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43例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观察两组生存天数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24例,存活18例,死亡6例.对照组19例,存活14例,死亡5例,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心源性休克较单用去甲肾上腺素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对150例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呼吸困难及发绀明显减轻,外周循环改善,血气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照分析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47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28天病死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治疗组患者28天病死率(20.00%)及心律失常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0.50%、27.2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对心源性休克疾病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机械通气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机械通气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给予加替沙星0.4 g静滴qd;对照组23例,给予头孢吡肟2.0 g,静滴bid;疗程10~14 d.结果:加替沙星组和头孢吡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69.56%和73.91%,细菌清除率为78.26%和82.6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替沙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菌药,可推荐用于机械通气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左卡尼丁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卡尼丁联合多巴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左卡尼丁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左卡尼丁联合多巴胺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尼丁联合多巴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卡尼丁治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病例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兴宁市人民医院2008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面作者单位:514500 兴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罩辅助通气,观察其前后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1h后呼吸、心率明显减慢SpO2、PaO2均明显改善,SBP和pH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安全有效能迅速纠正缺氧、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患者,对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患者中,58例抢救成功,最终痊愈出院;2例失败,患者死亡。结论呼吸衰竭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有效的机械通气治疗对于成功抢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2):18-19
目的探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124例中首先行无创正压通气96例(12例中途改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28例直接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75.0%、78.6%。无创和有创正压通气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出现。结论选择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可有效提高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连枷胸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连枷胸伴呼吸衰竭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手术组),23例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非手术组)。比较两组气管切开率、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镇痛剂使用时间等指标。结果与非手术组相比,手术组气管切开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镇痛剂使用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连枷胸伴呼吸衰竭的方法,通过可靠的内固定迅速稳定胸壁,消除反常呼吸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疗效优于单纯机械通气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气管食管双通导管应用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4例因急性有机磷中毒、安眠成瘾类药中毒、乙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的II型呼衰等在病因的常规基础治疗上,病情加剧,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气管食管双通导管各22例,使用机械通气,模式包括同步间歇指令(SIMV)、压力支持(PSV)、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比较前后PH、PaO2、PaCO2、SaO2,进行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处理。参数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前后及组间比较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气管食管双通导管组通气时间2 ̄13d,平均4.5d撤机,脱机成功率88.2%(19/22例),未能脱机而死亡2例(11.8%)。前后PH、PaO2、PaCO2、SaO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气管食管双通导管行机械通气抢救呼衰的临床效果明显,基层医疗单位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106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组、早期机械通气组。比较三组通气前后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及GCS评分、LIS评分、ALI指数变化。结果三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59.34%、64.26%和70.67%,其中早期机械通气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早期机械通气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机械通气组与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机械通气可改善低氧血症,减轻脑水肿和颅内高压,对改善疾病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0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愈好转率达90.7%。结论:呼吸衰竭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及时给予机械通气,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是救治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危重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危重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气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治疗组死亡率为20%,对照组4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好转出院率为56.67%,治疗组为80%,实验组好转出院率较对照组明显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 机械通气可纠正危重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减少二氧化碳潴留,降低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机械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治疗持续3~10d,平均使用7d。观察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气管插管复插率、RICU住院时间、VAP发生率情况。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的呼吸、心率及其动脉血气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是肯定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方式机械通气救治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6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无创面罩(鼻)正压通气(BiPAP)组(无创组)和经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组(有创组)各30例,观察通气前后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经机械通气后呼吸困难均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监护指标明显改善,无创组和有创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2%和8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相似.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方式,能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是救治呼吸衰竭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病例42例。其中22例应用面罩机械(PSV 或A/C)通气;另外20例作为对照组,建立人工气道,行有创机械通气,并以PSV或PSV SIMV方式撤机。动态观察两组病例的通气及氧合指标、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相仿(P>0.05);无创与有创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7.6±3.2)d和(24.0±16)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2±6)d和(26±14)d(P<0.01);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分别为0和5例(P<0.01)。结论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不但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病人痛苦小、易接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且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了费用、疗效确切,应作为首选方法使用,而建立人工气道行有创机械通气应作为必要时的补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