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心脏起搏和传导障碍性疾病主要方法.而起搏器植入术后的精心护理则是确保起搏器安全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本文就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在我科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9~84岁,术前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伴束支阻滞等,临床表现有晕厥、头昏、胸闷、乏力等症状;均在导管室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经精心观察护理均未发生感染和电极移位,起搏器感知和起搏功能良好,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长期地植入心内膜电极与脉冲发生器进行人工心脏起搏,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或传导功能障碍疾病的主要方法。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者的水平,还取决于专科护理的水平。手术前后的护理及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我院2004年4月-2006年4月安装永久性起搏器19例,手术均成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现将其护理及健康教育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护理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18例患者行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1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出院,无并发症。结论:做好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梅  褚艳丽 《当代医学》2009,15(19):79-79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工心脏起搏器制造工艺水平不断完善,起搏器植入部位,从单腔发展到双腔、多腔及多部位起搏。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信号,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起搏点,引起心脏搏动的仪器,是一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心脏起搏器自1952年临床首次应用以来,目前已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它对抢救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防治以其安装简单、创伤小、痛苦轻、疗效确切的特点,起了重要作用。现对安装埋藏式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5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海棠 《黑龙江医学》2010,34(5):396-397
植人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是一种帮助缓慢型心律失常恢复心律和心率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我国每年有上万例病人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此类病人病情较复杂,对术前及术后长期的自我护理方法、注意事项及起搏器的性能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因此,普及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相关知识,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6.
江小燕 《四川医学》2011,32(12):2029-2031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0例,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做一回顾分析,包括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积血4例,起搏器感知障碍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电极脱位1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1例,囊袋感染1例。结论重视永久起搏器术后观察及护理,可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挥起搏器的最佳功效。  相似文献   

7.
自瑞典sening医生于1959年在人体胸壁上埋藏了世界上第1只心脏起搏器以来,人工心脏起搏已成为心脏病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成为治愈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它虽然损伤小,操作简单,但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该院自1985年首次安装永久性起搏器至今,已安装了各种类型起搏器400例,将永久性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观察与护理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68例不同模式起搏器植入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68例不同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不同模式心脏永久起搏治疗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能有效改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秀璞  刘春玲  魏蔚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670-3671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它产生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代替心脏起搏点,引起心脏搏动的一种方法。心脏起搏器应用于临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起搏或传导功能的障碍(主要为缓慢的心律失常)。我科自从开展了心脏起搏与导管技术,可在任何时间紧急进行心脏起搏,从2000年至2005年共为60例患者安置了心脏起搏器,成功了60例,其中3例为临时起搏器,57例为永久性起搏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心律失常诊疗技术的发展,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并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的心律失常,也用于治疗快速的心律失常。2005年4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共行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42例,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龄  相似文献   

11.
徐小雅 《西部医学》2012,24(4):794-796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护理对策及健康指导。方法对2009年4月~2011年10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4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17.5%,其中起搏器囊袋积血2例(28.6%),起搏器感知障碍1例(14.3%),起博器综合征1例(14.3%),电极脱位2例(28.6%),肺内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14.3%)。所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重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观察及护理,熟悉相关理论知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对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光辉  李航  付天果 《重庆医学》2007,36(18):1870-1871
目的 探讨永久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1996年1月~2006年12月安装起搏器者92例.从左侧锁骨下静脉或头静脉置入起搏电极,术中测试电极导线各参数符合起搏要求.注意围术期观察和护理,术后定期随访或患者有不适症状时门诊或住院,根据情况随时程控和调整起搏参数.结果 92例患者术中100%发生心律失常,2例发生心室颤动.术后常见并发症共12例,其中血肿3例、感染2例、电极移位1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自动夺获功能开启时呈高输出状态1例、起搏器阈值升高2例、心功能减退1例.结论 加深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提高鉴别能力、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及起搏器知识教育,早期发现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10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刚 《河北医学》2009,15(12):1453-1454
目的:探讨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结果:出现气胸2例,囊袋内出血2例,起搏综合征3例。结论:加强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认识,严格规范操作,将并发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4.
喻晓黎 《基层医学论坛》2013,(30):3987-3988
目的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2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以有效解除患者的恐惧和精神负担,增强患者的信心和信任度。结果22例患者术后经过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的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的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危重病人的一种重要措施。我院2002—2004年成功安置了30例永久性起搏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我科自2002年8月开展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以来,共为12例患者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从2005年开始,我院对11例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加强护理及健康指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排除了对起搏器功能干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特别是治疗重症慢性心律失常。为了更好地配合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现将近年来护理同行在此临床护理方面进行的研究和取得的经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为1 017例患者成功植入了埋藏式起搏器后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如下,同时进行了精心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减少到最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及起搏器知识教育,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和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式收集50份调查资料,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进行调查,并采用频数、排序等方式进行描述。结果是否存在躯体疼痛、睡眠不佳得分最高,患者最需要疾病和起搏器的相关知识。结论护士应关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的躯体舒适度,做好健康教育,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