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神经性耳鸣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针刺治疗,10d为1疗程,接受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结束后,针刺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痊愈率分别为96.7%、50.0%,针刺组分别为80.0%、30.0%,经秩和检验,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6。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性耳鸣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耳鸣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灵  杨金梅  陈可 《中国康复》2015,30(3):217-218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声频共振仪治疗对神经性耳鸣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声频共振治疗。结果:治疗30d后,2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声频共振仪治疗有助于耳鸣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声频共振仪治疗50例神经性耳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69耳)与参考组(40例,54耳)。参考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声频共振仪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听阈、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和耳鸣严重程度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和耳鸣严重程度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0%,高于参考组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声频共振仪治疗神经性耳鸣可降低患者的听阈,缓解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电针加超短波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英 《中国康复》2007,22(1):13-13
我院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346例。均符合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男186例,女160例;年龄10个月~80岁;左侧面瘫191例,右侧155例;病程≤3个月208例,〉3个月138例;部分患者初起伴有耳后、耳前及面部疼痛,偶尔出现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346例患者分为综合组180例与针刺组16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综合组采用电针加超短波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①电针:选用KDW-808型全能脉冲电疗仪,主穴取地仓、阳白、颊车、牵正、太阳、下关、水沟,承浆;配穴为合谷、四白、迎香、翳风、风池,每次选择2对主配穴,疏密波,耐受量,20min。②超短波:5cm小圆电极2个,置于患侧耳屏前方或耳后乳突下,斜对置,间隙1cm,微热量,15min。③针刺:取穴与电针相同,进针后提插捻转,得气后施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治疗均每日1次。  相似文献   

5.
脉冲电磁场治疗耳鸣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鸣常成为患者求治的主要症状 ,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近 5年以脉冲电磁场治疗耳鸣患者 57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含门诊及住院患者 57例 ,其中男 38例 ,女 1 9例 ;年龄 <2 0岁 3例、2 1~ 30岁 6例、31~40岁 1 2例、41~50岁 1 2例、51~ 60岁 8例、61~ 70岁 1 2例、71~ 77岁 4例 ;年龄最小 1 3岁 ,最大 77岁 ,病程 1周~ 1年余。多为持续性耳鸣 ,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鸣响 ,有的伴有眩晕或听力减退。单纯性耳鸣 1 2例 ,非耳源性耳鸣 2 9例 ,耳源性耳鸣 1 6例 (其中Ramsey Hunt氏综合症 1例)。治疗时应用西安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针刺列缺穴治疗神经性头痛治疗效果的观察,探讨其有效性及实用性,旨在为同仁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作参考。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谷维素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列缺穴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差异经统计分析有意义(P=0.028<0.05);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月发作频次、症状持续时间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针刺天容穴配合中药治疗梅核气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797-1798
目的:观察针刺天容穴配合中药治疗梅核气的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采用针刺天容穴及右内关、左公孙、丰隆、廉泉、天突、太冲配合中药治疗梅核气;对照组30例,除不取天容穴外其余相同。结果:针刺天容穴组总显效率达86%,两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天容穴治疗梅核气的疗效显著,而且方便见效快。  相似文献   

8.
针刺配合穴位按摩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国内外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痪)的治疗手法很多,疗效各异。探讨针刺配合穴位按摩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治疗作用。方法:2001/1~2003/1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脑性瘫痪康复门诊或住院患儿264例,纳入标准:①性别不限;②患儿家长知情同意。③符合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标准,并伴有智力障碍。排除标准:其他病因致中枢性运动障碍者;单纯智力低下者。符合上述标准的12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按中医经络理论进行针刺及穴位按摩。针刺方法:主穴取四神聪,上肢穴取肩髑、肩贞、曲池等,下肢穴取风市、伏兔,足三里等。配穴:根据个案不同增加舌三针、耳三针、智三针等。按摩:采用节段性按摩法、异常姿势矫正法。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综合疗效评价(异常姿势改善;Milani运动发育评价;肌张力;智力;头颅CT)。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炎94%好于对照组75%,(x^2=6.723,P&;lt;0.05);治疗后发育对照组76.86&;#177;5.65.观察组83.67&;#177;7.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284,P&;lt;0.01)。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按摩对脑性瘫痪患儿治疗效果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运用针刺与中频脉冲电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 50例中,男 27例,女 23例;左侧面瘫 21例,右侧面瘫 29例;其中伴耳道带状疱疹 5例,头部外伤 4例;年龄 < 30岁 40例, >30岁 10例;病程 1d~ 7个月, < 1周 30例, >1周 20例。 方法: (1)针刺治疗,取穴:患侧合谷、地仓、颊车、鱼腰、下关、人中、攒竹、睛明等穴。用 30号 1.5寸毫针,平补平泻手法,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留针 30min。 (2)中频脉冲电治疗:采用北京金豪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 J18A2型电脑中频脉冲治疗仪,以方波、尖波、指…  相似文献   

10.
