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源性眩晕是耳科临床常见的症状性诊断,其病变部位大致分为前庭末梢感受器和前庭神经系两部分。传统的药物只能控制一部分患者的眩晕发作,因此,手术治疗眩晕已运用到临床。国内从80年代开展了梅尼埃尔病的手术治疗,至今尚未见到前庭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耳源性眩晕的报告,本文将我科1986年以来6例外耳源性眩晕的手术治疗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例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32岁—45岁。病史2年—4年。其中临床诊断梅尼埃尔病5例,桥小脑角微血管压迫症1例。梅尼埃尔病5例均有反复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及耳内胀感。纯音测听传导性聋1例,感音性聋3例,听力正常2例。纯音测听(非隔音室)平均语言频率听阈小于30dB1耳,41—  相似文献   

2.
探讨神经内科眩晕患者临床表现、病因。选择我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216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因予以确诊。216例眩晕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104例;后循环缺血(PCI)患者50例,包括小脑梗死12例,TIA15例,腔隙性脑梗死22例,颈动脉畸形1例;其他62例,包括小脑出血4例,神经症30例,心律失常5例,高血压病6例,梅尼埃病9例,前庭神经元炎5例,突发性耳聋2例,病因不明1例。眩晕发病诱因较多,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主要病因,其次为后循环缺血。因此,医生应该加强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及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尽早行头颅CT、心电图检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眩晕误诊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眩晕的认识水平,提高眩晕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利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0年至今收治的12例眩晕误诊患者,参考国内外文献以系统回顾的方法分析该病的误诊原因。结果眩晕容易误诊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2例眩晕患者最后确诊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6例、梅尼埃病1例、前庭神经元炎1例、癫痫2例、偏头痛1例。结论病史采集不详细、临床思维局限、辅助检查受限等因素与眩晕的误诊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科急性眩晕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以及病因。方法对我院2010至2011年度30例耳科急性眩晕患者进行听力学、影像学、前庭功能、血流动力学等检查。诊断各项检查结果。结果各种耳科急性眩晕病发病例数依次为:梅尼埃病1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例,良性位置性眩晕4例,突聋伴眩晕4例,偏头疼伴眩晕1例。结论诊断眩晕病需结合多项辅助检查,这是因为眩晕病具有发病机制复杂的特点,年纪大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做头颅CT和MRI。  相似文献   

5.
肖新 《江苏医药》1999,25(10):792-792
眩晕是空间定位觉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幻觉,即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空间关系在皮质感觉中枢的反映失真,是临床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据统计约占门诊内科患者的5%,耳鼻喉科患者的15%。1997年1月~1998年12月,我科门诊患者共计15O60例次,其中“眩晕”患者686例,占4.5%。其间,我们对临床诊为周围性眩晕488例患者,予盐酸氟桂唤(商品名西比灵)治疗,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象:门诊患者488例,男19O例,女298例,年龄7~68岁,平均40.3岁。病程1天~3o年。其中Meniere病214例,反复发作性眩晕269例,小儿良性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诊眩晕患者的病因,探讨眩晕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9月至2009年11月以眩晕急诊入院的1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主要症状、伴随症状、体征并结合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眩晕病因多种多样,以前庭周围性疾病为主,其中最常见病因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其次为梅尼埃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结论眩晕病因复杂多样,可由多学科、多系统疾病引起,只有对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病因诊断,尽早进行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7.
李锴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271-272
目的主要对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与偏头痛性眩晕两组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其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的患有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疾病的患者70例,患有偏头痛性眩晕疾病的患者68例,分为两组疾病进行临床观察,同时主要采取后循环缺血(PCI)的高危因素检查、眼动检查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及头颅MRI等检查方法,分析其各自的特征体现。结果患有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疾病的患者会出现血压异常、血脂或(和)血糖异常、血管超声异常、突然起身眼前发黑或头晕、高刺激ABR异常、头颅MRI异常(腔隙梗死)等不同症状;而偏头痛性眩晕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病、运动敏感、畏光或(和)畏声、眼动异常、偏头痛、MRI异常、高刺激ABR异常等症状。结论通过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与偏头痛性眩晕两组患者的症状分析,可见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比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患者的发病年龄要小,并且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运动病、运动敏感、畏光或(和)畏声,这是不同于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的发病症状。通过详细的鉴别可以对两种病理的临床治疗采取更加正确的方法,帮助患者对症下药,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8.
谢全树 《淮海医药》1997,15(4):19-20
我院自1986~1995年共收治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病人135例.其中发现中老年占绝大多数。中枢性前庭性眩晕最多、周围性前庭性眩晕较少,其中又以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高血压病、肺动脉硬化、脑出血、瞄梗塞等居多。这些病均具有一定危险性.因而早期找出原因及时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眩晕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症状 ,老年人由于前庭功能退化以及全身各种疾病的存在均可累及前庭而产生继发性病理损害 ,成为临床眩晕发作的易感人群。对我科自 1995~ 2 0 0 2年共诊治的 13 2例老年眩晕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3 2例老年眩晕患者 ,其中男 64例 ,女 68例 ,其中 60~ 64岁 70例。 65~ 69岁 3 4例 ,70~ 79岁 2 8例 ;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40例占 3 0 .3 %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 3 8例占 2 8.7% ,耳毒性药物中毒 15例占 11.4% ,位置性眩晕 10例占 7.5 % ,梅尼埃病 5例占 3 .8% ,前庭神经炎 8例占 6.1% ,Hunt’s综…  相似文献   

