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评价多椎间孔间隙单侧钩突切除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例成人新鲜颈椎标本,选择C4-7为实验节段。按正常组,手术组,在2N&;#183;m纯力偶作用下分别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侧旋运动,通过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来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①在6个运动方向上,手术组术后ROM较术前无明显增加(P&;gt;0.05,t前屈=-1.932,t后屈=-1.447,t右弯=-2.768,t左旋=-1.743,t右旋=-1.753),差异无显著性。②运动范围的总和,手术组较术前有明显增加,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lt;0.01,F=17.448)结论:前路多椎间孔间隙显微减压术对颈椎静态稳定性的影响较小,主要表现在颈椎运动范围总和的增加,对某一方向三维运动范围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颈椎间盘假体稳定性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借鉴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成熟的经验,评价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对失稳颈段脊柱稳定性的重建作用。方法在6具新鲜尸体的颈椎标本上切除C5~6椎间盘,将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植入该间隙内。对该颈椎节段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运动稳定性评价,经颈椎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出该节段的运动范围(ROM)。随后施加2Nm,0.6Hz的疲劳载荷共2500次,评定其稳定性,并与标准的C5~6椎间盘破坏后稳定性值相比较。结果正常C5~6前屈、后伸运动范围平均值为17.03°;人工椎间盘植入后前屈、后伸运动范围7.80°,疲劳载荷后前屈、后伸运动范围9.98°;椎间盘破坏后前屈、后伸运动范围25.53°,人工椎间盘植入具有显著的稳定性。正常左右侧弯运动范围平均值为10.75°;人工椎间盘植入后和疲劳载荷后左右侧弯运动范围分别为8.43°和9.43°,椎间盘破坏后左、右侧弯运动范围20.70°。正常左、右旋运动范围平均值为14.82°;人工椎间盘植入后和疲劳载荷后左、右旋运动范围分别为13.38°和13.83°,椎间盘破坏后左右旋运动范围25.88°。结论颈椎间盘破坏后椎节稳定性显著性破坏。人工椎间盘植入后脊柱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方向上稳定性显著性改善,左右旋转接近正常值,并可提供59%正常屈伸活动,88%正常左右侧弯活动,93%正常左右旋  相似文献   

3.
颈椎间盘假体稳定性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借鉴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成熟的经验。评价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对失稳颈段脊柱稳定性的重建作用。方法 在6具新鲜尸体的颈椎标本上切除C5-6椎间盘,将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植入该间隙内。对该颈椎节段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运动稳定性评价。经颈椎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出该节段的运动范围(ROM)。随后施加2Nm,0.6Hz的疲劳载荷共2500次,评定其稳定性,并与标准的C5-6椎间盘破坏后稳定性值相比较。结果 正常C5-6前屈、后仲运动范围平均值为17.03&;#176;;人工椎间盘植入后前屈、后伸运动范围7.80&;#176;,疲劳载荷后前屈、后伸运动范围9.98&;#176;;椎间盘破坏后前屈、后伸运动范围25.53&;#176;,人工椎间盘植入具有显著的稳定性。正常左右侧弯运动范围平均值为10.75&;#176;;人工椎间盘植入后和疲劳载荷后左右侧弯运动范围分别为8.43&;#176;和9.43&;#176;,椎间盘破坏后左、右侧弯运动范围20.70&;#176;。正常左、右旋运动范围平均值为14.82&;#176;;人工椎间盘植入后和疲劳载荷后左、右旋运动范围分别为13.38&;#176;和13.83&;#176;,椎间盘破坏后左右旋运动范围25.88&;#176;。结论 颈椎间盘破坏后椎节稳定性显著性破坏。人工椎间盘植入后脊柱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方向上稳定性显著性改善,左右旋转接近正常值,并可提供59%正常屈伸活动,88%正常左右侧弯活动,93%正常左右旋转活动。  相似文献   

4.
