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麻醉阻滞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分级为Ⅱ~Ⅲ级下肢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Ⅱ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EA).记录两组椎管内注药前(T0)、注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30 min(T5)及术毕(T6) SBP、DBP、HR、SPO2的数值,用Bromage法判定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麻醉合并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血流动力学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比Ⅱ组明显短(P<0.05);Ⅰ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1);Bromage评分Ⅰ组明显优于Ⅱ组(P<0.01);两组间合并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起效快,肌肉松弛好,麻醉效果确切,用于老年患者的下肢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潘广达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8):45-45,47
目的:观察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硬膜外麻醉运用微量泵持续输注法的效果.方法:选择38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量泵持续输注组(A组)和常规分次注药法(B组),各19例.硬膜外用药均为2%利多卡因,先注入试验量3~5 ml,观察5 min,无全脊麻征象后,A组用微量泵以0.12~0.16 ml/(kg·h)速度持续输注药物至手术结束;B组注入6~10 ml,间隔40 min追加药物.观察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BP、HR、SpO2和用量总和.结果: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SpO2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用药总量显著减少,BP波动显著降低.结论:微量泵持续输注法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硬膜外麻醉效果可靠,BP稳定,用药量少.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察微量泵持续硬膜外注药在老年上腹部手术中的效果,将36例硬膜外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微量泵组(Ⅰ组)病人硬膜注入首量局麻药后20min用微量泵4~8mL/h持续硬膜外泵入局麻药;对照组(Ⅱ组)用传统硬膜外注药方式,首次量后每1~1.5h追加维持量4~8mL。结果显示,Ⅰ组麻醉效果优于Ⅱ组,血压下降率比Ⅱ组明显减少(P<0.05)。由此可见,效量泵持续硬膜外泵入局麻药,可提高麻醉效果,明显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实施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共60例,以上患者均为ASAⅠ~Ⅱ级.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手术硬膜外麻醉.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记录每分钟内麻醉药的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分钟麻醉药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具有麻醉起效快、麻醉用药量小、麻醉效果确切等优点,由于硬膜外麻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椎管内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2例实施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21例。Ⅰ组为连续硬膜外间隙给药模式:左布比卡因0.375%溶液5~12 m1分次注入。Ⅱ组采用针内套针法腰-硬联合给药模式,蛛网膜下腔麻药用量为0.5%左旋布比卡因2 ml(0.75%左旋布比卡因10 mg+脑脊液1 ml),注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备用。全程监测并记录注药后5、10、15、20 min各时点循环和呼吸参数变化及麻黄素用量。记录两组局麻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并观察麻醉效果。结果Ⅱ组的局麻药用量明显少于Ⅰ组(P0.05),Ⅰ组麻醉起效时间为(18.0±3.5)min,Ⅱ组为(7.0±1.5)min,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0.95%、19.05%和95.23%、4.77%,Ⅱ组优于Ⅰ组。两组患者于注药后5、10、15、20 min各时点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Ⅰ组血压下降较为缓慢,Ⅱ组T_1、T_2血压下降幅度较Ⅰ组大(P0.05),但下降值均在基础值的30%以内。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效果确切,对循环和呼吸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时硬膜外给药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时硬膜外给药的作用机制。方法 :4 0例盆腔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Ⅰ组 (常规组 ,L2~ 3 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 ,成功后 ,注入 3ml 1- 2 - 1溶液 (1%丁卡因 5ml 2 %利多卡因 10ml 生理盐水 5ml混合液 )作试验剂量 ,无腰麻征象 ,则每隔 5min再注入 1- 2 - 1溶液 3ml 2次 ,Ⅱ组 (穿孔组 ) ,L2~ 3 联合穿刺 ,成功后蛛网膜下腔不注药 ,硬膜外腔置管后硬膜外腔注药 ,注药方法与Ⅰ组相同 ,观察两组病人 9ml1- 2 - 1溶液所产生的麻醉效果。结果 :Ⅱ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Ⅰ组 ,并产生较广泛的阻滞平面和良好的骶神经阻滞 ,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穿孔组产生完善的麻醉效果 ,可能与少量局麻药可渗入蛛网膜下腔 ,发挥双重阻滞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左旋布比卡因腰段硬膜外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腰段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下腹部、下肢手术患者60 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Ⅱ2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术部位构成情况及手术时 间、失血量及输液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均选择L2~3常规硬膜外穿刺,成功置管后,Ⅰ、Ⅱ2组分别于2 min内匀速注入7.5g/L和5g/L左旋布比卡因17ml。观察注药后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注药后10min,20min,30 min,60min和90min的血流动力学,心电图(ECG)和脉搏血氧饱和度(xO2)变化;评价麻醉效果和腹肌松弛情况; 记录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Ⅰ组较Ⅱ组缩短(P<0.05);感觉阻滞完善时间、维持时间及阻 滞范围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阻滞维持时间Ⅰ组较Ⅱ组长(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 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药后2组收缩压(pSB)、舒张压(pDB)、平均动脉压(pMA)逐渐降低;与注药前相比2组fH 注药后10min加快,20min,30min时稳定;60min,90min时减慢。