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影响麻疹接种及时率的因素,以提高笔者所在地区麻疹接种及时率,达到无麻疹发病的目的。方法对开展日接种后的2010年7月10日~2011年1月7日出生的儿童麻疹接种及时率与开展日接种前2009年7月10日~2010年1月7日出生的儿童麻疹接种及时率作统计分析,同时对2010年7月10日~2011年1月7日出生的未接种儿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开展麻疹日接种后的接种及时率高于开展麻疹日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P<0.01)。结论要提高麻疹接种及时率,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正常开展麻疹日接种工作;(2)加强日接种的宣传工作;(3)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4)加强对儿童信息的收集。  相似文献   

2.
周丽  胡忧超 《北方药学》2011,8(12):87-87
目的:为了解新生儿初次接种麻疹疫苗后的免疫效果,为麻疹疫苗接种及麻疹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新生儿满8足月接种麻疹疫苗,于一周岁检测麻疹病毒IgG抗体阳转情况。结果:2010年1598例新生儿接种麻疹疫苗免疫后麻疹病毒IgG抗体阳转率达92.18%。结论:新生儿接种麻疹疫苗能获得较高的麻疹病毒IgG抗体阳转率,麻疹疫苗不是终身免疫,须适时加强,进一步加强预防麻疹的宣传和疫苗接种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张倩  费洁  钟培松  黎潘  张伟 《上海医药》2013,(16):35-38
目的:分析上海市嘉定区大规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流行病学的特征,探讨麻疹的控制措施。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麻疹发病及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年9月大规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2011年麻疹疫情下降明显,发病率为0.34/10万(5例),2012年麻疹疫情出现反弹,麻疹发病率再次上升到3.42/10万(49例)。2011-2012年麻疹病例潜伏期内有医院暴露史比例的为38.89%。2009-2012年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在95.00%以上,共为成人接种麻疹类疫苗68995剂次。结论:消除麻疹除做好免疫接种外,还应提高病例监测敏感性,加强传染源管理,完善小月龄和成人病例的免疫问题,同时保护患病未及时免疫和免疫失败儿童免于感染。  相似文献   

4.
2000年5月30日,按照泰安市卫生局、泰安市教育委员会文件,对全市7~15岁儿童进行麻疹(冻干活疫苗)强化免疫预防接种。我院使用的麻疹冻干活疫苗,是由新泰市卫生防疫站通过冷链运转供给的(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000118,有效期2001年7月)。接种人数298人,接种部位为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酒精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O.2毫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宜春市2006年1月~2012年12月麻疹强化免疫前后麻疹流行病学的特征,为更好地制订消除麻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宜春市疾控中心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宜春市麻疹强化免疫前后的发病状况.结果 宜春市2006~2012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107例,男女性别比为2.2∶1,以散发为主,年平均发病率为2.88/10万;以散居儿童居多;发病年龄以<15岁为主,其中,<2岁发病例数最多(x2=52.64,P<0.05);麻疹强化接种前年平均发病率与强化接种后相比下降率为95.49%(x2=709.48,P<0.05);麻疹强化接种前后均以4~8月份为发病高发季节,且4月份为高峰期.年平均发病率排在前5位分别是万载县、丰城市、高安市、靖安县、袁州区;麻疹强化接种前后各县市区麻疹年平均发病率的下降率均>75%,其中铜鼓县2010~2012年连续3年发病率为0%.结论 宜春市麻疹以散发为主,麻疹强化接种后,各年龄段、各地区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部分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仍有发病,0~2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建议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间隔2~3年对全市范围大规模实施麻疹强化免疫,保护易感人群,形成较牢固的免疫屏障,使麻疹发病率保持低态势.  相似文献   

6.
<正>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口腔出现麻疹黏膜斑、皮肤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麻疹高峰期的时间为上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6月份[1],发病前2d至出疹后5d内均具有传染性[2],成人麻疹增多已屡有报道[3],主要原因与未接种、漏接种、无效接种或麻疹野病毒株基因、抗原发生变异有关[4]。笔者统计了所在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麻疹患者共467例,其中18周岁以上麻疹患者345  相似文献   

7.
Dodson等曾报告1例接种麻疹疫苗后临床病情急剧恶化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患者。此病儿在婴儿时患自然麻疹,在出现SSPE症状约一年后接种减毒麻疹(风疹)活疫苗。Dodson等认为疫苗可加速SSPE的病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3月在我县小学中调查500名7~14岁儿童,于2010年6月对我县开展强化免疫接种的7~14岁儿童620名进行调查,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血清标志物lgG抗体,分别统计阳性率和保护率。结果 2010年06月620名儿童(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后)血清中IgG阳性率为95.5%,保护率为90.3%,2010年03月调查的500名儿童(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前)麻疹基础免疫情况:IgG的阳性率92.2%,保护率为70.2%。两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次调查的620名麻疹强化接种儿童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一过性皮疹、腹泻等。除个别高热患者需要对症治疗外,其余1~2d均自愈。结论实施麻疹强化接种后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提高了人群保护率,但我们认为仍有相一部分人群处于低抗体水平,仍有被麻疹病毒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自1982年麻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6年根据市卫生局统一规划,市区医院设立计免常年接种门诊.我区共7万多人口,5个街道,设立3个计免接种门诊,划片包干,分段负责,对控制麻疹发病起着积极作用,近10年我区麻疹发病共17例,无死亡病例,本文对麻疹流行动态进行分析,探讨麻疹的控制.1 流行动态分析1.1 流行强度 全面推广计划免疫后,麻疹疫情持续下降,近10年中区共报告17例麻疹,无死亡病例,病例呈散在发生,发病最高为1992年,发病率为10.04/10万.1988年、1989年、1996年无病例发生,见表1.1.2 发病年龄 近10年麻疹发病年龄均在4岁以上,小年龄组未见发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4~15岁,共14例,(占82.35%).成人发病3例,有向大年龄组后移现象,见表2.1.3 发病季节 发病集中在4~6月份,以冬季为主,共发病13例(占76,47%),见表3.1.4 发病率与接种的关系 随着接种率的提高,与疫苗相关  相似文献   