探讨颈椎间盘切吸术后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万能试验机加载、百分表接触测量法。将6具新鲜尸体颈椎随机分两组:前路组和后路组各3具。模拟临床手术分别对切吸间盘、髓核摘除术后颈椎运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范围进行测试,同时与完整颈椎时的运动测量结果进行对照。前路组切吸间盘后,手术及相邻节段屈、伸运动范围均不同程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髓核全部摘除后相邻节段屈、伸运动范围分别增加17.8%和27.6%(P<0.05)。后路组:半椎板切除和间盘切吸术后相邻节段运动范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加,髓核全部摘除后屈、伸运动范围分别增加15%和25%,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侧弯运动范围无显著意义变化。颈间盘切吸术后对颈椎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颈前路显微椎间孔减压术对颈椎静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例成人新鲜颈椎标本,选择C4~7为实验节段。将标本分为5种状态,A:单节段完整状态,B:多节段完整状态,C:单间隙钩突切除,D:三间隙钩突切除,E:单间隙钩突切除联合椎体部分切除。应用脊柱三维运动分析仪测试在上述5种状态下标本在6个方向上三维运动范围(ROM)的改变,将5种状态分为单节段和多节段两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单节段组两种手术状态在前屈轴向与完整状态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后伸轴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侧屈和轴向旋转方向无差异,两种手术状态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多节段组任一运动方向上手术状态与完整状态ROM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运动范围总和上,两种状态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颈前路椎间孔显微减压术将导致颈椎静态稳定性的轻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颈椎间盘切吸术后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颈椎间盘切吸术后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万能试验机加载、百分表接触测量法。将6具新鲜尸体颈椎随机分两组:前路组和后路组各3具。模拟临床手术分别对切吸间盘、髓核除术后颈椎运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范围进行测试,同时与完整颈椎间的运动测量结果进行对照。前路组切吸间盘后,手术及相邻节段屈、伸运动范围均不同程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髓核全部除后相邻节段屈、伸运动范围分别增加17.8%和27.6%(P<0.05)。后路组:半椎板切除和间盘切吸术后相邻节段运动范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加,髓核全部除后屈、伸运动范围分别增加15%和25%,统计学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侧弯运动范围夫显意义变化。颈间盘切吸术后对颈椎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背景:前期实验已证实,以自行合成的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复合材料研制的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进一步比较该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和髂骨块的三维运动稳定性,以评价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后重建颈椎稳定性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生物力学实验,于2003—08/11在南方医科大学全军及广东省重点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材料: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是利用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复合而成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提供(专利号为:(03236843.7)。6具新鲜人尸体颈椎标本C1~T1节段,均分为3组:正常组、髂骨组及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组。方法:在6具新鲜人尸体颈椎标本的C5与C6椎间盘处,行颈前路环锯减压后,髂骨组及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组分别置入自体髂骨和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正常组为完整结构标本,不予进行任何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利用测量系统测量3组颈椎节段间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等三维运动范围。结果:在椎间盘切除椎间置入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后,在前屈、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的运动范围均较椎间置入髂骨组减少,较髂骨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后伸状态下椎间置入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和髂骨置入物与正常组比较运动范围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后颈椎稳定性良好,置入椎间后较椎间置入髂骨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颈前路显微椎间孔减压术对颈椎静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例成人新鲜颈椎标本,选择C4~7为实验节段。将标本分为5种状态,A:单节段完整状态,B:多节段完整状态,C:单间隙钩突切除,D:三间隙钩突切除,E:单间隙钩突切除联合椎体部分切除。