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NICU早产儿出生后肠道菌群变化特征及其与败血症的关系。方法 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于出生后第1天采集胎粪,之后于每周龄时或评估败血症时采集粪便样本,直至出院或生后8周。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样本中所有细菌的16S rRNA-V3区进行DNA测序,应用MG-RAST V3.3.6分析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分析肠道菌群物种丰度和分布,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3例早产儿共采集生后1、7、14和21 d的12份粪便样本,其中5份样本PCR扩增失败,7份样本(例1生后14、21 d;例2生后7、21 d;例3生后7、14、21 d)DNA测序成功进入分析。3例早产儿平均胎龄为(31.3±0.8)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 540±144) g。3例均生后应用抗生素,其中例1母亲有产前抗生素暴露史;例2在住院过程中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①7份样本稀疏曲线表明测序深度充分。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OTU值为381~608,微生物丰度较高,且与日龄呈正相关,其中例2生后7 d样本肠道菌群多样性最低;②7份样本共检测到18个菌门,均以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优势菌门;变形菌门在例1生后14和21 d样本分别占97.52%和49.11%,放线菌门在例2生后7 d样本占99.46%;③共检测到172个科,其中63科为7份样本共有;相对丰度≥1%的科共检测到10个,例2生后7 d样本棒状杆菌科占97.90%,21 d样本中葡萄球菌科占27.16%;④聚类分析显示,同一研究对象不同时点肠道微生物相似性较高。结论 早产儿产前抗生素暴露及出生后早期抗生素暴露可能会显著降低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影响正常菌群的定植。发展为败血症的早产儿生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较低,以致病菌占优势的肠道微生物区可能与败血症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初诊时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化疗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集40例初诊ALL患儿化疗前、化疗后2周、化疗后1个月和化疗后2个月及1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粪便样本,进行16S rDNA测序及分析,比较ALL组与健康对照组及ALL患儿化疗前后的肠道菌群差异。结果与化疗前及健康对照组相比,ALL患儿化疗后1个月及2个月时肠道菌群丰度显著下降(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LL患儿化疗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均明显降低(P<0.05)。门水平上,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在ALL患儿化疗后2周、1个月及2个月时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ALL患儿化疗后1个月及2个月时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属水平上,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在ALL患儿化疗后2周、1个月及2个月时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克雷伯菌属的相对丰度在ALL患儿化疗后1个月及2个月时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并且在化疗后1个月时较化疗前显著升高(P<0.05);Faecalibacterium相对丰度在ALL患儿化疗前后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并且在化疗后2周及1个月时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肠球菌属相对丰度在ALL患儿化疗后1个月及2个月较健康对照组及化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ALL患儿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化疗导致肠道菌群丰度显著降低,并可致部分有益菌(双歧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丰度下降、病原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丰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妊娠期糖尿病(GDM)及正常孕妇的持续母乳喂养的12周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分布特点,以探索GDM对12周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9年12月入组的母亲及其随访至12周龄的母乳喂养的婴儿,依据母亲孕期血糖检测结果将母乳喂养婴儿分为GDM组(n=13)和对照组(n=27)。采集婴儿12周龄粪便,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所有粪便样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肠道菌群分布特点。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肠道菌群与孕期血糖、婴儿体重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40对研究对象,GDM组13对,对照组27对。两组的优势菌门均为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GDM组的疣微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3,P <0.05)。