏时及病情稳定后进行仔细的神经学检查谨防漏诊,电生理学、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诊及损伤机制分析。骨盆骨折早期手术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恢复骨盆后环的解剖学结构与稳定性特别重要,多数患者能自行恢复神经功能;少数患者可酌情行神经探查、减压手术或神经修复术。但对腰骶丛神经根撕脱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灼性神经痛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骨盆骨折前环后环同时损伤时,治疗应以后环为主,由于后环损伤可使骨盆失去稳定性,以致骨盆移位变形。故对这种损伤应以后环损伤为主进行骨折分型。后环损伤包括:骶髂关节脱位,骶髂关节韧带损伤,骶孔直线骨折,髂翼后部直线骨折。作者按照受伤时的体位和骨盆变形的不同,将后环损伤分为:压缩型,分离型和中间型。 压缩型:当骨盆受到侧方打击时,一侧髂骨向内压缩(内旋、内翻),先致耻坐骨枝骨折,打击力继续作用,可使骨盆后环的一处发生骨折  相似文献   

7.
骶髂关节复合体(Sacroiliac complex),包括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SIJ)、SIJ周围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及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Harrison等提出SIJ整体系统。SIJ是躯干与下肢负荷传递的枢纽,占整个骨盆功能的60%,治疗效果对骨盆功能的恢复有决定意义。高能损伤的骨盆骨折多合并SIJ骨折脱位,损伤骶髂复合体。许多下腰痛由单侧或双侧SIJ综合征引起,亦称为SIJ功能紊乱;妊娠后妇女因SIJ半脱位或全脱位,易患妊娠相关性骨盆痛。骶髂螺钉固定在生物力学上优于外固定,等同于骶骨棒和张力带钢板固定,能达到与完整骨盆相似的生物力学结果。  相似文献   

8.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多为高能量损伤,常伴有骨盆其它部位或髋臼骨折.而骶髂关节对骨盆环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如复位固定不佳常遗留疼痛、畸形和下肢功能障碍,是骨盆骨折常见的严重创伤.其晚期临床症状与一些腰骶部疾病相似,容易误诊,贻误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骶髂关节结构由于年龄、性别及全身或局部存在的生理病理状态或暴力不同而产生骨折脱位的类型不同.  相似文献   

9.
骶髂关节脱位骨折属于骨盆骨折Tile C型,存在垂直与旋转方向的不稳定,常规治疗手段存在手术操作、力学稳定的种种弊端[1].自行设计的骶髂关节特制内固定器材,是由角度钉板和钢缆内固定装置组成.我们通过对尸体骨盆标本造成一侧骶髂关节脱位骨折模型,使用特制内固定器材进行固定,与正常骨盆标本比较,从力学原理上探讨其固定特征. 一、资料与方法 1.骨盆标本准备:甲醛固定骨盆标本12具.系健康成人防腐湿性骨盆.所有骨盆均留取第3、4、5腰椎、骶尾骨、双侧髋关节、双侧股骨中上段,同时保留骶髂关节六条韧带和髋关节囊及其韧带.所有标本模拟正常人体双足站立中立位,按骨盆实际前倾角大小将L3椎体后倾,截取部分使得腰椎上方呈水平.  相似文献   

