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正己烷中毒9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某印刷厂发生一起慢性正己烷中毒事故,现报告如下。1.现场调查结果:该厂共有126人,印刷车间面积约300m2,高3m,有5台印刷机,车间采用中央空调,回风口设在车间内,形成循环用风,平时每隔20分钟开启车间大门3分钟补充新鲜空气。车间内只有2台14寸...  相似文献   

2.
急性氩气窒息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氩气为一惰性气体,所致急性中毒罕见报道。我科收治1例因液态氩泄漏导致急性氩气窒息及皮肤冻伤的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男,44岁,北京某厂单晶硅车间工人。事故现场为7m×2.5m×3m的储罐间,内置一充满液态氩的5吨封闭钢罐。室内无排风设备,门窗均关闭。...  相似文献   

3.
该厂一氧化碳催化剂车间混料岗位在混料、下料时产生大量铬酸酐粉尘。为了消除粉尘危害,我们设计了超高压静电空气离子化集尘箱,使混料岗位工人操作地点呼吸带粉尘浓度由72.6mg/m ̄3下降为10.5mg/m ̄3,除尘率为85.5%,下料口旁1m高处粉尘浓度由148.8mg/m ̄3下降为9.7mg/m ̄3,除尘率为93.4%,未加超高压静电时集尘箱排风口粉尘浓度为263.9mg/m ̄3,加高压后下降为15.9mg/m ̄3,除尘率为94%;厂房中空气负离子浓度由12×10 ̄4/m ̄3增加为5.7×10 ̄9个/m ̄3。结果表明超高压静电空气离子化集尘箱除尘净化空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李萍 《应用预防医学》1997,3(5):F003-F003
一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分析李萍1997-04-02收稿。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530011)1995年11月5日早晨6时05分,我市某制药厂碱化车间酯化岗位发生一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1事故经过1995年1...  相似文献   

5.
1999年8月9日,我省某化纤公司污水处理车间发生一起急性二硫化碳与硫化氢混合中毒事故,造成5人中毒,2人猝死的严重后果,现将中毒经过及事故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 中毒经过 1999年8月9日14:15,环保科接到污水处理车间主任电话,告之污水处理车间酸度达1274mg/L,遂派4名化验员分别到几处排污口取样。其中化验员侯某到污水处理车间格栅工序刷筛池(距地面深4.5m)处取样,环保科长14:40到该处巡回检查时,发现侯某已昏倒在地,立即发出呼救。工长率4人赶到现场,发现气味较大,迅速佩带防毒口罩,…  相似文献   

6.
经监测,牡丹江市某化工厂草酸生产车间空气中草酸平均浓度为0.66~1.78mg/m^3,分别有2/55个样品超过2mg/m^3与相当于2mg/m^3水平,体检结果该作业工人除咽痛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它体证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当车间空气中划酸浓度波动于1mg/m^3左右,不超过2mg/m^3时,可以认为是比较安全的,建议我国车间空气中草酸卫生标准以不超过2mg/m^3为宜  相似文献   

7.
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性肝病死于肝癌1例杨福玲,谢秀青患者男,53岁,TNT压药工,接触了TNT10年,车间空气中TNT浓度为1.2~31.5mg/m3(国家标准1mg/m3)。1965年体检时发现肝大0.5cm质软;1973年发展为肝硬化;1979年诊...  相似文献   

8.
丙酮氰醇在工业上使用较广泛,常有急性中毒发生,为了制订该化合物车间空气卫生标准,我们对上海石化厂丙酮氰醇车间进行了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并选用该厂条件基本相同的醋酸车间工人作对照。共空测129个样本仅2个未检出,检出率为9844%,最高为聚合釜点,平均浓度为107mg/m3,范围006~1319mg/m3,最低为控制室外平均为0188mg/m3,范围为0~154mg/m3。本调查发现,丙酮氰醇车间工人神经衰弱症候群99人中检出48人,检出率为4849%,而醋酸车间工人97人中检出24人,检出率为2474%。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γGT检出率为61%,而对照组检出率为103%。差异显著(P<001)。血红蛋白为149±134g/L,对照组为133±1212g/L,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果提示丙酮氰醇虽是管道化生产,但在合成釜测定点逸出的丙酮氰醇较高。工人接触时间尽管很短,但对工人健康的慢性影响仍然存在。除防治急性中毒外,该化合物的慢性影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9.
17例恶性肿瘤病人接受了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的Ⅰ期临床试验,静脉用药的毒性反应主要包括发热、寒战、低血压、流感样症状、恶心、呕吐,毒性反应与剂量有关。剂量限制毒性反应为寒战。静脉用药最大耐受量为0.9×106IU/m2,单次剂量为1.80×106IU,故推荐临床静脉用药剂量为0.2~0.4×106IU/m2。  相似文献   

10.
甲苯致周围神经病两例报告辽宁省劳动卫生研究所(110005)赵莉莎1临床资料[例1]女,40岁。1981~1990年在某电子设备厂浸漆车间任浸漆工,主要接触甲苯。车间甲苯浓度为320mg/m-3,苯浓度为4.7mg/m-3。现病史:患者于1989年初...  相似文献   