10.
柴滨  李萍  宋海涛  冯涛 《中国医药》2021,(4):562-566
目的 观察眩晕宁片治疗相关疾病所致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医院门诊就诊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单侧前庭病,单发眩晕为表现的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300例.进行高刺激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异常者入组,采用随机、双盲、2∶2∶1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分成眩晕宁组(120例)、联...  相似文献   

11.
我们应用利多卡因治疗62例眩晕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男性28例,女性34例,年龄25~68岁,美尼尔氏病10例,血管性眩晕45例、链霉素中毒性眩晕4例、声损伤性眩晕3例。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以1mg/kg 剂量加入25%葡萄糖30ml,以每分钟15~20mg 速度缓慢静注,连用7天不见效者停用药。本组病例中55例用药后30分钟症状缓解者30例,50分钟缓解者15例,10例一小时后再重复注射一次尔后缓解。中毒性,声损伤性眩晕共7例均以1mg/kg/日静注,连用7天,其中有4例眩晕消失,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观察鼓室内放置庆大霉素明胶海绵对顽固性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严重眩晕伴中~重度听力损失的顽同性梅尼埃病患者6例,采用鼓室内放置庆大霉素(30 mg/ml)明胶海绵的方法 进行治疗.观察眩晕,听力及耳鸣的变化.结果 4例患者一次治疗后眩晕完全控制,随访1~3年无复发.2例治疗后仍有眩晕,其中1例重复治疗1次后随访2年眩晕控制;另1例给予鼓窜内地塞米松注射,眩晕发作较治疗前减轻.6例患者中,出现听力轻度恶化和一过性耳鸣加重各1例.结论 鼓室内放置庆大霉素明胶海绵可能是一种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内耳眩晕症(美尼尔氏病)为内耳病变,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及逐渐听力减退。本文收集了我院从1984年12月~1987年5月来门诊就诊的54例内耳眩晕症患者。试用布洛芬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并对其疗效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参麦注射液治疗突发性眩晕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院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突发性眩晕,对改善眩晕症状,疗效肯定。现将43例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患者均符合《常见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梅尼埃病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中男18例,女25例;年龄46~74岁;发病到就诊时间1~18小时。梅尼埃病20例(46.5%)患者中,主要表现为眩晕呈旋转性,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在旋转,动则加重,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耳鸣耳聋等症状。电测听检查,显示神经性改变。椎基底动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温阳利水舒经方治疗眩晕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眩晕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温阳利水舒经方对眩晕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对眩晕病进行治疗,最后比较两组眩晕病患者使用不同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试验结果显示,两组眩晕病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眩晕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自拟温阳利水舒经方对眩晕病症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促进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6.
眩晕是内科常见症状,多见于椎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颈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虽然预后良好,但发作时患者痛苦不堪,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有选择性的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疗法治疗上述四种疾病所致眩晕32例获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7.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庭系统性眩晕 ,临床多见于内耳性眩晕症 ,多年来临床常规采用地西泮、舒张血管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甘露醇等药物治疗本病。笔者近 5年来对收治的 3 6例眩晕症患者 ,采用利多卡因治疗 ,效果良好。1 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3 6例 (男 1 2 ,女 2 4 )眩晕症患者 ,年龄 2 3~ 6 0 y,其中 >40 y者 2 8例。本组患者临床诊断梅尼埃病 3 2例 ,上呼吸道感染者 4例。均为急性起病 ,绝大多数患者眩晕发作时 ,视物旋转或自身旋转感 ,此时患者闭目卧床 ,不敢翻动身体或转动头部、行走站立不稳 ,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迷路神经兴奋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性眩晕老年患者临床以针灸、手法推拿联合治疗的效果以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情况。方法:以某院康复科于2014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颈性眩晕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比组58例(行针灸治疗),观察组62例(加用手法推拿),对两组颈性眩晕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眩晕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率为96.8%,与对比组87.9%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力学改善效果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颈性眩晕者以针灸、手法推拿联合治疗,其眩晕症状改善良好,椎基底动脉血供恢复好,疗效高。  相似文献   

19.
美尼尔病为内耳膜迷路积水,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减退及耳鸣。笔者对近几年排除其它疾病后诊为美尼尔病的32例患者用复方丹参针和利多卡因针治疗效果满意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中女18例,男1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6岁,并合并动脉硬化,病程2个月至15年,眩晕时间短者14分钟,长者6天以上,大多数为数小时到三天,32例中以眩晕、耳聋、耳鸣三个主要症状者24例,病程早期仅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管石复位术次数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某院医治的6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013年9月~2015年9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6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对照组33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实施一次管石复位术进行治疗,实验组33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实施多次管石复位术进行治疗,两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均随访半年,分析比较两组BPPV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BPPV患者的复发率不存在差异,P0.05;但对照组33例患者的总有效率(60.61%)显著低于实验组(84.85%),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实施多次管石复位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