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3岁以下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09年1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3岁以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4013例,患儿用药前无菌操作取诱导痰标本,标本送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敏感试验(K-B法).结果 共检出细菌3938株,检出率为98.13%.检出的革兰阳性细菌由多到少依次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中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为47.13%.革兰阴性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大肠杆菌及黏质沙雷菌等,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其产酶率分别为54.12%和46.96%;流感嗜血杆菌则主要产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65.06%.结论 婴幼儿痰检符合临床诊疗表现的具有病原学诊断意义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产酶耐药者占40%以上,临床首次经验性选药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特别是重症患者抗生素的选用更应该有效覆盖到可能的耐药菌,以降低首次不适当用药的概率,提高重症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儿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 对42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行常规培养及药敏试验,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ATB鉴定系统及全自动VITEK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判读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结果 421例痰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232株,其中G+球菌80株(34.5%),G-杆菌133株(57.3%),真菌19株(8.5%).G+球菌中肺炎链球菌居首位,占53.1%.G-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27.8%.真菌主要为光滑假丝酵母菌,占52.6%.肺炎链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较敏感(>80%),对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9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90%),对头孢他啶等常用抗生素产生了较高耐药性(>50%).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较敏感(>80%).结论 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谱以G-杆菌为主,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G+球菌以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常用抗真菌药物对真菌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重症婴儿下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婴儿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PICU收治的呼吸道危重疾病主要病因之一。下呼吸道疾病包括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支气管哮喘,其中感染性支气管肺炎属下呼吸道的急性炎症,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通常2岁以下发病,症状重,处理难度较大;反复发作病例,2岁以后易发展为哮喘。因  相似文献   

5.
RSV感染中能产生中和性抗体的抗原是F和G糖蛋白,但中和抗体对机体无明显的保护作用。推测细胞免疫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Mψ)感染RSV后,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抑制物,同时病毒基因的干扰使Mψ抗原提呈功能受损,结果辅助性T细胞(TH)不被激活,故不能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而产生白细胞介素4(IL-4)的细胞克隆不受抑制,IL-4分泌增多。IL-4能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呼吸道感染就诊的15 04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痰标本送检,通过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从17 174份送检的痰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2 395份,阳性率为13.95%;共分离出2 58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 577株(61.03%),革兰阳性菌967株(37.42%),真菌40株(1.55%)。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33.90%)、肺炎链球菌(33.55%)、卡他莫拉菌(19.2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64%)。2 331例感染阳性患儿中有251例混合感染,以流感嗜血杆菌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发生率最高。病原菌检出率以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P < 0.05)。各年龄组患儿病原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1个月~ < 1岁组患儿病原菌检出率最高。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敏感率均为100%,流感嗜血杆菌除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呋辛敏感率较低,对其他药物敏感率均较高。结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为主,且常见混合型感染。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病原菌检出率不同。不同病原菌耐药性有不同特点,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共测定52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婴在急性期和恢复期中IL-2水平、NK活性及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IL-2水平,NK活性及CD4/CD8均明显降低,恢复期则基本恢复正常。毛细支气管炎组恢复期的CD8明显低于肺炎组恢复期的CD8。说明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异常,可能是其在感染RSV后易发展成严重感染的原因之一,而且与以后哮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细菌病原分布及耐药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呼吸道感染(LRTI)尤其肺炎,是主要的儿童杀手。在发展中国家儿童LRTI病原菌以细菌为主。肺炎链球菌是最重要的社区获得性LRTI细菌病原。随着7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的应用,非疫苗血清型菌株所致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增多,且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和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有着不同的遗传背景,其耐药性也有明显差异。革兰阴性杆菌仍是医院获得性LRTI的重要病原菌。社区获得性LRTI与医院获得性LRTI常见细菌病原有区别,亦有重叠。了解儿童LRTI常见细菌病原的分布及耐药现状,对指导临床合理诊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下呼吸道感染是造成儿童住院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病原菌以细菌感染相对多见,而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则常因年代不同而发生变迁。