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显示血涂片的染色方法有两种:瑞氏染色和姬姆沙染色。由此制作出来的血涂片标本极易褪色,浪费性大,同时染色过程中滴染与冲洗只能逐片进行,不适应教学时大批量使用的要求,也影响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为此,笔者特对血涂片的染色进行改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种改良瑞氏-姬姆萨染色液的染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通过对干燥血片或骨髓涂片的细胞进行3种染色法对比,旨在说明以BaSO厂家生产瑞氏-姬姆萨染色液第一液替代传统瑞氏-姬姆萨染色第一液的染色法染色,效果良好,且快速方便,值得推广。方法分别用3种染色法对干燥血片或骨髓涂片进行染色,然后对着色细胞的胞浆、浆中颗粒、核染色质的着色效果及染色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传统瑞氏法对胞浆颗粒着色强,但对胞核着色差,染色时间较长,且往往把片子染成偏酸或偏碱;传统瑞氏-姬姆萨染色液染出的细胞颜色偏红,不利于幼稚细胞的鉴别;而以改良BaSO替代液染色法染出来的效果,无论胞浆、浆中颗粒、核染色质着色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以BaSO改良瑞-姬染色法的染色效果好,且染色时间短,染液易得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改良瑞氏染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片常规染色一般都采用传统的瑞氏单一染色,这种染色法总觉不太理想,染色时间较长,且不易掌握,尤其是冬季室温偏低,往往把血片染成偏酸或偏碱,致使血片细胞不易辨认。瑞氏染色只对细胞颗粒着色强,而对细胞核的染色较差,每次配制的瑞氏染波要放置较长时间才能使用。作者参考有关文献,将瑞氏单一染色液中加入适量的对细胞核着色较好的姬姆萨染色粉,克服了瑞氏单一染色法存在的问题。现将改良的瑞氏染色液的配制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试剂与方法1.染液配制:取瑞氏染色粉06克,姬姆萨染色粉1克,一同放入乳钵内,加进甘油10毫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Sysmex XE-2100D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提示有异型淋巴细胞(以下简称异淋)的儿童标本进行显微镜复检,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筛选出281例儿童标本,经Sysmex XE-2100D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后,制作血涂片,瑞氏染色并镜检分析结果。结果:Sysmex XE-2100D提示有异淋的106例标本中,白细胞分类异淋阳性28例,灵敏度为37.72%,阳性预测值为26.41%;175例未提示有异淋的标本中,白细胞分类异淋阳性42例,特异度为62.28%,阴性预测值为76.00%。结论:Sysmex XE-2100D对异淋提示的敏感性高,灵敏度不高,阳性预测值低,不能作为筛查工具;当血液分析仪提示有异淋时应结合血液分析仪的DIFF通道散点图形及时进行血涂片镜检,可以降低漏诊和误诊概率。  相似文献   

5.
叶军平  易慕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483-2484
细胞病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电子计算机迅猛发展使医学随之突飞猛进,各种技术很快应用于临床细胞学检验诊断,使准确率不断提高。1瑞氏染色涂片其原理是由酸性伊红和碱性亚甲蓝染料溶解于有机溶液甲醇中所组成的化合物。其优点为:染液的制作和染色过程较为简单,一般检验人都能掌握,容易推广普及。细胞核结构清晰,检验人员对瑞氏染色的细胞形态容易掌握。其缺点:对于黏液较多的标本,如痰液、食管、胃黏膜涂片等,着色较差。用于肿瘤细胞涂片时,染色质量不稳定,有时着色太深,有时则太淡,而复染往往费时,且效果也差。瑞氏染色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CNM)患者脑脊液(CSF)中的新生隐球菌,探讨几个方法的形态特征。方法对21例CNM患者CSF应用细胞计数器直接观察、瑞氏染色、印度墨汁涂片、革兰染色及培养后等实验室方法检测,并比较其阳性率和形态特征。结果隐球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真菌培养90.5%,印度墨汁染色81.0%,瑞氏染色和细胞学计数各为61.9%,革兰染色42.9%;墨汁涂片检测可显示荚膜和出芽;瑞氏染色可发现其周围毛刺;革兰染色仅现菌体深染。结论在基层医院细胞镜检计数、瑞氏染色、革兰染色及墨汁涂片法与真菌培养的正确、灵活结合可提高CSF中隐球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瑞氏染液不失为一种久经考验的血液细胞染色剂而广用于血液涂片与骨髓涂片的染色。但是,该液对核的染色常常稍差而不如吉氏(Giemsa’s)染液。为此,我们根据有关文献设计了下列处方,经数年使用,效果满意,兹作介绍: 试药配制:瑞氏粉(国产) 1克  相似文献   

