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机械通气为支持生命的有效措施,但其所带来的膈肌功能障碍(VIDD)可致撤机失败。超声通过评估膈肌功能预测撤机结局有助于临床干预及改善预后。本文就超声评估膈肌功能预测成人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评分在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机械通气患者行床旁超声检查,记录其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厚度的变化、双侧膈肌的运动幅度、膈肌相关的浅快呼吸指数(D-RSBI)。根据患者撤机是否成功分为撤机成功组39例和撤机失败组25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增厚率、膈肌运动幅度、D-RSBI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根据最佳临界值将相关的连续性变量转化为二分类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膈肌超声评分系统,预测患者撤机失败率。结果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膈肌增厚率、膈肌运动幅度、D-RSB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撤机成功患者膈肌增厚率的最佳临界值53%,敏感性89.6%,特异性45.4%,约登指数0.283;膈肌运动幅度的最佳临界值11.8 mm,敏感性62.3%,特异性79.4%,约登指数0.413;D-RSBI的最佳临界值1.7 mm·min/n,敏感性58.6%,特异性81.3%,约登指数0.312。膈肌增厚率≥53%、膈肌运动幅度≥11.8 mm及D-RSBI≤1.7 mm·min/n均是呼吸机撤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OR=5.982、2.966、4.356)。根据膈肌超声评分情况将25例撤机失败患者分为低危8例(0~2分)、中危11例(3~6分)和高危6例(7~8分),其撤机失败发生率分别为11.4%、52.6%、89.7%。结论膈肌超声评分可较准确地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膈肌超声评分表,探讨膈肌超声评分表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与否的预测价值。方法 观察2016年10月- 2018年10月收住黄河三门峡医院EICU的64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通气时间时间大于48h,并且达到自主呼吸试验(SBT)[1]标准。临床医师床旁进行超声检查记录患者SBT时膈肌厚度的变化,双侧膈肌的运动幅度,同时记录潮气量以及呼吸频率。根据患者脱机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通过绘制ROC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SBT时膈肌厚度变化,膈肌运动幅度,膈肌相关的浅快呼吸指数(D-RSBI)对脱机失败发生的最佳预测值和临界值,并根据最佳临界值将相关的连续性变量转化为二分类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其OR值的大小,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赋值,建立评分表。通过评分表预测患者脱机成功的概率。结果 膈肌超声评分表将撤机失败患者的风险划分为三个层次:低危组(0-2分)、中危组(3-6分)和高危组(7-8分),其中低危组撤机失败发生率约为12.5%,中危组撤机失败发生率约为53.7%,高危组撤机失败发生率约为84.8%。结论 膈肌超声评分表能够预见性的评估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膈肌增厚分数(DTF)在预测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结局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12月间台州市立医院和浙江医院ICU计划拔管的机械通气患者52例,根据拔管结局,将52例患者分为拔管成功组(38例)和拔管失败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自主呼吸试验(SBT)结束时的呼吸频率、潮气量、浅快呼吸指数(RSBI)、氧合指数以及膈肌位移、吸气末膈肌厚度、呼气末膈肌厚度和DTF等膈肌超声相关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拔管结局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拔管成功的最佳阈值。 结果拔管成功组与拔管失败组患者SBT前机械通气时间[12(7,14)d vs. 16(11,17)d]、住ICU时间[14(8,17)d vs. 22(16,28)d]及住院时间[20(11,26)d vs. 34(26,41)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 = 2.109、2.881、3.459,P = 0.035、0.004、0.001)。SBT结束时,拔管成功组与拔管失败组患者呼吸频率[(19 ± 4)次/min vs.(22 ± 4)次/min]、潮气量[(360 ± 97)mL vs.(285 ± 87)mL]、RSBI [(61 ± 22)次·min-1·L-1 vs.(86 ± 33)次·min-1·L-1]、膈肌位移[(15 ± 4)mm vs.(11 ± 3)mm]、吸气末膈肌厚度[(2.4 ± 0.6)mm vs.(1.8 ± 0.7)mm]及DTF [(40 ± 9)% vs.(26 ± 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272、2.558、3.154、3.610、2.406、5.180,P = 0.027、0.014、0.003、0.001、0.020、< 0.001)。将SBT前机械通气时间,SBT结束时呼吸频率、潮气量、RSBI、膈肌位移、吸气末膈肌厚度及DTF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DTF是影响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结局的相关因素[比值比(OR)= 1.473,95%置信区间(CI)(1.054,2.058),P = 0.023]。以> 30.8%为阈值,DTF预测拔管成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和85.7%,曲线下面积为0.903 [95%CI(0.760,1.000),P < 0.001]。 