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C型臂引导下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髓核内臭氧注射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30例患者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A组),同期30例患者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髓核内臭氧注射(B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80%(24/30例),B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6.6%(29/30例)。B组术后2个月优良率高于A组(P<0.05)。结论: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髓核内臭氧注射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6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在CT引导下,采用射频控温热凝仪按操作常规行经皮穿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继之注射医用臭氧5~10 ml,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本组经2周~1个月短期随访,显效45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3%,无脊髓、神经、大血管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522-2523
探讨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研究组采用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消融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髓核射频热凝消融与臭氧消融术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8w时疼痛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术后8w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79.31%,高于对照组60.34%(P<0.05)。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C型臂引导下,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注射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B组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C组采用腰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三组患者术后9天、18天、1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A组治疗优良率为96.6%(29/30例),B组治疗的优良率为76.6%(23/30例),C组治疗后优良率为70%(21/30例).A组优良率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或单独应用注射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5.
两种介入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霖  彭力  李小力 《中国康复》2006,21(3):194-195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切割术)与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其中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术治疗(A组)205例,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术治疗(B组)80例。结果:椎间盘1次穿刺成功率A组80%,B组100%;平均手术时间A组20min,B组3.5min;有效率A组83.4Z,B组88.8%。结论:髓核切割术和消融术治盯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好疗效,消融术的1次成功率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切割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经皮穿刺等离子汽化髓核加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经皮椎间盘穿刺的微创方法.采用等离子汽化消融髓核加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颈椎病患者63例,共111个间盘,其中单间盘15例,双间盘48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椎间盘源性颈椎病,术后佩戴颈围1周,平均住院5 d.结果:经1~28个月随访,按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评定疗效,治愈20例,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4例,优良率71.43%,有效率93.65%,无效率6.35%.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离子汽化消融髓核加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颈椎病患者是可行的,创伤小、简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经皮穿刺臭氧联合射频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盘内臭氧髓核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C臂引导下经颈前血管鞘和气管鞘之间穿刺入椎间盘髓核或突出物靶点,每个盘内注射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5ml,然后再行髓核或/和突出物射频热凝,分别设定温度为75℃和85℃,时间各90秒.结果:治疗后不同时期(24小时、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疼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优良率达86.7%以上,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臂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0例自2004年至2010年因颈椎间盘突出住院行低温等离子联合臭氧治疗的患者。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月~36个月,治疗优良率91.25%,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损伤小、优势互补、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盘内臭氧髓核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8例,分为臭氧组264例,臭氧+射频组264例。均在CT引导下经颈前血管鞘和气管鞘之间穿刺入椎间盘髓核或突出物靶点。臭氧组每个盘内注射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4 ml。臭氧+射频组盘内注射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后再行髓核或/和突出物射频热凝,设定最高温度为90℃,时间为4个周期。观察治疗后各个时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以及临床效果。记录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不同时期(24小时、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疼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且臭氧+射频组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较臭氧组明显降低。治疗后6个月,臭氧组优良率为80.3%,臭氧+射频组优良率为86.5%。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型臂X线机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联合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组(A组),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臭氧治疗组(B组),每组各60例。比较2组治疗后7 d及1,3个月VAS评分及治疗优良率。结果 2组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术后均未发生出血、腰大肌血肿、椎间盘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B组术后7 d及1,3个月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术后3个月优良率为96.67%,A组优良率为8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型臂X线机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联合盘内注射臭氧,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及臭氧髓核消融术,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创伤小等特点得以临床广泛应用。我院联合北京中关村医院及黑龙江农垦局宝泉岭医院疼痛分院自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应用激光椎间盘内减压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20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  相似文献   

12.
经皮穿刺等离子汽化加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颈椎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经皮穿刺等离子汽化髓核加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经皮椎间盘穿刺的微创方法,采用等离子汽化消融髓核加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颈椎病患者63例,共111个间盘,其中单间盘15例,双间盘48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椎间盘源性颈椎病,术后佩戴颈围1周,平均住院5d。结果:经1~28个月随访,按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评定疗效,治愈20例,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4例,优良率71.43%,有效率93.65%,无效率6.35%。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离子汽化消融髓核加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颈椎病患者是可行的,创伤小、简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型臂X线机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联合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组(A组).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臭氧治疗组(B组),每组各60例。比较2组治疗后7d及1.3个月VAS评分及治疗优良率。结果2组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术后均未发生出血、腰大肌血肿、椎间盘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B组术后7d及1,3个月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术后3个月优良率为96.67%,A组优良率为8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型臂x线机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联合盘内注射臭氧,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改良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5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观察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2006年12月~2008年5月采用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5例共310个椎间盘,其中膨出型71例(95个椎间盘),突出型151例(182个椎间盘),脱出型29例(29个椎间盘),钙化型4例(4个椎间盘).均采用外侧入路穿刺,分别在髓核中心、突出侧髓核边缘、椎间孔前外侧注射20~50 μg/mL臭氧-氧气(O3-O2)混合气体12~25 mL.结果:术后随访3~17个月,疗效按Macnab标准评定:膨出型优良率94.5%,突出型优良率91.7%,脱出型优良率69.7%,钙化型无效.结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需选择适应病例,通过改进注射方法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一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及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应症较窄,仅适用于椎间盘膨出或轻、中度突出,纤维环完整者.但对突出较大、纤维环破裂、髓核部分脱出者,单一治疗方法效果欠佳;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臭氧盘内注射及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联合应用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优势互补、扩大手术适应症及提高疗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和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范围。方法 96例患者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有相应腰腿痛临床症状。60例患者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治疗;46例患者行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随访1~17个月,臭氧注射术治疗组60例,总有效率为75%(45/60),其中显效率为61.7%(37/60),无效率为25%(15/60)。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组46例,总有效率为80.4%(37/46),其中显效率为63%(29/46),无效率为23.9%(11/46)。2种治疗方法在突出及膨出组疗效上并无显著性差异;在是否单纯椎间盘病变上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和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均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组,对照组;单纯臭氧注射组,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术后疗效均优于术前,联合组术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会导致病人出现腰痛或者腿痛的症状,甚至还会给病人带来更为严重的病症,使病人痛苦不堪。其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微创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发展最快的一类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包括经皮椎间盘射频消融术、经皮穿刺髓核化学溶解术、经皮激光汽化椎间盘消融术、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及内镜技术等。尤其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皮旋切术配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使用经皮穿刺旋切术配合臭氧注射治疗(A组)40例及单纯旋切术(B组)4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A组优于B组(P<0.05).临床疗效方面,A组有效率90.0%(36/40),优于B组69.6%(32/46)(P<0.05).结论:经皮旋切术配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在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及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单纯旋切术.  相似文献   

20.
范胜  陈录平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514-1515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在C臂引导下采用右颈总动脉与气管间隙穿刺至椎间盘中央,每个间盘盘内注射臭氧2~8mL,其臭氧浓度为40μg/mL。【结果】50例随访时间1~6个月,优良率为70%以上。【结论】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