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3组癌细胞中TM4SF蛋白CD37、CD53的表达。方法:利用Northern blot杂交,观察CD37、CD53 mRNA在人前列腺癌细胞、肺癌细胞和人黑色素瘤细胞3组8种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和结论:TM4SF蛋白CD37、CD53在前列腺癌细胞、肺癌细胞以及黑色素瘤细胞系中均不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以原发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蛋白质水平探讨CD10、CD13作为特异性肿瘤标记物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病例67例,其中包括鳞癌24例,腺癌28例,小细胞肺癌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CD10、CD13在上述病例手术切除标本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24例肺良性肿瘤、18例正常肺组织进行比较。结果CDIO、CD13在肺癌中的表达与肺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3.
CD3AK细胞系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CD3AK细胞系的超微结构及其与杀伤功能相关的特征。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有代表性的细胞的超薄超片。结果:胞膜较完整,有少量突起,外形不规则,周围未见支原体污染,胞质中有膜泡分泌颗粒;大量游离核糖体,少量脂滴和线粒体;未见溶酶体。有的细胞胞质和细胞器较少,核形状不规则,常有凹陷,核染色质聚集成大块状。结论:所建CD3AK细胞系透射电镜下的超微结构具有正常T淋巴细胞的特征,胞质中有与杀伤靶细胞相关的颗粒结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CD4 4V6 和p5 3在喉癌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将喉鳞状上皮癌 30例术中取的肿瘤中心组织及癌旁 >0 .5cm“正常”黏膜组织新鲜标本分为 2组。 1组行常规病理定性分析及分级 ,1组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正常”组织镜检未发现肿瘤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喉癌中心、癌旁“正常”组织中CD4 4V6 及p5 3蛋白的表达。分析各部位CD4 4V6 和p5 3表达有无差异 ,不同临床分期 ,组织学分级 ,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CD4 4V6 与p5 3表达有无差异。分析CD4 4V6 与p5 3表达在各期肿瘤及不同分化的肿瘤中有无相关性。结果 :肿瘤组织中CD4 4V6 及p5 3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P <0 .0 1)。不同分化程度 ,各临床分期 ,有或无淋巴结转移各组间p5 3的表达及在各临床分期各组间CD4 4V6 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在低分化组与中分化组 ,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 ,有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间CD4 4V6 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0 .0 1)。p5 3蛋白与CD4 4V6 分子间表达无相关 (P >0 .0 5 ) ,CD4 4V6 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 (P <0 .0 1) ,不同组织分化程度 (P <0 .0 5 )有等级相关关系。结论 :在喉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p5 3及CD4 4V6 异常过度表达。p5 3及CD4 4V6 在喉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是独立事件。CD4 4V6 与 相似文献
6.
变组织(X2=24.71,P<0.005);中高分化、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CD6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和未分化、Ⅲ~Ⅳ期及有淋巴结转移者(P<0.01~0.05),而MAGE-1表达阳性率则相反(P<0.05);肺癌组织中CD63和MAGE-1的表达呈高度负相关(P<0.005).结论 CD63和MAGE-1可能是反映肺癌发生、进展、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外源野生型p53(wtp53)基因的人胆囊癌细胞系。方法: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下,将含有wtp53的真核表达质粒pCMV-p53导入胆囊癌细胞系GBC—SD中。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扩大培养,建立转染克隆细胞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证实外源野生型p53基因的整合,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法分析目的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结果:野生型p53基因成功地导入胆囊癌细胞系GBC—SD,转染细胞中存在外源p53基因及蛋白的稳定表达。结论:GBC—SD胆囊癌细胞株能稳定表达外源野生型p53基因。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癌P53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P5 3蛋白和PCNA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DP法检测47例前列腺癌(Pca)、3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组织中P5 3蛋白及PCNA的表达。结果 ①Pca组与BPH组中P5 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 1.91%和6.66% ,显示Pca组P5 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BPH组(P <0 .0 0 5 ) ,P5 3蛋白在高、中、低分化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7.64 %、2 9.41%和5 3 .85 % ,显示分化程度越低,P5 3阳性表达率越高。②前列腺癌PCNA表达与肿瘤的分级及预后均相关(P <0 .0 0 5 ) ,PCNA高表达组(3、4级)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1、2级)。③PCNA表达强度受P5 3表达强度的影响。结论 P5 3基因与PCNA可能通过对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二者的异常表达对估计Pca的恶性程度、推测预后、术后随访及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表达产物与肾肿瘤临床行为的关系.方法 对98例肾肿瘤石蜡包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产物,并对肾癌患者5年生存率随访.结果 突变型p53与肾癌分期、分级无关,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5年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突变型p53在肾错构瘤组织中呈阴性表达.CD44v6与肾癌分期、分级及5年生存率相关,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4v6在错构瘤组织中呈阴性表达.结论 突变型p53基因与肾癌发病机制及预后有关,与肾癌恶性程度无关.CD44v6在肾癌发病浸润生长及预后中发挥作用.突变型p53和CD44v6联合检测可能成为评价肾肿瘤临床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11.
survivin、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survivin、P5 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并探讨其相关性。 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法 )染色技术对 95例NSCLC组织石蜡标本进行survivin、P5 3蛋白表达的检测和分析。 结果 :survivin、P5 3在肺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 (6 2 .1 %、5 5 .8% )明显高于癌旁的正常肺组织 (1 4 %、7% ) (P <0 .0 1 )。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P5 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病理分级、组织学分型、TNM分期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此外 ,survivin与P5 3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72 ,P <0 .0 1 )。 结论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与突变型P5 3蛋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也提示抑癌基因p5 3(野生型 )可能对survivin的表达起负反馈调节作用。survivin和P5 3蛋白可作为靶点用于NSCLC靶向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CNA和p53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及恶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0%,较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在不同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的肺癌组织间p53的表达无差异性。肺癌组织PCNA标记指数随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的增高而增高(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显著增高(P<0.01),p53阳性表达者PCNA标记指数显著高于p53表达阴性者(P<0.01)。结论 p53蛋白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CNA与肺癌的生长及恶性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3.