结论对于接受SBT的ICU机械通气患者,超声评估DTF是预测拔管结局的良好指标。膈肌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膈肌功能障碍,指导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拔管。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心脏、肺和膈肌超声联合预测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48 h并符合撤机条件患者112例,根据患者撤机后48 h呼吸状况分为成功撤机者64例(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者48例(撤机失败组),两组均于自主呼吸试验(SBT)开始时(0 min)采用床旁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二尖瓣环室间隔和左室侧壁舒张期组织运动峰值速度平均值(e’),并计算E/e’。使用肺超声经胸壁扫查肺部,并分别于SBT 0 min、15 min时计算胸前区肺超声水肿评分(A-LUES0 min和A-LUES15 min)及二者差值(ΔA-LUES)。于SBT 15 min时测量膈肌移动度(DE)及膈肌收缩速度(DCV)。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超声参数预测撤机的价值。结果 撤机失败组LVEF、DE、e’均明显低于撤机成功组,E/e’、A-LUES15 min、ΔA-LUES均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LUES0 min、DCV、LVFS、E比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指导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方面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上应用超声撤机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70例实施机械通气撤机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成功与否,将其分为撤机成功的实验组(n=43)和撤机失败的对照组(n=27)。通过两组患者在自主呼吸实验过程中由超声测得的右侧膈肌位移距离、膈肌收缩速度和膈肌厚度增加百分比来评估撤机过程中膈肌的功能情况,由此分析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撤机成功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自主呼吸实验过程中的右侧膈肌位移距离随时间逐渐增加,且在0,5,30 min时,实验组患者的右侧膈肌位移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自主呼吸实验过程中的膈肌收缩速度随时间逐渐加快,且在0,5,30 min时,实验组患者的膈肌收缩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自主呼吸实验过程中的膈肌厚度增加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1.15 cm设为右侧膈肌位移距离的临界值,应用其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67%,94.29%,88.89%;将1.45 cm/s设为膈肌收缩速度的临界值,应用其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02%,88.57%,81.48%;将25%设为膈肌厚度增加百分比的临界值,应用其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67%,95.71%,92.59%。结论: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机械通气患者撤机,通过超声对右侧膈肌位移距离、膈肌收缩速度和膈肌厚度增加百分比进行评估,患者撤机的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且上述指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因此,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指导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膈肌增厚分数联合膈肌位移在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中的价值.方法 114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n=87),撤机失败组(n=27例),使用超声进行膈肌功能评估,比较两组膈肌功能如呼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膈肌位移的差异并进行影响撤机成功因素的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潜在指标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床旁肺超声评分(LUS)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ICU收治的45例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自主呼吸试验(SBT)0 min、30 min和撤机后1h、6h、24 h、48 h时进行LUS、膈肌活动度(DE)、氧合指数(OI)等检测.根据机械通气撤机结局,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n=33)和撤机失败组(n=12),比较两组患者的LUS、DE及OI等指标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US、DE及OI对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LUS与DE、O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5例患者均纳入分析,其中撤机成功33例、撤机失败12例.