8.
黄学贵  幸建英  刘晖  贺莉芳 《重庆医学》2016,(16):2248-2249
目的:病原学检出粪便和精液中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各1例,观察标本中滋养体形态学特点,为病原学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挑取黏液血便和经稀释后血性精液,置于37℃恒温箱孵育5 min后行常规直接涂片检查;精液标本涂片后行瑞氏和铁苏木素染色。结果粪便标本镜下见红细胞成堆聚集,白细胞数较少;滋养体直径大于红细胞数倍,胞内见吞噬的红细胞;滋养体形态多变,以伪足作缓慢运动。精液直接涂片法未见滋养体伪足运动,但形状会发生缓慢变化。染色后见单个胞核的虫体,核浆比小,核仁居中,胞质内有空泡状结构。结论粪便标本经37℃孵育后易观察到滋养体活动,可提高检出率;精液直接涂片法因精子活动干扰不易观察到伪足运动,需结合瑞氏和铁苏木素染色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瑞氏染色法与姬氏染色法对疟原虫的镜检效果。方法:收集检出恶性疟原虫4名患者的抗凝血液4份,共制作血涂片80张,根据数字奇偶随机法分为瑞氏组和姬氏组,每组40张血涂片,瑞氏组采用瑞氏染色法,姬氏组采用姬氏染色法,比较两组镜检效果。结果:瑞氏组有4张血膜发生脱落,均为厚血膜;姬氏组共有9张血膜发生脱落,其中薄血膜3张,厚血膜6张。两组未脱落的血膜均着色成功。姬氏组整体染色效果稍优于瑞氏组,姬氏组染色疟原虫小滋养体的核、胞质分辨率较高,且疟色素明显,颜色明亮,虫体结果较分明。结论:姬氏组整体染色效果稍优于瑞氏组。瑞氏染色法适用于临时性和少量标本的检验;姬氏染色法适用于获得染色质量好或者大批量标本染色。  相似文献   

10.
殷东滨 《河北医学》2002,8(12):1151-1151
疟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及肝细胞内的原虫 ,能引起疟疾。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1998年 ,曾在我校入学新生中发现间日疟 1例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标本来源1998年 9月入学某新生 ,男性 ,17岁 ,来自湖北。按常规采集末梢血 ,涂血膜薄片数张 ,自然干燥 ,瑞氏染色待检。1.2 标本镜检经瑞氏染色的血膜薄片 ,用光学显微镜油镜 10×10 0观查。镜下形态 :由于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 ,可见红细胞的体积涨大 ,颜色变淡 ,其间有明显的粉红色的薛氏点。寄生在红细胞内的间日疟原虫滋养体的细胞质形状不规则 ,呈阿米巴状 ,染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改良涂片法+瑞氏-姬姆萨染色法与传统涂片法+瑞氏染色法两种制片染色方案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痰标本嗜酸性粒细胞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首先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和瑞氏染色法分别检测40例嗜酸性粒细胞在5%-15%的的血液标本涂片,镜检嗜酸细胞比例,比较两种染色方法对嗜酸细胞检测准确度的差异。然后对92例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BALF或痰查找嗜酸性粒细胞的病例采用改良涂片法+瑞氏-姬姆萨染色法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并与传统方法即单纯涂抹制片法和瑞氏染色法相比较,观察改良涂片法+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对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效果。结果40例血涂片中,两种染色方案对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准确度相当。BALF及痰标本涂片染色镜检时,传统涂片方法 +瑞氏染色法制作的涂片着色时间长(10-15 min),部分涂片标本存在脱落,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检出率39.1%(36/92)。改良涂片法+瑞氏-姬姆萨染色法,着色时间短(约3 min),标本未见脱落,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检出率为60.9%(56/92)。结论采用改良涂片法和瑞氏-姬姆萨染色法能有效缩短涂片染色时间,大大提高了BALF和痰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率,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更准确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掌握血涂片地混合染色法是用瑞氏-姬姆萨混合进行染色。两种染料混合极易产生沉淀,染液表面易形成一层氧化膜,沉淀物质沉积于血涂片上,不易冲洗干净,影响观察。而且混合液相互反应,红细胞不易着色,影响染色效果。我们经过一段时间代反复摸索和实验,对血涂片地混合染色进行改良,采用瑞氏与姬姆萨双重染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达到教学的要求。1方法门)新鲜血涂片自然晾干,()瑞氏染液染色5min,蒸馏水冲洗数逾;门儿05%乙酸分色2~3S,蒸馏水冲洗两遍,()稀释了的垃姆萨染色液染色10min,蒸馏水冲洗数逾,吹干,(5)无水酒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Sysmex XE-2100D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提示有异型淋巴细胞(以下简称异淋)的儿童标本进行显微镜复检,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筛选出281例儿童标本,经Sysmex XE-2100D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后,制作血涂片,瑞氏染色并镜检分析结果。结果:Sysmex XE-2100D提示有异淋的106例标本中,白细胞分类异淋阳性28例,灵敏度为37.72%,阳性预测值为26.41%;175例未提示有异淋的标本中,白细胞分类异淋阳性42例,特异度为62.28%,阴性预测值为76.00%。结论:Sysmex XE-2100D对异淋提示的敏感性高,灵敏度不高,阳性预测值低,不能作为筛查工具;当血液分析仪提示有异淋时应结合血液分析仪的DIFF通道散点图形及时进行血涂片镜检,可以降低漏诊和误诊概率。  相似文献   

