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苍南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规范抗菌药物在围术期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l023份清洁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023例清洁手术患者中有241例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56%。214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有105例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合理率为43.57%;给药时间在术前0.5~2h的有196例,占81.33%;用药疗程≤24h的有188例,占78.01%;无联合用药情况。结论:我院普外科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
胰腺囊肿     
本文报告我院1955年至1975年经手术治疗的胰腺囊肿31例,简介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重点讨论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和远期效果的评价。临床资料:男18例,女13例。年龄4~54岁,21~50岁占24例。病程9天至3年,半年以内者占67.7%。赘生性囊肿3例,真性囊肿2例,假性囊肿26例 (急性胰腺炎引起者14例,  相似文献   

3.
王菁  徐美林  张志尧 《天津医药》2007,35(2):130-131
纵隔是介于两侧胸膜腔之间的胸腔部分,由于其间包含有多种器官及组织结构,故其发生的病变也复杂多样。天津市胸科医院1984年1月-2004年11月经手术病理的检出肿瘤病例共6062例,其中原发纵隔肿瘤和囊肿413例(平均20.65例,年),占6.81%。原发纵隔肿瘤和囊肿总检出率为5.88%(4.79%~6.32%),环比发展速度为101.5%~103.1%,呈增长趋势。因此,笔者对原发纵隔肿瘤和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袁冰  文香兰  胡丽丽 《中国药业》2009,18(13):46-47
目的了解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以利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3月至4月住院手术患者130例,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这99.23%;术前0.5~2h应用抗菌药物占1.54%,术后应用抗菌药物占46.92%,无术中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抗菌药物平均应用时间为9.65d,最长达23d;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100%和97.78%。结论抗菌药物应用率偏高,各类手术预防用药指征不明确,用药目的和针对性不强,有待实施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5年至1996年共收治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1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男5例,女7例,年龄22~54岁。其中肾上腺皮质癌2例,占16.7%;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占8%;肾上腺假性囊肿9例,占75%。10例以腹部包块致上腹部胀感,进食受限为首发症状;低热、胸痛1例;不孕症1例。12例均作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和评价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的清洁手术和清洁-污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取本院2011年1-6月共200例清洁手术和清洁-污染手术病例,对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病人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的费用居首位。清洁手术所用抗菌药物有6大类14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的费用占74.3%;清洁-污染手术所用抗菌药物有6大类13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的费用占55.6%。清洁手术和清洁-污染手术中抗菌药的使用强度分别为46DDD和44DDD。结论:本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存在无指征用药、用药起点过高、联合用药比例高和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刘建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40+43-40,43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1年6月本科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致伤原因、伤情分布、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诊断经过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30例患者中显效106例,占81.5%;有效17例,占13.1%;无效4例,占3.1%;死亡3例,病死率为2-3%。其死亡原凶为:1例死于双侧多发肋骨骨折、肺挫裂伤、严重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例死于重型颅脑损伤。结论腹部创伤伤情复杂,术前误诊率高,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合并伤和及时手术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强  何坤  黄泽有  廖利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283-2284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的问题。方法:对外科336例清洁、清洁-污染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结果:336例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占99.10%;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一、二和三联抗菌药物使用分别占27.39%、70.78%、6.72%、93.30%;术前、术后用抗菌药物分别占13.69%、8514%:术后预防性用药时间〉3天占86.78%,其中用药时间最长18天;抗菌药物使用最多为头孢菌素类。结论: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不够规范.用药指征掌握不够准确,药物联用、用药时机、药物选择不够合理,用药时间持续较长,应进一步重视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我院1962~1988年手术治疗纵隔肿瘤51例,其中神经源性肿瘤22例(43.2%),胸腺瘤8例(15.7%),畸胎瘤7例(13.7%),淋巴类肿瘤3例,间叶组织2例,胸内甲状腺2例,原发癌2例,心包囊肿4例,单纯性囊肿1例。51例中13例恶性,占25.5%。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清洁手术抗菌药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外科清洁手术病历396份,对抗菌药的使用种类、给药时间和疗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6例清洁手术均使用了抗菌药,应用频率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占57.6%。术前0.5~2h应用抗菌药占84.8%;术前未用抗菌药病例占13.6%,术前〉2h应用抗菌药占1.5%,手术时间大于3h的都未追加抗菌药。结论:我院外科清洁手术抗菌药的应用还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抗菌药合理应用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1708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品种、给药时间、途径、疗程、感染率、DDDs排序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708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99.53%,其中清洁、清洁-污染、污染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9.23%、100%、100%:一、二、三联抗菌药物使用分别占69.59%、28.35%、1.14%;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以头孢占主导地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为7.2d,手术切口感染率0.92%。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广泛,存在不合理之处,应提倡安全、合理、有效地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2年1月至1987年6月,共收治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01例,其中卵巢巧克力囊肿自发性破裂8例,为急诊入院,其发生率占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总数的7.92%。现作如下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8例患者年龄20岁~49岁,平均33岁。未婚1例,已婚7例;6例有足月妊娠分娩史,其中1例系剖腹产。4例有人工流产史。巧克力囊肿破裂发生于月经期者2例,月经中期4例,月期前期2例。既往有痛经史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研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评价其合理性,加强其规范化管理。方法回顾性调查某市级医院2011年1—6月归档清洁手术患者病历,从预防用药时机、品种选择、总预防用药时间及联合用药方面总结分析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387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中299例预防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77.26%。用药时机:术前0.5—2h用药279例;术前未用而术后用药20例;用药总时间:2—24h,95例;2d,54例;3d,30例;3—7d,120例;术后单一用药者284例,占94.98%,二联用药者15例,占5.01%。结论清洁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机、品种选择较合理,但仍存在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征把握不严、用药时间较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5年6月~1994年6月,10余年间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3例,占同期胆系手术的20.4%,本文就93例临床实践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3例中男27例,女6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1岁,平均46岁,高发年龄组为30~5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0年,平均16年。有1~3次手术史28例,术前诊断根据B超、PTC及ERCP等确定。 手术方法:本组凡第一次手术者均行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15.
国产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81例重度痔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的手术要点、并发症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6月使用国产吻合器对81例III、IV度重度痔行PPH,分析手术效果,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81例中79例吻合一次成功,2例吻合失败;切除直肠黏膜宽度约2~3 cm;脱出痔块大部分回缩肛管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  相似文献   