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失败组相比,撤机成功组在SBT 0 min、30 min及撤机后1h、6h、24 h、48 h时间点的LUS明显减少,DE和OI明显增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US(分):SBT 0 min为9.3±4.2 vs.14.9±3.5,30 min为9.5±4.0 vs.16.2±3.5,撤机后1h为10.4±4.4 vs.17.8±3.4,6h为10.1±5.2 vs.21.2±3.2,24 h为8.7±5.6 vs.22.0±3.9,48 h为8.3±4.9 vs.21.3±2.7;DE(cm):SBT0 min为1.49±0.42 vs.0.82±0.18,30 min为1.51±0.44 vs.0.80±0.17,撤机后1h为1.45±0.48vs.0.71±0.19,6 h为1.45±0.51 vs.0.73±0.28,24 h为1.48±0.69 vs.0.85±0.28,48 h为1.50±0.73 vs.0.84±0.24;OI(mm Hg):SBT 0 min为302.0±78.3 vs.250.9±16.6,30 min为302.6±100.1 vs.229.3±62.4,撤机后1h为288.9±102.5 vs.163.2±53.9,6h为275.9±81.0vs.165.4±40.1,24 h为289.3±110.2 vs.176.2±71.9,48 h为294.2±94.8 vs.174.7±44.8,均P<0.05].ROC分析显示,在SBT 0 min和30 min时,LUS预测撤机成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和0.886,以LUS≤10.5分和≤11.5分为截点时的敏感度分别为60.6%和75.8%、特异度均为100%;DE预测撤机成功的AUC分别为0.964和0.953,以DE≥1.048 cm和≥1.021 cm为截点时的敏感度分别为90.9%和93.8%、特异度均为100.0%;OI预测撤机成功的AUC分别为0.752和0.746,以OI≥274.8 mm Hg和≥259.7 mm Hg为截点时的敏感度分别为65.5%和73.7%、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63.6%.相关性分析显示,LUS与DE在SBT 0 min(r=-0.337,P=0.025)、SBT 30 min(r=-0.408,P=0.006)、撤机后1 h(r=-0.449,P=0.003)及撤机后6h(r=-0.466,P=0.004)时呈负相关;LUS与OI在SBT0 min(r=-0.421,P=0.008)、SBT 30 min(r=-0.418,P=0.022)、撤机后1 h(r=-0.458,P=0.006)、撤机后6 h(r=-0.519,P=0.004)、撤机后24h(r=-0.501,P=0.004)及撤机后48 h(r=-0.652,P<0.001)时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床旁肺超声评分与DE、OI同样能有效地预测危重患者机械通气的撤机结局,其预测价值介于DE、OI之间,可结合或替代传统方法以指导撤机.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评估肺超声动态监测肺水变化联合膈肌功能对重症机械通气(MV)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112例接受MV>48h并符合撤机条件患者,于自主呼吸试验(SBT)0min采用床旁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舒张功能指标和胸前区肺超声水肿评分(A-LUES 0min);于SBT 15min测量膈肌移动度(DE)及A-LUES 15min,并计算△A-LUES。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预测撤机结果的价值。 结果:64例撤机成功(成功组),48例撤机失败(失败组),失败组LVEF、DE、e’明显低于成功组,E/e’、A-LUES 15min、△A-LUES明显高于成功组(P<0.05);分别以51.50%、6.48cm/s、10.36、10.35mm、1.50分作为LVEF、e’、E/e’、DE和△A-LUES的阈值,预测撤机结果的敏感度分别为 93.75%、90.63%、62.50%、85.94%和77.08%,特异度分别为27.08%、52.08%、75.00%、56.25%和67.19%,AUC分别为0.613、0.735、0.652、0.786和0.793;△A-LUES联合DE对预测撤机结果的敏感度为89.58%,特异度为82.81%,AUC为0.909。 结论:超声监测肺水动态变化、膈肌功能和左心功能对撤机成败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床旁肺部超声膈肌功能评估脓毒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指导撤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被我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浅快呼吸指数指导撤机,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床旁肺部超声膈肌功能评估指导撤机,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撤机的成功率、机械通气治...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膈肌收缩速度判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价值。方法: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ICU的94例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1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33例。94例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n=73)和撤机失败组(n=21)。自主呼吸试验第0 min、5 min、30 min用超声检查膈肌,根据膈肌位移和吸气时间计算膈肌收缩速度。用ROC曲线法通过膈肌收缩速度预测撤机成功的价值。结果:撤机失败组膈肌功能障碍19例,占90.48%,撤机成功组膈肌功能障碍41例,占56.1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自主呼吸试验时间延长,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的膈肌收缩速度均有所升高(P0.05)。撤机成功组在自主呼吸第5 min和30 min时膈肌收缩速度均低于撤机失败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呼吸第0 min和5 min时,膈肌收缩速度预测撤机成功的AUC分别为0.469和0.501。