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冰箱,是保存食物的好帮手。但是,如果你家有老人、孕妇、小孩或者抵抗力较差的人群,那就要十分警惕了,因为你的冰箱里可能藏有一种致命"杀手"――李斯特菌。嗜冷耐冻,冰箱成理想温床李斯特菌的名称是1940年由南非学者正式命名的,它总共分为8种,其中能引起疾病的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李斯特氏菌属中对人类致病力最强的。单增李斯特菌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具有极强的存活能力,在腐烂的植物、土壤、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6,(5):384-386
<正>李斯特菌属共有7个亚型,分别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伊氏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韦氏李斯特菌、塞氏李斯特菌、格氏李斯特菌、莫氏李斯特菌,其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李斯特菌,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1],主要以食物为传播媒介,是致命的病原体之一。它是典型的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阳性球杆菌,不仅可以在吞噬细胞内生长,也能在上皮细胞和肝细胞内生长,可以通过损伤的黏膜经神经末梢的鞘膜侵犯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3.
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彬  卢军 《安徽医药》2016,20(2):244-245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倍比稀释法研究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用管碟法研究黄芩苷浓度对抑菌效果的影响;涂布平板法研究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体外抑制率。结果 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最低抑菌浓度为 0.062 5 g·L-1,浓度为0.5 g·L-1时的抑菌率为(57.0±4.6)%。结论 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体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食品行业中常用消毒剂对重要食源性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抑菌效果,明确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各种消毒剂的耐受情况,为消毒剂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5大类食品行业常用消毒剂,采用抑菌环试验检测其对73株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过氧乙酸、碘伏及洗必泰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对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不具备有效抑菌作用,84消毒液及新洁尔灭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具备抑菌作用,过氧乙酸浓度达0.9%及以上,洗必泰浓度达0.5%及以上时,具有完全抑菌作用.结论 对于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84消毒液、新洁尔灭、0.9%以上浓度的过氧乙酸及0.5%以上浓度的洗必泰具有完全抑菌效果,适用于对其进行消毒防控.  相似文献   

5.
<正>李斯特菌是革兰阳性杆菌,其菌属有2个群7个菌株,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唯一可引起人类致病的菌株,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孕期感染可导致流产,死胎或死产、早产、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和新生儿败血症等。胎儿及新生儿感染后预后都很差,病死率达20%~30%。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共发生5例妊娠期李斯特菌感染,报道  相似文献   

6.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 monocytogenes,LM)是国际上较为关注的一种食源性致病菌。本文主要阐述防治食品李斯特菌污染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李斯特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妊娠期妇女的发病率是非妊娠期妇女的18倍之多[1]。李斯特菌是继B族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之后引起新生儿脑膜炎的第三大病原菌[2]。新生儿李斯特菌病的发病率为8.6/100 000[3],在欧洲和美国病死率高达20%~30%[4,5]。目前我国尚无该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母婴李斯特菌病也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例新生儿李斯特菌病病例总  相似文献   

8.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血清型、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北省2005~2007年91株食源性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血清型、耐药性特点.方法 血清凝集试验确定实验菌株的血清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实验菌株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糖肽类、磺胺类等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9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属5个血清型(1/2a,1/2b,1/2c,4b和3a),主要血清型为1/2a型,占49.5%,分离到8株致病力较强的4b血清型.耐药性分析表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四环素耐受最为严重,耐药率为15.4%(14/91),且4.4%(4,91)菌株对强力霉素交叉耐药;少量菌株对临床治疗李斯特菌病抗生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万古霉素、红霉素出现耐药;有2株菌耐5种以上抗生素;所有菌株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结论 存在具有较强的致病性1/2a,1/2b和4b血清型菌株,及耐药株及多重耐药株出现,说明存在潜在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引起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周昊 《中国药师》2008,11(5):574
李斯特菌败血症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引起的败血症,国外报道多见,国内较少.  相似文献   