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住院的所有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规进行深部痰培养,并用纸片扩散法、Etest法和Vitek系统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下呼吸道感染儿共4238例,其中1181例分离到1种或1种以上致病菌,阳性率为27.9%,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分别为5.2%,5.1%,5.1%,4.0%和2.1%。女性患儿肺炎链球菌的分离率显著高于男性(χ2=4.63,P<0.05),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男性中的分离率均高于女性(χ2=5.71,4.57,P<0.05)。年龄分布显示,1~3岁是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好发年龄段,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以及非常见菌感染则在1岁以内的婴儿中多见。季节分布上,12月份至3月份是大多数细菌感染分布较集中的时段。药敏结果显示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比率分别为55.0%,16.5%,41.2%,42.6%和4.5%。结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但在不同年龄的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治疗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检测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我院1997年8月~1999年8月收治的520例呼吸道感染儿的痰或咽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 本院儿科门诊及住院6 a以下呼吸道感染儿。二、方法 晨起留取标本前2~6 h禁食,用生理盐水漱口3次后,以无菌棉棒取咽分泌物或深咳痰于无菌器皿内。小婴儿可先喂凉白开水后用吸痰器吸痰。细菌分离与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用K-B法。培养基、鉴定试剂、药敏纸片均用标准菌株S.aur ATCC-25923.E.coli ATCC-25922. P.aer ATCC-27853质控合格。三、结果 阳性297例(57.1 %),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的变化,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例共997例,无菌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总结致病菌构成情况及耐药性变化.结果 99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有425份培养出致病菌,共分离到菌株498株,总阳性率42.73%,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51株,占30.32%,革兰阴性杆菌321株,占64.46%,真菌26株,占5.62%.2008至2010年分离率位于前6位的致病菌有变化,铜绿假单胞菌(2.70%、0.42%、0)和副流感嗜血杆菌(2.03%、2.92%、8.24%)3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有降低趋势,而副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有增高趋势,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真菌在各年度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铜绿假单胞菌在各年龄段之间的检出率无差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随年龄增大检出率增高,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随年龄增大检出率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3年间耐药表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最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最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住院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率较高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副流感嗜血杆菌.细菌在不同年龄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不同.临床应以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依据,合理选用抗生素,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该院NICU 1 173例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的痰液标本经分离培养,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707株,阳性率为60.3%。其中革兰阴性菌521株,占73.7%;革兰阳性菌106株,占15.0%;真菌80株,占11.3%。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为主,较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第四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霉素,肠杆菌的敏感谱与之相似,但敏感率较低。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CNS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到100%,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结论: 该院N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及病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致病菌的变迁,以寻求防治措施.方法1996~1999年行机械通气1天以上的133例患病新生儿按照胎龄、体重及插管时间分组,分析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有无差异.所有病原学分析全部采取插管内采气道分泌物培养.结果新生儿机械通气插管时间大于3天,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其机械通气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和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比较,有升高的趋势,但统计学无显著意义.致病菌以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为主.结论临床上合理应用机械通气,及早撤机,根据致病菌的变化合理应用抗生素,能有效地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发的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常见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的变化趋势。方法:对成都市儿童医院2001~2006年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液培养所分离的所有菌株进行分析,试验方法严格按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最新标准进行。结果:该研究中2001~2003年下呼吸道病原菌依次为:嗜血杆菌属24.3%,肺炎链球菌18.8%,大肠埃希菌18.2%,肺炎克雷伯菌11.3%、金黄色葡萄球菌10.0%,表皮葡萄球菌6.5%,铜绿假单胞菌6.4%,其他非发酵菌4.4%;2004~2006年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4%),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3.7%,嗜血杆菌属19.8%,肺炎链球菌17.9%,肺炎克雷伯菌13.2%,金黄色葡萄球菌10.3%,表皮葡萄球菌7.8%,铜绿假单胞菌4.0%,其他非发酵菌3.2%。2004~2006年与2001~2003年比较,病原菌总体耐药情况呈上升趋势。2001~2003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8.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菌株检出率为18.