张婷  万文俊  马朝阳 《中国康复》2016,31(4):267-269
目的:观察Mulligan手法结合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口服止晕药物、牵引及红外线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Mulligan手法联合人迎穴改良针刺治疗,对照组仅加用人迎穴改良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进行测评。结果:治疗1及2周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2组ESCV评分及VA、BA的Vm值均有明显增高(P0.01)。治疗2周后与治疗1周时比较,观察组ESCV评分及VA、BA的Vm值均有显著性增高(P0.05),对照组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周时,2组间ESCV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VA、BA的Vm值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ESCV评分及VA、BA的Vm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Mulligan手法联合人迎穴改良针刺治疗CSA患者,能够快速有效且持续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深针刺廉泉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重度假性球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深针刺廉泉穴配合康复训练对重度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6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加鼻饲饮食、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深针刺廉泉穴配合康复训练,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廉泉穴配合康复训练可提高假性球麻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针刺丰隆穴对正常和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丰隆穴具有化痰降浊、运脾通腑的作用,观察针刺丰隆穴对正常和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5/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基础饲料组和基础饲料针刺组,每组10只。基础饲料组饲喂基础饲料20d,基础饲料针刺组在给予基础饲料的同时取双侧后肢丰隆穴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间隔10min行针1次,治疗1次/d。20d后检测两组大鼠血脂水平。②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高脂模型仙人掌粉组和高脂模型针刺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每日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每天饲喂高脂饲料(2%胆固醇、10%猪油、0.2%甲基硫氧嘧啶、5%胆盐、87.3%基础饲料);高脂模型仙人掌粉组饲喂仙人掌粉9g/d;高脂模型针刺组双侧后肢丰隆穴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间隔10min行针1次,治疗1次/d。饲喂治疗20d后,眼球采血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结果:纳入6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针刺丰隆穴对正常大鼠血脂的影响:正常大鼠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作用;基础饲料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明显高于基础饲料针刺组[(0.42&;#177;0.20),(0.25&;#177;0.20)mmol/L;0.43&;#177;0.19,0.28&;#177;0.16,P〈0.05]。②针刺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高脂模型针刺组和高脂模型仙人掌粉组的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0.95&;#177;0.22),(0.87&;#177;0.15),(1.53&;#177;0.15)mmol/L,P〈0.01];高脂模型针刺组和高脂模型仙人掌粉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4.29&;#177;1.10),(3.03&;#177;1.36),(12.51&;#177;2.73)mmol/L,P〈0.01]。结论:针刺丰隆穴能够有效地阻止血脂升高,对高脂血症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单纯针刺疗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疼痛效果不够显著,水针由于作用穴位时间长且有药物的协同作用,理论上疗效较佳。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水针结合频谱照射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干预效果,并与单纯针刺治疗进行比较。 设计:病例对比观察。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卫生所。 对象:选择2001-05/2004-11在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卫生所门诊就诊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94例,均自愿参加观察。将94例患者分为2组,结合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各47例。 方法:①结合治疗组:穴位注射选取风池穴、天宗穴、秉风穴、曲垣穴、阿是穴、背俞穴、夹脊穴。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液,每个穴位注射二三厘米。每个患病部位取穴2个/次,隔日1次。30d为1个疗程。频谱照射在穴位注射后,用频谱仪对注射部位进行照射。30min/次,隔日1次。30d为1个疗程。穴位注射及频谱照射均治疗1个疗程。②针刺对照组选取上述穴位进行单纯针刺治疗,30min/次,3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并根据评分进行疗效比较。显效: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下降率〉80%;有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下降率在20%~80%;无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下降率〈20%。 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②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 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针刺对照组和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1.30&;#177;0.90,0.50&;#177;0.40;6.57&;#177;1.21,6.64&;#177;1.13(t=23.958,35.116,P〈0.01)].结合治疗组患者评分下降率显著高于针刺对照组[(93.14&;#177;10.12)%,(80.13&;#177;11.08)%(t=8.764,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对照组[93.6%,78.7%(x^2=4.644,P〈0.05)]。 结论: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频谱照射能显著缓解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疼痛,而且干预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4.