应用脊柱三维运动分析仪测试在上述5种状态下标本在6个方向上三维运动范围(ROM)的改变,将5种状态分为单节段和多节段两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单节段组两种手术状态在前屈轴向与完整状态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O.01),在后伸轴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在侧屈和轴向旋转方向无差异,两种手术状态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多节段组任一运动方向上手术状态与完整状态ROM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在运动范围总和上,两种状态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颈前路椎间孔显微减压术将导致颈椎静态稳定性的轻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的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寰根椎不稳风险甚大,可引起钉道误置,脊髓损伤,以及椎动脉副损伤等并发症.本科充分利用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和力学特性,通过对囤人寰楸椎数据测定,自行设计了一种符合寰枢椎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特征的弹性颈椎夹钩.目的:测试新型形态记忆合金颈椎夹钩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牛物力学稳定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实验,于2008-03/04在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和医用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材料:C0~C4标本均取自8具意外死亡的成年男性新鲜尸体,由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教研室提供.寰枢椎新型形态记忆合金颈椎夹钩,镍含量为50.8%~51.8%,余为钛,委托上海昕昌记忆合金有限公司加工制作而成.方法:上颈椎新鲜尸体标本8具依次参加4组试验,正常状态组、寰枢椎不稳组、新型形态记忆合金颈椎夹钩固定组、德国蛇牌SSE挂钩固定组.将标本崮定于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上,施加2.0N·m的纯力偶矩.测量标本的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以及左、右旋转等6个运动方向的运动幅度.由激光三维扫描仪扫描上颈椎在零载荷至最大载荷状态下的位置情况,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分别测出不同状态下的二维运动范围.主要观察指标:各组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脊柱运动范围.结果:新型形态记忆合金颈椎夹钩固定组与德国蛇牌SSE挂钩固定组屈伸稳定性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5);新型形态记忆合金颈椎夹钩组侧弯状态下的运动范围高于德国蛇牌SSE挂钩组(P<0.05),旋转状态下的运动范围低于德国蛇牌SSE挂钩组(P<0.05).结论:新犁形态记忆合金颈椎夹钩组具有与德国蛇牌SSE挂钩相当的术后即时稳定性.侧弯稳定性稍不及德国蛇牌SSE挂钩,旋转稳定性略优于德国蛇牌SSE挂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压敏片技术,测量颈椎后路钢板固定术后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变化,探讨颈椎后路手术后远期并发症的生物力学发病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7/12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10具颈椎标本取自非颈椎外伤意外死亡的成年男性新鲜尸体。截取C1~T1节段,行后路C4全椎板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将压敏片置于关节突关节内,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上测C4,5量零载荷和2N·m载荷下,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过程中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变化。结果:颈椎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值为中间大于两边,C3,,C5,大于C2,和C6,。在中立位时对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变化不大;4637左/右侧弯时的压力将会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左/右旋转和后伸运动时,各节段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后伸位增加最为明显,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后伸位时关节突关节承受较大的负荷,脊柱内固定术后,压力值的大小依次为C3,>C5,>C2,>C6,,反映出后路手术后固定节段上位的压力变化大于下4637位节段。结论:颈椎后路钢板固定术后,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内压力明显增加,可诱发邻近关节突关节的退变,从而引起相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背景:在临床工作中,外用中药生肌膏能治疗感染开放性骨折引起的骨缺损。其机制可能为生肌膏中作者前期实验从生肌膏的原料生药中提取了生肌液,并证实不同浓度的生肌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不同。有效成分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向成骨细胞转化。目的:观察生肌液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设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天津市天津医院骨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4—10/2005—12在天津市天津医院骨科研究所细胞工程室完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自5只3月龄的雄性健康日本大耳白兔。浓度为5×10^2g/L生肌液从生肌象皮膏(由天津市中药饮片厂提供。原料生药当归、生地、龟板、象皮、血余)提取。方法:将25,8.3,5g/L的生肌液作用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不含生肌液的基础培养液为空白对照,以含地塞米松10^-8mol/L,维生素C0.05g/L,β-甘油磷酸钠10mmol/L的基础培养液为标准对照。将不同干预条件下传代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在培养板中培养二三周,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钙结节形成情况,采用四环素标记及胶原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的表达情况,取细胞培养液测定胞外及胞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含量,将细胞内外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数量各自加和,计算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值。