10.
1968年,在未接触过麻疹的格陵兰的斯科斯比松地区500人中,有460人接种了Sch-wartz麻疹减毒活疫苗。在接种前和接种后的16年间,应用IgM、IgA和IgG ELISA以及血凝抑制(HI)试验7次抽样测定麻疹抗体,部份样品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接种前55份血样无1份有IgM、IgG或HI麻疹抗体。接种后如以IgG和HI的结果判定,血清阳转率为94~100%。对lgM、IgA和IgG ELISA抗体随访了16  相似文献   

11.
刘风侠 《淮海医药》1999,17(9):38-38
自1982年麻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6年根据市卫生局统一规划,市区医院设立计免常年接种门诊。我区共7万多人口.5个街道,设立3个计免接种门诊.划片包干.分段负责.对控制麻疹发病起着积极作用,近10年我区麻疹发病共17例,无死亡病例,本对麻疹流行动态进行分析,探讨麻疹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自1963年麻疹疫苗获准应用以来,麻疹年发病数比没有疫苗的时代降低了98%以上。但在1989~1990年,麻疹发病率却比以前上升了5倍,这种上升与对单剂麻疹疫苗无应答者的累积有部分关系。于是,最近建议对麻疹高危人群(如大学新生、医务人员)再接种1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以同时提高机体对这三种疾病的免疫力,但人们担心接种MMR的不良反应会比单独接种麻疹疫苗高,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1985年1月28~3月31日,在波士顿主要城区发生了麻疹爆发流行,88%的病例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报告了1965~1976年在加拿大接种麻疹疫苗后发生的可疑神经反应的情况(见表)。对麻疹疫苗接种的可疑神经反应  相似文献   

14.
1985年,美国得克萨斯州报道,A高中1名15岁学生于4月26日发现皮疹,5月2 日用ELISA诊断为麻疹;B初中又报告两例麻疹。3个月共报告了157例麻疹。A、B两校患病率分别为0.3%(5/1796)和1.8%(21/1141)。作者于首例病人确诊后两天调查了两校学生的免疫状况,取血标本1806份,用ELISA检测了麻疹特异性抗体。两个学校中有99%以上的学生接种过麻疹活疫苗,41%(74/1806)的人血清抗体阴性,其中73例有接种记录。43名(58%)接种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麻疹大流行。发病率、病死率大大下降。我国规定初免年龄为8个月,但近年笔者发现麻疹患病年龄结构发生改变,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小婴儿发病率增多,认为有必要提前初免时间来降低麻疹发病率。现对我院48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麻疹疫苗     
发展中国家接种疫苗的最适年龄,是否应接种第二(加强)针?给所有国家所有儿童接种麻疹疫苗没有完美的或理想的年龄。在出生后最初几个月,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可以保护婴儿抵抗麻疹感染和疫苗接种。有些婴儿早至5月龄即失去其抗体,成为对麻疹易感。而在发展中国家,另一些婴儿的低水平的母体抗体能持续存在到9个月或以上;在发达国家中,小部分儿  相似文献   

17.
莫斯科免疫机构给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大大降低了麻疹发病率。与此同时,在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中患麻疹的比例也在增加。为此,作者研究了麻疹疫苗的接种效果。他们于1982年12月,对23,292名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学龄儿童,采取指血,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抗体,同时对352批麻疹活疫苗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有  相似文献   

18.
有研究表明 ,麻疹疫苗雾化免疫是非皮下注射方法中最有希望的 ,作者于 1 998年秋在墨西哥 Hildalgo州的帕夸罗山和图兰辛戈对入校的学生进行了单剂麻疹疫苗或麻疹 -风疹疫苗的群体免疫 ,评价了麻疹抗体应答情况。  将学生随机分成 6个组 ,3个组用雾化法接种 Edmonston- Zagreb( EZ)麻疹疫苗 ,其中一组为小剂量麻疹疫苗组 ( 1 0 3pfu) ,一组为麻疹疫苗组 ( 1 0 3.9pfu) ,另一组为麻疹 -风疹 ( RA2 7/3)疫苗组 ( 1 0 4 .2 pfu) ,后两组剂量与常规注射剂量相同。另 3个组皮下注射常规剂量麻疹疫苗 ( 1 0 3.9pfu/0 .5ml)作对照 ,其中两组分…  相似文献   

19.
1989年和1990年美国麻疹病例比前五年增加近6倍,大部分病例发生在未接种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中,但在接种疫苗儿童中病例也有所增加。在1岁以上接种儿童中,1989年和1990年麻疹病例平均为5872例,而1988年仅有1548例。最近发现麻疹疫苗病毒与当前流行病毒的基因有某些差异,从而人  相似文献   

20.
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儿童由于感染麻疹后身体迅速衰弱外加营养不良最终导致死亡。所以接种麻疹疫苗对降低麻疹引起的病死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麻疹疫苗的质量、使用剂量、稳定性等因素,不同人群麻疹疫苗免疫的效果,麻疹疫苗接种时间,麻疹疫苗接种方法的影响的方面进行探讨,以总结影响麻疹免疫效果的各种原因,为临床提高麻疹免疫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