在属水平上,GDM组中肠道菌群优势菌属来自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对照组中肠道菌群的优势菌属来自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LEfSe差异分析结果显示,GDM组中疣微菌门/目/科、阿克曼氏菌、劳森氏菌、哈利真杆菌的丰度明显升高(LDA>2),而在对照组中芽孢杆菌目、孪生球菌属、丹毒梭菌属的丰度明显升高(LDA&...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脐静脉置管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4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脐静脉置管,分为脐静脉置管组24例和非脐静脉置管组17例。收集新生儿生后第1、3、7天的粪便样本,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样本中的细菌16S基因全长进行测序,比较两组间各个时间段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相对丰度。结果入选41例新生儿中,男26例、女15例,胎龄30.0(29.3~30.6)周,出生体质量(1.25±0.10)kg。第1天肠道菌群检出率低。第3天,脐静脉置管组和非脐静脉置管组之间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各个菌群相对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与非脐静脉置管组相比,脐静脉置管组shannon指数较低,变形菌门相对丰度较大,厚壁菌门及放线菌门相对丰度较小,克雷伯菌属相对丰度较大,双歧杆菌属及肠球菌属相对丰度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脐静脉置管可改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肠道菌群的构成,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初探婴儿期肠道菌群菌种演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研究婴儿粪便菌种组成,探索婴儿期肠道菌群定植规律。方法收集15例健康婴儿出生后第0、2、4、7、10、14、28天,以及3、6、12月时的新鲜粪便,采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肠道菌群结构,对其优势菌种进行测序,分析婴儿期肠道菌群菌种演替过程。结果 DGGE指纹图谱可见,婴儿期的肠道菌群结构随出生后时间变化显著;克隆测序结果显示,变形菌门的细菌定植最早,以专性需氧菌肠杆菌、假单胞菌为主,其次是厚壁菌门的专性厌氧菌(梭状芽孢杆菌、小韦荣球菌)和兼性厌氧菌(多枝梭菌)定植,随后疣微菌门定植,放线菌门定植最晚,以双歧杆菌为主,并逐渐成为优势菌群。结论婴儿期肠道中专性需氧菌首先定植,随后是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变形菌门细菌定植最早,厚壁菌门细菌次之,随后是疣微菌门细菌,以双歧杆菌为主的放线菌门细菌定植最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局灶性癫痫患儿与健康儿童肠道菌群是否不同,以及癫痫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招募未经治疗的初诊局灶性癫痫患儿10例为病例组,且均用单药奥卡西平治疗。收集患儿临床资料,以及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粪便标本;另招募相同年龄段的健康儿童14例为对照组。提取粪便标本中细菌总DNA,进行16S rDNA测序,并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病例组经奥卡西平治疗3个月后癫痫发作频率减少>50%。门水平方面,治疗前组放线菌门丰度高于治疗后组和对照组(P<0.05);属水平方面,治疗前组埃希菌/志贺菌属、链球菌属、柯林斯菌属和巨单胞菌属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其丰度降低(P<0.05)。结论与健康儿童相比,局灶性癫痫患儿的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差异;奥卡西平可以显著改善癫痫症状,重塑癫痫患儿的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IL10RA基因功能缺陷所致的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VEO-IBD)患儿的肠道菌群特征。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病房及门诊为横断面调查现场,纳入IL10RA基因功能缺陷患儿(IL10RA组)、未检测到基因功能缺陷的类似症状患儿(症状组)及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健康组),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方法检测3组儿童粪便菌群组成及多样性。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数据去杂,按97%相似性进行OTU聚类后计算多样性指数,并行物种差异判别分析。 结果:①共纳入IL10RA组17例 ,症状组15例及健康组22人,收集54份粪便标本。②健康组、症状组及IL10RA组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值分别为1.86±0.53、1.43±0.55及1.11±0.87。③健康组厚壁菌门的菌属比例均衡,放线菌门中双歧杆菌属比例97.8%;症状组及IL10RA组中,链球菌属及肠球菌属的平均丰度之和分别占厚壁菌门的61.8%及63.7%。IL10RA组放线菌门中的双歧杆菌属比例低于症状组,罗氏菌属比例高于症状组。④17种菌属在IL10RA组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丰度降低为主。结论:IL10RA基因功能缺陷致VEO-IBD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表现为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且组内变异度大、菌群分类学结构失衡及肠道共生菌相对丰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食物蛋白诱导性直肠结肠炎(food protein-induced proctocolitis,FPIP)患儿肠道菌群特征。