2组注药后ECG和xO2变化与注药前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2组麻醉优良率均达100%,Ⅰ组下腹部手术者较Ⅱ组麻醉效果、肌松好(P均<0.05);下肢手术 麻醉效果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全麻在老年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ASAⅡ~Ⅲ级、40例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年龄65~82岁.随机分为2组,Ⅰ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全麻;Ⅱ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麻醉、苏醒期间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苏醒期苏醒质量及相关时间。结果:Ⅰ组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明显较Ⅱ组平稳,苏醒及清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全麻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上腹部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老年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CSEA,Ⅱ组采用硬膜外麻醉(CEA)。取L2~3为穿刺点,Ⅰ组在蛛网膜下隙注入局麻药后于硬膜外隙置管,待腰麻作用消失后行硬膜外隙阻滞。术中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硬膜外用药量和不良反应。结果Ⅰ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硬膜外用药量明显小于Ⅱ组(P<0.05)。术中两组除各出现1例低血压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CSEA具有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麻醉时间不受限制的优点,在老年患者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中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病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经腹前列腺切除术的老年病人30例,年龄70~85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组和传统连续硬膜外阻滞组,每组15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和给药后5、10、15、20、25、30、45、60、75、90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各时点MAP、HR低于基础值30%以下及HR降到60次/min以下的例数.同时观察2组术中阿托品、麻黄素的使用情况及麻醉效果.结果 2组麻醉后MAP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1),自注入局麻药后20min内2组MAP的降低幅度比较及麻醉前后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中后期麻醉维持期间,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组MAP降低幅度明显小于传统法连续硬膜外阻滞组(P<0.05),麻醉经过也相对平稳.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组使用麻黄素、阿托品例数均少于传统法硬膜外阻滞组,麻醉效果也优于传统硬膜外阻滞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和传统连续硬膜外阻滞均对老年病人的循环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较传统硬膜外阻滞影响小,可调节性强,麻醉经过也相对平稳,更适合于高龄的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11.
兰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9):605-606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穿刺针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00例ASAⅡ~Ⅲ级择期下肢手术的老年人分为腰麻组(SA)和硬膜外麻醉组(EA),每组50例。观察2组局麻药用量及麻醉效果。结果腰麻组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硬膜外组,局麻药用量明显少于硬膜外组,静脉辅助用药明显少于硬膜外组,麻醉效果腰麻组明显优于硬膜外组。结论腰-硬联合穿刺针腰麻用于老年下肢手术具有比硬膜外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少,肌松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腰椎 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单侧下肢手术的合适剂量。方法 择期单侧下肢手术患者90例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 3组 :(1)Ⅰ组 :30例 ,罗哌卡因 7.5mg ;(2 )Ⅱ组 :30例 ,罗哌卡因 10mg ;(3)Ⅲ组 :30例 ,罗哌卡因 15mg。 3组针内针法于L2~ 3 间隙穿刺给药 ,注入蛛网膜下腔 ,术中酌情用辅助药及硬膜外追加2 %利多卡因。记录 3组患者的切皮感觉阻滞程度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感觉阻滞程度 :Ⅰ组低于Ⅱ组、低于Ⅲ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VAS平均分值 :Ⅰ组高于Ⅱ组、Ⅱ组高于Ⅲ组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不良反应 :低血压的发生率Ⅰ、Ⅱ组低于Ⅲ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10mg的罗哌卡因是腰椎 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单侧下肢手术的较为合适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曲马多拮抗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下肢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Ⅰ组);硬膜外组(Ⅱ组);静脉组(Ⅲ组)。于硬膜外麻醉后寒战发生时,Ⅰ组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Ⅱ组经硬膜外腔注射曲马多1mg/kg,Ⅲ组经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曲马多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观察记录注药后每分钟的寒战评分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注药后寒战评分无改变,Ⅱ组、Ⅲ组分别于注药后3min和5min寒战完全消失。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显著。3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论 曲马多经硬膜外腔或静脉注射1mg/kg可以拮抗硬膜外麻醉后寒战。  相似文献   

14.
