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皮肤溃疡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皮肤溃疡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12月根据患者病程、伤口的面积与深度、溃疡坏死程度分为浅度溃疡组和坏死溃疡组,分别采用聚维酮碘、滑石粉混合外敷伤口和蜂蜜外敷联合微波照射溃疡伤口的方法,治疗皮肤溃疡患者112例.结果 治愈率69.0%,有效率94.5%,无效率5.5%.结论 根据伤口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皮肤溃疡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刘莉  鄢秀英 《华西医学》2013,(10):1614-1615
目的观察讨论新型敷料用于颈部淋巴结核溃疡型伤口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3年2月24例颈部淋巴结核溃疡型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新型银离子敷料德湿银和天然藻酸钙纤维敷料德湿康对其颈部淋巴结核溃疡伤口进行换药治疗,于第1次换药后的第3、9、18、30天,对伤口进行评估。结果经10次换药后,16例患者的伤口痊愈,6例伤口创面愈合3/4,2例伤口创面愈合l/2。结论新型敷料用于治疗颈部淋巴结核溃疡型伤口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老龄化及家庭照护的发展趋势,自我管理在伤口护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为下肢静脉溃疡10例患者的伤口护理及自我管理的概述、阐述了下肢静脉溃疡在疼痛、绷带使用、伤口管理、情绪自我管理等几方面的内容,对下肢静脉溃疡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6月,我院伤口专科团队与杭州某社区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合作,选取该社区20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通过微信和电话开展远程护理会诊、严重感染伤口现场会诊、疑难伤口团队讨论、特殊情况转诊至医院治疗。结果 20例患者27处下肢静脉溃疡治愈26处,有效率96.3%,好转1处。伤口愈合时间为(53.2±20.7) d。2例患者转诊至医院治疗,其中1例在住院期间治愈,1例转回社区继续治疗。伤口专科护士现场会诊25次,远程会诊132次,主任查房6次。随访3个月,27处溃疡中,26处经治愈的溃疡均未复发; 1处溃疡由于慢性骨髓炎,导致伤口反复破溃、感染,在院进行清创、控制感染后转诊回社区继续治疗,由伤口专科护士指导社区医院采用湿性敷料加银离子治疗,溃疡较前有明显好转。结论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可帮助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实现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促进社区伤口诊疗的发展,提升专科护士的专业价值,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化和延续护理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1例高龄难愈糖尿病足溃疡的居家护理经验,根据伤口情况选择不同敷料。经过9周的综合伤口处理,患者溃疡基本愈合。  相似文献   

6.
宋江艳  于卫华  王胜琴  余梅 《护理研究》2013,(18):1807-1809
综述了下肢静脉溃疡伤口的评估和护理干预两方面的研究现状。从医务人员及病人对下肢静脉溃疡认知、下肢静脉溃疡伤口评估方法及工具等方面分析下肢静脉溃疡伤口的评估现状;从医疗处理和护理干预两方面分析下肢静脉溃疡伤口干预存在的问题。提出体现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专科特色,实现下肢静脉溃疡伤口评估和护理干预系统性和规范性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紫草油联合艾灸对糖尿病足伤口溃疡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级糖尿病足伴伤口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碘伏进行常规消毒和换药,试验组用艾灸局部熏烤后外敷紫草油,两组均为2次/天。6周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糖尿病足伴伤口溃疡平均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且伤口治疗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8.9%),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油联合艾灸护理较常规换药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伤口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正>创伤性伤口溃疡是指机体皮肤肌肉等组织在遭受开放性创伤后所发生的伤口溃疡,多由于伤后清创不彻底、有异物残留、治疗换药不当致使皮肤肌肉伤口长期不愈合。多发于肢体末端,不伴有局部化脓性感染,伤口局部充血、溃烂、肿痒、渗液、肉芽增生,久不能收口愈合,临床治疗护理较为棘手。本科采用局部艾灸辅助治疗1例创伤性伤口溃疡久不能收口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9岁,因"左足背外伤后创面不愈合25d"于  相似文献   

9.
报告了5例血友病患者四肢肌肉血肿并发溃疡的局部处理方法.在全面评估患者伤口后,伤口清创期采取保湿敷料自溶性清创和外科清创相结合的方法;伤口增生期进行湿性换药.结果 5例患者伤口在20~45d愈合.  相似文献   

10.
下肢静脉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小腿下端1/3部位,多见于内踝、足靴区及胫前,病程较长,愈合较为缓慢,且表现出反复发作特点,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除积极治疗之外,对下肢静脉溃疡伤口的护理也至关重要。随着伤口护理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对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伤口的护理。文章就近年来下肢静脉溃疡伤口特点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对胫前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7例胫前溃疡的临床资料,对其采用彻底清除伤口坏死组织,充分引流,根据伤口的不同情况及愈合的不同阶段应用不同湿性敷料进行换药治疗.结果:7例患者胫前溃疡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4~42天,平均(24.5±10.5)天.结论:胫前溃疡通过彻底清创及采用现代湿性敷料调理伤口环境,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愈合期限.  相似文献   