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方法,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刺治疗组采用电针疗法,取四神聪穴、肾俞穴、会阳穴,1次/日,30min/每次;对照组为口服中药桑螵蛸散,2次/日,6g/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以治疗前后的排尿日记,B超膀胱最大容量为指标,进行组间与组内、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日排尿频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O.01):结论:针刺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特定穴配合功能锻炼治护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用针刺特定穴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和护理,对照组30例单纯用针刺特定穴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特定穴配合功能锻炼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刘翠芳  冯美果 《中国康复》2017,32(3):217-218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习服疗法治疗特发性耳鸣的效果。方法:将48例特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4例。2组均给予针刺治疗及长春西汀静脉滴注,观察组另外配合习服疗法。治疗4周后通过耳鸣残疾评估(THI)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THI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效7例,好转12例,无效5例。对照组分别为6、11及7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79.2%、70.8%,均P0.05)。结论:针刺配合习服疗法有助于特发性耳鸣患者病情的恢复,并且在功能上的改善程度较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针刺时机、选穴配伍、刺激量、针刺部位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甲襞微循环方面作用的优劣。推导出针刺治疗脑梗死的最佳疗效方案。 方法:①选择2002—01/2004-01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患者63例,男40例,女23例。其中脑血栓形成48例,腔隙性脑梗死15例,均自愿接受规范化针刺治疗。选用30号华佗牌毫针,于每H14:00左右开始针刺治疗,每穴均按相关要求取得相应针感。同时常规西药治疗。②考察毫针针刺治疗脑梗死的钊刺时机、选穴配伍、刺激量、针刺部位4个凶素在获得临床疗效和改善甲襞微循环的主次作用,同时考察了上述4个因素的各3个水平f针刺时机:病程l一10,11-20,21-30d;选穴配伍:头穴、体穴、头体穴(头穴指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的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等,视临床表现可加取相应头穴;阴经体穴指”醒脑开窍”法穴组.主穴为内关、人中、三阴交,副穴为极泉、尺泽、委中。阳经体穴指“上下配穴”法穴组,主穴为上闪电、下闪电,配穴为臂中、足三里。瘫侧刺为单纯针刺瘫痪侧体穴和致病梗死灶侧头穴,健侧刺与之相反,健瘫侧交替刺为两者的交替);刺激量:轻刺激量、中刺激量、重刺激世(轻刺激量:隔日针刺1次,体针针感为感传或肢体抽动1次,头针捻转100次/min,行针次数为2次,行针间隔10min,留针20min,15次为1个疗程;中刺激量:每日针刺1次,体针针感为感传或肢体抽动1次,头针捻转150次/min,行针次数为4次,行针间隔5min,留针20min.30次为1疗程;重刺激量:每日针刺1次,体针针感为感传或肢体抽动3次,头针捻转250次/min,行针次数为6次,行针间隔5min,留针20min,30次为l疗程);针刺部位:健侧刺、瘫侧刺、健患侧交替刺1在获得临床疗效和改善甲襞微循环方面作用的优劣。⑧应用正交设汁法,对影响脑梗死针刺疗效的4因素3水平搭配组台方案与脑梗死甲襞微循环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脑梗死患者6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针刺时机、刺激量因素在获得临床疗效和改善甲襞微循环方面作用非常显著,针刺部位因素在获得临床疗效方面亦起到非常显著地作用,选穴配伍因索在临床获效和改善甲襞微循环方面作用不大。在脑梗死患者病程10d内针刺疗效优于10d后针刺;重刺激量和中刺激量手法疗效优于轻刺激量手法(P〈0.05),重、中刺激量手法间则差异不明显(P〉0.05);健患侧交替针刺优于单纯健侧针刺(P〈0.05),健患侧交替针刺与单纯瘫侧刺、瘫侧刺与健侧刺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在脑梗死病程10d内。采用重刺激量手法,健瘫侧交替针刺,可实现对脑梗死甲襞微循环相对最佳的改善作用。结论:在脑梗死病程10d之内,采用中重刺激量针刺法.健患侧交替针刺有关腧穴,对甲襞微循环的改善作用优于相应因素的其他水平,健瘫侧交替针刺治疗,可较好提高针刺疗效。  相似文献   

18.
