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细胞及其衍生参数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等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卵巢异位囊肿手术患者72例(卵巢异位囊肿组)和子宫腺肌病手术患者83例(子宫腺肌病组)作为试验组,卵巢其他良性肿瘤7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血细胞计数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并计算血细胞衍生参数,分析其在卵巢异位囊肿、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卵巢异位囊肿组和子宫腺肌病组NLR、SII、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组患者不同子宫体积的外周血PLR、SI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PLR与SI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对子宫腺肌病辅助诊断价值较高。结论PLR与SII对子宫腺肌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反映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影像表现。结果 44例弥漫性子宫腺肌症中20例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呈类球形;局限性子宫腺肌症12例,表现为子宫体部或底部局限性增大和相应部位结合带增厚,与肌层分界不清;16例共21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肌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即形成子官腺肌病[1].常见的子宫腺肌病较易诊断,而囊性子宫腺肌病(又称为腺肌瘤性囊肿或囊性子宫腺肌瘤),是一种少见类型的子宫腺肌病,表现为子宫腺肌病病灶内有充满血液的囊性部分,囊性部分最大径一般超过5 mm[2],超声检查极易发生误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近3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16例囊性子宫腺肌病超声误诊为子官肌癌变性或子宫肌层囊性结构而行手术的病例,旨在分析子宫囊性腺肌病超声误诊的原因并总结其超声特点.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临床B超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均为常见的子宫病变 ,两者均有子宫增大及声像图异常 ,因而临床B超常易混淆。本文收集了术前经B超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 80例、子宫腺肌病 40例 ,对其临床和声像图资料进行比较 ,旨在探讨B超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价值。资料及方法1 病例来源及分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997年 9月~ 1998年 12月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者共 2 15例。随机选取资料完整且未合并卵巢肿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无合并存在者 12 0例 ,其中子宫肌瘤80例为子宫肌瘤组 (年龄 3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CT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子宫腺肌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子宫体积不同程度增大,30/32例子宫体积明显增大,2/32例轻度增大。平扫:3/32例可见子宫壁散在性出血点。增强扫描30/32例子宫壁显示多发低密度内伴斑点状高密度内膜异位强化,2/32例子宫壁显示单纯散在小点状内膜异位强化。10/32例子宫腺肌症伴有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典型的子宫腺肌症显示子宫壁多发低密度内伴高密度内膜异位强化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6.
13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泡膜细胞瘤的声像图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总结1999年7月至2004年5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3例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13例卵泡膜细胞瘤术前均经超声检查,发现7例呈实质性低回声肿块,6例呈囊实性肿块,声像图无特异性;13例中2例合并子宫肌瘤,1例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和子宫内膜息肉,1例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和输卵管系膜囊肿,1例合并子宫肌瘤和浆液性囊腺瘤,1例合并子宫肌腺症和巧克力囊肿,1例合并浆液性囊腺瘤和输卵管系膜囊肿。结论卵泡膜细胞瘤无特征性声像图表现,但将其超声声像图表现与临床上女性化症状结合起来考虑可有助于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阴道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 1998年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 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诊断为子宫腺肌病为 16例 ,卵巢巧克力囊肿或合并子宫腺肌病 11例 ,误诊 3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年龄 :2 8~ 5 3岁 ,临床症状均有痛经或月经过多。使用仪器为Aloka - 6 30型 ,阴道探头频率 5 .0MHz ,按常规检查。 16例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表现 :子宫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积增大 ,肌壁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 ,以后壁增厚明显为多 ,肌壁回声增强、增粗 ,分布不均匀 ,部分患者肌层内可见一些小低回声暗区。卵巢巧克力囊肿声像图表现可分为五种类型 :①单纯…  相似文献   