12.
下肢静脉性溃疡占血管性溃疡患者的绝大部分,多见于老年人,属于慢性复杂性伤口之一,由于伤口护理难度大、缺乏统一的伤口护理标准。现将下肢静脉溃疡的伤口护理分别从伤口清洗、伤口清创、伤口敷料选择、以及其他伤口影响因素的护理进展进行系统地总结。  相似文献   

13.
Henry先生因患心力衰竭和下肢溃疡而入院。护士如何准确性评估和处理这一类伤口呢 ?首先要了解 Henry有关血管疾病方面的病史 ,复查以往诊断性化验和药物治疗史。同时还需获得一些局部伤口治疗的资料。体检时护士发现 ,患者右下肢肿胀较左下肢明显 ,水肿阻碍伤口愈合 ,须列入护理计划。Henry有静脉疾病的特殊标志。首先是溃疡的位置 ,在小腿中部以下 ,包括踝部。患者诉 ,在此位置伤口曾反复发生 ,出现红肿、颗粒状改变。检查发现 ,溃疡局部有中等量的浓稠渗出液 ,伤口边缘不规则 ,伤口周围的皮肤比其它部位色深、质硬、有红癍。这是典型的…  相似文献   

14.
于凤枝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0):1101-1102
国际糖尿病联盟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400万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溃疡,有85%的糖尿病足部截肢者是由于足部溃疡引起。由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而导致足部感染、溃疡及深部组织破坏,当感染、溃疡进一步发展穿透皮下组织、肌肉,到达骨、肌腱、韧带,可引起骨髓炎和脓肿,甚至坏疽,具有极高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因此,做好Ⅱ、Ⅲ级糖尿病足患者伤口的护理,对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慢性伤口(chronic wounds)是指在各种内在或外界因素影响下,无法通过正常、有序、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的完整状态的伤口,临床上多指各种原因形成创面,接受超过1个月的治疗未愈合、也无愈合倾向的伤口[1]。压疮、糖尿病足溃疡、下肢动静脉溃疡等是慢性伤口的典型代表,多见于老年性和代谢性疾病的患者。慢性伤口的特征是容易继发感染、经久不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病死率,加重了社会医疗负担[2-3]。近几年有关细菌生物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银离子敷料在麻风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麻风院45例麻风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碘伏治疗;选取康复中心45例麻风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银离子敷料治疗。比较2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溃疡新发和复发情况、生存质量及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溃疡面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银离子敷料治疗麻风溃疡,有利于伤口溃疡愈合,可降低溃疡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间歇性封闭负压引流技术(IVAC)治疗溃疡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期间,在我院及协作单位住院治疗的50~98岁溃疡期压疮患者[1],共90例,随机平均分配到常规换药治疗组、间歇性封闭式负压引流组和持续性封闭式负压引流组进行临床治疗,每天用量尺度量三组患者伤口大小,观察并记录伤口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伤口渗液情况、疼痛程度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在三组压疮患者临床治疗中,与常规换药治疗组相比,持续性封闭负压引流组和间歇性封闭负压引流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和肉芽组织生长时间较短,伤口渗液少,疼痛程度略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溃疡期压疮的临床疗效与持续性封闭负压引流术临床疗效相当,优于常规换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TIME-H原则在慢性下肢静脉溃疡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使用常规伤口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伤口护理的基础上实施"TIME-H"干预下的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伤口治愈总体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50%(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渗液天数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或减少(P0.05);观察组实施TIME-H原则方案后平均评估分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将TIME-H原则应用在下肢静脉溃疡的整体护理中,为伤口护理提供了全面性、框架式的指南,可对患者提供更为科学、人性化的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19.
总结1例免疫性结节性血管炎合并小腿皮肤溃疡患者的护理。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结合患者全身和局部伤口情况,反复探讨,确定病因,制定规范化、个性化治疗方案。遵循“TIME原则”,即“清创+控制感染+湿性平衡+伤口边缘处理”,促进伤口组织修复和愈合。经过多学科协作,确定伤口由罕见的免疫性结节性血管炎引发,采用抗炎、增强免疫力、个性化伤口处理等综合治疗方法,患者伤口愈合。对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伤口无复发。  相似文献   

20.
换药的目的是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内分泌物,去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非选择性用石蜡纱布代替见土林纱布给予伤口换药,观察14例,效果良好,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中男10例,女4例,年龄4~60岁,其中因被蚊虫叮咬后致局部皮肤软组织溃疡并感染2例;深Ⅱ°烧伤后感染渗出伤口2冽;外伤后感染渗出伤口8例;褥疮伤口1例;脓肿引流术后1例。2治疗与结果以上患者伤口均有渗出感染,有的已经用凡士林纱布换药,效果不明显,甚至有的加重,伤口面积扩大,溃疡加深。后改用石蜡油纱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