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小于6月龄纯母乳喂养发生FPIP患儿31例纳入FPIP组,正常健康婴儿31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粪便样本提取DNA并通过PCR扩增,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粪便样品中的16S rDNA V3~V4片段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示FPIP组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丰富度Chao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门水平上,两组菌群组成均主要由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4个菌门构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PIP组中放线菌门构成比显著降低(P<0.001),变形菌门构成比明显增加(P<0.05)。在属水平上,FPIP组主要由大肠埃希氏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肠球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组成;健康对照组主要由双歧杆菌属、链球菌属组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PIP组中双歧杆菌属和瘤胃球菌属构成比明显降低(P<0.05),梭状芽孢杆菌属和志贺氏菌属构成比明显增加(P<0.05)。 结论 FPI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丰富度升高;在菌群组成结构上某些细菌菌属存在差异。提示在FPI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在属水平上的构成改变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新生儿早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肠道菌群特征。方法以2018年1月至6月因早发型母乳性高胆红素血症入院的母乳喂养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以母乳喂养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收集粪便样本,采用16S rDNA测序方法分析比较肠道菌群。结果 6例高胆红素血症及6例健康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在多样性水平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上,高胆红素血症组的大肠杆菌属丰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fSe分析显示葡萄球菌科、葡萄球菌属、克雷伯菌属、芽孢杆菌目丰度在对照组较高。结论早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母乳喂养新生儿与母乳喂养健康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有一定差异,但在多样性上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极早产儿生后1个月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及分布特征,为益生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生后第7、14、21、28天的粪便标本行16 SrRNA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共纳入极早产儿35例,男22例,女13例,出生胎龄210±11天,出生体重1 419±339g,收集粪便样本140份。在门水平上检测到的优势菌群包括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占80%以上;属水平上检测到的优势菌群主要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包括埃希菌属、梭菌属、葡萄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克雷伯杆菌属,而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均<5%。关键菌群差异分析发现,门及属水平的差异菌群主要为拟杆菌门(P=0.029)、蓝藻菌门(P=0.011)及葡萄球菌属(P=0.010)、罗氏菌属(P=0.040)。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分析发现,四个时间点Alpla多样性指数Ace值及Shannon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hao值呈逐渐下降趋势(P=0.001);四个时间点的Beta多样性分析Weighted-unifrac值分别为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比较健康婴儿与过敏性疾病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的构建规律,探讨婴儿肠道双歧杆菌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48例婴儿生后第0(胎便)、2、7、15天,1、6、12月时共7个时间点的粪便样品,其中22例在1岁以前患过过敏性疾病的婴儿组成过敏组,26例健康婴儿作为健康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婴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属及8种双歧杆菌菌种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 两组婴儿在0~1月期间肠道双歧杆菌构建过程不同,健康组第2天表现出双歧杆菌下降的"重建"特征,而过敏组不存在此特征。过敏组第1月时双歧杆菌属的检出量低于健康组(P < 0.05);第15天时B.breve的检出率低于健康组(P < 0.05),且B.infantis定植延迟。结论 婴儿出生后0~1月的肠道双歧杆菌及其构建规律可能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关,该时期可能是婴儿出生后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关键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VLBW/ELBW)早产儿纠正年龄6个月内生长发育情况及不同喂养方式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出院并按时完成随访的VLBW/ELBW早产儿109例进行纠正年龄6个月内的生长发育监测。