11.
调查分析了某汽车蓄电池厂336名铅作业工人职业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厂车间空气铅浓度与铅作业工人铅中毒患病率呈完全正相关(r=1.000),隔板,极板,总装车间空气铅污染严重,铅烟,铅尘浓度依次为0.226±0.324,0.464±0.766,1.922±2.381mg/m^3和0.502±1.029,0.669±1.154,3.418±3.952mg/m^3,铅作业工人铅中毒患病率分别为1.21%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屡见不鲜,但因提炼黄金所致急性中毒事故极为少见。最近发生在某乡私营提炼黄金过程中发生的一起中毒5人、死亡1人的急性中毒事故,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现报告如下:1事故情况某乡镇私营企业生产环境简陋,车间厂房为低矮的工棚,面积只有4m×2.4m。内设有2m×1.5m×1.5m的池子,主要用于溶入氰化钠液体浸泡砂石。提炼黄金过程为:矿砂十石灰十氰化钠十水→排水→泥浆→烘干→酸洗→炭火烧→黄金。生产的关键是将氰化钠与矿砂起反应置换黄金。生产过程均为人工操作。事故当天企业负责人觉…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X线摄影铅号码的丢失及损坏,同时避勉摄影中因缺号而损其A号代替B号现象,更好的提高摄影质量,完善QA、QC工作进程,就其X线摄影铅号的管理提出几条措施。1、用木制品或铁、铝等材料打制出如图1所示的框架,将铅号按其类别放入框架中所规化的高内。框架长21cm,宽15.5cm,0~9号码及左右号码按3×4cm分格,年月日一套备放在3×8cm的框内,用胶布以粘好的××年××月××日及住院大号,门诊小号均放在7.5×13.5cm的框内,胶布放在7.5×7.5cm的框内。在使用铅号时从框内取出,更换时…  相似文献   

14.
沈丽光  李辉 《职业与健康》2005,21(9):1293-1293
2000年7月,某啤酒厂糖化车间发生1起2人急性CO2中毒事故,其中1人当场死亡,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并对当事者进行询问,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鼻孢子菌病     
鼻孢子菌病王炳森患者,男,34岁,自诉近一年多来多涕、鼻腔有痒感及阻塞感,自觉鼻腔内似有“息肉”样物突起。来院后检查发现患者鼻腔内有暗红色息肉样物2个,位于鼻后孔两侧,大小分别为0.5cm×1.1cm和0.8cm×1.3cm,表面光滑,似有短蒂,行手...  相似文献   

16.
用热释光剂量计测试了受检者胸透体表照射量,结果表明受检者体表照射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几何均值为0.19mC·kg-1,高于一般体检胸透照射量水平。根据危险度系数,估算出由此造成的辐射诱发恶性肿瘤危险度,男女分别为3.55×10-6和4.05×10-6,后裔遗传疾患的危险度均为4.0×10-8,由此估计该次实践造成的人均寿命缩短时间为0.52h·人-1。利用江苏省结核病的患病率、死亡率、化疗治愈率估算出由此次实践带来的人均寿命延长时间为45.8h·人-1。  相似文献   

17.
铬酸盐所致鼻中隔穿孔并发鼻咽癌1例报告锦州铁合金厂职工医院赵福东患者,丁某,男,62岁,住院号16216。于1966~1969年在铬酸盐制造车间工作。工作车间厂房内空气中铬酸盐含量0.6~1.3mg/m3,劳动保护用品仅为纱布口罩。现病史:自1968...  相似文献   

18.
1992年7月17日晚,福建省某县某村发生一起腌鱼池内中毒死亡6人的特大事故,现就本次事故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事故经过 当时,该村村民陈某将捕获已一天的几百筐鱼货私自存放在某鱼露厂。鱼货倒在厂房内3m×3m×2.4m的一空池内,因时间仓促没有逐层加盐。约在下午4:10,陈某与临时工郭某在清理现场,直到晚上8:30陈妻外出寻夫发现池底有人躺着,即呼救,陈的内弟池某爬下池中救人,因毒气严重支持不住即上来,后再次下池即从梯上晕倒入池中。接着,陈某长子、次子及池某的内弟陈某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  相似文献   

19.
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调查合肥市卫生联疫站(230061)王和平,李俊我市某厂发生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中毒10人,其中1人死亡。现报告如下。1中毒经过1994年6月6日下午1时,某厂食堂4~5人,舀池内咸菜水,当舀至水深10cm时。林××瘫倒地底...  相似文献   

20.
上海石棉制品厂石棉肺接触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1949-1990年上海石棉制品厂石棉粉尘接触者的职业史,体检及车间尘浓度资料。研究对象为1091人,其接触者625人,病例466人,结果显示,该厂石棉肺患高达42%,历年车间粉尘浓度明显超标。寿命表法确立了石棉粉尘接解-反应关系。估算接触35年发病率小于1%时,接触粉尘浓度水平不超过3.63m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