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菌株合计检出率为22.6%,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率20.1%;2004~2006年MRSA菌株为18.0%、MRCNS菌株为70.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菌株合计检出率为44.4%,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率40.2%。结论:近3年来该院儿科常见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排序已发生变化,病原菌总体耐药情况呈上升趋势,病原菌常见耐药表型检出率明显增加应引起临床医师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高度关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1):17-20]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病原学特点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454例急性LRTI患儿(年龄1个月~10岁,中位年龄6.0个月)入院24h内抽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采用K-B法,同时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结果:297例(65.4%)病原检测阳性,其中病毒阳性229例(50.4%),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多见(39.6%),其次为副流感病毒3型(PIV3)(6.6%)、腺病毒(2.2%)、流感病毒A型(0.9%)及流感病毒B型(0.7%)。共分离出19种135株(29.7%)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K.pn)最多见(9.9%),其次为大肠杆菌(E.coli)(4.4%),K.pn和E.coli产ESBLs株分别占42.2%和65.0%;肺炎链球菌(SP)占4.2%。混合感染率为14.8%。6个月以下患儿前5位病原为RSV,K.pn,PIV3,E.coli及SA;而RSV,PIV3,SP,K.pn及E.coli则是6个月至3岁患儿常见的病原。K.pn和E.col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达97.8%和75.0%,产ESBLs株的K.pn和E.coli对头孢菌素普遍耐药;SP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亦达68.4%,而SA对红霉素和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4.7%和89.5%。结论:RSV是温州地区儿童急性LRTI最常见的病原,其次为K.pn和PIV3。常见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及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的比率均相当高。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婴幼儿阶段胃食管反流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用便携式24h食管pH监测仪记录食管下端pH值变化。观察组89例,平均年龄(10.5±0.9)个月,系因下呼吸道感染在呼吸科病房住院患儿,符合下述3条件之一①3个月内有下呼吸道感染史≥1次;②咳嗽喘息经过治疗≥半个月仍不愈;③溢乳史。对照组为26例健康儿,平均年龄(13.7±2.1)个月。结果观察组5项反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观察组病理性GER的检出率为79.8%(71/8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554,P<0.01)。呼吸道感染合并GER的患儿在总反流次数、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和最长反流时间上婴儿高于幼儿,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总pH<4时间百分比和综合评分也是婴儿较幼儿高(P<0.01)。呼吸道感染合并GER的患儿体重偏重眼体重大于第80百分位(P80)演占40.8%(29/71例)。婴儿GER患儿中体重偏重者占一半,与幼儿GER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婴儿期胃食管反流症状较幼儿期常见,溢乳和体重偏重有关;婴幼儿时期胃食管反流病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炎症不愈以及部分哮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昆明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 respiratory infection,ALRI)患儿进行连续9年监测及临床研究,了解患儿细菌病原菌构成、变迁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对昆明市儿童医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ALRI住院的患儿痰液培养的致病菌株进行临床分析及研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病原菌构成情况:(1)病原菌总阳性率18.52% (3006/16 22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5.35%,革兰阳性球菌占20.23%,真菌占4.42%;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阴沟肠杆菌.(2)监护病房ALR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普通病房革兰阴性菌中,流感嗜血杆菌取代大肠埃希菌,成为最常见的病原菌,革兰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后4年与前5年比较,病原菌总体耐药情况呈上升趋势,部分达90%左右,并呈多重耐药状态;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昆明地区9年间小儿ALRI细菌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为首位;不同病房病原构成、变迁均不同;病原菌总体耐药情况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指导下呼吸道感染(LRTI)患儿抗生素使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LRTI患儿396例,随机分为血清PCT指导抗生素治疗组(PCT组)和临床指导标准治疗组(对照组)。并按照是否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进行亚组分析。治疗后观察14 d,比较组间抗生素的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PCT组和对照组分别入选198例患儿,两组中CAP患儿分别为125例和123例。PCT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PP结论应用血清PCT指导LRTI患儿抗生素的使用可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温州育英儿童医院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3-01—2004-12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病区176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经分离培养,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715株,总阳性率为40·6%。其中革兰阴性菌448株,占62·7%;革兰阳性菌148株,占20·7%;真菌119株,占16·6%。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百分率分别为49·3%和46·5%,较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除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100%外,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低。革兰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到71·1%,对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敏感,耐药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占18·0%(9/50),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敏感。结论温州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临床上应注意对这些菌株的检测,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