主要观察指标:培养2,3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钙结节形成、四环素标记及胶原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及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值。结果:①细胞钙结节观察结果:除了标准对照细胞外,不同浓度生肌液条件下细胞随培养时间延长,胞体先后出现拉长,聚集生长,随后中心细胞增殖、重叠,细胞之间界限模糊,逐渐形成多个散在的细胞结节,钙沉积逐渐出现,最终形成钙化结节。②四环素标记及胶原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除了基础培养液组外,各实验组四环素标记呈阳性的细胞及钙结节在荧光激发下呈黄绿色,空白对照细胞为阴性;除了标准对照细胞外,不同浓度生肌液条件下细胞胶原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棕黄色深染颗粒位于细胞胞浆中。③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检测结果:条件培养后2,3周,25g/L生肌液作用下细胞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比值高于其他条件下两种含量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液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成骨作用肯定,且高浓度时诱导成骨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痛贴对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犬被单纯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心痛贴1.2g,0.6g剂量组,阳性对照4个组,麻醉开胸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测定犬心肌缺血程度(∑-ST)、心肌缺血范围(N-ST)、梗死面积及血清酶学变化。结果:心痛贴(XTT)大、小剂量组均可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和降低缺血范围(P<0.01,P<0.05),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1,P<0.05),降低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P<0.001,P<0.01)。结论:心痛贴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桑白皮水提取液的耐缺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桑白皮水提取液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方法:①小鼠(n=40)腹腔注射500g/L的桑白皮水提取液(0.01mL/g,0.02mL/g),15min后,将小鼠分别放入250mL的磨口广口瓶内密封,以最后一次呼吸为指标,观察小鼠存活时间。②小鼠(n=30)腹腔注射500g/L的桑白皮水提取液(0.01mL/g,0.02mL/g),15min后,不需麻醉,用剪刀在耳下部快速断头,记录喘气时间。③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对照组按0.03mL/g剂量给小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min后按0.02mL/g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按0.015mg/g的剂量给小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min后按0.02mL/g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组按0.015mg/g剂量给小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min后腹腔注射桑白皮水提取液。给药后10min,分别放入广口瓶内密封,记录小鼠存活时间。结果:①500g/L桑白皮水提取液(0.01mL/g,0.02mL/g)能非常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犤(66.4±8.9)min,(90.3±7.4)min犦,与对照组犤(36.2±4.3)min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358,3.617;P均<0.01)。②对断头小鼠的呼吸时间犤(21.2±0.8)s,(23.5±0.7)s犦有显著延长作用(t=2.824,3.432;P<0.05,P<0.01)。③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犤(27.9±2.6)min,(50.6±3.4)min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和治疗机制。方法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86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单纯硬膜外腔注射组和硬膜外腔注射加手法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皮肤温度和影像学表现变化。结果手法并硬膜外腔注射组优于单纯硬膜外腔注射治疗组。15例急性发病患者,治疗前平均值为(35.21±0.23)℃,治疗后平均值为(36.42±0.51)℃,20例慢性发病者,治疗前平均值为(34.81±0.41)℃,治疗后平均值为(35.03±0.26)℃,治疗前两组进行t检验,t=10.53,35,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进行t检验,t=3.39,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皮肤温度平均较治疗前提高1.5℃。硬膜外腔注射组中68例治愈后3~6个月内CT扫描45例,MRI成像23例,发现腰椎管及间盘突出物的形态与治疗前无显著变化。结论硬膜外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效果较好,加用手法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经皮神经电刺激法(transcutaneous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TENS)在难治性逼尿肌不稳定儿童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在一项前瞻性调查中对32例经过2年以上泌尿专科和/或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逼尿肌不稳定儿童患者采用TENS治疗,6周1个疗程,每隔6周对儿童患者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排尿缓急程度、白天尿失禁次数、排尿频率、尿流率曲线和膀胱容量。结果:该组儿童患者经过6个疗程取得了满意疗效。28例表现为尿急症状儿童患者中,7例症状完全消失,10例儿童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23例表现为白天尿失禁症状儿童患者中,4例治愈,12例症状缓解;19例表现为排尿频率紊乱(小于4次/d或大于8次/d)儿童患者中,16例恢复正常(4~6次/d);21例儿童患者治疗前尿流率曲线异常,治疗后9例恢复正常。