采用Z评分法评价体格指标,并分析不同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组:母乳+母乳强化剂;混合喂养组:母乳+早产儿配方奶;人工喂养组:早产儿配方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年龄别体重Z积分、年龄别身长Z积分、身长别体重Z积分、体重指数Z积分的追赶高峰发生于纠正年龄3个月内;年龄别头围Z积分的追赶高峰发生于纠正年龄5个月。VLBW/ELBW早产儿的生长偏离多发生于纠正年龄1~3个月内。母乳喂养组体重、身长、头围的生长在纠正年龄3个月时均优于混合喂养组和/或人工喂养组(P < 0.05);母乳喂养组头围、身长的生长在纠正年龄6个月时均优于混合喂养组和/或人工喂养组(P < 0.05)。结论 VLBW/ELBW早产儿的生长偏离多发生于纠正年龄1~3个月内,提示应加强早期个体化随访及营养指导以减少生长偏离的发生。亲母母乳喂养并添加母乳强化剂是VLBW/ELBW早产儿的最佳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UGR)早产儿生后生长迟缓对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5 月至2012 年5 月出生并定期随访至校正胎龄6 个月的17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IUGR早产儿40 例,早产适于胎龄儿(AGA)131 例。比较两组校正胎龄40 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及校正胎龄3 个月、6 个月时的神经发育情况。神经发育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 IUGR 组校正胎龄40 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均明显高于AGA 组;校正胎龄3 个月时Gesell 各项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均低于AGA 组;校正胎龄6 个月时,IUGR组精细动作及语言发育商低于AGA组,但两组大运动、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发育商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IUGR组6月龄时体重追赶落后的患儿各项发育商均明显低于追赶理想的IUGR 和AGA 患儿。结论 IUGR早产儿生后早期的生长迟缓可对早期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317 例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对317 例年龄在1 个月至15 岁的PM 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M 发病以婴儿(198 例,62.6%)居多,多有呼吸道前驱感染(171 例,53.9%)。临床以发热、惊厥、颅内高压为主要表现,惊厥在婴儿中发生率较高(152 例,93.6%)。主要并发症为硬膜下积液(95 例,29.9%),其中22 例头颅影像学未提示而直接通过硬膜下穿刺诊断;68 例行硬膜下穿刺,其中62 例于穿刺后3~5 d 内体温恢复正常。多因素logis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SF蛋白≥ 1 g/L 是影响PM 患儿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的主要因素(分别OR=0.518、1.524,均P<0.05)。治疗上初诊时以第三代头孢为首选用药,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可作为替代。在对部分患儿出院后1~3 个月的随访发现,14.4%(13/90)发生延迟血管炎反应。结论 PM 多发于婴儿,惊厥在婴儿中易发生。小婴儿、CSF 蛋白≥ 1 g/L 时会增加PM 患儿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风险。硬膜下穿刺对硬膜下积液的诊断及治疗均有价值。部分治愈患儿存在延迟血管炎反应,应在出院后1~3 个月内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早产儿纠正月龄6个月内追赶生长的情况,并分析宫外发育迟缓(EUGR)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后出院的,并建立序贯化定期随访档案且有完整随访记录的早产儿321例,按2015年“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出院后分组随访标准分为低危早产儿组(n=69)和高危早产儿组(n=252)。采用Z评分法对体重、身长和头围进行评估,分析早产儿纠正月龄6个月内追赶生长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6月龄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低危组和高危组两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和头围的Z值 < -2(未达追赶生长)的百分比均随纠正月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低危组早产儿纠正月龄6个月时体重、身长和头围未达追赶生长的比例分别降为1.4%(1/69)、2.9%(2/69)和 1.4%(1/69),高危组早产儿相应的比例为1.2%(3/252)、1.6%(4/252)和3.6%(9/252)。高危组纠正6月龄EUGR发生率高于低危组(28.2% vs 15.9%,P=0.0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纠正6月龄EUGR的危险因素包括多胎(OR=2.68,P=0.010)、出生体重较低(<1 000 g:OR=14.84,P < 0.001;1 000~1 499 g:OR=2.85,P=0.005)、宫内发育迟缓(OR=11.41,P < 0.001),而出生后营养强化可降低EUGR的风险(OR=0.25,P < 0.001)。