作者自1987年以来对高血压病人局麻药中加入1:30万肾上腺素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年龄28~81岁)的Ⅰ、Ⅱ期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病人71例,随机分两组。A组29例,硬膜外腔注入不含肾上腺素的局麻药;B组42例,硬膜外腔注入含1:30万肾上腺素的局麻药。另选同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的,年龄相同没有高血压病的20例病人为C组(对照组),硬膜外注1:30万肾上腺素局麻药。本文病例均行腰段硬膜外麻醉,首次总量为2%利多卡因10ml~15ml,阻滞平面T_(6~10)至L_3~S_5,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比较.方法 100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阻滞组(EA组,n=50),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组(CSEA组,n=50).分别测定椎管内注药前,椎管内注药后5min、10min、30min、60min、90min以及术毕共7个时点的SBP、DBP、MAP、HR、SPO2,麻醉后测定麻醉的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全时间,并统计术中及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例数,术后头痛的例数,及局麻药的总用药量.结果 两组患者注药后血压、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CSEA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全时间明显快于EA组(P<0.Ol或P<0.05).罗哌卡因及利多卡因用量CSEA组明显少于EA组(P<0.01).术中恶心、呕吐者CSEA组6例,EA组2例;两组术后均无头痛发生.结论 CSEA较单纯硬膜外麻醉提供了更好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血流动力学平稳,患者的舒适程度明显提高,是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戚晓雷  刘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8):951-952,955
目的:评价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0例ASAⅡ~Ⅲ级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随均机分为观察组(0.75%布比卡因1 ml)和常规组(0.75%布比卡因2 ml),各30例,2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根据血压和出血情况来调整输液和输血。观察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阻滞最高平面、硬膜外腔注药次数,以及麻醉前和蛛网膜下腔注药后5、15、30 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2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硬膜外腔注药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蛛网膜下腔注药后5、15、30 min对收缩压、舒张压的影响均小于常规组(P<0.05~P<0.01),观察组在5 min对心率的影响小于常规组(P<0.01)。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麻个体化注药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阻滞特征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等分成两组,均L4-5行蛛网膜下隙阻滞,L3-4预留硬膜外管备用。Ⅰ组(对照组)单次注药2ml(0.3%布比卡因轻比重液6mg),Ⅱ组(实验组)采用以手术麻醉阻滞平面L1为目标分次试探性给药,用反映阻滞特征的6项指标及有关成功率的8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Ⅱ组痛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其持续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均延长(P〈0.05);痛觉和运动阻滞达标及麻醉成功率均高于Ⅰ组(P〈0.05),循环更为稳定。结论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采用腰麻麻醉阻滞平面L1为目标,小剂量分次个体化注药的方法更安全和可靠,在临床上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位硬膜外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在乳房整形手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位硬膜外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在乳房手术中的效果观察。方法110例乳房整形手术患者均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穿刺点均为T45或T5—6,配药以及给药方式分两组:Ⅰ组57例为高位硬膜外连续法组。Ⅱ组53例,Ⅱ为高位硬膜外单次组。结果Ⅰ组手术时间不受控制,Ⅱ组手术时间一般在50~90min,两组麻醉方式效果确切,都能很好的满足乳房整形手术的要求。结论高位硬膜外阻滞可以安全有效的用于乳房整形手术。但是高位硬膜外阻滞时由于肋间肌和膈肌不同程度麻痹,容易出现呼吸抑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停止,特别是单次法缺乏可控性,缺乏经验者尽量不用。  相似文献   

19.
柳培雨  杨凤江  田毅 《海南医学》2003,14(12):25-26
目的 观察比较罗哌卡因硬膜外 ,硬—脊联合阻滞用于经尿道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行择期经尿道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病人 45例随机分成 3组 ,Ⅰ组罗哌卡因 0 .75 %T1 0~ 1 1间隙硬膜外阻滞 ,Ⅱ组行L2~ 3间隙硬膜外阻滞 ,Ⅲ组行 0 .3 3 %罗哌卡因硬—脊联合阻滞。观察比较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麻醉平面、镇痛效果。结果 Ⅲ组感觉阻滞起效明显快于Ⅰ、Ⅱ组 (P <0 .0 1) ,其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Ⅰ、Ⅱ组 ,并且其对血压影响大于其它两组 (P <0 .0 5 ) ;3组术中镇痛效果依次为第Ⅲ、Ⅰ、Ⅱ组 (P <0 .0 5 )。Ⅰ、Ⅱ组感觉阻滞起效及阻滞时间相仿 (P >0 .0 5 )。结论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和硬—脊联合阻滞均可用于经尿道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麻醉 ,以硬—脊联合阻滞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20.
李海军 《吉林医学》2009,30(13):1291-1292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与连续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下肢骨折手术的优越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下肢骨折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CSEA组(Ⅰ组,n=30)、CEA组(Ⅱ组,n=30)。选L2~3或L3~4间隙,Ⅰ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2ml加10%GS1ml,然后拔出脊麻针向头置管于硬膜外腔。患者取侧卧位,测定并调整麻醉平面。Ⅱ组直接实施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0.5%布比卡因,根据手术需要分次追加局麻药。结果:Ⅰ组局麻药用量明显少于Ⅱ组(P〈0.01)。术中切皮与骨性操作时VAS评分与镇痛质量评价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CSEA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起效快,可以同时发挥两种麻醉方法的优势,在下肢手术方面,明显优于单纯CEA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