14.
血涂片过厚过薄的瑞氏染色观察及补救措施青海省人民医院检验科程晶英在常规检验中,一般应将血液制成簿的血膜片,呈舌状,分头、体、尾三部分,使细胞均匀地分布在玻片上,用瑞氏染色,根据白细胞成分受色的特征,区分出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分出百分比,对疾病的诊断有一...  相似文献   

15.
本人在实验准备工作中,对两种常用的教学形态片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良,现介绍如下: 一、白喉杆菌异染颗粒染色标本制作:白喉杆菌在吕氏血清斜面培养18小时后,异染颗粒常会脱落,致使形态不够典型。本人采用95%酒精加入24小时培养物中,浸泡菌苔,紧塞管口,冰箱保存,需染色时摇匀,取菌悬液涂片,自然干燥,不用火焰固定,染色镜检,可见典型的异染颗粒。此法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红细胞大小与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所测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的相互性.[方法]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给164例患者进行MCV检测;给由血液标本制成的末梢血像涂片行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测定红细胞平均面积(MCA).[结果]MCA变异系数为1.5%~3.6%,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但MCA与MCV的相关性较差.通过对120名血红蛋白值(Hb)高于120 g/L的患者进行检测,得出MCA的参考范围是37.40~50.22μm2.[结论]末梢血像MCA不能完全反映MCV.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指标异常时,血细胞形态学观察。方法收集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单核细胞百分率(M%)、淋巴细胞百分率(L%)、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B%)、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指标异常的标本576例,和182例上述指标正常的血标本,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血涂片形态学观察并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细胞异常检出率特别高,WBC总指数增高,并伴有N%、L%、M%、B%、E%、增高时,血细胞形态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空泡、中毒颗粒、异淋、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RBC、Hb、MCH、MCV、MCHC、RDW指标异常,可见红细胞大小不一,红细胞中心浅染区扩大。对照组异常检出率低。结论当血液分析仪报警时,临床上有白细胞增高,特别是临床上有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疑似白血病时,必须做血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18.
阴道毛滴虫涂片染制技术的关键是使鞭毛、轴柱及波动膜着色良好。但如何保持阴道分泌物正常性状,在不用培养的条件下,进行单项染色,使操作简便、节省时间是一难点。经多年摸索与实验,以瑞氏染液直接对阴道分泌物涂片染色,获良好效果,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瑞氏染液染色时 ,经常遇到着色不良情况 ,给细胞辨认带来困难 ,影响临床诊断 ,本文介绍一种改良瑞氏染色剂 ,经试用近 1a,普遍反映细胞着色快 ,沉渣少 ,背景清晰 ,细胞着色鲜明 ,特别适用临床常规检验。1 试剂甲液 :聚乙烯吡咯酮 9.9g,加于 5 0 0 m L 甲醇中 ,摇匀使其溶解 ,待全部溶解后加入瑞氏染粉 2 g,摇匀 ,溶后即可使用 ;乙液 :p H 6.2磷酸盐缓冲液。2 方法用蜡笔在涂片两端划线 ,滴加甲液两滴 ,用吸耳球吹散使其布满涂片 ,滴加乙液两滴 ,混匀染 2 min,用蒸馏水冲洗 ,干后镜检。3 结果判断红细胞染为橘红色 ,胞浆分别为蓝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血液病的正确诊断率,减少临床诊断误差,使病患得到及时诊治。方法:采用瑞氏染色,化学染色,以及细胞免疫化学染色的方法进行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涂片染色。结果:经20多年来,1850例血液病病例诊断中,由于骨髓穿刺不佳,瑞氏染色效果不好等原因,造成诊断与上级医院诊断不符者5例,诊断不明者3例。结论:重视各个环节的操作,对血液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