肺腺癌高、低转移细胞系Anip973、AGZY83-a中野生型p53基因过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基因及其表达产物p53蛋白在恶性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腺病毒为载体将野生型p53基因转入高、低转移的肺癌细胞系Anip973、AGZY83-a,并且对各组转染细胞进行生长曲线、原位末端标记、Western-blotting等技术检测分析。结果野生型p53蛋白的过表达对上述肺腺癌细胞系均呈现出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野生型p53蛋白的过表达对高转移肺癌细胞系Anip973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低转移细胞系AGZY83-a。结论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的过表达,可以有效抑制上述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对高转移肺腺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肺组织和42例NSCLC组织(腺癌20例,鳞癌22例;有淋巴结转移19例;分化程度Ⅰ级12例,Ⅱ级19例;Ⅲ级11例)中C-erbB-2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42例NSCLC组织中,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47.6%(20/42)高于正常肺组织的0/10(P<0.05).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5.0%(13/20)高于鳞癌的31.8%(7/22)(P<0.05).C-erbB-2蛋白表达率与NSCLC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结论:C-erbB-2蛋白的检测对NSCLC患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食管鳞癌组织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D44v6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42例食管鳞癌中HCG、CD44v6的表达.结果HCG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85.71%(18/21),高于无转移组57.14%(12/21),P<0.05.CD44v6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71.43%(15/21)也高于非转移组的38.09%(8/21),P<0.05.从Ⅰ级到Ⅲ级癌,HCG的阳性率依次为84.62%(11/13)、70.59%(12/17)和58.33%(7/12),各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的阳性率依次为76.92%(10/13)、52.94%(9/17)、33.33%(4/12),各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和CD44v6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无相关关系.癌栓中的癌细胞和浸润血管壁的癌细胞HCG和CD44v6均呈强阳性表达.结论HCG和CD44v6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有关,但2者的作用机制和途径不同. 相似文献
16.
高转移的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株血行转移的裸鼠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高转移的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株建立血行转移裸鼠模型,为探索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模型.方法 用高转移的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株经左心室接种棵鼠,采用MRI观察转移灶形成时间、部位,12周后取转移灶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HLA-ABC蛋白的荧光强度.检测母代细胞、转移灶培养细胞下列指标: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细胞周期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接种6周时,在MRI下可见裸鼠有转移灶形成.10周时有30%裸鼠形成转移灶.MRI提示转移灶位于脑、胸椎、左肾上腺.母代细胞、转移灶培养细胞在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细胞周期无显著差异.结论高转移的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株血行转移的裸鼠模型的建立,为研究肺癌转移提供了新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7.
CD44s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CD44s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对62例非癌组织和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了CD44s和CD44V6蛋白的检测。结果 CD44s和CD44V6在非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前者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后者,P值小于0.05;CD44s在NSCLC的早期和无淋巴结转移时分别为72.7%和75%,显著高于中后期(50%)和有淋巴结转移者(50%),P值均小于0.05;CD44V6在NSCLC的中后期和有淋巴结转移时分别为84.2%和85%,显著高于早期(54.5%)和无淋巴结转移者(50%),P值均小于0.05。结论 CD44s强表达和CD44V6弱表达的NSCLC病人多为早期,发生转移的可能性较小,是NSCLC预后良好的一个指标,相反,预后较差。检测这两个指标可以指导NSCLC病人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mRN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调控。方法 分别培养胃癌细胞株高分化MKN-28、中分化SGC-7901和AGS、低分化MKN-45以及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提取细胞RNA,采用RT-PCR法检测IGFBP7 mRNA在各细胞株中的表达。提取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后采用甲基特异性PCR(MSP)分析其CpG岛甲基化状态。采用不同浓度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2'-脱氧胞嘧啶(5-aza-dc)处理细胞株后,经Real-time PCR定量药物处理前后各细胞株IGFBP7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各肿瘤细胞株中IGFBP7 mRNA表达较GES-1降低或消失。MSP检测IGFBP7 mRNA表达降低和消失的细胞株均有CpG岛不同程度的甲基化。不同浓度5-aza-dc处理细胞后,IGFBP7 mRNA的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增高。结论 IGFBP7 mRNA在胃癌细胞株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其表达下调与其CpG岛甲基化有关。5-aza-dc可使IGFBP7 mRNA表达降低的胃癌细胞株重新表达IGFBP7 mRNA,提示IGFBP7基因CpG岛甲基化可能是IGFBP7在胃癌细胞系中表达缺失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USP37作为重要的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确定USP37在非小细胞肺癌新鲜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17例非小细胞肺癌蜡块标本USP37的表达并评分。用ROC的方法确定USP37表达的cut-off point;检测USP37表达的情况与病人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USP3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比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明显高表达。USP37的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分期和Ki67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都表明USP37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总生存及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 USP3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而且过表达USP37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总生存时间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人前列腺癌细胞、肺癌细胞和人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的转移抑制作用.方法:应用Northern blot杂交法检测8种不同转移潜能人癌细胞中(PC3,PC3M,PAa,PG,WM35,WM1341b,WM983a和WM451) nm23基因的表达.结果:nm23 mRNA在8种不同转移潜能的人癌细胞中都有表达,且nm23表达水平也未见差异.结论:nm23基因可能与这些细胞系(前列腺癌细胞、肺癌细胞及黑色素瘤) 的转移抑制无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