10.
李斯特菌败血症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斯特菌败血症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引起的败血症,目前国外报道多见,国内较少。现对我院收治的3例李斯特菌败血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3例李斯特菌败血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斯特菌败血症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所致的人和动物共患的感染性疾病。多以起病急剧、发热(39℃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见于免疫抑制病人及孕妇。食物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传播途径为粪一口传播。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李斯特菌败血症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斯特菌为兰氏阳性短杆菌,可引起人类感染的仅有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coy togen)其引起的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围产儿生命的人兽共患病。我国报道不多,而我院在近二年半发生3例产儿LM感染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家来找碴     
《家庭药师》2009,(9):9-9
炎热的夏季,冰箱的使用率增高。记者昨日从无锡市疾控中心获悉,该中心食品污染物监测点在食品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致病微生物:李斯特氏菌。该细菌喜冷不喜热,如果人被感染,将有三成的病死率。据无锡市疾控中心食品卫生专家介绍,虽然电冰箱对食品有防腐保鲜作用,但并不是食品安全的“保险箱”,如果食物储存不当,人往往会引起食物中毒。最近无锡市食品污染物监测点在食品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微生物——李斯特氏菌。李斯特氏菌的特性是喜冷怕热,在低温环境中可大量繁殖。人们习惯把电冰箱当做食品的保险箱,将一次吃不完的食物随手放进冷藏室。未经加热消毒就食用,  相似文献   

14.
熟食中单增李氏菌污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熟食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状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方法对熟食样品进行二次增菌的后分离培养,对检出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结果在85份熟食样品中共检出污染单增李斯特菌熟食样品为10份,阳性检出率为11.8%。结论熟食中存在单增李氏菌污染的危险,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广谱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吉米沙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吉米沙星的抗菌作用、药动学及临床评价.吉米沙星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耐受良好.体外能显著抑制肺炎链球菌,对其他一些菌如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也显出明显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属于李斯特菌属,可引起局灶性感染、败血症、脑膜炎、流产、死胎,甚至导致死亡,被称为李斯特菌病(listeriosis)。妊娠女性为LM易感人群。本文记录1例临床药师全程参与围产期李斯特菌病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过程:在初始目标治疗阶段,临床药师推荐采用治疗李斯特菌病一线抗感染方案青霉素联合庆大霉素,但临床采用该方案出现疗效不佳的情况;在调整目标治疗阶段,临床药师分析围产期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建议测定庆大霉素血药峰浓度,并协助感染科医师调整抗感染方案;在患者仍有间断低热时,临床药师结合LM特点建议停用铁剂,医师采纳后,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某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食源性致病菌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提高食品卫生监测和危险性评估能力。方法采集8类食品,共226份样品按201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工作手册分别进行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6种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0年乌鲁木齐市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较为严重,检出率达31.1%。结论乌鲁木齐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生畜肉、生禽肉、动物性水产品、凉拌菜品和非发酵豆制品受到的污染最为严重。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乌鲁木齐市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抗生素使用及预后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2月出现感染临床症状,并经血培养或脑脊液培养确诊的李斯特菌感染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 10例患者中包括7例成年患者及3例新生儿。成年患者主要症状为高热,伴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升高;新生儿则主要表现为气促、发绀,体温不高,缺乏典型症状;早期明确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后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案,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本研究10例患者仅有1例死亡,余9例好转出院。结论 李斯特菌感染主要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且常伴神经系统感染。早期明确病原学诊断并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大部分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氏菌对主要常用抗生素敏感,但少数病例除外。据文献报道尽管氨苄青霉素和氨基糖苷联合治疗利斯特氏菌感染是一种成功的治疗方法,但此法失败率较高为5%~40%。其原因为;1.获得此病诊断结果慢,因此着手进行合理治疗就被延缓。2.利斯特菌病常常在抵抗力减弱的免疫受损病人中发生。3.大多数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氏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在常规浓度下它对该菌起抑制作用而不起杀菌作用。4.在某些临床条件下抗生素难以进入细菌,因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氏菌是一种兼性胞内致病菌。这样可能其它治疗剂是合乎需要的。红霉素能用于利斯特菌病的治疗,或作为对氨苄青霉素过敏患者的二选药物。然而,红霉素仅限于治疗正常鼠实验性利斯特菌  相似文献   

20.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是李斯特菌属中唯一能对人类致病的胞内寄生菌, 属耐酸耐冷的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 在4 ℃冷藏环境下仍可繁殖, 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1]。LM可能会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脊髓炎等, 脑膜炎是病死率最高的细菌性脑膜炎, 属于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因发病率非常低, 美国麻省总医院感染科32年间仅收治42例, 国内报道极少[2, 3]。脑室炎和脑积水是LM脑膜炎后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一旦发生, 通常预后不良危及生命。本文报道1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脑膜炎并发感染性脑积水, 通过Ommaya囊植入联合侧脑室引流术进行治疗后, 经随访3.8年, Ommaya囊仍通畅,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