针刺结合火罐疗法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疼痛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经针刺结合火罐疗法治疗后疼痛指数的变化及其干预效果,并与电脑中频结合超短波疗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康复医学科2003—03/10收治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67例,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①治疗组选取腰部夹脊穴、膀胱经穴3~5穴,结合委中穴,用5.0cm30号不锈钢毫针刺入穴位1寸左右,以酸、胀、重得气为度。留针30min,其间运针一两次;出针后用玻璃火罐4~6个拔腰部阿是穴,留罐20min。针刺、拔罐疗法1次/d,共治疗20d。②对照组采用电脑中频结合超短波对腰部进行治疗,1次/d,20min/次,共治疗20d。在治疗前后分别行疼痛指数(0~10代表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痛)评定,在治疗后行干预效果评定。显著好转为腰酸、腰痛消失,无晨间痛,可以从事普通工作及家务劳动;好转为腰酸、腰痛及晨间痛明显减轻,或其中1项症状消失;无效为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结果:67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2.88&;#177;2.07,4.03&;#177;2.16);(7.00&;#177;1.79,6.82&;#177;1.89);(t=10.72,9.27,P〈0.01)1。②治疗后的干预效果比较:治疗组34例患者治疗后显著好转、好转及无效分别为19,12和3例;对照组33例患者分别为8,19和6例,治疗组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X^2=7.05,P〈0.05)。结论:针刺结合火罐疗法及电脑中频结合超短波治疗均能减轻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疼痛,但针刺结合火罐疗法的干预效果更优。针刺结合拔罐疗法能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促进腰肌劳损病灶尽快得到康复。  相似文献   

19.
针刺干预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β-内啡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拟定补肾、调理脏腑、协调阴阳的针刺处方,观察针刺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改善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8—06/1999—04山东省中医院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5例,随机抽签法分为针刺组(n=33)和谷维素组(n=32),另在济南第二钢铁厂女工中随机选取20~30岁健康育龄妇女15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针刺组拟定补肾、调理脏腑、协调阴阳处方,主穴选取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均双取);配穴选取内关、神门、太冲(均双取)百会、膻中。阴虚型患者酌加肝俞、太溪、大赫(均双取);阳虚型可酌配脾俞(双取)、关元。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一次。治疗1次/d,连针6d后休息1d,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谷维素组患者口服谷维素4周,20mg,3次/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达1疗程后的Kupperman指数。参照改良的Kupperman指数评定法,Kupperman指数比:治疗1疗程以上的Kupperman指数/治疗前Kupperman指数。显效:Kupperman指数比〈25%;有效:25%≤Kuppermarr指数比≤80%;无效:Kupperman指数比〉80%。并于初诊后次日与治疗满1个疗程后3d内的上午8:00~9:00空腹时抽取肘静脉血5mL,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β-内啡肽。正常标准对照组抽血时间同患者治疗后时间。结果:针刺组和谷维素组各脱落2例,原因为外出等。针刺组和谷维素组进入结果分析分别为31例和30例,正常对照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1)针刺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潮热出汗、感觉障碍、失眠、易激动、泌尿系统感染、抑郁多疑、眩晕、头痛、关节肌肉痛、心悸、易疲劳、皮肤蚁行感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谷维索组(P〈0.01,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的Kupperman指数下降幅度更大,与谷维素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⑧针刺组显效4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有效率97%;谷维素组显效2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有效率73%,针刺组明显优于谷维素组(驴_4.927,P〈0.05)。(9治疗前患者血清β-内啡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4.3486&;#177;30.8609),(177.1331&;#177;43.2032)mg/L,t=7.404,P〈0.01];针刺治疗后血清β-内啡肽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136.1452&;#177;54.6915),(94.3486&;#177;30.8609)mg/L,t=3.632,P〈0.05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在改善各项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谷维素。患者血清β-内啡肽含量显著低于正常育龄妇女,针刺治疗后明显升高,可能的机制是针灸改善了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内环境,体现在诱发β-内啡肽的释放增多,导致外周β-内啡肽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20.
张亚男  郑鹏  闫雪  陈勇 《中国康复》2021,36(6):353-355
目的:研究针刺八邪穴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临床应用。方法: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镜像疗法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针刺八邪穴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及改良Ashworth(MA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UE、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MAS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MAS分级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八邪穴结合镜像疗法治疗明显改善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加速了脑卒中后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恢复期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