结论 早产儿多可在纠正月龄6个月内达追赶生长;高危早产儿6月龄EUGR发生率较高;多胎、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为早产儿EUGR的危险因素,而出生后合理营养强化可降低早产儿EUG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能量密度配方奶粉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后生长追赶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7年1~12月行外科手术的紫绀型CHD婴儿100例,随机分配至高能量组(术后给予高能量密度配方奶粉)和常规组(术后给予普通配方奶粉),每组50例,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术后脱机拔管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身高、体重、前白蛋白、N末端B型利钠肽原;计算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和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术前高能量组和常规组分别有25例(50%)和21例(42%)营养不良,两组营养不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术后6个月营养状况均有改善(P < 0.05)。术后6个月高能量组营养不良率低于常规组(18% vs 36%,P < 0.05);高能量组WAZ < -2的比例低于常规组(P < 0.05);高能量组营养不良患儿HAZ、WAZ、WHZ均高于常规组(P < 0.05)。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均未出现胃肠道不耐受。结论 高能量密度配方奶粉较普通配方奶粉更有助于紫绀型CHD患儿术后生长追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前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探寻CHD患儿术前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血浆NT-proBNP诊断界值,对术前心功能维护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测定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术前婴幼儿CHD患儿及10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血浆NT-proBNP水平,将合并CHF的CHD患儿(CHF组)又分为婴儿组(<1岁)和幼儿组(≥1岁),探寻NT-proBNP在不同年龄段CHF患儿中诊断CHF的界值。结果 120例婴幼儿CHD中41例符合改良Ross心力衰竭诊断标准,CHF组NT-proBNP诊断CHF界值为≥498 ng/L,婴儿组和幼儿组的NT-proBNP诊断CHF界值分别为557 ng/L、452 ng/L。41例CHF患儿经治疗后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婴儿组与幼儿组的NT-proBNP诊断CHF的界值存在明显差异。血浆NT-proBNP可作为CHD婴幼儿术前心功能评估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婴儿早期肠道双歧杆菌种群动态变化,初步探索婴儿肠道8 种双歧杆菌构建的规律。方法 收集2013 年3~4 月间16 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第1 次、第2、4、7、10、14、28、90 天的粪便,培养分离粪便中双歧杆菌;使用PCR 对分离菌株进行双歧杆菌属及其8 个种水平的鉴定。结果 从受试婴儿粪便中共检出优势双歧杆菌152 株,以B. breve 的检出率(22.4%)最高;第4 天开始在新生儿肠道检出双歧杆菌,定植率为8%;第7 天后双歧杆菌定植率迅速上升,至第28 天和3 月龄时定植率分别达到54% 和60%,均显著高于生后第4 天(均P<0.05)。第10 天时婴儿肠道已有成人型双歧杆菌B. catenulatum 定植,第14 天时检测到婴儿型双歧杆菌B. infantis 定植;至3 月龄时才在婴儿粪便中检测到高水平的婴儿型双歧杆菌B. infantis,且大部分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种类总数不超过2 种。结论 本研究受试婴儿早期肠道双歧杆菌的多样性偏低,婴儿型双歧杆菌出现偏迟,相反成人型双歧杆菌发现较早。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One of the causes of food allergy in infancy is assumed to be immunological immaturity of the intestinal 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changes in salivary and fecal secretory IgA (sIgA) levels in infants under different feeding regimens to evaluate the immunological maturity of the intestinal tract.
Methods:  Thirty-four infants were enroll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and 28 of them were followed up to 12 months of age. sIgA was measured o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Changes in the levels of salivary and fecal sIgA during the first 12 months of life were compared among formula-fed infants (F group), breast–formula-fed infants (BF group) and breast-fed infants (B group).
Results:  Salivary sIgA was detected in almost all neonates on the day of birth. Salivary sIg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F group than in the BF group at the age of 2 months ( P  < 0.05). Fecal sIgA appeared from day 2 and rapidly increased at 1 month of age in all groups. B group infan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 of fecal sIgA than F group infants at 1 month of age ( P  < 0.05).
Conclusions:  The level of salivary sIgA hardly changed, whereas fecal sIgA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intake of breast mil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