膀胱平均容量由185.16提高至279.19mL。结论:TENS对儿童逼尿肌不稳定所引起的尿频、尿流率曲线和膀胱容量改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硝酸镓进行预防性处理,观察硝酸镓对去卵巢引起的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去除大鼠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将8月龄雌性SD大鼠(体质量220~270g)单纯随机分为对照组(14只)、去卵巢组(13只)、单纯预防组(13只)和去卵巢预防组(17只)。去卵巢组和去卵巢预防组切除双侧卵巢,对照组和单纯预防组行假手术。对照组和去卵巢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g;去卵巢预防组和单纯预防组腹腔注射硝酸镓2mL/kg,均为3次/周。12周后收集24h尿液,取血和双侧股骨。测定血、尿、骨镓含量及骨钙含量、骨密度、骨强度。结果:12周后,单纯预防组和去卵巢预防组骨镓含量(μg/g)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去卵巢组(6.82±0.67,7.56±0.53,0.48±0.11,0.26±0.15;t=-29.72~22.64,P<0.01);去卵巢预防组骨钙含量(17.5±4.0)mg/g、骨密度(0.55±0.06)g/cm2、最大负荷(9.7±0.6)N、最大形变(1.64±0.16)mm均显著高于去卵巢组(t=-2.26,2.62,3.01,3.56,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硝酸镓对去卵巢引起的大鼠骨质疏松有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缺血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每组8只):即缺血组(IC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及假手术组(S组)。IC组夹闭兔腹主动脉肾下段20min,制作兔脊髓缺血模型;IPC组预先使脊髓缺血6min,再灌注30min后再次阻闭兔腹主动脉肾下段20min;S组除不夹闭腹主动脉外,其余处理同IC组。再灌注后8,12,24和48h分别对动物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后48h,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TXA2的稳定代谢产物)的含量及6-酮前列素(6-keto-PGF1α,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的含量,然后处死动物取脊髓,测定脊髓组织中TXB2及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IPC组神经功能评分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IC组。与IC组相比,IPC组血浆和脊髓中TXB2含量明显减少,分别为(108±20)mg/L,(733±64)ng/g(P<0.05,F=27.93,132.887),而IPC组血浆和脊髓中6-keto-PGF1α含量明显增多,分别为(75±14)mg/L,(502±37)ng/g(P<0.05,F=13.185,64.141)。IPC组血浆和脊髓中TXB2/6-keto-PGF1α分别为(1.45±0.17),(1.47±0.19),明显低于IC组(P<0.05,F=20.83,29.447)。结论: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保护机制与缺血预处理改善脊髓缺血损伤后TXA2-PGI2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背景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采用线性结构方程式模型,可以揭示不能通过直接观测得到的潜在因子之间的关系,适合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作分析.目的分析影响长乐县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为改善农村胃癌患者在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信息.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423例居住在长乐县且由县级以上医院确诊的胃癌患者,其中男355例,女68例;生存时间0.5~15.6年.方法采用观测性研究方法,每例胃癌患者填写调查表.调查胃癌患者基本情况指标7项,治疗情况25项,生活质量18项.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6个变量和18个条目评分进行分析,用线性结构方程式(LISREL)分析潜在外生变量ζ与潜在内生变量η之间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反映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18个条目的评分及相关因素的量化值.结果从反映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18个条目的评分提取出2个潜在的内生变量,从与生活质量相关的26个显在变量中提取出11个潜在外生变量,二者之间的线性结构方程的拟合优度指数为0.95.结论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受到其生理状态的显著影响;影响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有病情、生存时间、年龄、手术情况、性别和营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脂糖舒(ZTS)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抗性模型大鼠灌胃ZTS(1次/d),连续9周,同时以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达美康)及健康大鼠作对照,进行糖耐量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Glu)、胰岛素(Ins)、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NEF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称体质量和脂肪组织重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脂糖舒、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NIDDM大鼠)的高Ins、高Glu、高脂血症和降低IRI,升高HDL-c含量,抑制体质量和脂肪组织重量增长。其中,脂糖舒抑制病鼠体质量和脂肪组织质量增长以及降糖降脂(NEFA和LDL-c)和降IRI作用优于格列齐特(P<0.01或P<0.001)。与二甲双胍比较,脂糖舒降NEFA和TC作用较强(P<0.05),对其余指标包括降IRI作用与二甲双胍相当(P>0.05)且脂糖舒降IRI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脂糖舒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