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复方黄连降糖片与小檗碱调节糖脂代谢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复方黄连降糖片与小檗碱调节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药效学作用,评价两药调节糖脂代谢作用的特点.方法:以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加高脂饮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根据血糖分为模型组、复方黄连降糖片组和小檗碱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药物组分别给予干预治疗8周,治疗期间,每周常规称量体重1次,8周时测定大鼠的空腹血糖(FBG)、糖负荷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观察大鼠肝脏大体形态.结果:①复方黄连降糖片对大鼠的体重、LDL-C、TG、PBG的调节作用有优于小檗碱的趋势;②小檗碱对FBG的作用有好于复方黄连降糖片的趋势;③对TC、HbAlc、HDL-C及大鼠肝脏大体形态的影响两药基本一致.结论:复方黄连降糖片较之单纯应用小檗碱能更全面、更有效地调节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黄连化浊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予黄连化浊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共治疗16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胰岛素(INSan)、血C肽(C-P)、β细胞功能指数(HBC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脂联素(adiponectin,APN)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降糖、降脂及减轻体质量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化浊方联合二甲双胍能降低肥胖型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糖、血脂,减轻体质量,效果优于单纯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金芪降糖片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金芪降糖片合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单纯用二甲双胍口服,治疗8周,以FBG与FIns乘积的倒数(san)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观察治疗前后FBg,FIns及Se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FBg,FIns均有下降,Sen治疗后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升高更明显。结论:金芪降糖片合二甲双胍较单纯用二甲双胍更有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芪降糖片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5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给予金芪降糖片合二甲双胍,对照组单纯用二甲双胍,治疗8周,以FBG与Flns乘积的倒数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观察治疗前后FBG、Flns及Se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FBG、FIns均有下降,Sen治疗后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升高更明显.说明金芪降糖片合二甲双胍较单纯用二甲双胍更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逆汤加减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9),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逆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脑记忆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BG、2 h PBG、HbA1c、TC、TA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 h PBG、HbA1c、TC、TA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维度脑记忆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加减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临床效果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脂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体重配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用调脂降糖片干预治疗,以二甲双胍片作为阳性对照。8周后采用血糖钳技术检测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比值(HDL-C/ T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对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脂代谢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调脂降糖片治疗后大鼠TC、TG、HDL-C/TC、FINS、FFAs显著下降,而ISI、GIR明显增加,其作用与二甲双胍片基本相似。结论调脂降糖片能够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糖、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HLJDT)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HLJDT高、中、低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灌胃治疗。治疗56 d后,观察HLJDT各剂量组对模型大鼠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代谢的影响。结果:黄连解毒汤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中FBG、TC、TG、LDL-C含量,而且可以提高血清Ins、HDL-C含量。结论:黄连解毒汤能够有效调节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正 《江西中医药》2004,35(10):41-42
目的 :观察降糖调脂汤与二甲双胍联用时对Ⅱ型糖尿病 (T2DM )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法 ,治疗组 30例用降糖调脂汤加二甲双胍治疗 ,对照组 30例用二甲双胍治疗。结果 :两组TG、HDL C、LDL C、FBG、PBG等指标治疗前后相比P <0 0 5。结论 :降糖调脂汤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治疗T2DM合并高脂血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颗粒剂冲服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就诊顺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以二甲双胍片联合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以二甲双胍片治疗.3月为1个疗程,疗程后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45%,对照组总有效率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FB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PG,HbA1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在口干的消除率上无统计学意义;在眠差、视物模糊、大便干的消除率上差异显著.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颗粒剂冲服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理想,对主要症状的去除效果较好,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散合二甲双胍片对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影响.方法将72例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防风通圣散治疗.结果治疗组降糖总有效率为84.6%,明显高于对照组76.9...  相似文献   

11.
12.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5.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6.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18.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未"可作为一个时间段的一种状态,属于从午时阴阳交到申时形体成的中间发酵阶段,是一个量变过程,"治未病"是调理体质状态,纠偏扶正,引导其向平和质方向发展,防治疾病的一种过程。"未病"含义包括"状态""无病""转折",认为"治未病"不仅是"无病养生",可以是"调理体质",还是"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不仅仅只是治"没有"的病,也不是治"不知遥远未来何时发作"的病,而是掌握了现在的身体状态是平和体质?或是偏颇体质?是无病?是病前?是病中?还是病后?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评估身体的疾病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