8.
囊性子宫腺肌病四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症,发病率在5%~70%,平均20%~30%。其特点为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MRI表现为连接带的弥漫或局限性的增厚,局部信号强度降低。BUERGER等指出子宫腺肌病可以有充满血液的囊性部分,但此区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5mm,较大的囊性病变罕见,称为腺肌瘤性囊肿(adenomyoticcyst)、囊性腺肌瘤(cysticadenomyoma)或囊性腺肌病(cysticadenomyosis)。现将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收治的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病灶旋切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局限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病灶旋切术治疗,残留病灶采用单极法电消融术.对合并子宫肌瘤或卵巢巧克力囊肿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或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合并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者行粘连分离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灶电灼术.术后现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49±19)%,23例(76.7%)痛经完全消失,9例(16.6%)痛经明显缓解,2例(6.7%)痛经部分缓解.术后疼痛评分、分级均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病灶旋切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近期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过去认为与多胎多产有关。目前,子宫腺肌病在不孕症患者中的诊断频率越来越高。虽然尚未完全确定子宫腺肌病与不孕症之间的关系,但现有资料表明,子宫腺肌病对女性生育能力有负面影响。近年来宫腔镜的广泛应用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回顾分析近年来关于子宫腺肌病的研究,结合临床工作中的新发现,阐述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其致女性不孕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诊断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率,我们对38例临床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术前行B超检查,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38例患者中,子宫腺肌病4例,占11%;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13例,占34%;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巧克力囊肿13例,占34%;子宫内膜异位...  相似文献   

12.
53例子宫腺肌症临床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王正希温燕飞子宫腺肌症在临床上不少见,现将我院诊治的53例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我院1986年元月至1995年10月共收治子宫腺肌症53例,年龄在29~49岁,平均年龄为37...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侵入和扩散至子宫肌层的良性病变。临床以月经量增多,继发性痛经,子宫均匀增大的为主要表现,子宫腺肌病近年发病率明显上升。应用B超检查子宫腺肌病有较大的临床价值。现将24例本病声像图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威海市立医院妇科治疗的135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子宫肌瘤84例,单纯子宫腺肌病31例,子宫腺肌病合并腺肌瘤20例,患者均使用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9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9例患者138条子宫动脉全部插管顺利,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100%。临床疗效:6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45例术后痛经完全缓解,21例明显缓解,3例复发。结论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切除子宫,近期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保留生殖潜能等优点,为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了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查内异症和/或腺肌病病人血中CA12.5的来源。方法选择近两年子宫切除后或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切除后病理证实的腺肌病及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病人共3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查CA12.5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所有腺肌病病人,其异位到肌层的内膜组织及正位内膜组织的腺上皮中均有CA12.5的表达。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壁组织中有腺体的片子中,CA125的染色也为阳性。腺上皮细胞的CA12.5表达率为100%,其染色在胞浆中。在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CA12.5染色为阴性。结论CA12.5可能和内异症的发生、发展有关;诊断性刮宫后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A125对内异症的诊断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目前有逐渐升高趋势,子宫腺肌病是子宫腺体以及间质侵入子宫肌肉,从而产生了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病变,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可出现继续发性痛经、月经量增加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有相似地方,给临床正确诊断带来影响[1,2]。血清糖类抗原(CA125)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体内水平均有改变,本文观察上述因子水平改变情况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与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52例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确诊子宫腺肌病4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达82.69%;其中超声诊断弥漫性子宫腺肌病16例、局限性子宫腺肌病15例,合并子宫肌瘤5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合并巧克力囊肿2例,与病理结果17例、21例、6例、6例、2例对比,准确率分别为94.12%、71.43%、83.33%、83.33%、1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误诊率,5例误诊作子宫肌瘤,误诊率9.62%,4例发生漏诊,漏诊率7.6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具有重要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而且可以对子宫腺肌病与其他疾病类型合并得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帮助子宫腺肌病确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当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之为子宫腺肌病[1],以往曾将其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现它与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在组织发生学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被划分为一种独立的子宫疾病。腺肌病在基层医院临床术前诊断中常常误诊为子宫肌瘤。为提高子宫腺肌病临床术前诊断率,我们将其与子宫肌瘤从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1资料与方法选择1995年1月一1998年12月我院子宫切除术后标本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22例为腺肌病组。随机抽取同期于它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22例(不包括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及内膜异位症患者)为…  相似文献   

20.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妇科常见病 ,但临床误诊率高 ,多被误诊为子宫肌瘤 [1 ] ,现对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 146例就其临床表现与子宫肌瘤进行比较 ,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 0 1~ 1999- 12我院施行的子宫切除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病者 146例 ,为腺肌病组 ,其中单纯子宫腺肌病 6 9例 ,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 40例 ,子宫肌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37例 ,患者年龄 2 7~ 5 3岁 ,平均 42 .76岁。随机抽样同期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者 146例 (除外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 ) ,为肌瘤组 ,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