第30 min时预测价值最高,AUC为0.79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75.32%、69.37%(P0.05)。结论:采用超声检测膈肌功能较为简便,自主呼吸试验第30 min时,以膈肌收缩速度≤1.57 cm/s为临界值时预测撤机成功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右心功能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通过撤机筛查后采用T管模式进行自主呼吸试验的患者100例,观察其撤机效果,并采用超声检测撤机成功与撤机失败组患者的右心功能指标。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生命体征及右心功能指标的差异,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心功能指标对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 结果本研究中撤机成功者78例,失败者22例,撤机成功率为78.0%(78/100)。2组患者撤机前各项指标比较,撤机失败组患者中心静脉压水平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10.1±2.9)mmHg vs(7.3±2.8)mmHg;1 mmHg=0.133 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71,P=0.002);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乳酸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撤机成功组比较,撤机失败组的三尖瓣环根部侧壁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E/A)均较低[(13.3±6.8)mm vs(25.2±6.4)mm;(1.0±0.4)vs(1.6±0.6)],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则升高明显[(0.9±0.1)vs(0.5±0.2);(19.0±4.8)mm vs(14.3±4.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825、8.733,-9.221、-17.955,P=0.001、=0.024、<0.001、=0.001)。心脏超声检查各指标对患者撤机结果均有预测价值,其中TAPSE和三尖瓣E/A预测撤机结果的AUC较大(0.87和0.75)。 结论机械通气患者的右心功能可预测撤机结果,并指导液体管理,可通过床旁自主呼吸试验前超声对其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膈肌增厚分数指导脊髓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重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脊髓损伤经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撤机结果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撤机成功组(n=59)和撤机失败组(n=19),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膈肌床旁超声检测结果,分析撤机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撤机成功组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为(63. 71±17. 39)、ICU住院时间为(8. 75±1. 27)d、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II)为(15. 35±1. 02)分,均分别低于撤机失败组的(5. 52±0. 59)、(15. 81±1. 53) d、(23. 52±1. 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撤机成功组的膈肌增厚率(DTF)为(40. 78±4. 51)%,高于撤机失败组的(21. 51±3. 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RSBI、DTF是影响撤机结果的独立预测因素[OR=1. 332,95%CI:1. 013~1. 772; OR=0. 921,95%CI:0. 337~1. 442]。DTF预测撤机成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84,敏感度为85. 00%,特异度为84. 02%; D-RSBI预测撤机成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12,敏感度为91. 00%,特异度为37. 62%。结论对脊髓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预测中,膈肌增厚分数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病患撤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ICU住院符合COPD临床诊断且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例45例,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撤机成功组19例(观察组)与撤机失败组26例(对照组)。测定两组自主呼吸试验(SBT)中0 min、5min以及30 min的右侧膈肌位移(DE)、膈肌收缩速度,然后分析以上膈肌功能指标对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DE在SBT中逐渐升高,并且观察组DE在SBT 0 min、5 min以及30 min时明显低于对照组。SBT中DE对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都非常高,并且在SBT 30 min时DE预测撤机成功的AUC值为0.745。其中DE1.14 mm为临界值时,其预测的撤机成功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100.00%、92.31%和95.56%。两组膈肌收缩速度在SBT中逐渐升高,并且对照组膈肌收缩速度在SBT 0 min、5 min以及30 min的膈肌收缩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SBT中膈肌收缩速度对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都非常高,并且在SBT 30 min时DE预测撤机成功的AUC值为0.861。