16.
自1989年1月~1993年9月,用复方碘注射液治疗114例甲状腺囊肿,疗效甚好,免于手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4例中,男33例、女81例;年龄16~72岁;病程31个月~27天。一侧单发76例,多发33例。双侧并发5例;囊肿最大截面6.8×4.6cm~2,最小2.1×1.8cm~2,囊液一次抽出最多72ml。其中43例在外院已分别做过甲状腺同位素扫  相似文献   

17.
<正> 1987年6月~1989年10月我院眼科用AB型超声波探查了735例病人的双眼,发现眶内有肿瘤77例。男64例,女13例,年龄4个月~68岁,病程15天~2年8个月,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49例。其中眶内血肿6例占6.4%,淋巴上皮病变1例,泪腺混合瘤17例,横纹肌肉瘤1例,眼眶囊肿10例,眼眶血管瘤6例,视神经鞘瘤2例,眼眶骨瘤5例。眶内炎症13例,筛窦囊肿15例,Gvaves眼病1例。本组病例用OCUSCAN—400接触式AB超声扫描仪作眼球的轴位、非轴位、冠状位扫描。讨论:眼眶内的软组织大多位于眼球后,除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行一侧囊肿剥除术21例,双侧囊肿剥除术4例,一侧附件切除术7例,同时输卵管造口术1例,无1例中转开腹.32例腹腔镜下手术时间25~110 min,平均51 min.术中出血20~50 ml,平均24ml.术后病理捡查均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平均住院4~5d.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组32例随访3~36个月,痛经完全缓解10例(83.3%),部分缓解2例(16.6%);3例月经紊乱者恢复正常;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3例术后半年妊娠,2例术后1年妊娠,1例术后两年妊娠;1例尚未妊娠.术后2例12~18个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复发率6.25% (2/32),复发后再次行腹腔镜治疗,行一侧附件切除术.结论 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是目前公认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作为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9.
某院骨科3种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小勤 《中国药师》2009,12(11):1612-1614
目的:评价某二级医院骨科3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地调查2008年1~12月96例骨科3种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情况。结果:96例患者中,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达100%。术后应用时间≤48h的病例数为0,48h≤t≤72h7例,占7.29%,连续用药5~7d的有51例,占53.13%,用药7~12d有38例,占39.58%。3种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5个种类,涉及药品11种。应用最多的是头孢呋辛,依次为奥硝唑、关他环素。结论:某院骨科3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的管理及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查2013年1季度6种清洁手术共370例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370例病历中,预防应用抗菌药物114例,使用率为30热.81%,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共涉及5类10种,排序居首位的是头孢唑林;单一用药108例,二联用药6例;术前0.5~2 h给药82例(71.93%),6例手术时间>3 h,其中4例术中追加用药,术后24 h内停药30例,24~48 h者2例,48~72 h者28例。结论我院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指征掌握不严、给药时机不合理、用药疗程过长、品种选用不当、盲目联用、配药溶媒量大等不合理现象,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