10.
腰-骶-髂固定术治疗严重骨盆骨折脱位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骨盆环的连续性是骨盆力学稳定的基础,骨盆前环和后环同时损伤,可造成骨盆垂直及旋转不稳和腰、骶神经损伤,处理十分棘手。笔者采用腰-骶-髂固定术固定骨盆后环,同时固定骨盆前环,治疗严重骨盆骨折脱位并腰骶神经损伤1例,疗效满意。1病例资料患者,男,18岁。2005年3月26日因车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olorado 2TM骶髂板在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中对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稳定性重建的作用。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8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22~52岁,平均34.4岁。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挤压伤2例。按照Tile分型,C1-2型5例,C1-3型2例,C2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0 d,平均7 d。经股骨髁上牵引,使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后,采用Colorado 2TM骶髂板固定骶髂关节,选择性加用骨盆前环重建钢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术后X线片复查示骶髂关节垂直和旋转移位均获满意复位,骶髂关节得到有效固定,骨盆后环获得即刻稳定性。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骶髂关节无再移位,螺钉无松动。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功能评价标准,获优5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 Colorado 2TM骶髂板固定可使骨盆后环获得有效的即刻稳定性并维持至骨折愈合,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olorado 2TM骶髂板在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中对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稳定性重建的作用。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8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22~52岁,平均34.4岁。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挤压伤2例。按照Tile分型,C1-2型5例,C1-3型2例,C2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0 d,平均7 d。经股骨髁上牵引,使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后,采用Colorado 2TM骶髂板固定骶髂关节,选择性加用骨盆前环重建钢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术后X线片复查示骶髂关节垂直和旋转移位均获满意复位,骶髂关节得到有效固定,骨盆后环获得即刻稳定性。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骶髂关节无再移位,螺钉无松动。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功能评价标准,获优5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 Colorado 2TM骶髂板固定可使骨盆后环获得有效的即刻稳定性并维持至骨折愈合,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骶髂拉力螺钉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交通事业和建筑业的发展,临床上骨盆骨折的患者日渐增多.对不稳定的骨盆骨折,多数学者提倡手术治疗.从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本院开展了骶髂拉力螺钉技术,用于治疗骨盆后环骶髂复合结构损伤的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骨盆稳定结构的生物力学及影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志坚  白丽萍  曾祥森  亚俊  王秋根 《中国骨伤》2016,29(12):1164-1168
骨盆骨折的治疗难度和预后与骨折后的稳定性直接相关。临床上用于判断骨盆骨折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是基于骨盆解剖结构生物力学认识基础之上的影像学表现。随着生物力学试验技术的进步,以往的一些认识发生了变化:耻骨联合分离2.5 cm不能作为前后挤压损伤Ⅰ型和Ⅱ型的鉴别点,骶髂关节移位小于1 cm可以造成垂直稳定丧失,侧方挤压也能造成垂直不稳,Young-Burgess分型的部分描述与试验结果不符,韧带除了起到限制移位的作用外还具有本体感受器的作用,SPECT-CT等新的检查手段虽然可以提高骨折诊断的敏感性,但仍不足以准确地评估骨盆骨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17例存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骨盆前环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盆后环11例采用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6例在CT引导下经皮置入松质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结果 17例全部恢复行走功能,11例行前路切开骶髂关节双钢板固定患者中骨盆外形恢复好,但1例沿髂嵴切口有不适,6例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患者骨盆外形接近完全恢复,功能恢复快而满意。结论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差,宜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而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少、固定牢靠,是固定骶髂关节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方法:17例存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骨盆前环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盆后环11例采用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6例在CT引导下经皮置入松质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结果:17例全部恢复行走功能,11例行前路切开骶髂关节双钢板固定患者中骨盆外形恢复好,但1例沿髂嵴切口有不适,6例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患者骨盆外形接近完全恢复,功能恢复快而满意。结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差,宜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而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少、固定牢靠,是固定骶髂关节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开收复位加内固定手术治疗.前环骨折采用耻骨联合上方弧形切口或经腹股沟入路.应用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后环骨折分别采用骶骨棒、骶髂拉力螺钉固定.结果41例均获随访.时间3~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2.0~3.5(2.5±0.4)个月。疗效评估:优14例,良18例,中8例.差1例.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叮以重建有效骨盆稳定性,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骶髂拉力螺钉固定技术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应用骶髂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1998年6月~2002年11月,对13例骨盆骶髂复合结构损伤患者采用后侧经骶髂关节的骶髂拉力螺钉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男10例,女3例;年龄21~49岁,平均37.5岁。通过影像学柱查明确13例患者有15侧骨盆骶髂复合结构损伤。按照AO骨盆环损伤方法分型:B型损伤6例.其中B2型4例,B3型2例;C型损伤7例.其中C1型2例,C2型3例,C3型2例。患者麻醉后俯卧位,行闭合或开放复位后用骶髂拉力螺钉固定。取髂骨翼后侧进钉点,根据S1椎体上缘和骶骨翼走行确定进钉方向。所有操作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结果 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6个月,平均19.7个月。手术平均时问为70min。13例共置入骶髂拉力螺钉21枚。患者在术后2-3周可持双拐下地行走,3~4个月双下肢可完全负重行走.并逐渐恢复体力劳动,未发生神经损伤及螺钉松动、断裂现象。腰骶及下肢活动接近正常。结论 骶髂拉力螺钉固定技术可使不稳定性骨盆后环损伤患者获得良好的即刻复位和固定,恢复骨盆的稳定性,适用于骶髂关节脱位及骶骨骨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骨盆后环骨折,即Tile B和Tile C型骨盆骨折,对于不稳定骨盆骨折,需手术治疗.微创骶髂螺钉内固定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以其感染风险低,术中失血少,侵入性小,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但骶髂螺钉内固定根据其生物力学特性,对其置钉数量、骶椎置钉节段及是否应用骶髂贯穿螺钉仍存在争议.同时多种辅助...  相似文献   

20.
外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1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行骨盆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根据Tile分型分类,B2型3例,B3型4例,C1型5例,C2型3例。结果本组15例,1例未获得随访,14例获得平均21.3个月的随访。1例有骶髂关节部疼痛,1例足下垂畸形,其余12例获得骨性愈合,恢复行走功能,无下肢短缩。结论对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使用骨盆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既可恢复解剖序列的连续性,又加强了骨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两者的互补作用,提供了骨盆生物力学双重固定效应,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