其中膈肌收缩速度≤1.46 cm/s为临界值时,其预测的撤机成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8.42%、92.31%和95.56%。结论超声膈肌功能相关指标中的DE、膈肌收缩速度对COPD机械通气病患撤机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中DE1.14 mm、膈肌收缩速度≤1.46 cm/s为临界值时具有更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膈肌功能与撤机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护理,使PEEP值与呼吸机压力值逐渐降低,根据经验撤机;研究组在超声监测下进行呼吸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膈肌功能变化、撤机成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呼吸肌锻炼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前呼、吸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吸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进行超声监测下呼吸肌训练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AECOPD患者在超声监测下进行呼吸肌训练,可增加膈肌厚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不影响撤机成功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膈肌功能用于指导重症慢阻肺机械通气者撤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6月于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I C U住院行有创机械通气最少48?h的患者81例,根据撤机情况分成撤机成功组(40例)与撤机失败组(41例),测定两组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超声检测膈肌增厚率对预测机械通气(MV)患者拔管结局的价值。方法 选取重症医学科(ICU)行MV>48 h且准备拔管的54例患者,于自主呼吸试验(SBT)期间以床旁超声测量并计算膈肌增厚率(DTF)和膈肌增厚浅快呼吸指数(DTF-RSBI),同时记录浅快呼吸指数(RSBI)及其他生理指标。采用ROC曲线评价DTF和DTF-RSBI预测拔管成败的价值。结果 36例拔管成功(成功组),18例失败(失败组),成功组患者DTF明显高于失败组,RBSI及DTF-RBSI明显低于失败组(P均<0.05)。取28.50%为截断值,DTF预测拔管的AUC为0.70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80%和61.10%;DTF-RBSI取72.6次/(min·mm)为截断值,预测拔管的AUC为0.90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72.20%。结论 DTF-RSBI预测拔管结果比DTF及传统RSBI更准确,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床旁超声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明确膈肌超声指标对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危重医学科诊治的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患者符合临床撤机筛查条件后进行自主呼吸试验1h。自主呼吸试验结束时采用床旁 B 型超声评估患者膈肌指标,包括吸气末膈肌厚度( diaphragmatic thickness at the end of inspiration, 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 diaphragmatic thickness at the end of expiration, DTee)、膈肌增厚分数( diaphragmatic thickening fraction, DTF),同时记录浅快呼吸指数及其他生理参数。对符合临床撤机标准者进行撤机。统计分析膈肌超声指标与撤机结果之间的关系,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 ROC)分别评价DTF和浅快呼吸指数对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共4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撤机成功25例,撤机失败18例。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的撤机前参数如年龄、体质量指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机械通气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分钟通气量、氧合指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膈肌静态指标DTei、 DTee在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撤机成功组撤机前的DTF (39.66±13.22)%vs.(23.84±8.85)%显著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以DTF≥30%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敏感度84%,特异度83.33%, ROC曲线下面积0.872(95% CI:0.759~0.985)。撤机成功组撤机前的浅快呼吸指数(62.74±26.05) vs.(98.89±35.44)显著低于撤机失败组( P<0.05)。以浅快呼吸指数≤105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敏感度92%,特异度38.89%, ROC 曲线下面积0.804(95% CI:0.669~0.940)。结论膈肌超声指标DTF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选择和撤机结果预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